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荜澄茄的处方(三)

医药知识2023-02-09 15:09:06百科知识库

含有荜澄茄的处方(三)

荜澄茄(别名澄茄、毗陵茄子、毕茄。),辛;温,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暖肾。主胃寒呕逆;脘腹胀满冷痛;肠鸣泄泻;寒疝腹痛;寒湿小便淋沥浑浊,小编整理出含有荜澄茄的处方共200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80共60个。

处方1、补肾巴戟丸

处方巴戟1两,石斛半两(去根,锤),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当归3分(锉,微炒),白石英3分(细研,水飞过),石韦3分(去毛),石长生3分,桂心1两,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远志3分(去心),菟丝子1两(酒浸3宿,晒干),白茯苓3分,钟乳粉1两,肉苁蓉3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五味子3分,牛膝3分(去苗),蛇床子3分,牡蛎1两(烧为粉),柏子仁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补骨脂1两(微炒),薯蓣3分,沉香1两,荜澄茄3分,熟干地黄2两,黄耆3分(锉),川椒3分(去目及闭口老,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气虚,胸中短气,胸胁腰脚疼痛,志意不乐,视听不明,肌肉消瘦,体重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2、均气丸

处方木香2两,胡椒2两,干姜(炮)2两,乌头(炮裂,去皮脐)2两,茴香子(炒)2两,荜澄茄2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蓬莪术(煨,锉)2两,桂(去粗皮)2两,牵牛半斤(拣净,炒,捣罗取末4两,余者不用)。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虚冷气,腹胁胀满,胸膈滞闷,呕吐酸水,不思饮食,脏腑滑泄,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炒生姜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3、导气丹

处方橘皮1斤(碾为曲),生姜1斤(碾为曲),木香2两,荜澄茄4两,牵牛1两(碾为末)。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阳上攻,气滞不快,上盛下虚,膈痰壅实,咽干不利,咳嗽中满,喘急气粗,脐腹膨胀,满闷虚烦,微渴引饮,头目昏眩,腰痛脚弱,四肢倦怠;及脚气上攻,中满喘急,下无虚冷,服补药不愈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卷一八二引作“导气丸”。

摘录《百一》卷四引钱观文方

处方4、补脾神曲丸

别名补脾丸

处方神曲1两(炮微黄),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诃黎勒2两(煨,用皮),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荜茇1两,丁香半两,白豆蔻1两(去皮),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荜澄茄半两,沉香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微炒)。

制法上为末,酒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虚,心腹胀满,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补脾丸(《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5、沉香猪肚丸

处方沉香3两,丁香3两,木香3两,川椒(炒)3两,荜澄茄3两,陈皮3两,葫芦巴(炒)3两,破故纸(炒)3两,石茱萸3两,桂3两,巴戟(去心)3两,茴香(炒)3两,牛膝3两,肉苁蓉3两,附子(炮,去皮脐)3两,槟榔4两,肉豆蔻4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猪肚一个去脂,先用生绢袋盛药末,令在猪肚内缝合,用酸浆水一桶于银石锅内煮令猪肚软,取出放冷,不用猪肚,将药焙干,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久病气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温酒送下;妇人以醋汤送下,与壮气丸相间服。

摘录《百一》卷四

处方6、沉香猪肚丸

处方石斛1两,荜茇1两,诃子1两,沉香1两,丁香1两,木香1两,人参1两,白术1两,肉桂1两,白豆蔻1两,肉豆蔻1两,荜澄茄1两,茴香1两,葫芦巴1两,破故纸1两,乌药1两,当归1两,川芎1两,附子1两,干姜1两,胡椒1两,缩砂仁1两,川椒1两,牛膝1两,巴戟1两,硫黄1两,青盐1两,厚朴1两,槟榔1两,猪肚1只(1方治冷积满闷,添枳实、桔梗、麒麟竭、没药、橘皮、三棱、蓬术、槟榔等八味;又方添硇砂1两)。

制法上为细末,猪肚用水煮熟,切作棋子,再入酒内煮软,研和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虚损,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7、沉香续断丸

处方沉香(锉)3分,续断3分,牛膝(炒)3分,石斛3分,茴香子(炒)3分,补骨脂(微炒)3分,荜澄茄3分,山茱萸3分,防风(去叉)3分,熟干地黄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杜仲(去粗皮,炙)3分,肉苁蓉(酒浸,切,焙)3分,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1两,桂(去粗皮)1两,鹿茸(去毛,酥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泽泻1两,石龙芮1两,巴戟天(去心)半两,桑螵蛸(炒)半两,芎䓖半两,五味子半两,覆盆子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益气。主骨髓伤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下或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8、安息香煎丸

