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刑拘的情形有哪些?

政治法律2023-08-06 20:11:09

刑诉法刑拘的情形有哪些?

在犯罪嫌疑人正在实行犯罪的,预谋犯罪的,企图逃跑或者毁灭犯罪证据的人,公安机关都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其实施刑拘。

在公安机关侦办刑事案件过程中,经常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这是一种常用的强制措施。对犯罪嫌疑人拘留后,公安机关应尽快进行审问。为了避免出现公安机关滥用职权的情况,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拘留有明文的法律规定,那么刑诉法刑拘的情形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跟随小编做个了解。

一、刑诉法刑拘的情形有哪些?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二、对于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如何处理?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三、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多久?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4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3日。对于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

由此可见,按照刑诉法刑拘方面的规定,公安机关发现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犯罪嫌疑人准备逃跑的、预谋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有毁灭证据行为的等种种情况时,可以申请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移送看守所羁押。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37天,如果经过审问,证据确凿的,公安机关会请求对其逮捕。


本文标签: 刑事诉讼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