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国家安全罪构成要件包括自然人这一犯罪主体存在着故意并且侵害的是国家的安全。作为中国的公民,应当维护国家的安全,不能够从事任何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负责的话会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这个罪名,具体的犯罪要件是一般的自然人主体。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危害国家安全罪构成要件包括自然人这一犯罪主体存在着故意并且侵害的是国家的安全。包括犯罪主体、犯罪故意,还有侵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自然人犯罪主体,且多为一般犯罪主体。对于大多数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来说,不论是中国公民、外国公民或无国籍人,只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且年满16周岁,都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由于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其中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罪名,故某些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其主体范围有着严格的限制。如背叛国家罪、资敌罪的主体只限于中国公民;叛逃罪的主体只限于中国公民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危害国家安全这一类犯罪,实际承担刑事责任而被刑罚处罚的只能是自然人。
犯罪故意
具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故意,即行为人必须具有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客观方面
1、侵犯的对象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的安全。具体是指国家的独立、国家的团结统一、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国家政权、基本制度及国家的其他根本利益的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就是指中国的主权独立、团结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及其他国家根本利益的安全的总和。
2、有客观行为并产生客观结果
即实施了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并造成了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客观结果。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构成特征
(1)客体特征
本章共有12个罪名。他们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二是国体与政体的安全;三是国家统治机能与作用。
(2)客观特征
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各种方式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本章犯罪均为行为犯,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危害国家安全的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即构成犯罪的既遂,不要求一定发生犯罪结果。在客观方面有些犯罪还要求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如叛逃罪必须是在履行公务期间,资敌罪要求在战时方可以构成犯罪。就行为方式而言,本章犯罪只能由作为的方式构成,不作为不构成本章犯罪。分歧的原因在于对叛逃罪的含义的理解。
(3)主体特征
本章犯罪主体个别为身份犯,多数犯罪并未对主体作特殊的身份上的要求,但从行为的特质分析,实际上并非普通人可以构成,故要做具体分析。少数特殊主体的犯罪有:背叛国家罪,其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叛逃罪的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工作人员。并非一般人可以构成的犯罪主体有: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等罪,通常只有那些窃据高位的党政军要人、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者如:民族首领或者宗教领袖等有能力实施。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一个爱国之心,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存在着一些敌对分子,从事破坏分裂国家的行为,这个时候刑法当中就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罪,此罪名在是具备一些具体的构成要件的,比如说有侵犯的对象,国家的安全以及存在着危害的后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