处方安息香(别研)半两,木香1两,沉香1两,诃黎勒皮(炮)2两,桂(去粗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肉豆蔻仁1两半,缩砂仁1两半,芍药1两半,荜澄茄1两半,茴香子(微炒)1两半,益智(去皮,炒)1两半,五味子(微炒)1两半,白豆蔻仁1两半,芎䓖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丁香皮(锉)1两半,蓬莪术(炮,锉)1两半,京三棱(炮,锉)1两半,莎草根(去毛)1两半,槟榔(锉)1两半,硇砂(别研)半两,阿魏1分(细研,用白面少许和作饼子,炙令香熟)。

制法除别研外,上为末,再同研匀,用蜜30两,炼熟和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咽喉噎塞,烦闷呕吐,心胸痞满,腹胁膨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温酒或生姜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处方9、建脾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锉,姜制炒)1两,半夏(姜制)1两,白术(炒)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半两,橘红半两,胡椒半两,姜黄半两,神曲(炒)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丁皮半两,荜澄茄半两,木香半两,益智仁3分,人参(去芦)3分,硫黄(金液丹代之)7钱半,温姜(煨)7钱半,附子1只(9钱重,炮,去皮脐),丁香2钱(不见火),肉豆蔻3钱(面裹)。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丈夫、妇人脾胃虚冷,呕逆恶心,脐腹撮痛,冷痃反胃,恶闻食气,停寒积饮,饮食不化,脏寒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心生姜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10、沉香荜澄茄汤

处方沉香半两,南木香4钱,丁香4钱,檀香4钱,荜澄茄半两,片子白姜黄半两,陈橘红3钱,青皮(去白)3钱,粉大甘草7钱,藿香(去净土)4钱,白豆蔻仁半两,天台乌药半两,人参半两,缩砂仁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腰腿间寒湿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1-2钱,加盐点服。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三

处方11、附子神曲丸

处方神曲1两,附子1两,诃黎勒1两,白豆蔻仁1两,荜茇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厚朴2两,丁香半两,荜澄茄半两,沉香半两,陈皮3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脾。主脾虚心烦,腹胀,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12、饭虎汤

处方丁香2钱,荜澄茄半两,檀香4钱,草果1两,甘草4钱,缩砂半两,姜黄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进食。

用法用量空心盐点。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八引《吴氏集验方》

处方13、沉香导气丸

处方黑牵牛1两,白牵牛1两(炒,共取末1两),青皮(去白,同巴豆)、陈皮(去白,同巴豆)、槟榔半两(锉碎,用巴豆50粒,去皮膜,将3味炒黄色,去巴豆不用),沉香半两,全蝎(炒)半两,荜澄茄半两,丁香半两,胡椒半两,续随子1钱(研),萝卜子3两(炒),甘遂半两(锉,炒黄色)。

制法上为细末,用葱白研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气消肿。主脾胃不调,冷气暴折,客乘于中而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炒酒酵煎汤送下;醋汤亦得。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处方14、回生养胃丹

处方苍术(米泔水浸3日,洗净晒干,再换浸3日)4两,莲肉(酒浸1宿)4两,雄猪肚1个(壁上揉擦洗净,入苍术、莲肉在内,以线缝紧,用好酒煮烂,取入石血内捣如泥,捻作小饼,烘干加后药),南星4两(切细,姜汁浸1宿,以伏龙肝同炒,去伏龙肝用。或用黄土炒亦可),半夏4两(泡,晒干,细切,好醋浸7日,蒸熟),橘红4两(以灶心土炒,去土用),粟米4两(姜汁浸、蒸、焙),人参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厚朴(姜汁炒)1两,蓬术1两(醋炒),荜澄茄1两,砂仁1两,三棱1两(醋炒),白豆蔻1两,谷芽(炒)1两,麦芽(炒)1两,甘草1两,丁香5钱,木香5钱,沉香5钱。

制法上为末,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真元虚损,心胃不交,精神耗散,脾脏受湿,饮食不纳,五味不成,津液反成痰饮聚于中脘,不能传道,以至大肠燥涩,小便反多而赤,或时呕吐酸水,久成翻胃结肠之症。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陈米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15、沉香降气丸

