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别名百部根、白并、玉箫、箭杆、嗽药、百条根、野天门冬、百奶、九丛根、九虫根、一窝虎、九十九条根、山百根、牛虱鬼、药虱药),甘;苦;微温,润肺止咳;杀虫灭虱。主新久咳嗽;肺痨;百日咳;蛲虫病;体虱;癣疥。小编整理出含有百部的处方共218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80共60个。
处方1、贝母煎处方贝母1两(煨微黄),紫菀1两(去苗土),五味子半两,百部半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根白皮1两(锉),白前半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卒咳嗽,胸膈不利,痰涎喘急。
用法用量以水5大盏,煎至1大盏半,去滓;入生地黄汁5合,生麦门冬汁3合,白蜜3合,酥2两,于银锅内,以慢火煎成膏,收于不津器中。每服1茶匙,含化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2、人参蛤蚧散处方蛤蚧1对(蜜炙),人参(去芦头)半两,百部半两,款冬花(去梗)半两,贝母(去心)半两,紫菀茸半两,阿胶(蛤粉炒)1分,柴胡(去苗)1分,肉桂(去粗皮)1分,黄耆(蜜炙)1分,甘草(炙)1分,鳖甲(醋炙)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1分,半夏(生姜汁制)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蛤蚧散”。
注意肉桂虽去风寒,有热人不宜服,则当改用细辛。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3、安养汤处方人参1钱,百部1钱,山药1两,甘草3分,麦冬5钱,北五味10粒,白术2钱,茯神3钱。
功能主治肾痨生虫,夜卧常惊,或多恐怖,心悬悬未安,气吸吸欲尽,淫梦时作,盗汗日多,饮食无味,口内生疮,胸中烦热,终朝无力,惟思睡眠,唇似朱涂,颧如脂抹,手足心热,液燥津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八
处方4、二号癣药水处方米醋1kg,百部240g,蛇床子240g,硫黄240g,土槿皮300g,白砒6g,斑蝥60g,白国樟36g,轻粉36g,或加水杨酸330g,冰醋酸100ml,醋酸铝60g。
制法先将白砒、硫黄、轻粉各研细末,再同其余药物和米醋浸在瓶中或缸中,俟1周后使用。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主鹅掌风,湿脚气,圆癣。
用法用量外搽,每日1至2次;亦可浸用,每次约浸20分钟左右。
注意皮肤糜烂者禁用。
摘录《中医外科学》
处方5、加味百花膏处方紫苑1两,款冬花1两,百部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久嗽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乌梅1个,煎汤调,食后、临卧各1服;或炼蜜为丸服亦好。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6、巴戟丸处方巴戟(去心)半两,覆盆子半两,紫菀半两,贝母(微煨)半两,百部半两,款冬花半两,五味子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半两,射干半两,芫花根皮半两,紫苏子(炒)半两,干姜(炮)半两,陈橘皮(去瓤)半两,白石英(研,水飞过)1两,钟乳粉1两,杏仁(去皮,麸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下焦虚惫。主肾嗽,冷气上攻,胸膈满,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1日3次。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7、贝母散处方贝母3钱,细辛2钱,人参3钱,杏仁(去皮尖)2钱,川芎2钱,罂粟壳(去浮楞)2钱,百部根2钱,粉草2钱,诃子3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乳儿嗽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1钱,干柿少许同煎。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处方8、贝母膏处方黑玄参(焙)1两,山栀(炒)1两,天花粉(焙)1两,川贝母(焙)1两,枳壳(焙)1两,橘红1两,百部(炒)1两,黄芩(焙)1两,杏仁(去皮尖,炒)1两,桔梗(焙)5钱,粉甘草(焙)5钱,薄荷(焙)7钱(净叶)。
制法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热天哮。
用法用量灯心汤或淡竹叶汤化下。
摘录《冯氏锦囊·杂证》卷十二
