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用他人身份信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政治法律2023-08-06 17:00:02

盗用他人身份信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盗用他人身份信息罪立案标准是:犯罪分子存在盗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它证件,并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可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严重程度来处拘役,或者罚金,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一、盗用他人身份信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盗用他人身份信息罪立案标准是: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犯罪构成是什么

1、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 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或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该结果发生。

3、犯罪客体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信用,及行为人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会对社会诚实信用秩序带来破坏。

4、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真实身份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的行为。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此处,应当注意对“虚假身份证件”的理解,对“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应当做限制解释,即仅限于记载的个人信息量和社会公信力与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相当的证件。因为,这类证件不仅记载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而且能够决定公民能否实施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行为,具有很强的社会公信力。因此,在依照国家规定的应当提供真实身份的活动中,一旦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一般而言都会给相信此证件效力的一方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从而损害他们对这类证件公信力的信赖和对国家机关管理活动的质疑。对此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当然有启动刑罚的必要性。但如果将“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范围理解过宽,可能存在刑法打击范围不当扩大的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公司存在盗用他人合法证件的行为,显然是构成了严重的违法事实,但同时利用违法的证件来从事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的,还需要根据实际造成的违法事实后果来由法院进行判决处理,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本文标签: 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