处方沉香(镑)半两,木香半两,荜澄茄半两,枳壳(去瓤)半两,缩砂仁半两,白豆蔻仁半两,青皮(去白)半两,陈皮(去白)半两,广术(炮)半两,枳实(麸炒)半两,黄连(去须)半两,半夏(生姜制)半两,萝卜子(另研)半两,白茯苓(去皮)1两,香附子2两(炒去皮毛),白术1两(煨),乌药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升降水火,调顺阴阳,和中益气,推陈致新,进美饮食。主胸膈痞满。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临卧煎橘皮汤送下,姜汤亦可,1日1次。

注意忌生冷。

摘录《瑞竹堂方》卷一

处方16、地黄煎丸

处方生地黄5斤(捣取汁),无灰酒1斗(银石器盛,入地黄汁,用文武火熬成膏,后入诸药),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巴戟天(去心)1两,鹿茸(酒炙,去毛)1两,桑螵蛸(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黄耆(锉)1两,肉豆蔻(去壳)1两,五味子(炒)3分,蛇床子(炒)3分,石斛(去根)3分,补骨脂(炒)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青木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荜澄茄半两,沉香半两(锉)。

制法上为末,以地黄煎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养神,驻颜色,调血脉。主精极,脏腑虚羸,骨节烦疼,精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渐加至4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17、沉香散

处方沉香1两,木香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荜澄茄3分,桂心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茴香子3分,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槟榔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膀胱虚,冷气攻腰间,及腹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生姜热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18、沉香汤

处方沉香(锉)1两,青橘皮半两,陈橘皮(并汤浸,去白,焙)半两,胡椒半两,茴香子(炒)半两,楝实(锉,炒)半两,荜澄茄(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虚痞,气逆呕吐;及脾胃气不和,虚满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半盏,酒半盏,加葱白1握,煎至半盏,去滓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19、回阳丹

处方硫黄半两(细研入),木香半两,荜澄茄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1分(炮裂,锉),桂心半两,干蝎半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气胀,脉候沉细。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频服。以热酒1盏投之,以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20、补益紫金丸

处方青蒿2两,柴胡(去苗)2两,芍药1两,五加皮1两,续断1两,石斛(去根)1两,黄耆1两,羌活(去芦头)1两,以上锉,以无灰酒2升,童便2升浸,置日中晒3日,逐日转动,日足漉出焙干,捣罗为末,其浸药之酒,留熬后药:当归(切,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桃仁(去皮尖,麸炒)1两半,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地黄汁3升,以上五味,除地黄汁外,捣罗为末,同地黄汁并入前浸药酒内,慢火熬,时时搅转,令膏凝,即住火。芎䓖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蛇床子(炒)1两,卷柏(去根土,炒)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去汗)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浸炙)1两,木香1两,荜澄茄1两。

制法上为末,并入药膏,同前八味拌和令匀,干不可丸,即添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百病,肌肤充实,颜色红润,进饮食,壮筋骨,暖血海,黑髭发。主形气衰惫,积气上攻,心膈不利,身体羸瘦,饮食无味;妇人屡经产育,血海冷惫,腰腹气痛。

用法用量每日30丸,空心、日午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21、补肾熟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五味子1两,桂心1两,当归1两(锉,微炒),白芍药1两,牛膝1两(去苗),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石斛1两(去根,锉),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茯苓1两,荜澄茄3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沉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虚少气,腹胀腰疼,小腹急痛,手足逆冷,饮食减少,面色萎黑,百节酸疼,日渐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22、沉香散

处方蓬术3两,天台乌药3两,茴香3两,肉桂1两半(去粗皮,不见火),益智仁半两,沉香1两半,玄胡索1两半(去皮),荜澄茄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沉寒痼冷,奔豚,小肠疼痛,阴核偏大,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食前以温酒、盐汤任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七引《经验秘方》

处方23、补化汤

处方漂于1钱5分,茅术1钱5分,紫朴1钱5分,天生苓3钱,白干姜5分,香附片2钱,桂尖1钱5分,荜澄茄1钱5分,西茵陈2钱,广木香7分,建泽泻1钱5分,木通1钱5分。

功能主治补火燠土,建其中气。主久经利下,神色枯悴,面目淡黄,脉象迟濡,或弦大无力,舌白不渴,大小便知常,腹虽胀大,按之柔软。

用法用量雄鸡屎2两开水淋汁煎服。每日另化吞十香丸1枚,守服10余日,大气自运,中满自消矣。

注意火胀实症忌服。

摘录《寿世新编》卷下

处方24、诃黎勒散

别名诃黎勒汤

处方诃黎勒1两(煨,用皮),木香3分,人参3分(去芦头),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沉香半两,益智子半两(去皮),桂心半两,槟榔半两,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荜澄茄半两,赤茯苓半两,高良姜半两(锉),白豆蔻半两(去皮),白术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五膈气。

