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温天气

安健环2023-02-11 21:49:21百科知识库

什么是高温天气

我国十省遭遇高温天气
从今年6月末开始,我国十余省市陆续遭遇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达35℃~37℃,局部地区达到了38℃~40℃。其中,黑龙江漠河、北京密云等共37个县市(区)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与此同时,北半球多国也遭遇历史罕见酷热,一些地区的气温打破了多年历史纪录。什么是高温天气?这样的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何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本期,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为读者进行解读。
——编者
新闻·解读
什么是高温天气
气象学上,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天气。
一般来说,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儿”。
高温热浪会使人体不能适应环境,超过人体的耐热极限,从而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甚至死亡,动物也是如此。同时,高温热浪也可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使农作物减产。高温热浪过程还会加剧干旱的发生发展,还使用水量、用电量急剧上升,从而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另外,高温热浪会使人心情烦躁,甚至会出现神志不清等现象,容易造成公共秩序混乱、事故伤亡以及中毒、火灾等事件的发生。
高温天气为何频现北半球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热浪天气频繁发生,呈现出强度大、频次高、范围广的特点,部分地区甚至年年都遭受高温热浪的袭击。
今年北半球高温事件的出现是因为大陆暖性气团长时间稳定控制和太阳辐射增温而致。专家表示,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强盛和高压晴空区太阳辐射强,导致了6月以来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科威特、伊拉克等国家出现高温天气;在中高纬度地区,受异常偏强的暖气团控制,则使这一地区出现了高温天气。而5月中下旬南亚高温的出现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则是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一些专家表示,城市热岛效应加重了城区高温出现的频率和高温强度。京津唐地区热岛强度遥感监测显示,7月5日,北京、天津和唐山三市的城区及其区县都有较强的热岛效应出现,北京城区大部地区的地表温度比郊区高出4.5℃以上。
怎样减少高温对生产生活影响
高温天气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影响巨大,因此应该科学防范、积极应对。
从高温天气气候事件对群众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所带来的严重影响来看,高温预警非常重要。有关部门在加强对高温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评估及相关研究的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发布高温预警信息的绿色通道,让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及时得到预警信息,做好防暑降温应对准备。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这也是城市高温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些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在城市建设中进行更科学的规划,进一步改善城市的气候,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城市及周边地区河湖水系与湿地的保护,提高城市绿化率,以增强“城市绿洲”的冷岛效应,减缓城市热岛作用。
同时,高温热浪是引发干旱和环境火灾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干旱和城市、林区的火险监测和灾害预警工作。
政策·解读
我国高温立法须提上议事日程
我国各地执行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于1960年,这是目前我国唯一一部针对高温酷暑条件下,如何调整单位和个人的生产生活或其他社会活动的法规。
《办法》规定了防暑降温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保健措施和组织措施。但是,这一办法没有规定任何法律责任,即使企业不遵守它也束手无措,这就使得它不像一个具有强制力的规章,而更像一个行政指导性的文件,其执行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办法》至今已有50岁“高龄”,却仍在“暂行”。面对持续的高温灾害,“年事已高”的暂行办法已经无法有效地规范和指导我国目前的防暑降温工作了。
《办法》规定的适用范围非常小,仅仅适用于“工业、交通运输业及基本建设工地的高温作业和炎热季节的露天作业”以及“田间作业”。事实上,在炎热的夏季,各行各业都有一个防暑降温问题,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也都依法享有获得良好的防暑降温条件和合理的防暑降温待遇的权利。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以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为鲜明特征的,而《办法》规定的适用范围根本不包括第三产业。
有关人士呼吁,在高温保护法规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探索高温劳动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建设。
农业·指导
如何防御高温对农作物的危害
高温伴随干旱对于农作物的危害最大,而目前尚无法控制高温天气的发生。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防御高温天气对于农作物的危害。
1.从做好抗旱工作入手,适时灌溉,不仅达到以水调温的目的,也保证了作物的水分供给,减轻高温危害。如对处于灌浆期的早稻可采用浅水勤灌、日灌夜排或喷灌(据试验,喷灌一次后,田间气温可迅速下降摄氏2~5度,相对湿度增加10%~20%,有效时间约2个小时左右,气温越高,喷灌后降温增湿的效果越好)方式,以降低田间温度,提高湿度,防止“高温逼熟”,提高千粒重,对处于秧苗期的晚稻,加强田间水分管理,也能防止高温灼苗和缺水死苗。
2.可采用根外施肥,喷施磷、钾肥,增强作物(水稻等)抗高温能力。
3.蔬菜可采用遮阳网(具有挡强光、降高温、防蒸发等功能)等保护地栽培,达到稳产的目的。
4.对于果园,应采取灌溉的措施增加果树的水分供应,或在树盘覆盖稻草以降低温度,防止水分蒸发。
5.农民朋友应做好降温防暑工作,尤其应避免在中午(阳光曝晒)前后在田间劳作。
健康支招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卫生部日前发布了《高温中暑预防知识要点》,提供了10条预防中暑的措施。
第一,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第二,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同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第三,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
第四,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
第五,尽量在室内活动。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
第六,外出时,应涂擦防晒值SPF15及以上的UVA/UVB防晒剂,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使用遮阳伞。
第七,出行应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
第八,高温时应减少户外锻炼。如必须进行户外锻炼,则应每小时饮用两杯到4杯非酒精性冷饮料。运动型饮料可以帮助补充因汗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
第九,如高温时驾车出行,离开停车场时切勿将儿童和宠物留在车内。
第十,虽然各种人群均可受到高温中暑影响,但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发生危险,应格外予以关注。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在高温天气应特别注意,及时观察是否出现中暑征兆。
小知识
高温警报
预计未来某时段内最高温度将出现高于35℃时,即发布高温警报。主要是引起人们警惕并及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高温预警信号一般分3级,多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含义:
天气闷热。指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含义:
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
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本文标签: 生态安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