处方9、百部丸处方百部(焙)半两,款冬花(去梗)半两,天门冬(切,焙)半两,贝母(去心)半两,桔梗(炒)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上喘,唾脓血,胸膈不利,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临卧甘草、乌梅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10、百部丸处方百部2两,黄芩1两,桂心1两,五味子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紫菀1两(去苗土),干姜1两(炮裂,锉),生干地黄2两,茜根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唾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11、加味百花丸处方百合、款冬花、紫菀、百部、乌梅。
制法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喘嗽不已,或痰中有血,虚人尤宜;七情内伤,酒色无节,虚热上炎,咳嗽喘急,口干声哑,痰中带血,阴虚肺伤,午后潮热。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加味百花膏”,与剂型不符,据《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改。
注意禁房事;忌食发物、热物。
各家论述《医林纂要》:百合甘苦涩,为敛肺主药;款冬花味辛以舒其敛闭之余邪,且能散肺热而除痰定喘;乌梅酸咸,酸以补肺而敛阴,咸以补心而散血,曾经火气熏蒸而色变黑,则肺居心上,不畏火之烁,此亦补肺主药;百部苦甘,功专入肺,甘补苦泄,主治哮喘;紫苑辛苦,舒郁热而行痰止血;蜜能润肺,止嗽生津,甘则能补。此取百合、款冬花而名百花,又蜜亦百花之英。临卧服者,卧则气归于肺,使药亦随之以入。此为肺惫而虚,兼有外邪客之,久而不散,正不能胜邪者设,又补正之一法。
摘录《医方集解》
处方12、百部丸处方百部根3两,升麻半两,桂心1两,五味子1两,甘草1两,紫菀1两,干姜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嗽,不得气息,唾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3丸,日3次。以知为度。
注意忌生葱、海藻、菘菜。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嗽不得息,明明是火逆为患,故用百部导之于下,升麻散之于上,姜、桂之辛以散火,五味之酸以敛津,紫菀、甘草既能治嗽,并可和血。
摘录《千金》卷十八
处方13、儿童咳液处方紫菀75kg,百部75kg,前胡75kg,枇杷叶75kg,甘草25kg,杏仁50kg,桔梗25kg,麻黄12.5kg,大青叶75kg。
制法将药材加工洗净,煮提:紫菀、百部、前胡、甘草、桔梗、枇杷叶,煮提3次,首次煮提3小时,其余各1小时30分钟。热浸:麻黄、大青叶,浸热3次,时间为2小时、1小时、半小时。回流:杏仁用80%乙醇,第1次4倍,第2次3倍,回流2次,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将回流药液回收乙醇,与提取药液减压浓缩成膏,温度(55℃),至比重1.20的稠膏,加入白绵糖18.75kg,糖精18g,苯甲酸钠1.9kg,生产200升。每瓶内装100毫升,重量上下不超过5%。
功能主治润肺,去痰,止咳。主急慢性气管炎,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1~3岁儿童每次5毫升,4岁以上每次10毫升,每日2~3次。
摘录《北京市中成药规范》第二册
处方14、贝母散处方贝母、知母、百部、阿胶、甘草、麻黄、杏仁、人参、茯苓、半夏、曲饼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大盏,黄蜡1皂大,同煎至8分,通口服。
摘录《鸡峰》卷十一
处方15、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前胡1两(去芦头),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人参3分(去芦头),桑根白皮3分(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紫菀3分(去苗土),赤茯苓3分,槟榔半两,桂心3分,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百部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旋覆花半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羸瘦,每唾稠粘,心胸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两,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16、白茯苓丸处方白茯苓(去黑皮)、贝母(去心)、五味子、紫菀(去苗土)、白术、百部根、杜蘅、麦门冬(去心,焙)、人参、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熬)、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桂(去粗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米饮送下,1日2次。加至3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17、半夏丸处方半夏(汤浸去滑,生姜汁制,切,焙)紫菀(去苗土)1两,桑根白皮(锉)1两,款冬花3分,射干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百部3分,五味子3分,细辛(去苗叶)半两,赤茯苓(去黑皮)3分,贝母(炒,去心)3分,皂荚(酥炙黄,去皮子)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咳嗽,喉中作声,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煎灯心、生姜、枣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18、百部膏处方百部(肥实者,酒浸,竹刀刮去心皮)、款冬、百合、沙参、麦冬、五味、紫菀、贝母、杏仁、白蜜。