用法用量诃黎勒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诃子散”。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25、加味左金汤

处方黄连5分,吴萸2分,瓦楞子3钱(煅,研),荜澄茄1钱,蒺藜3分,郁金2钱,青皮1钱,柴胡1钱(醋炒),延胡索1钱,木香5分,广皮1钱,砂仁1钱,佛手5分。

功能主治肝气郁结,气火俱升,上犯胃经,痛连胁肋。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26、沉香煮散

别名沉香豆蔻散、沉香白豆蔻散

处方沉香(锉)3分,桂(去粗皮)1两,白豆蔻仁半两,石斛(去根)半两,巴戟天(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木香1两,人参3分,芎䓖1两,五味子3分,白术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黄耆(细锉)半两,藿香叶3分,荜澄茄3两,肉豆蔻(去皮)3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肝元风虚上攻,头目昏眩,肩背拘急,及脾气不和。

用法用量沉香豆蔻散(《鸡峰》卷十二)、沉香白豆蔻散(《普济方》卷十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27、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诃黎勒2两(煨,用皮),丁香3分,人参1两(去芦头),草豆蔻3分(去皮),黄耆3分(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白茯苓3分,荜澄茄1两,麦糵3分(微炒),沉香2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微炒),木香3分,枳实半两(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令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气不足,心腹胀满,不欲饮食,若食则气滞体重,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油腻、湿面。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28、白术汤

处方白术1两,人参1两,荜澄茄1两,诃黎勒(爆,去核)2两,丁香3分,草豆蔻(去皮)3分,黄耆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白茯苓3分,麦糵(微炒)3分,沉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木香3分,枳实(去瓤,麸炒)半两,甘草(炙)。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痹,心腹胀满,不欲饮食,食则气滞体重,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29、导宁纯阳丹

处方苍术(米泔浸3日,再换净水浸洗,切,晒干,以青盐水浸1宿)4两,莲肉(好者,酒浸一宿)4两,上用大公猪肚1个,壁土揉洗净,纳入前2味,以线密封,用无灰酒煮烂取起,入石臼中捣烂,捏成小饼,烘干,研为细末。南星4两(净,切细,以姜汁1小盏浸1宿,以灶心土同炒,取土不用),大半夏4两(汤泡去涎,晒干为末,以好醋浸7日蒸熟,不麻为度),橘皮4两(锉,灶心土炒),谷芽(炒)1两,厚朴1两,白术1两,麦芽(炒)1两,甘草1两,人参1两,茯苓1两,白豆蔻1两,三棱1两,莪术1两,缩砂1两,荜澄茄1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沉香半两,粟米4两(姜汁浸,炒)。

制法上为末,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真元虚损,心肾不安,精神耗散,脾土湿败,不能化食,所食五味之物,不成精液,乃成痰涎,聚于中脘,不能传导,以致大肠燥涩,小便反多而赤;或时呕吐酸水,久或翻胃结肠。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二

处方30、卢氏异方感应丸

别名卢氏感应丸、如神木香丸

处方黄蜡(真者)10两,巴豆100粒(去皮,研为粉,用纸数重裹捶,油透再易纸,至油尽成白霜为妙),乳香(锉,研)3钱,杏仁70枚(去皮尖,研细,依巴豆法去油),丁香1两(怀干),木香1两(湿纸裹,煨),干姜1两(炮),肉豆蔻1两(面裹,煨),荜澄茄1两,槟榔1两,青皮1两(汤洗,去瓤、炒),百草霜1两(筛细),片子姜黄1两。

制法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乳香外,余并为细末,却同前4味拌和研匀,先将上项黄蜡10两,于银、石器内熔化作汁,用重绵滤去滓,以无灰好酒1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滚取起,候冷,其蜡自浮于酒上,去酒不用,春夏修合,用清麻油1两,秋冬用油1两半,于大银器内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蜡,同化作汁,乘热拌和前项药末,十分均匀了,候稍凝,分作剂子,用罐子盛之,半月后方可服。如服,旋丸如萝卜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进食,消磨积滞。主寒热泻痢,酒食醉饱及虚弱人久积。

用法用量卢氏感应丸(《得效》卷四)、如神木香丸(《得效》卷四)。

摘录《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31、见晛丸

处方姜黄、京三棱、荜澄茄、陈皮(去白)、高良姜、人参、蓬莪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细切萝卜慢火煮令烂,研细,将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口干烦渴,心下痞闷,因荣卫大虚,血气未定,食面太早,胃不能消化,面毒结聚于胃脘,上熏胸中所致者。

