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适格、具备实质侵权行为及损害结果和行为有直接关系。产生国家赔偿责任的原因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的不法侵害行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既定的客观损害。即有损害,才会有赔偿。
一、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国家赔偿责任是指国家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行使公共权力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定权力与合法利益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产生国家赔偿责任的原因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的不法侵害行为。
1、侵权行为主体要件。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侵权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侵权行为要件。侵权行为的存在是构成国家赔偿责任的要件之一,即国家侵权行为的主体的哪些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赔偿责任。
3、损害结果要件。损害结果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既定的客观损害。即有损害,才会有赔偿。
4、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职务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的行为的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结果之间必须有必然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只有两者之间具有这种联系,国家才负责赔偿。
二、哪些情况下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1、因申请人申请保全有错误造成损害的;
2、因申请人提供的执行标的物有错误造成损害的;
3、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4、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情形的;
5、被保全人、被执行人,或者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的保管人员违法动用、隐匿、毁损、转移、变卖人民法院已经保全的财产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损害后果的;
7、依法不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情形。
综上所述,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的时候应该按照制度程序进行,即使对违法当事人作出处罚也不能损害其合法权益,否则可能造成侵权。当事人申请国家赔偿,法院受理案件会先认定国家侵权责任是否成立,主要看主体是否国家工作人员,行为是否产生损害后果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