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驱油是油田保持增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但随着聚合物驱在三次采油规模的扩大,油田消耗的淡水量越来越大[1-2],如果油田产出废水不能与回注量平衡,则多余的废水须经过处理后外排。尤其对于海上采油,采出水黏度大,油水分离困难,普遍造成了含聚废水堵塞滤料的现象,这大大降低了成套废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效率,因此,寻求合理的废水降黏处理工艺势在必行。海上采油废水处理工艺受平台面积的限制,设计为短流程工艺:经电脱后的含聚含油废水,加入清水剂进入斜板隔油器除油处理,然后经泵提升进入二级过滤器过滤处理后直接回注地层,现场实际决定了不宜对现有的工艺大修大改。鉴于电絮凝-Fenton 高级氧化法的设备简单,可以直接与海上现有流程中的隔油池、过滤器等现有设备联用,改动小,本试验对该技术在含聚废水降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室内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装置和药剂
WYK-505 稳压稳流电源,ZXP-30L型自吸循环式配浆机,不锈钢电极板(10 cm× 10 cm),聚丙烯酰胺(FP3640C 型,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 300万),质量分数为30%的H2O2。
1.2 废水水质
试验废水为JZ9-3 油田地层水,称取一定量的聚丙烯酰胺,均匀洒在溶液表面,待其在室温下自行溶胀成冻胶状流体,再用配浆机高速剪切搅拌,控制转速3 000 r /min,持续40 min 后配成含聚合物质量浓度为200 mg / L 的废水,水质指标见表1。
表1 JZ9-3 油田地层水离子组成
Tab. 1 Ionic composition of formation water in JZ9-3 Oil field mg·L-1
1.3 试验方法
电-Fenton 反应,即投加药剂H2O2,与电解消耗阳极产生的Fe2+反应生成活性·OH[1-2],促进废水的降黏。对JZ9-3 地层水质进行检测发现,pH值为8.48,偏碱性。由于不锈钢极板电解产生的Fe2+,其存在形式受到溶液的初始pH 值影响,Fenton 试剂一般在酸性条件下使用,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Fe2+不能催化H2O2产生的·OH,因此在电-Fenton 反应之前要对含聚溶液进行酸化处理。
在3 000 mL 的玻璃电解槽中,体积1 000 mL酸化后的含聚质量浓度为200 mg /L 溶液作为电解质,在直流电作用下,浸没于电解质溶液中的2 块不锈钢电极板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始终保持极板完全浸没,通过对电-Fenton 试验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找到降解聚合物的适宜操作条件。
1.4 分析方法
根据SY / T 6576—2003《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聚合物评价的推荐作法》中的“淀粉-碘化镉法”,通过显色反应读取吸光度,计算电解后的聚合物的去除率W:
W = (A0 - A1)/A0 × 100% (1)
式中: A0、A1——电解前、后的溶液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电解时间对聚合物去除率的影响
保持电絮凝的电流强度I 为3.0 A,极板间距d为4.0 cm,溶液pH 值为6.0,质量分数为30%H2O2的投加量为1.0 mL 不变,延长电絮凝的时间依次为5、10、15、20、25 min,取样分析聚合物的残留量,结果见图1。电絮凝时间在10 ~ 15 min时,聚合物降解率较高,随着时间的延长,趋于平稳,说明聚合物降解时间控制在15 min 左右比较适宜。
图1 电解时间对聚合物去除率的影响
Fig. 1 Effect of electrolysis time on polymer removal
2.2 电流强度对聚合物去除率的影响
保持反应时间为15 min,极板间距为4.0 cm,溶液pH 值为6.0,质量分数为30% H2O2的投加量为1.0 mL 不变,依次改变电流强度为1.0、2.0、3.0、4.0、5.0 A。分别取样测得的聚合物去除率见图2。从图2 中看出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聚合物的含量降低,这是因为电解过程中,阳极溶蚀产生的二价铁离子与双氧水反应生成的活性·OH 对聚合物进行了分解,同时生成具有凝聚、吸附作用的多核基络合物和胶状氢氧化铁与聚合物形成凝聚共沉体[3-5],迅速被气泡吸附而浮上分离。当电流强度超过3.0 A,聚合物去除率维持稳定,故控制在3.0 A即可。
图2 电流强度对聚合物去除率的影响
Fig. 2 Effect of current intensity on polymer removal
2.3 电极板间距对聚合物去除率的影响
保持电流强度为3.0 A,反应时间为15 min,溶液pH 值为6.0,质量分数为30% H2O2的投加量1.0 mL 不变,改变极板的间距为2.0、4.0、6.0、8.0、10.0 cm,结果见图3,当极板间距保持在4.0cm时,聚合物去除率最高。可能的原因是极板之间的距离越短,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离子位移越小,这促进了絮凝的反应进程。如果间距小于4.0 cm,电絮凝产生的絮体会阻碍阴阳极板之间的离子反应,反而降低絮凝效果。
图3 电解极板间距对聚合物去除率的影响
Fig. 3 Effect of space between electrode plates on polymer removal
2.4 溶液初始pH 值对聚合物去除率的影响
用1 ∶ 1 硫酸调节模拟含聚废水的pH 值依次为1.0、2.0、3.0、4.0、5.0、6.0,在固定电流强度为3.0 A,极板间距为4.0 cm,电-Fenton 反应时间为15 min,质量分数为30%H2O2的投加量为1.0 mL 的试验条件下,分别测定聚合物去除率,结果如图4所示。初始pH 值为3.0 ~ 5.0 时,聚合物去除率较高,水处理效果较好。pH 值过低时,由于形成了化合物[Fe(H2O)6]2+,阻碍了Fe2+与H2O2的反应[6];
pH 值过高时,电解溶液中大量存在的OH-与Fe2+反应生成Fe(OH)2,继而极易被氧化成Fe(OH)3,降低了催化作用,减缓了·OH 的生成,根据聚合物的去除情况,pH 值调节至4.0 最佳。。
2.5 H2O2的投加量对聚合物去除率的影响
保持电流强度为3.0 A,极板间距为4.0 cm,反应时间为15 min,溶液初始pH 值为4.0。质量分数为30% H2O2的投加量分别为0.5、1.0、1.5、2.0、2.5 mL,取样进行水质分析,结果见图5。当H2O2的投加量不超过1.0 mL 时,聚合物去除率随H2O2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当投加量为1.0 mL 时,去除率达到最大,H2O2投加量继续增加,去除率反而下降,这是因为过量的H2O2将电解产生的Fe2+迅速氧化为Fe3+,既消耗了H2O2,又抑制了·OH的产生[7-8],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絮凝作用。
图4 溶液初始pH 值对聚合物去除率的影响
Fig. 4 Effect of initial pH value of solution on polymer removal
图5 H2O2投加量对聚合物去除率的影响
Fig. 5 Effect of H2O2 dosage on polymer removal
3 结论
利用电-Fenton 技术处理JZ9-3 聚合物采油废水,用50% H2SO4调节pH 值为4.0 左右,采用不锈钢极板,极板间距为4.0 cm,控制电流强度为3.0 A,絮凝反应时间为15 min,质量分数为30%H2O2的投加量为1.0 mL 时,采油废水中聚合物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达到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