用法用量方中陈皮,《女科百问》作“青皮”。

摘录《产育宝庆集》卷上

处方32、白豆蔻散

处方白豆蔻仁1分,缩砂1分,荜澄茄1分,丁香1分,木香1分,甘草(炒)1分,青皮2分,陈皮2分,辣2分,桂2分,厚朴(制)3分,香附(炒)3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七气所伤,滞于胸膈,窒于咽喉,胀痛于心下,噫气吞酸,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盐1捻,煎7分,不拘时候服。

摘录《直指》卷五

处方33、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2钱(炮),青橘皮(去白,焙)1分,干姜1分(炮),白豆蔻(去皮)1钱,乌头(炮裂,去皮脐)1钱,木香1钱,荜澄茄1钱。

制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洞泄注下,腹胀,不思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34、二十四味养脾丸

处方丁香1钱半,沉香1钱半,木香1钱半,附子6钱半(炮,去皮脐),陈皮(去白)半两,大腹皮半两,神曲(炒)半两,白术1两半,大麦糵(炒)1两半,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半,厚朴(去皮,姜制)3两,诃子(炮,去核)一两3钱,人参(去芦)4钱,茯苓4钱,缩砂仁8钱,荜澄茄2钱,白附子(炮)2钱,高良姜(油炒)2钱,红豆(去红皮)2钱,胡椒(炒)2钱,荜茇2钱,甘草(炙)2钱,川姜(炮)2钱,生姜14两(切作片,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感受风冷寒湿邪气,腹胀痞满刺痛,肠鸣泄泻,吐逆吞酸,羸弱困怠无力,不思饮食等脾胃之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统》引作“二十四味养胃丸”。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引秦绫锦方

处方35、化癖丸

处方京三棱(煨,锉)1两,石三棱半两,鸡爪三棱半两,广术(煨,锉)半两,木香半两,茯苓(去皮)半两,枳壳(麸炒,去瓤)3钱半,槟榔3钱,青皮(去白)3钱,荜澄茄3钱,荜茇3钱,硇砂(另研)2钱半,枳实(麸炒,去瓤,生)1两,陈皮(去白),黑牵牛(4两取头末)1两,青礞石半两(另研),香附子(炒)1两,大黄(另取末)1两半。

制法上药除大黄末外,为细末,用米酽醋2升,入大黄末同熬成膏子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消化癖积,宽胸顺气,美进乳食。主小儿胁下癖积坚硬,面色萎黄,烦躁发热,口燥咽干,肌肉消瘦,不进乳食,心腹胀满,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40丸,空心、临卧乳汁送下,或温米汤亦可,1日2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一引《保婴方》

处方36、布海丸

处方昆布1斤,海藻1斤(洗净,入罐炆成膏),枳实4两,陈皮2两,青皮1两,荜澄茄5分,青木香5钱。

制法上为末,入前膏为丸。

功能主治水肿,痰肿、气肿、鼓胀、喘咳,及症瘕瘿瘤。

用法用量空心沸汤送下。气盛,加三棱、莪术各2两。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37、化铁丹

处方砂仁、红豆、橘红、丁皮(如无,以丁香代)、茅术、香附、益智仁、肉桂、三棱、莪术、沉香、枳壳(炒)、青皮(炒)、麦芽(炒)、肉果、木香、白蔻肉、荜澄茄、丁香、草果、胡椒、巴霜。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皂红为衣。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大人11丸起,15丸为止;小儿2-3岁者3丸,7岁7丸,11-12岁9丸。或吐,用姜汤送下;或磨积赤白痢,用温茶送下;秋夏止红痢,用香薷5钱,黄连3钱,小儿减半,煎汤送下;大便不通,用黄连1钱,黄芩1钱,枳壳1钱,当归1钱,甘草5分,用水1钟,煎5分送下。服药后行大便3次,若腹痛,将冷粥1碗止之。

注意有孕不可用。

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处方38、二妙丸

处方巴豆(不去壳)7枚,荜澄茄7枚。

制法上为细末,绵裹。

功能主治齿衄。

用法用量左齿病纳之左耳,右齿病纳之右耳。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引何光甫方

处方39、巴戟丸

处方巴戟天(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茴香子(炒)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荜澄茄1两,当归(切,炒)1两,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1两,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木香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壮阳。主脾劳虚损,不思饮食,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40、正元丹