功能主治杀虫治嗽。
用法用量熬膏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七
处方19、龙胆丸处方龙胆3两,柴胡(去苗)2两,秦艽(去苗土)2两,萎蕤2两,升麻2两,百部2两,枳实(麸炒,去瓤)2两,玄参2两,旋复花2两,马兜铃2两,百合2两,紫菀2两,射干2两,木香2两,防风(去叉)2两,黄芩(去黑心)2两,栀子仁2两,大黄(锉,炒)2两,栝楼实2两,沙参2两,贝母(去心)2两,消石(研)2两,凝水石茵2两,陈蒿2两,石膏(碎)2两,知母(切,焙)2两,青蒿2两,款冬花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蒸热病,诸劳瘴毒,多痰气促,头痛口干,目涩少食,渐渐羸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或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20、白薇汤处方白薇2钱,麦冬3钱,款冬花3分,桔梗3分,百部2分,贝母5分,生地3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喉癣。喉咙必先作痒,面红耳热不可忍,其后咽唾之时,时觉干燥,必再加咽唾而后快,久而作痛,变为杨梅红瘰,或痛或痒。
用法用量水煎汤,漱口服,日服1剂。服10日虫死。后用溉喉汤30剂。
摘录《辨证录》卷三
处方21、二门冬饮处方天门冬(去心)8分,麦门冬(去心)8分,紫菀5分,远志(去心)5分,知母8分,地黄6分,泽泻6分,贝母6分,黄柏8分,桔梗8分,牡蛎1钱,桂5分,百部8分。
功能主治肾虚咳血。肺伤,咯,嗽血。
用法用量水钟半,煎7分,不拘时服。
摘录《医统》卷四十二引《集成》
处方22、化鳖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5钱,白薇3钱,百部3钱,麝香1钱,枳壳1钱,槟榔2钱。
功能主治胃气虚弱,食不能消,偶食坚硬之物存于胃中,久则变为有形之物,腹中乱动,动时痛不可忍,得食则解,后则渐大,虽有饮食亦痛,似鳖非鳖。
用法用量鳗鱼骨炒黑为末,煎汁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23、贝母散处方贝母5分(煨微黄),桂心1两,射干半两,钟乳粉1两,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百部半两,五味子1两,白石英2两(细研),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款冬花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挫),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羊肺1具(以水3大碗,煮取汁1碗半)。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昼夜不息,气奔欲绝,肺伤唾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羊肺汁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24、化散汤处方青黛2钱,桔梗2钱,白芷8分,百部1钱,茯苓3钱,木通1钱,黄芩2钱,天冬3钱,玄参2钱,甘草1钱,辛夷5分。
功能主治鼻疳。鼻内生疮,痒时难忍,言语糊涂,声音闭塞。
用法用量水煎,服4剂。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
处方25、冬地百部饮处方干地黄4钱,天麦冬3钱,广百部3钱,生枇杷叶5钱,浙贝3钱,女贞子3钱,旱莲草3钱,苇根3钱。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主产前身体素弱,宿有潮热咳嗽,间或咯血;产后潮热加剧,面热颧赤,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咳嗽痰少,唇燥舌红,苔黄口干,脉虚数。
用法用量水煎,微温服。舌上无苔,舌质嫩红,加生谷芽5钱,知母3钱。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26、化癣神丹处方玄参1两,麦冬1两,五味子1钱,白薇1钱,鼠粘子1钱,百部3钱,甘草1钱,紫菀2钱,白芥子2钱。
功能主治补肾水,益肺气,杀虫。主咽门生喉癣,喉咙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三
处方27、瓜蒌丸处方瓜蒌1枚(用面包裹煨熟,去面用),百部4两,麻黄2两,黄芩1两,杏仁1两。
制法上为末,捣瓜蒌为丸。
