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证顺逆,是指通过辨别脉证的关系来推测疾病发展、预后、善恶。
脉搏和证候都是疾病反映于外的客观现象,即所谓“病生于内,则脉色必见于外”。
一般情况下,脉和证是相应的。也就是有是证即有是脉。如寒证,见迟脉;热证,见数脉;虚证,见虚脉;实证,见实脉。这种脉证相一致的情况叫做“顺”,所谓“顺”,即脉证相应。一般来说,脉证相应,疾病就会按着正常的发展变化规律而演变,这种变化规律容易为我们所掌握,因此可以推测疾病的变化和预后。
另外,疾病是十分复杂的,各种疾病变化是千差万别的,大多数是脉证相应,但是也有脉证不相应即脉证不相一致的现象。如外感疾病初期在表阶段,脉应浮而反沉;久病体虚脉反见浮;阳虚寒证脉反见数;热邪亢盛而脉反见迟。这种脉证不相一致的情况叫做逆。所谓逆,即脉证不相应。一般来说,脉证不相应,可能出现疾病不按正常的发展变化规律演变,而出现一些曲折的变化,或者有假象出现。临证时,要注意这种情况,要善于识别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要善于抓住疾病的本质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说:“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皆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