处方附子 干姜 良姜 乌头各120克 胡椒 荜澄茄 人参 红豆蔻 白术 桂各30克(一方有赤石脂、诃子、川椒各30克,无桂枝)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寒湿久滞,心腹胀满,胁肋牵疼,吞酸气逆,呕吐清涎;症瘕积聚,上下奔冲;腹胀肠鸣,泄泻滑肠,里急后重,手足厥冷,口中气寒;及膈间停水,胁下饮癖,眩晕恶心,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处方41、老龙丸

别名苍龙丸(《普济方》卷二一九)、老奴丸(《奇效良方》卷二十一)。

处方母丁香 紫霄花 肉苁蓉(酒浸)菟丝子(酒浸)蛇床子 巴戟 仙灵脾 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八角茴香各60克 灯草6克 荜澄茄 胡桃肉 车前子 萆薢 马蔺花(酒浸)牡蛎(火烧,炒六次)韭子种 木通(酒浸)各30克 干漆(炒去烟)90克 山茱萸 破故纸(酒浸)全蝎 桑螵蛸(酒浸)龙骨各45克 熟地黄150克 当归15克 沉香15克 木香15克 大蜘蛛7个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阳痿,不育、不孕,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每服刃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

处方42、中满分消汤

处方川乌 泽泻 黄连 人参 青皮 当归 生姜 麻黄 柴胡 干姜 荜澄茄各0.6克 益智仁 半夏 茯苓 木香 升麻各0.9克 黄耆 吴茱萸 厚朴 草豆蔻仁 黄柏各1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中满寒胀,寒疝,腹中冷,心下痞,大小便不通,四肢逆冷,食入反出,虚烦躁动,下肢不收。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空腹时热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湿面、生冷、油腻等物,戒房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43、复阳丹

处方荜澄茄 木香 干蝎 附子 硫黄 吴萸各15克 干姜3克

制法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伤寒面青肢冷,心腹胀,脉沉细。

用法用量每30丸,姜汤送下,复以热酒投之取汗。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44、盐煎散

处方草果仁(去皮.煨)、缩砂(去壳取仁)、槟榔(炮)、厚朴(去粗皮)、肉豆蔻(煨)、羌活(去芦)、苍术(米泔浸二宿)、陈皮(去白)、荜澄茄、枳壳(去瓤.麸炒)、良姜(油炒)、茯苓(去皮)、大麦芽(炒)、茴香(炒)、川芎(洗)、甘草,各二两。

炮制上件碾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冷气,攻冲胸胁,及前后心连背膂疼痛,转项拘急,或脾胃虚冷,不思饮食,时发呕吐,霍乱转筋,脐腹冷疼,泄泻不止,及膀胱成阵刺痛,小肠气吊,内外肾疼。又治妇人血气刺痛,血积血瘕,绕脐撮痛,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入盐一字,同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5、木香丸

处方木香22.5克 荜澄茄22.5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干姜15克(炮裂,锉)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桂心22.5克 诃黎勒皮30克 硫黄22.5克(细研)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四肢厥逆,心腹气胀,唇青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生姜、大枣汤送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

处方46、卢氏异方感应圆

处方黄蜡(真者十两),巴豆(百粒,去皮,研为粉,用纸数重裹捶,油透再易纸,至油尽成白霜为妙),乳香(研)三钱,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研细,依巴豆法去油),丁香(怀干)、木香(湿纸裹.煨)、干姜(炮)、肉豆蔻(面裹.煨)、荜澄茄、槟榔、青皮(汤洗.去瓤.炒)、百草霜(筛细)、片子姜黄,各一两。

炮制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乳香外,馀并为细末,却同前四味拌和研匀。先将上项黄蜡十两,于银、石器内熔化作汁,用重绵滤去滓,以无灰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滚取起,候冷,其蜡自浮于酒上,去酒不用。春夏修,合用清麻油一两,秋冬用油一两半,于入银器内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蜡,同化作汁,乘热拌和前项药末十分均匀了,候稍凝,分作剂子,用罐子盛之,半月后方可服。

功能主治常服健脾进食,永无寒热泻痢之疾。盖消磨积滞以渐,自然无疾,温酒食醉饱,尤宜多服,神效不可述。

用法用量如服,旋圆如萝卜子大,任意服之,二、三十圆加至五十圆无碍。此药以蜡多,虽难圆,然圆子愈细,其功愈博,临睡须常服之。若欲治病,不拘时候。

备注与和剂方大不同,但用,修制须如法,分两最要匀停,止是暖化,不可偏胜。此药积滞不动脏腑,其功用妙处在用蜡之多,切不可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7、腽肭脐圆

