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构成要件分别是:主观要件:故意的行为。主体要件:负责报告安全事故的人员。客体要件:侵犯了安全事故监管制度。客观要件:在安全事故发生以后,负责报告安全事故的人员不报或者是谎报安全事故,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本罪主要是针对这几年来一些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对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弄虚作假,结果延误事故抢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的行为而设置的。
(二)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安全事故”不仅限于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大型群众性活动中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还包括《刑法》规定的所有与安全事故有关的犯罪。
(四)主观要件
主观方面有故意构成,要求责任人故意不报、谎报安全事故。
《刑法》
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安全事故发生以后,负责报告安全事故情况的人员不报或者是谎报事故的情况,导致贻误事故抢救,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就会涉嫌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量刑标准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处罚,最高处以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