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于非法目的,通过私刻合同章与他人签订合同的形式骗取对方财物,则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且还要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如果单位员工为了方便工作而私刻合同章签订合同,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单位知情且授权该员工,则合同后果由单位承担,该员工不承担责任;
一、私刻合同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些人出于非法目的或为了方便工作,会私刻合同章签订合同,这种行为对当事人来说法律风险很大,在不同的情形下法律后果也不同。
如果出于非法目的,通过私刻合同章与他人签订合同的形式骗取对方财物,则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且还要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如果单位员工为了方便工作而私刻合同章签订合同,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单位知情且授权该员工,则合同后果由单位承担,该员工不承担责任;
第二种,单位应当知情但不知情,存在管理不善,则合同后果由单位承担,单位有权向该员工追偿。
第三种,单位不知情,没有过错。则单位不承担责任,其后果由该员工负责。
按照《治安管理法》的规定,对于刻字业违反管理规定承制公章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给予行为人或者企业的负责人以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治安管理处罚。如果私刻、伪造、变造公章,则应以扰乱公共秩序罪论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五条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有下列第一项至第三项行为之一的,处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有第四项至第七项行为之一的,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在地下、内水、领海及其他场所中发现文物隐匿不报,不上交国家的;
(二)刻字业承制公章违反管理规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私刻公章罪
私刻公章罪是指个人或者其他组织私自篆刻其他企业公章的行为。公章,是一个单位、企业、事业、团体、学校的法定代表标志。为了防止某些不法人员私自刻制公章,进行诈骗、破坏国家治安管理活动,侵害单位、企业、团体、学校的合法利益,国家将刻字业(包括刻字工厂、刻字社(店)、刻字摊等)纳入特种行业,归公安机关实行治安管理。对违反国家管理规定的刻字单位和职工个人,视问题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
(2)《印铸刻字业暂行管理规则》第二条、第六条。
(3)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的规定》
(4)民政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社会团体印章管理规定等》。
不管是单位的公章还是合同章,其实对外都是代表了一家公司,尤其是公章。而有些时候在以单位名义从事一些活动的时候,需要用到单位的公章或者合同章,其中就会出现私刻合同章的情况,自然此时也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上面的内容已经作出了介绍,各位可以具体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