处方腽肭脐(一对.慢火酒炙令熟.研.飞)二两,精羊肉(熟.切碎.烂研)、羊髓(取汁),各一斤;沉香、神僸(炒),各四两。已上六味,用无灰好酒一斗,同于银器内,慢火熬成膏,候冷入下项药。阳起石(用浆水煮一日.细研飞过.焙干用)、人参(去芦)、补骨脂(酒炒)、钟乳粉(炼成者)、巴戟(去心)、川芎、肉豆蔻(去壳)、紫苏子(炒)、枳壳(去瓤.麸炒)、木香、荜澄茄、葫芦巴(炒)、天麻(去苗)、青皮(去白)、丁香、茴香(舶上.炒),各二两;肉桂(去粗皮)、槟榔、蒺藜子(炒)、大腹子,各二两半;山药一两半,苁蓉(洗.切片.焙)四两,白豆蔻(去壳)一两,大附子(炮.去皮.脐.用青盐半斤.浆水一斗五升煮.候水尽.切.焙乾八两)。

炮制上件药各依法修事,捣,罗为末,入前膏内搜成剂,于臼内捣千馀杵,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壮气,暖背祛邪,益精髓,调脾胃,进饮食,悦颜色。治五劳七伤,真气虚惫,脐腹冷痛,肢体酸疼,腰背拘急,脚膝缓弱,面色黧黑,肌肉消瘦,目暗耳鸣,口苦舌干,腹中虚呜,肋下刺痛,饮食无味,心常惨戚,夜多异梦,昼少精神,小便滑数,时有馀沥,房室不举,或梦交通,及一切风虚痼冷,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空心,温酒下,盐汤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8、青木香圆

处方补骨脂(炒香)、荜澄茄、槟榔(酸粟米饭裹.湿纸包.火中煨令纸焦.去饭),各四十两。黑牵牛(二百四十两.炒香.别捣末)一百二十两,木香二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牵牛末令匀,渐入清水和令得所,圆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宽中利膈,行滞气,消饮食。治胸膈噎塞,腹胁胀痛,心下坚痞,肠中水声,呕哕痰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茶、汤熟水任下,食后服。每酒食后可服五圆至七圆。小儿一岁服一圆。

注意怀妊妇人不得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9、乳香圆

处方枳壳(去瓤.麸炒)、牡蛎(火椴)、荜澄茄、芫青(去头.翅.足.糯米炒.以米黄色为度)、大黄(蒸.焙)、鹤虱(炒),各半两;白丁香、乳香(研),各一分。

炮制上为末,粟米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痔下血,肛边生肉,或结核肿疼,或生疮痒痛,或大便艰难。肛肠脱出。又治肠风下血,无问新久,及诸俈,根在脏腑,悉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圆至十五圆。如冶肠风,腊茶清下。诸痔,煎薤白汤下。诸俈,煎铁屑汤下,并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0、海马三肾丸

处方海狗肾1具 黑驴肾1具 花鹿肾1具 大海马1对 大蛤蚧1对(去头)大热地180克 胡桃肉120克 血鹿茸60克 附子片60克 上人参60克 怀山药60克 桑螵蛸60克 母丁香30克 贡油桂30克 紫梢花30克 韭菜子30克 山萸肉60克 覆盆子30克 枸杞子30克 肉苁蓉30克巴戟天30克 破故纸30克 淫羊藿30克 菟丝饼30克 上仙茅30克 蛇床子30克 荜澄茄30克 大茴香30克 小茴香30克

制法将三肾及海马、蛤蚧均各用滑石烫法,烫成存性,再和群药一处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摄精止遗。治阳痿,遗精,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服6克,淡盐汤送下。

摘录《全国中成药处方集》

处方51、沉香荜澄茄散

别名荜澄茄散(《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三)。

处方荜澄茄 沉香 胡芦巴(微炒)舶上茴香(微炒)破故纸(微炒)官桂(去皮)川苦楝子(炮,捶破,去核用肉)木香 紫巴戟(穿心者)各30克 桃仁(面炒,去皮,尖)60克 川乌头15克(炮,去皮、脐)黑附子(炮制,去皮、脐)120克

制法上十二味,同杵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肾阳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大便泻利,小便滑数,并治膀胱、小肠一切气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盐少许,同煎至240毫升,温服。

