劳动过程理论的基本特征
自布雷弗曼1974年出版《劳动与垄断资本》以来,劳动过程分析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曲折发展历程。其间,尤其是劳动过程分析的前两个阶段,围绕布雷弗曼提出的去技艺化和泰罗制工作组织的争论跌宕起伏,几近令劳动过程理论陷入绝境,以致科特(Kitay,1996)在其文章的标题里就发问:“劳动过程:仍然沿用?仍然是一个视角?仍然有用?”
一些粗心大意的研究者,错误地把去技艺化(deskilling)和泰勒主义是一种控制系统这个观点视为劳动过程理论的基本观点。这种错误的认识把布雷弗曼等早期学者的观点与后来大量的关于劳动利用和生产系统的研究以及对历史上和当代的管理控制的研究混为一谈。这无疑有碍人们正确理解劳动过程理论。另外,劳动过程的研究,几乎都是个案研究,个案丰富多彩,相互之间差异很大,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观点相应地也存在很多差异。这让人觉得劳动过程理论缺乏共同的研究主题,缺乏公认的范式。面对劳动过程理论的此种处境,上世纪80年代末,利特勒(Littler)、汤普森、保罗·埃德沃兹就开始尝试归纳劳动过程理论的基本问题、基本思想,提炼劳动过程理论的“核心理论框架”。1990年出版、奈茨和魏尔玛特主编的名为《劳动过程理论》论文集,前三篇就是他们探讨劳动过程理论的核心思想的文章。根据奇瑞斯·史密斯]](ChrisSmith)、利特勒、汤普森、保罗·埃德沃兹等人的观点,我们可归纳劳动过程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
首先,劳动过程理论的出发点是劳动力商品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劳动力的不确定性,是指劳动者工作的努力程度不是一个常量,劳动力的发挥随工作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考夫曼曾把新古典经济学的短期生产函数改写成Q=f(K,e·L),其中的“e”这个变量表示工作努力程度(Kaufman,2004:342)。他借此函数说明人力发挥的不确定性。布雷弗曼、理查德·埃德沃兹、布若威等作者都以劳动力的不确定性作为分析的起点,讨论管理控制的必要性。所以史密斯认为,“不确定性”是劳动过程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理解工作场所里的斗争的物质基础的概念钥匙(conceptualkey)(Smith,2001)。
其次,劳动过程理论的分析目标,是要把“工作场所”置于广阔的政治经济环境内(也就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系统特征),理解不断变化的劳动利用和生产系统的模式,描绘与劳动利用和生产系统相匹配的历史上和当代的各种管理控制(ThompsonandNewsome,2004),识别它们在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不同民族国家的主要发展趋势(ThompsonandHarley,2007:151)。或者以布若威的术语来说,劳动过程理论是要将工作场所置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结构约束之内、市场和国家等政治经济等环境之内,考察企业内的生产政治。而从劳动关系的角度来看,劳动过程理论所分析的是企业内的非正式劳动关系(informalindustrialrelations)。
再次,在考察企业内的生产政治时,劳动过程理论遵循的基本理论原则有四个方面:
⑴因为劳动过程创造剩余,并且是人们在世界上扮演角色和再生产经济的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劳动的角色和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分析的焦点;
⑵资本积累的逻辑,迫使资本不断革新劳动过程,资本不断革新劳动过程的压力来自不同资本之间的竞争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抗;
⑶仅靠市场机制不能管理好劳动过程,所以劳动过程里存在劳动控制的必然要求;
⑷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建立在“结构性对抗”之上,剥削、把劳动力转换成劳动的斗争、资本寻求控制工作环境的要求和最大化他们在“工资-努力交换”中的利益,这些都促生了多种形式的工人的反应:抗争、适应、服从、认同等(Thompson,1989:241-246;1990:99-101)。
上面归纳的核心思想或“核心理论”没有解释或预测特定环境与特定劳动利用和管理控制之间的某种必然关系(如垄断资本主义与“去技艺化”、泰勒制之间的关系),它是要在阐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系统特征的基础上,解释工作场所里劳动双方的关系的变化形态和复杂性,识别它们在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不同民族国家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