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生物反应器特点

安健环2023-02-12 04:52:04百科知识库

膜生物反应器特点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生物处理技术相比,MBR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出水水质好

  由于膜的高效截留,出水中悬浮固体的浓度基本为零;对游离菌体和一些难降解的大分子颗粒状物质巨头截留作用,生物反应器内生物相丰富,如,世代时间较长的硝化菌得以富集,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也能生长;膜出水不受生物反应器中污泥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因此,MBR的出水质量高,可满足回用水水质的要求。

剩余污泥量少

      对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过长的污泥龄将会导致出水中悬浮固体的增加。而MBR中由于膜的截留作用长污泥龄运行并不影响出水水质。剩余污泥量的减少,可以降低污泥处理费用,简化污水处理工艺操作,特别式对于小型污水处理厂和分散的污水处理设施,其优越性更为突出。

设备紧凑,占地少

  由于生物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容积负荷可大大提高,而且用膜组件代替了二沉池和过滤设备,因此,与常规生物处理工艺相比,膜生物反应器的占地面积可大为减少。

MBR的忧点
在MBR的特点中,良好的出水水质与较低的污泥产率最受关注。

1 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MBR在我国的研究始于1993年,研究者对分离式MBR、抽吸淹没式MBR、重力淹没式MBR与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各种MBR的出水水质均优于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经MBR处理后的生活污水,COD、BOD5、浊度都很低,大部分细菌、病毒被截留,出水水质已达到或优于建设部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可直接作为楼房中水回用、城市园林绿化、扫除、消防等用水。并且膜的截留作用防止了硝化细菌的流失,给生物反应器内的高浓度硝化细菌的保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而大大提高了硝化效率。汪诚文、张军对一体式MBR硝化特性的研究表明:MBR对氮的去除效果高达97%。但研究也表明:MBR  对氮的去除效果易受温度、冲击负荷、HRT等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MBR同时应用于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研究结果都表明:MBR对各种高浓度有机废水与难降解废水的COD,NH3-N.SS,浊度等都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1993年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进行了分离式陶瓷膜MBR处理人工合成污水和制药废水的可行性研究;1995年,樊耀波将MBR用于石油化工污水净化的研究;王连军用无机膜一生物反应器(IMBR)处理啤酒废水;何义亮采用膜一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食品废水:当COD负荷低于2kg/(m3.d)时,膜出水COD去除率在90%以上;营运涛用两相厌氧MBR处理人工配制淀粉废水:COD负荷在4-24kg/(m3.d)时,COD去除率可达95%以上;桂萍用MBR处理喹啉、EDTA、聚乙二醇三种难降解有机物,发现MBR对COD去除率、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抗冲击负荷能力都高于活性污泥法;吴志超采用MBR与常规生物工艺处理巴西基酸生产废水的对比研究也表明:MBR产泥量少,污泥活性高,能提高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樊耀波、郑祥用MBR处理毛纺印染废水的小试、中试研究表明:经MBR处理后的废水能达到中水回用标准。

2 污泥产率低

活性污泥法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处理方法,它把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生物体、CO2和H2O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目前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己成为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行的制约因素之一,它的费用占到污水处理厂总运行费用的25%-40%,甚至高达60%。因此,从源头减少污泥的产生量就显得非常必要和关键,这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具有剩余污泥少特点的MBR技术的开发及研究。

理论上讲,膜生物反应器能将污泥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实现不排泥操作——污泥零排放。1991年,在MBR处理生活污水的小试中,Chaize和Huyard首次研究了MBR对污泥产率的影响,在SRT为50d和100d时,污泥产量大大减少,他们认为这是低F/M比例和较长污泥龄的结果。Muller在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发现:当污泥浓度(MLSS)高达4060gL-1和污泥完全截留SRT=(∞)时,几乎不产生污泥。桂萍在不同SRT(5—80d)条件下,用一体式MBR处理生活污水发现:理论产率系数YG与衰减系数b值随SRT的延长而下降。刘锐用一体式MBR处理生活污水,在280天的未排泥的条件下运行,发现表观产率系数Yb随运行时间的延长呈明显的降低趋势,Yb从运行初期的0.248kgVSS/KgCOD下降为0.038kgVSS/KgCOD。张绍园应用食物链中能量递减的原理,在两段式MBR中引入后生动物一蠕虫(worm),发现有蠕虫存在时,其污泥产率低于常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当蠕虫浓度保持100个/ml以上时,污泥产率为0.1kgSS/(kg去除COD),污泥产率为0.1kgSS/(kg去除COD),约为常规活性污泥法的1/4。但该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如维持蠕虫在系统内最佳数量,使污泥产率趋向于零,达到不排放污泥的目的。

本文标签: 废水治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