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触犯刑法的处罚规定是怎样的?

政治法律2023-08-08 02:00:03

非法集资触犯刑法的处罚规定是怎样的?

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它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它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集资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由于此种类型涉及的受伤者、金额都是比较多的,故而非法集资触犯刑法的处罚是比较重的,司法机关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也必须在掌握了民事主体实施了非法集资的行为之后,才能进行判刑。

一、非法集资触犯刑法的处罚规定是怎样的?

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因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而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以及其它任何单位。

债权债务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财物的,予以没收,就地上缴中央金库。在取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只负责组织协调工作,而不能采取财政拨款的方式弥补非法集资造成的损失。

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人自行承担损失,而不能要求有关部门代偿。

二、如何识别非法集资

“当前非法集资形势严峻复杂,部分地区案件集中暴露,并有扩散蔓延态势,极大危害了银行业发展的稳健性和安全性,危害社会稳定。”1月初的银监会监管工作会议上,监管高层如此表态。

1月23日,按照中央有关部署,公安部、政法部门、银监会等多部门将配合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推动对民间融资借贷活动的规范和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目前,处置非法集资的第一责任交由各地方政府。但监管高层指出,银监会是国务院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牵头部门,仍然要积极做好相关配合工作,积极发现和报告非法集资风险线索,“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监管高层指出,各银监局要加强对非法集资活动的监测和识别,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线索及时提供给地方各级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怎么识别非法集资活动?监管高层总结,重点要做好“三看”。

第一,看回报率。

要看是否以高收益为诱饵。如果所承诺的收益率大幅超过同期社会平均利率水平的,就可能属于非法集资。

此前,监管人士亦对财新记者指出,判断p2p平台的风险大小的第一步,就看预期收益率。如果收益率为8%-12%,这可以用机构产品解释收益;如果是收益率在12%-15%,这可以理解为民间借贷,但风险很高;如果收益率超过15%,则可信度更低。(见财新周刊2015年第49期“集资骗局大爆发”)

201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该司法解释规定,民间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超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监管高层指出,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媒介和载体,利用包括网络宣传、媒体宣传、在基层网点醒目位置张贴标识等方式,向广大金融消费者进行宣传,让金融消费者知悉相关法律规定。

第二,看范围。

要看是不是针对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如果是一对多就有可能属于非法集资。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私募基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如果是违反这项规定的,就可能属于非法集资。比如,“e租宝”通过一些电视台和杂志大做广告,很明显就违反了这一规定。

第三,看资金流向。

要看筹集资金为谁所用,如果是自己占用,就属于非法集资。

监管高层指出,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加强对涉嫌非法集资可疑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测预警,及早发现并报告非法集资资金动向,在严格执行大额可疑资金报告制度基础上,对各类账户交易中具有分散转入集中转出、定期批量小额转出等异动特征的资金进行重点监测分析。对非法集资资金从银行转账的,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采取对策。

根据以上信息,非法集资触犯刑法的处罚规定是比较重的,这是由于此种类型的行为,可能会给社会、公民带来的损害都是比较大的,为了使得自己的财产权益得到保障,公民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防范非法集资的技巧,此外在发现某主体实施非法集资的行为之后,可以举报。


本文标签: 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