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石膏

医药知识2023-02-09 21:30:14百科知识库

甘石膏

甘石膏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2味。

甘石膏的基本资料

甘石膏(《博济》卷三)

处方炉甘石(研)4两,代赭石(煅,醋淬7次,研)4两,黄丹4两(水飞过),白沙蜜半斤。

制法上将2石研为极细末,次与黄丹和合,用铜锅将蜜炼去白沫,更添水5-6碗,熬沸,下前药,以文武火熬,用1碗,用铜器搅,试将药滴水中沉下为度,方可住火,熬成,用夹纸四重滤过,用净瓷器盛贮,密封,不要透下尘土,恐点眼时隐眼。

功能主治眼昏花,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如眼昏花,不时点之。

甘石膏古籍论述

甘石膏《博济方》

点眼昏花,视物不明,(乌马儿监司经验方。炉甘石(研)代赭石谷(醋淬七次,研)黄丹(各四两,水飞)白沙蜜(半斤)上将二石,研为极细末,次与黄丹和合,用铜锅将蜜炼去白沫,更添水五六碗,熬沸,下煎药,以文武火熬,用一碗,用铜器搅,试将药滴水中,沉下为度,方可住火,熬成用夹纸四重,滤过,用净瓷器盛贮,密封,不要透下尘土,恐点时瘾眼,如眼昏花,不时点之有验。

甘石膏相关中药材

1、炉甘石

别名甘石,浮水甘石,甘石,卢甘石,芦甘石,羊肝石,炉眼石,干石。

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菱锌矿的矿石。采得后,除去杂石、泥土。

生境分布产于广西、四川、云南、湖南等地。

性状为不规则的块状,扁平形戌圆形,大小不一,表面白色或淡红色,有凹陷或小孔洞,显粉性。体轻而质松,易碎,断面白色咸淡红色,呈颗粒状,并有细小孔隙,有吸湿性。气无,味微涩。火煅后即成白色或淡黄色的无晶结块或细致粉末。以块大、白色或显淡红色、质轻者为佳。不熔融。在木炭上烧之则生氧化锌之薄膜,热时黄色、冷后则变为白色。热稀盐酸能使其溶解并产生泡沫。

功能主治去翳退赤,收温敛疮。治目赤翳障,烂弦风眼,溃疡不敛,皮肤湿疮。①《品汇精要》:“主风热赤眼,或痒或痛,渐生翳膜,及治下部湿疮,调敷”②《纲目》:“止血,消肿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湿除烂。同龙脑点治目中一切诸病”③《本经逢原》:“点眼皮湿烂及阴囊湿肿”④《玉楸药解》:“医痔瘘下疳”⑤《现代实用中药》:“用于慢性溃疡、下腿溃疡之不易收口者,有防腐生肌之功”

2、代赭石

别名须丸,赤土,代赭,血师,紫朱,赭石,土朱,铁朱,红石头,赤赭石,须丸,丁头代赭,钉头赭石,钉赭石。

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挖出后去净泥土杂质。产山西、河北、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湖南等地。

性状为不规则的扁平块状,大小不一。全体棕红色或铁青色,用手抚摸,则有红棕色粉末沾手,表面有圆形乳头状的突起,习称“钉头代赭”,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质坚硬,不易砸碎。断面显层叠状,且每层均依钉头而呈波涛状弯曲。无臭,无味。在砖上摩擦显红色。以色棕红、断面显层叠状,每层均有钉头者为佳。能溶于浓盐酸,其溶液显铁化合物的各种特殊反应。

功能主治平肝镇逆,凉血止血。治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①《本经》:“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②《别录》:“主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③《药性论》:“治女子崩中淋沥不止,疗生子不落”④《日华子本草》:“止吐血、鼻衄,肠风痔瘘,月经不止,小儿惊痫,疳疾,反胃,止泻痢脱精,尿血遗溺,金疮长肉,安胎健脾,又治夜多小便”⑤《本草正》:“下气降痰,清火”⑥《长沙药解》:“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⑦《本草再新》:“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肿化痰,治五淋崩带,安产堕胎”

本文标签: 药学  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甘石膏
2023-02-09
大补元煎
2023-02-09
甘湿散
2023-02-09
甘乳散
2023-02-09
甘乳膏
2023-02-09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