摘录《博济方》卷二

处方52、安息香圆

处方肉桂(去粗皮)二两半,诃子(炮.取皮)二两,阿魏(细干.白面少许搜和作饼子.炙令香熟)一分,茯苓(白底)、当归(汤洗.切片.焙干)、干姜(炮.去皮)、肉豆蔻(去壳)、川芎、丁香(皮)、缩砂仁、五味子(微炒)、巴戟(去心.面炒)、益智(子.去皮)、白豆蔻(去皮),各一两半。槟榔(炮)、荜澄茄、芍药、莪茂、三棱(炮)、安息香(酒半盏化.去砂.入蜜)、香附(去毛)、茴香(微炒),各一两半。胡椒、高良姜、木香、沉香、乳香(别干)、丁香,各一两。

炮制上件药,除安息香并一处杵,罗为细末,用蜜三十两,入安息香炼熟,剂上件药,杵一、二千下,圆如鸡头肉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心腹疼痛,胸膈噎塞,胁肋膨胀,心下坚痞,腹中虚鸣,哕逆恶心,噫气吞酸,胃中冷逆,呕吐不止,宿饮不消,胸膈刺痛,时吐清水,不思饮食,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温酒下,浓煎生姜汤下亦得,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3、破气汤

处方青皮(不去白)、陈皮(不去白)、茴香(拣炒),各十二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捣)、桂心,各一斤;良姜(炒)、姜黄、荜澄茄、木香,各六两;甘草(炒)八斤半,盐(炒)十四斤,丁香皮九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攻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噫气吞酸,呕逆恶心,胸膈噫塞,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4、沉香荜澄茄散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四两,沉香、荜澄茄、葫芦巴(微炒)、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微炒)、补骨脂(微炒)、巴戟天(去心)、木香、川楝(炮.去核),各一两;川乌(炮.去皮.脐)半两,桃仁(去皮.尖.麸炒)二两。

炮制上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下经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脏腑自利,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盐末少许,煎八分,去滓,稍热服之。如盲肠、小肠一切气痛,服之有效,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5、必捷散

处方白花蛇(酒浸三宿,去皮,骨,炙)60克 蒺藜子(炒,去角)蔓荆实(酒浸一宿,焙)各30克 白附子(酒浸一宿,切作片子,炒干)5枚 荜澄茄20枚

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祛风邪,止头痛。主风邪客于脑户,头痛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薄荷自然汁和温酒适量调下,食后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56、橙香饼儿

处方新橙皮30克(焙,去白)沉香15克 白檀15克 缩砂15克 白豆蔻仁15克 荜澄茄9克 南硼砂9克(别研)龙脑6克(别研)麝香6克(别研)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甘草膏和剂印饼。

功能主治宽中顺气,清利头目。主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用1饼,徐徐噙化。

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处方57、藿香养胃汤

处方藿香 白术 白茯苓 神曲(炒)乌药(去木)缩砂仁 薏苡仁(炒)半夏曲 人参各15克 荜澄茄 甘草(炙)各11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胃虚不食,宗筋失养,四肢痿弱,不能行立,遂成痿躄。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同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处方58、乌蛇丸

处方乌蛇120克 虎骨(酣浸,净洗,涂酥炙)60克 黄松节(酒浸,炙干)天麻 牛膝 石斛(研末)萆薢 杜仲各30克 菟丝子 巴戟 独活 防风 桂心 肉苁蓉 金毛狗脊 续断 荜澄茄 当归 附子各30克 木香15克 乳香(研匀)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研匀,用木瓜隔子皮蒸令烂,研如糊,以酒化开,银石器中熬过,和剂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毒湿脚气,攻注疼痛,或痒痹生疮,流黄水不止。

用法用量空腹时服30丸,一日二次,温服。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四

处方59、藿香丸

处方藿香 木香各45克 半夏(汤洗去滑)60克 丁香 槟榔(锉)各23克 白术30克 荜澄茄 红豆蔻(去皮)各15克

制法上药八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和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逆,虚气上攻,心腹疼痛,多吐酸水。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橘皮汤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60、感应丸

别名太乙神明再造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处方肉豆蔻 川姜(炮)百草霜各60克 木香45克 荜澄茄 京三棱(炮)各30克 巴豆100粒(去皮、心,别研)杏仁100粒(去皮、尖,别研)酒蜡120克 油30克 丁香30克

制法上除巴豆、杏仁外,并为细末,次下巴豆、杏仁等,和匀。先将油煎蜡令熔化,倾在药末内,和成剂。入臼内,杵千余下,旋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温中消积。治寒积内阻,不能运化,心下坚满,两胁膨胀,心腹疼痛,嚏宿腐气,及霍乱吐泻,久利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熟水吞下,食后临卧服。小儿如黍米大2~3丸。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沦》卷十一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