功能主治积年哮喘,偶触清寒即发。此有寒痰宿积于肺而胃气方实盛,故和缓则相安,更遇外寒触之,则阳气郁而忿争,积寒并发,气促而喘矣,此病小儿多有之者,不时喘咳,身有微热。
用法用量清晨服。
各家论述瓜蒌甘寒滑润,性质轻浮,入肺能荡肺中之积热沉寒,此用面裹煨之者,杀其寒而资其润,且麦本金谷,亦能补肺而润燥也;百部苦甘温,功专入肺,以去沉寒宿冷;麻黄以祛肺寒,非此不澈;黄芩以泄肺火,清膈热;杏仁破结痰,润心肺,降逆气。
摘录《医林纂要》卷七
处方28、贝母煎处方贝母3两,紫菀2两,五味子2两,百部根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者,研)2两,甘草(炙)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暴热咳。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和地黄汁3升,生麦门冬汁1升,白蜜5合,好酥2合,生姜汁1合;又先取地黄,麦门冬及汤汁和煎减半;纳酥、姜汁,搅不得停手,又减半;纳蜜煎如稠糖,煎成。取如枣大,含咽之,日3夜2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咸物。
摘录《外台》卷九引《延年秘录》
处方29、半夏汤处方半夏(汤洗去滑,焙)3分,桔梗(锉)3分,槟榔2枚(煨,锉),桑根白皮(炙,锉)半两,百部(焙)半两,贝母(去心,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款冬花半两,吴茱萸(水浸1宿,焙干,炒)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泽漆叶1分,旋覆花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上气咳嗽,兼肺劳涕唾稠粘,及有脓血,皮肤干焦,作则寒热,饮食不下,喘息不调,日渐瘦悴,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2个(擘),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日午、夜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30、百部蜜糖茶处方百部10克 蜂蜜2匙
制法将百部煎汤20克,加蜂蜜调味。
功能主治对百日咳有显着疗效。亦适用于新久寒热咳嗽者。
用法用量每天2次,顿服。
注意百部有小毒,故不宜久服。
摘录《经验方》
处方31、咳喘止血汤处方生地25克,功劳叶25克,仙鹤草25克,百部草25克,白芨15克,百合50克,天冬25克,沙参20克,煅花蕊石20克,秋石10克,三七粉7.5克(分3次冲服)。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宁络。主阴虚肺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陈国藩方
处方32、玉华散处方甜葶苈90克(纸上焙香)桑白皮15克 天门冬15克(去心)百部7.5克 马兜铃15克 半夏15克(汤洗七次,姜制)紫菀(去土)15克 杏仁15克(去皮、尖)贝母15克(炮)百合15克 甘草7.5克(炒)人参(去芦头)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泻肺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大枣5枚,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33、疏管灵处方雷丸20克,郁金20克,石见穿20克,百部15克,麦冬15克,槟榔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路路通15克,桂枝5克,细辛5克,丹皮10克,穿山甲10克,皂角刺10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理气调经。主血瘀胞宫,冲任不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周4剂。
摘录杨宗孟方
处方34、天王补心丸别名天王补心丹(《世医得效方》卷七)。
处方熟干地黄(洗,焙)120克 白茯苓(去皮)茯神(去木)当归(洗,焙)远志(去心)石菖蒲 黑参 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天门冬(去心)桔梗(去芦头)百部 柏子仁 杜仲(姜汁炒)甘草(炙)丹参(洗)酸枣仁(炒)五味子(去梗)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志,清热化痰。治失眠,惊悸,咽干口燥。
用法用量每次1丸,食后、临卧煎灯心、枣汤化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35、养肺去痿丹处方金银花9克 生甘草1.5克 生地黄6克 麦冬9克 紫菀1.5克 百部1.5克 百合6克 款冬花1克 贝母1克 白薇1克
功能主治治肺痿。咳嗽已久,肤黄肌瘦,毛悴色焦,膈上作痛,气息奄奄。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六
处方36、月华丸处方天冬(去心,蒸)生地(酒洗)麦冬(去心,蒸)熟地(九蒸,晒)山药(乳蒸)百部(蒸)沙参(蒸)川贝母(去心,蒸)真阿胶各30克 茯苓(乳蒸)獭肝 广三七各15克
