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拒执罪能判几次?

政治法律2023-08-08 02:20:22

我国的拒执罪能判几次?

没有只判几次的说法,实施了多少次拒不执行行为而且情节严重,那就判几次,当然判决之前实施了两次行为,那肯定是判决一次,但如果刑满释放后又实施了这样的行为,那也是同样又可以判决的。

在如今的法治社会上,当我们遇到权益被损害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利用法律的手段向法院进行诉讼来保护我们自己,法院在受理我们的诉讼申请后,就会向原告和被告发开庭文书,法院会根据我们提供的相关证据及我国的相关法规来进行审判,当法院的审判结果出来后我们就需要按照法院的审判结果去执行,如果我们拒绝执行的话那就是违法的,那么我国的拒执罪能判几次呢,下面大家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一、我国的拒执罪能判几次?

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没有只判几次的说法,实施了多少次拒不执行行为而且情节严重,那就判几次,当然判决之前实施了两次行为,那肯定是判决一次,但如果刑满释放后又实施了这样的行为,那也是同样又可以判决的。

二、拒执罪的后果及情形有哪些?

“拒执罪”应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司法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为依法执行支付令、生效的调解书、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所作的裁定属于该条规定的裁定。

下列情形属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关于我国的拒执罪能判几次相关内容,拒执罪不存在判几次之说,一次拒执罪就会被判一次,如果第二次又犯拒执罪将会又判一次,但是第一次判跟第二次判是没有关系的,拒执罪情节严重的除了罚款我们还需要负相应的刑事责任的,如果我们对法院的审判结果不服,我们是可以上诉的,但是拒执的行为吃亏的肯定是我们自己。


本文标签: 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