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妨碍作证罪的量刑标准一般是3~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但是构成妨碍作证罪的话,必须是某些所作所为已经对证明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比如说通过威胁,或者会买等这些方法,让证人无法作证,甚至是做伪证的。
一、我国妨害作证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第307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 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有:
(1)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4)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5)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6)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处罚
(7)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处罚
(8)犯罪嫌疑人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
(9)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处罚。
二、如何保障证人的安全?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三)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五)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第六十三条 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证人作证的补助列入司法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妨碍作证确实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冤假错案的发生,这是在某些刑事案件侦办的过程当中又延伸出来的一种新的犯罪活动,所以,司法机关很多时候是必须要保护好证人的各种信息的,一方面是保护证人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也避免证人被别人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