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甲羟孕酮的药理
1.药效学本药为作用较强的孕激素,口服或注射均有效。皮下注射时,其孕激素活性为黄体酮的20-30倍;口服时为炔孕酮的10-15倍。口服或注射后在体内适量内源性雌激素对子宫内膜作用的基础上,可将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内膜,为受精卵植入作准备。本药也有抗雌激素作用,但不对抗雌激素对脂蛋白的良性作用,亦无明显雄激素效应,最接近天然的孕酮。
本药能增加宫颈粘液粘稠度,也可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抑制腺垂体促黄体生成激素的释放,使卵泡不能发育成熟,抑制卵巢排卵,故有避孕作用。当血中本药浓度超过0.1mg/ml时,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均受到抑制,导致排卵受阻。
本药抗癌作用可能与其抗雌激素作用有关。大剂量时可使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ER)不能更新,抵消雌激素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效应(但对耐药的细胞无此作用),对敏感细胞直接具有细胞毒性作用。也可通过增强E2-脱氧酶的活性而降低细胞内雌激素的水平,诱导肝5α-还原酶而使雄激素不能转变为雌激素等作用,产生其抗癌效应。此外,本药还可通过对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抑制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其它生长因子的产生。
2.药动学肌内注射或口服给药后血药浓度均迅速上升。口服吸收良好,血药浓度峰值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肌内注射时血药浓度峰值低于口服,但持续时间较长。
口服后在胃肠道吸收,经2小时左右达血液浓度峰值,在肝内降解,1-2日内以硫酸盐和葡萄糖醛酸盐形式主要随尿排泄。肌内注射本药,2-3日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并局部储存在组织中缓慢释放,产生长效作用,可维持2-4周以上,剂量较大时可长达3个月。肌注150mg,6-9个月后血中检测不出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