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犯罪预备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政治法律2023-08-07 19:08:23

诈骗罪犯罪预备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关于诈骗罪犯罪预备的认定标准是为了实施诈骗已经开始了相应的准备工作,当事人具有实施诈骗的故意性。如果在犯罪预备阶段就被司法机关发现了的话,按照刑法的规定,对于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减轻,甚至于是免除处罚。

一、诈骗罪犯罪预备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了预备犯的主观恶性,这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

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这种准备活动在法律上主要规定为两种情况:

一是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准备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杀伤、威胁被害人的各类凶器物品;用以伪造货币、票证、文印的各类器具材料;用以掩护犯罪活动、排除障碍物、销毁罪证的各类工具物品等。准备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装、购买、借用、骗取、窃取等。

二是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如为实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现场、选择犯罪时机、探听被害人行踪、演习犯罪手段和技巧、拟定犯罪实施计划、寻找犯罪同伙等等。

犯罪预备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具体结合案情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 【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诈骗罪的量刑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达到以上数额,又具有以下情节的,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有些诈骗案件当中的犯罪嫌疑人为了能够被受害者制造一种以假乱真的现象,可能在前期为想方设法的购买各种虚假的证明材料,其实这就是犯罪嫌疑人为了实施犯罪进行的一些准备活动。预备阶段能够被受害者主动发现的话,这也是再好不过的。

本文标签: 经济犯罪辩护  刑法罪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