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政治法律2023-08-08 04:56:42

2020年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是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原告提起的行政诉讼必须在法定期限之内,必须已经经过行政复议,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一、2020年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被告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务员,因其是以所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的,故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也是以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故也不能成为被告。

3、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内的行政争议,以及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4、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定期限之内。

5、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的,已经经过行政复议;自行选择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已作出复议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复议决定。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原则

1、主体的恒定性与不可转化性。即关系中必有一方主体是行政主体,不以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不是行政法律关系,而且在我国,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被告则只能是行政主体,他们之间不能互为原被告(与民诉不同之处)

2、主体资格的受限制性。在我国,只有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

3、主体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1)、主体双方各自权利义务性质不完全相同。

(2)、主体双方权利义务的数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权利义务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4、行政主体是组织,而不是个人

5、行政主体是依法拥有行政职权的组织,是行政权的归属者。

6、行政主体有权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代表国家并独立行使职权

7、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参加诉讼

行政诉讼明显的区别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之所以称之为行政诉讼,就是因为被告一方其实是属于国家行政单位的,所以对于被侵权人来说,行政诉讼其实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的。因为在我国,行政单位和司法部门之间的区分没有特别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所以只要是我们提起行政诉讼的,务必要请律师。


延伸阅读:

本文标签: 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