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赔偿具有赔偿程序多元化、赔偿范围有限以及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等特征,获得国家赔偿的首要前提是国家存在过错,或者是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之中存在过错,任何不满足此项条件的,国家机关并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一、我国国家赔偿的特征是什么?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
1、国家承担责任,机关履行赔偿义务。
国家赔偿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由国家承担法律责任,最终支付赔偿费用,由法律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具体赔偿义务,实施侵权行为的公务人员并不直接对受害人承担责任,履行赔偿义务。国家是抽象主体,不可能履行具体的赔偿义务,一般由具体的国家机关承担赔偿义务,因此,形成了“国家责任,机关赔偿”的特殊形式。不过,不能由此把国家赔偿等同于机关赔偿责任。
2、赔偿范围有限。是一种有限赔偿责任。
国家赔偿法规定了国家赔偿的范围,也明确了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各种情形。
3、赔偿方式和标准法定化。
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支付赔偿金,辅助方式是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标准因侵犯的对象和程度的不同而变化,且赔偿数额有最高限制。
4、赔偿程序多元化
国家赔偿的另一显著特点是赔偿程序多元化,不仅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适用不同的程序,而且同样是行政赔偿,受害人可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还可以单独提出。
二、国家赔偿的基本原则
1、惩罚性原则惩罚性原则,指赔偿标准对侵害方应具有惩罚性,除使侵害方赔偿足以弥补受害人所蒙受损害的费用外,还要付出对自己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应负责任的惩罚性费用。这实际上就是赔偿额等于损失额加上惩罚金额,因此这一原则下的赔偿额是比较高的。
2、补偿性原则补偿性原则,指赔偿额能够弥补受害人所受的实际损失,这一原则下的赔偿标准等于实际所受损失额。
3、抚慰性原则抚慰性原则,这一原则认为国家赔偿不可能对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作完全充分的救济,国家机关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决定国家赔偿只宜作象征性的抚慰,赔偿额只能限制在实际所受损失额的范围之内。所以这一原则下的赔偿标准通常低于实际损失额。
国家机关在收到公民提交的国家赔偿申请书之后,若经过审核,确定该公民确实可以获得国家赔偿,那么需要先确定赔偿请求人受到的实际损失,然后以此损失为限支付国家赔偿金。此类赔偿金在支付之后,可能相关的国家公职人员会受到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