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罪犯罪既遂标准是什么

政治法律2023-08-08 07:53:55

非法经营罪犯罪既遂标准是什么

关于非法经营罪的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是已经侵犯到了国家正常的市场管理制度,客观方面的表现是在没有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就开始经营一些限制买卖的物品,主体要件的话也是一般的主体,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犯罪嫌疑人基本上都是为了非法牟取利润。

一、非法经营罪犯罪既遂标准是什么?

1、非法经营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限制买卖物品和经营许可证的市场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限制买卖物品和进出口物品市场,国家实行上述物品的经营许可制度。其中进出口许可制度是经营许可制度的重要内容,买卖进出口许可证和进出口原产地证明的行为除侵犯市场秩序外,还侵犯了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根据《对外贸易法》的埃塞俄比亚,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

2、非法经营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为方式: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证件。

3)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

4)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如非法从事传销活动、彩票交易;倒卖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口的废弃物;垄断货源、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倒卖外汇、执照以及有伤风化的物品;等等。

3、非法经营罪的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依法成立、具有责任能力的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本罪的主体,依本条愿意是指经营者,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人不商”,如果将本罪的主体限定为特殊主体,将会使许多没有任何经营许可证(非经营者)的买卖物品和进出口许可证和进出口原产地证的行为得不到惩处,因之,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非法经营罪的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这是本罪在主观方面应具有的两个主要内容。如果行为人没有以谋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而是由于不懂法律、法规,买卖经营许可证的,不应当以本罪论处,应当由主管部门对其追究行政责任。

因为法律上没有对犯罪既遂的概念进行详细的解释,所以我们认为非法经营罪的犯罪既遂标准就是符合了非法经营罪的所有构成要件。不过,一般的非法经营行为主要就是进行行政处罚的,构成非法经营罪的通常是非法获利已经比较多。

本文标签: 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