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桑椹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
补肾桑椹膏的基本资料
补肾桑椹膏(《饲鹤亭集方》)处方黑桑椹、黑大豆。
制法同熬成膏。
功能主治大补腰肾,填精益气,和五脏,利关节,生津止渴,养血荣筋,聪耳明目,乌须黑发。主
用法用量每日3-4钱,空心开水冲服。
补肾桑椹膏相关中药材
1、黑大豆别名乌豆,黑豆,冬豆子,乌豆,大豆。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功能主治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治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筋挛,产后风痉、口噤,痈肿疮毒;解药毒。①《本经》:“涂痈肿;煮汁饮,止痛。”②《别录》:“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藏结积内寒,杀乌头毒。炒为屑,主胃中热,去肿除痹,消谷,止腹胀。”③崔禹锡《食经》:“煮饮汁,疗温毒水肿,除五淋,通大便,去结积。”④孟诜:“和饭捣涂一切毒肿;疗男女阴肿,以绵裹纳之;杀诸药毒;和桑柴灰汁煮之,下水鼓腹胀。”⑤《食疗本草》:“主中风脚弱,产后诸疾;若和甘草煮汤饮之,去一切热毒气,善治风毒脚气;煮食之,主心痛,筋挛,膝痛,胀满;杀乌头、附子毒。”⑥《本草拾遗》:“炒令黑,烟未断,及热投酒中,主风痹、瘫缓、口噤、产后诸风。”⑦《日华子本草》:“调中下气,通经脉。”⑧《纲目》:“治肾病,利水下气,制诸风热,活血。煮汁,解礜石、砒石、甘遂、天雄、附子、射罔、巴豆,芫青、斑蝥、百药之毒;治下痢脐痛;冲酒治风痉及阴毒腹痛。”⑨《本草汇言》:“煮汁饮,能润肾燥,故止盗汗。”⑩《四川中药志》:“治黄疸浮肿,肾虚遗尿。”
2、桑椹别名桑实,乌椹,文武实,黑椹,桑枣,桑葚子,桑果,桑粒,桑藨。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4~6月当桑椹呈红紫色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江、湖南、四川、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果穗呈长圆形,长1~2厘米,直径6~10毫米。基部具柄,长1~1.5厘米。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果穗由30~60个瘦果聚合而成;瘦果卵圆形,稍扁,长2~5毫米,外具膜质苞片4枚。胚乳白色。质油润,富有糖性。气微,味微酸而甜。以个大、肉厚、紫红色、糖性大者为佳。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熄风,滋液。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瘰疬,关节不利。①《唐本草》:“单食,主消渴。”②《本草拾遗》:“利五脏关节,通血气,捣末,蜜和为丸。”③《本草衍义》:“治热渴,生精神,及小肠热。”④《滇南本草》:“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⑤《纲目》:“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⑥《玉楸药解》:“治癃淋,瘰疬,秃疮。”⑦《本草求真》:“除热,养阴,止泻。”⑧《随息居饮食谱》:“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⑨《现代实用中药》:“清凉止咳。”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安胎。”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