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不足不起诉、存疑不起诉的情形是指哪些

政治法律2023-08-07 07:46:17

证据不足不起诉、存疑不起诉的情形是指哪些

证据不足,不起诉或存疑不起诉的情形主要是指用于定罪的证据前后矛盾,根据现有的证据有可能推断出其他的结论,而且这种可能性是没有办法被排除的,缺乏实质性的证据,当前的证据还存在着疑问,有些问题没有办法查实,这种情况下结果都只能是不起诉。

一、证据不足不起诉、存疑不起诉的情形是指哪些?

(1)据以定案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而无法排除的。

二、存疑不起诉是否可申请国家赔偿?

存疑不起诉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存疑不起诉说明检察院是在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在才决定不起诉的,在这种情况下,之前被羁押的人员是无罪的,其当然可以请求国家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十五条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

(二)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

(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四)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三、绝对不起诉的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事实上,证据不足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就是一回事,所谓存疑不起诉本来就是因为证据上存在着问题,存在着疑点。现在整个刑法体制的核心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必须是重证据的,但是证据和口供不一致,或者案件上的某些细节无法通过证据证明的话,这都是有问题的。

本文标签: 刑事诉讼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