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的企业在员工迟到、早退之中可以进行罚款,有很多人产生了疑问企业罚金对员工是合法的吗?这个问题对于现在我国法律来说没有明确的禁止也没有明确的允许企业有相关的罚款权,但是一般我们都认为企业在正常范围内进行罚款是可以的,但不能无故扣除员工的工资。
现在有的企业在员工迟到、早退之中可以进行罚款,有很多人产生了疑问企业罚金对员工是合法的吗?这个问题对于现在我国法律来说没有明确的禁止也没有明确的允许企业有相关的罚款权,但是一般我们都认为企业在正常范围内进行罚款是可以的,但不能无故扣除员工的工资。
企业罚金是指企业对自己雇用的员工进行罚款,是特定的经济实体,对特定的人实施的经济处罚行为。一般说来,针对公民实施的罚款,是指国有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因公民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而对该公民依法实施的经济处罚。
主要形式
在罚款的形式上主要有:
(1)责令自己的员工向企业交纳现金和财物;
(2)克扣员工的工资、奖金和各种津贴和福利;
(3)扣缴员工已交纳的保证金和抵押金。
其他形式
其中比较多见的罚款形式是“以扣代罚”。即上述第(2)第(3)种形式,是指企业以克扣员工的工资、奖金等,代替由员工主动交纳罚款。企业采用这种罚款形式最容易引起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也是企业员工怨气较大,比较反感的劳动管理形式。企业往往凭借自己发放工资的优势,不管职工愿不愿意,擅自克扣职工工资以行罚款之权。这种显失公平的罚款,应由法律严格限制和规范。 [1]
法律依据
按照1982年4月10日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职工奖励条例》(已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6号废止)的规定,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有权对职工实施罚款。但该《条例》已于2008年1月15日被国务院第516号令即《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所废止。已被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代替。
该条例第11条规定:“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应当分别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
(一)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没有完成生产任务或者工作任务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三)玩忽职守,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或者违章指挥,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
(四)工作不负责任,经常产生废品,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
(五)滥用职权,违反政策法令,违反财经纪律,偷税漏税,截留上缴利润,滥发奖金,挥霍浪费国家资财,损公肥私,使国家和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的;
(六)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走私贩私、行贿受贿、敲诈勒索以及其他违法乱纪行为的;
(七)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该条例第12条还规定,对于职工给予行政处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罚款。”这就是说,对于职工的罚款应当是一次性的而不应当是连续性的。
该条例第16条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该条例第19条规定:“给予职工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必须弄清事实,取得证据,经过一定会议讨论,征求工会意见,允许受处分者本人进行申辩,慎重决定。”
该条例第20条规定,职工受到经济处罚:“企业应当书面通知本人,并且记入本人档案。” 从以上这些规定来看,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对职工行使罚款权(经济处罚权)时,在罚款适用的情形和范围上、罚款适用的次数、罚款额的幅度上以及罚款的处罚程序上,都有了比较具体的法规依据。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是否可以对员工进行罚款没有明确的规定。部分企业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作为依据,认为企业可以对员工进行罚款。
其实,《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仅仅适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不能推广至其他性质企业,而且该条例已于2008年1月15日被依法废止。
依照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来看,企业能否对员工进行罚款是没有依据的,能否设置罚款只能通过法理来进行分析解释。
法理探析
企业可以对员工进行经济处分,最早出现在1982年国务院制定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中。不过,这部行政法规已于2008年1月15日被明令废止。值得关注的是它废止的原因,《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在“说明”中指出,该条例废止源于“已被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代替”。这就意味着,当前企业对职工的奖惩,应当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比较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后者的内容比较完整和周密。遗憾的是,这两部法律的全部条款,并没有对“禁止企业罚款”的做出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劳动合同法对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是比较宏观和笼统的。该法第四条集中规定了这一问题,它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等等。在这些规定中,我们只能读出用人单位重要规章制度应当通过民主方式制定,经过“平等协商”制定的规章制度,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都是有效的,应属企业自治的范畴,政府不宜干预。 显而易见,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并不能直接得出“禁止企业罚款”的结论。
不过,从法理上讲,“禁止企业罚款”的规定或是必要的。基本依据应当是,在劳资关系很难实现真正平等的条件下,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中,用人单位永远是强势方,而劳动者永远是弱势方,特别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用人单位是管理者、监督者,如果允许对劳动者进行罚款的话,将会罚款盛行,严重威胁劳动者的劳动所得,危及其基本生存。
此外,从宪法理论上将,公民财产权是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处置公民基本权利须有合法的权力来源,企业作为民事主体,并没有像行政主体那样依宪法授权而享有“行政处罚权”。
另外,比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精神,单位内部的纪律处分不应当包含惩罚性经济制裁的方式和内容,因为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与职工之间有许多方式方法能够达到对职工行为纠偏和督促其改正的目的,不必照搬本质上属于行政处罚的罚款措施。比如,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减少奖金或效绩工资、推迟加薪、降级、降职、解除劳动合同等手段来达到处罚的目的。
企业罚金对员工是合法的吗?企业的罚金在我国现行法律之中是没有明确的规定是否禁止,所以给了企业很多空白的空间,在此企业如果是对于员工的一些不良行为如工作早退、迟到等行为可以进行工资的处罚,其他一些莫须有的行为进行罚款还是不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