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圣寺。祝圣寺位于湖南衡山县南岳镇东街,是南岳六大佛教丛林之一。祝圣寺周围古木参天,并有御书亭、禹松庵和柳宗元撰书的碑文等古迹,是游览的胜地。
祝圣寺寺址传说原是冷清宫,是大禹治水时路过此地为祭祀舜帝而建的。唐贞观年间(627一649赐名“弥陀台”。大历末年(779)赐予般若道场,后又易名弥陀寺、胜业寺、报国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湖南巡抚赵中乔为迎接康熙皇帝南巡,将寺改为行宫,大兴土木,建筑规模宏大,装饰华丽。但是后来康熙并没有到来。康熙五十三年(1714)遂将行宫复改为寺,称“祝圣寺”。
祝圣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土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说法堂、罗汉堂、方丈室、观岸室等,整个建筑群光彩夺目,雄伟壮观。在这些殿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罗汉堂。
祝圣寺的罗汉堂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堂内左右两壁原嵌有青石阴刻的五百罗汉像。相传在很久以前,印度的诺俱那和尚带着800个徒弟到中国传播佛法。其中500人住在天台山,300人住在雁荡山。宋代杭州净慈寺根据这一传说雕塑了五百罗汉像,但没有名号。另一个地方有五百罗汉像的名号,却没有图像。有人说这些罗汉就是住在天台上那500位从印度来的和尚。后来江苏常州天宁寺将上述两者结合起来,雕了五百罗汉像并配上名号。后来天宁寺毁于兵火,五百罗汉像同时被焚。到了光绪年间,祝圣寺的心月和尚得到一部天宁寺五百罗汉像的拓本。心月和尚擅长雕塑,决心再塑五百罗汉像,他找来石料,闭门苦干,整整花了三年的心血,终于完成这项巨大的艺术创作。这些罗汉像线条流畅,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须一眉都经过精心雕刻而成,个个姿态生动,活灵活现,真是基于蓝本而胜于蓝本。可惜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在十年动乱中全部被毁。
祝圣寺不仅是著名古刹,而且还因为出了一个爱国和尚一一暮前而闻名悔内外。暮前俗名郭兴谊,湖南常宁人,先后在密印寺和祝圣寺为僧。抗口战争初期,他曾云游各地,目睹祖国大好河山被侵略者的铁蹄蹂踊得支离破碎,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深感痛心。后来他阅读了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一一《新华口报》,懂得了抗口的道理,经常在佛教界
发表赞颂共产党抗口主张的言论。他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周思来同志的高度赞扬和鼓励。抗战开始不久,叶剑英同志奉命到南岳防助国民党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这时周恩来同志也几次到南岳开会。他和叶剑英会见各界爱国人士时,见到了暮茄和尚。周思来同志在暮前的纪念册上题了八个大字:“上马杀敌,下马学佛”。这个口号极大地鼓舞着南岳佛教界的爱国热情。
不久,爱国的憎众准备成立“南岳佛教救国学会”,恰好有一天叶剑英同志来到祝圣寺,了解到这一情况,对他们的行动给予热情的支持。为了更广泛团结宗教界人士一道抗口,叶剑英建议将名称改为“南岳佛道救难学会”。他的建议受到宗教界的赞同,于是在1939年4月在祝圣寺召开“学会”
衣立大会。叶剑英同志应邀出席,发表了题为“普渡众生,要向艰难的现实敲门”的讲话。暮前将讲话整理后寄给夏衍主编的《救亡口报》发表,产生极大的反响。之后,暮前还串联一些爱国青年组成流动工作团,奔赴湘潭、衡山、衡阳等地开展抗口救亡运动的宣传,并参加救援难民的工作。1940年暮茄还创办《狮子吼》月刊,他说创刊的目的在于向波澜壮阔的抗口洪流里投下一石,“希望浪花四溅的波光,显示出来的是新佛教运动全景。”“在烽火连天的祖国前卫哨上,也印出我们佛门弟子的足迹。”暮前等宗教界人士的爱国行动,深得郭沫若、邹韬奋、田汉等人的热情支持。田汉同志还写了一首诗:“锦衣不着着绪衣,敢向人间惹是非。独惜滞湘春又暮,花前跌坐竟忘归。”高度赞扬爱国僧人的一片拳拳爱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