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抢夺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政治法律2023-08-07 08:23:04

我国刑法抢夺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抢夺国家机关公文罪的客体要件是侵犯到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抢夺国家机关的公文,类似于市政府部门下发的文件,就属于国家公文,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的表现是故意,即犯罪嫌疑人明知道是国家机关公文仍然进行抢夺。

一、我国刑法抢夺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抢夺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或印章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l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既可以是军人,又可以是非军人。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及印章而仍决意盗窃、抢夺或毁灭。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如果不知是公文、证件、印章而盗窃、抢夺或毁灭的,不能构成本罪,但可构成他罪如盗窃罪、抢夺罪等。至于其动机可多种多样,或为了招摇撞骗,或为了出卖谋利,或为了自用,等等,不论动机如何,均不影响本罪成立。

二、抢夺国家机关公文罪的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抢夺国家机关公文罪一审开庭后审理期限是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抢夺国家机关公文这种违法犯罪行为相对比较少见,一般情况下,抢劫国家机关公文罪的犯罪嫌疑人身份可能都比较特殊,类似于是间谍。国家公文有很多都涉及国家秘密,需要保密的国家公文,也不是普通员工能接触到的。

本文标签: 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