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期满后犯罪是否累犯

政治法律2023-08-06 10:25:09

缓刑期满后犯罪是否累犯

缓刑结束之后又犯罪的不构成累犯,不符合累犯的认定条件,缓刑属于刑罚的执行方式,有一定的考验期,在此期间要认真遵守规定,随时汇报自己的思想状态。累犯需要从重处罚,不可以适用缓刑,也不可以申请假释。

一、缓刑期满后犯罪是否累犯

被判缓刑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缓刑期满再犯罪不算累犯,罪犯在缓刑期满后一般是认为不再执行原判刑罚,这与成功的假释结果不同。此时,由于已经代表不再执行原判刑罚了,因此即使在五年之内再实施故意犯罪的,也不会构成累犯。但如果是假释的话,那么就会构成累犯。

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其执行形式为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不是一种刑罚,而是一种刑罚的执行方式。缓刑与死刑缓期执行是截然不同的概念,需要在认识和运用中加以区别。

二、缓刑和死缓有什么差异

1、适用前提不同。

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为条件。

2、执法方法不同。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构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缓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3、考验期限不同。

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

4、法律后果不同。

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在死缓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死缓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

缓刑期满之后存在犯罪行为不属于累犯,缓刑和死缓之间存在差异,适用这两种刑罚的前提条件不同,适用死缓需要以判处死刑作为前提,缓刑和死刑缓期执行的法律概念不同,执行方法不同,考验的期限不同,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也不一样。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