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面粥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
椒面粥的基本资料
椒面粥(《养老奉亲》)别名椒面羹。
处方蜀椒1两(熬,捣为末),白面4两。
功能主治暖胃散寒,温中止痛。主脾胃虚寒,腹痛,泄泻,呕吐。泄痢无常,不下食。久患冷气,心腹结痛。老人噎食,胸胁逆满。
用法用量椒面羹(《饮膳正要》卷二)。《圣济总录》本方用法:将椒末于面内拌匀,于豉汁中煮令熟,空腹食之。
椒面粥(《圣济总录》卷一八九)别名椒面羹(《饮膳正要》卷二)。
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7.5克(炒出汗,水浸一宿,焙干,末之)白面90克
功能主治治久患冷气,心腹积痛,呕吐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上二味,将椒末放面内拌匀,于豉汁中煮令熟,空腹食之。
椒面粥古籍论述
椒面粥《保健药膳》主要原料:蜀椒5克,白面粉150克,生姜3片。制作方法:先将蜀椒研为极细粉未,每次取适量同面粉和匀,调入水中煮粥。效用说明:暖胃散寒,温中止痛。适宜于脾胃虚寒、心腹冷痛、胃寒呃逆或呕吐,以及寒湿引起的肠鸣腹泻等症。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