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否存在犯罪主观司法解释?

政治法律2023-08-08 09:21:38

我国是否存在犯罪主观司法解释?

我国并不存在犯罪主观司法解释,但是《刑法》当中对于犯罪主犯作出说明。行为人必须是针对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作出明确区别规定。具体犯罪主观上如果是故意的,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状态,也可以在进行着手之后的犯罪过程当中。

一、犯罪主观司法解释规定是什么?

我国并不存在犯罪主观司法解释,但是《刑法》当中对于犯罪主犯作出说明。具体如下所述:

(1)在犯罪过程当中或者犯罪预备过程当中,存在着故意或过失两种主观意图。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可见,预备犯的主观方面既有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又具有进而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图。但是后者尚未实际展开而只是在犯罪预备活动中间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而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与目的,才是预备犯主观方面主要的内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预备行为的发动、进行与完成,都是受此种目的的支配的。

(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着手实行行为前停止犯罪。这是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中止的关键区别所在。所谓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碍行为人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该因素不足以阻碍行为人继续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人也认识到这一点的(排除行为人存在认识错误而构成犯罪预备的情形),应认定为犯罪预备阶段中止。

二、犯罪预备算犯罪吗

根据《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犯罪预备的处罚,必须要认定行为属于犯罪预备。根据《测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 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已经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即已经实施了准备犯罪工具或者制造犯罪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而不是单纯的犯意表示。

(2)罪行为必须在预备过程中停顿下来。如果犯罪行为没有在预备过程中停顿下来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则构成其他犯罪形态。

(3)罪行为在预备过程中停顿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是基于行为人以内的原因停止犯罪,则是犯罪中止。

在现实生活当中任何的一种犯罪行为都必须要符合《刑法》当中所规定的构成要件,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构成要件就是犯罪主观。犯罪的主观意图包括有故意和过失。两种都可能构成犯罪。

本文标签: 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