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参加非法集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政治法律2023-08-08 02:31:59

公职人员参加非法集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非法集资活动本身是不合法的,公职人员参与的话,轻者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或者开除公职。严重的还会被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公职人员是组织者,非法集资数额构成立案标准的话,量刑最高可以是无期徒刑。

现在一些党员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参与组织非法集资,给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损失,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恶劣影响。非法集资是一种违法行为,其对象是社会公众,作为公职人员,在生活中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公职人员参加非法集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跟随小编做个具体了解。

一、公职人员参加非法集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对党员、国家公职人员违反本通知“七不准”的相关行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拒不改正或造成恶劣影响的,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对本地、本部门党员、国家公职人员组织、从事、参与非法融资活动不制止、不查处,或者对引起的严重违法违纪问题隐瞒不报、压制不查的,对非法集资整治与规范工作不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责任。

利用债权债务纠纷,策划、怂恿、参与打砸抢、绑架、非法拘禁人质、煽动闹事等违法行为,违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党政纪处分;对造成严重社会后果、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公职人员不得参与哪些类型的集资活动?

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带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参与民间非法金融活动,不准有以下行为:

1、组织、从事、参与非法集资活动;

2、组织、从事、参与民间高利贷活动;

3、组织、从事、参与高利转贷行为;

4、为民间高利贷活动提供担保;

5、为高利借贷活动、非法集资活动提供方便和保护;

6、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以投资或出借资金等形式获取高额收益回报;

7、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向管理和服务对象无偿或低息借款,高利出借资金给管理和服务对象。

三、非法集资的特点是什么?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3、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

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受害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非法集资活动本身是不合法的,公职人员参与的话,轻者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或者开除公职。严重的还会被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公职人员是组织者,非法集资数额构成立案标准的话,量刑最高可以是无期徒刑。


本文标签: 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