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虽然是未遂,但此时也是认定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不过却定性为未遂。而在处罚上面,按照《刑法》中的规定,成立未遂犯的一般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进行处罚。所以,首先会根据故意杀人的具体情节,确定量刑幅度之后,在此基础上法官可以对犯罪分子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一、故意杀人未遂怎么判刑处罚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对未遂犯的处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未遂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故意杀人未遂仍按故意杀人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比照既遂从轻处罚。
而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故意杀人未遂的应综合考虑其主观动机、行为手段、危害后果、被害人是否有过错、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去判定其最终判处的刑罚。具体如何判决还要根据具体案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安乐死会犯故意杀人罪吗?
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不作为的安乐死(消极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作为的安乐死是指积极作为的方式帮助他人结束生命,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是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犯罪;
2、是具有缩短生命危险的安乐死。这种行为虽然具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危险,但事实上没有缩短患者生命,也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3、是作为缩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乐死,即为了免除患者的痛苦,而提前结束其生命的方法。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由于故意杀人十分严重,所以在犯罪主体上面,我国规定只要是年龄达到了14周岁,同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那么就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不过,在未成年人犯本罪的时候,受《刑法》中的规定影响,不管其犯罪情节如何严重,最终也不能对其判处死刑。而在成立犯罪未遂的时候,还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