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哪些?构成要件是什么?

政治法律2023-08-07 12:38:52

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哪些?构成要件是什么?

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作他用,其犯罪目的是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

挪用公款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等行为,是很严重的犯罪行为,挪用公款罪行为有哪些?构成要件有哪些?读法小编在下面为您介绍。

挪用公款罪行为有哪些?

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2.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3.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挪用公款构成要件?

客体: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国家财经管理制度以及公款使用收益权。

客观方面:利用织物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教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树额教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主体:国家工作人员。

主观方面:故意、并以归个人使用为目的。

阅读了上文,相信您对于挪用公款罪的行为包括以及构成要件有了更深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挪用公款罪的对象主要是国家公务员,而具体的挪用公款罪的刑法量刑、或需要刑事辩护的,可以通过我们读法找专业的律师解决对应问题。

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怎么认定?

挪用资金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

本文标签: 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