制法用白菊花60克(去蒂),桑叶60克(经霜者)熬膏,将阿胶化入膏内和药,稍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保肺,消痰止咳。治阴虚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一日三次。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37、癣湿药水(鹅掌风药水)处方土荆皮250g 蛇床子125g 大风子仁125g 百部125g 防风50g 当归100g 风仙透骨草125g 侧柏叶100g 吴茱萸50g 花椒125g 蝉蜕75g 斑蝥3g
性状为暗黄绿色的澄清液体;具醋酸的特臭。
炮制上十二味,斑蝥粉碎成细粉,其余土荆皮等十一味粉碎成粗粉,与斑蝥粉末混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乙醇3份与冰醋酸1份的混合液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6700ml,静置,取上清液,加入香精适量,搅匀,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鹅掌风,灰指甲,湿癣,脚癣。
用法用量外用,擦于洗净的患处,一日3~4次;治疗灰指甲应先除去空松部分,使药易渗入。
注意切忌入口,严防触及眼、鼻、口腔等黏膜处。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8、百部酒处方百部根100g 白酒500ml
炮制将百部根炒后捣碎,放入干净的瓶子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主治因百日咳、肺结核、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气急;外用可杀虫虱、疥疮,阴道滴虫等。
用法用量每次15~20ml,每日3次,饭后徐徐慢饮。外用时,用百部酒涂患处。
注意凡脾胃虚弱者,及大便溏泄者均慎饮本酒。
摘录《本草纲目》
处方39、百部圆处方天门冬(去心)一斤,杏仁(去皮.尖.炒)、黄芪、百部根,各六两;瓜蒌根十六两,紫苏、紫菀(去苗.洗)、马兜铃,各二十二两;黑参八两,肉桂(去粗皮)四两。
炮制上同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急,胸膈烦闷,唇干口燥,面目浮肿,咽嗌不利,积久不差。咯唾脓血者,亦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圆,煎乌梅甘草汤温下,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0、阿胶圆处方麦门冬(去心)、丹参、贝母(炒)、防风(去芦.叉.头)、柏子仁、茯神(去木)、杜仲(去粗皮.炒)、百部根,各半两;干山药、阿胶(炒)、茯苓(去皮)、熟干地黄、五味子,各一两;远志(去心)、人参,各一分。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每两作二十四圆。
功能主治治肺虚客热,咳嗽气急,胸中烦悸,肢体倦疼,咽干口燥,渴欲饮泠,多吐涎沫,或有鲜血,肌瘦发热,减食嗜卧。又治或因叫怒,或即房劳,肺胃致伤,吐血呕血,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和滓温服,少少频呷,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1、止咳宝片处方紫菀、橘红、桔梗、枳壳、百部、五味子、陈皮、干姜、荆芥、罂粟壳浸膏、甘草、氯化铵、前胡、薄荷素油
性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黑色;味微苦、咸。
炮制以上十四味,除薄荷素油、氯化铵、罂粟壳浸膏外,紫菀、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成稠膏;其余桔梗等九味,粉碎成粗粉,混匀;用60%乙醇浸渍二次,每次48小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与紫菀、甘草稠膏合并,加辅料适量,干燥,粉碎,加罂粟壳浸膏、氯化铵,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薄荷素油,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
功能主治理肺祛痰,止咳平喘。用于外感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而黏,咳甚而喘或原有咳喘,因寒而发,痰多不易咯出以及慢性支气管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久咳。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本品连服七日为一疗程,可以连续服用三至五个疗程。
注意孕妇、婴儿及哺乳期妇女忌服。肺热、肺燥之干咳及咳痰带血者慎用。服药期间不宜再受风寒,并禁食冷物、辣椒及各种酒类。
规格0.25g
贮藏密封,避光。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2、止嗽化痰丸处方罂粟壳625g 桔梗250g 知母125g 前胡125g 陈皮125g 大黄(制)125g 甘草(炙)125g 川贝母125g 石膏250g 苦杏仁187.5g 紫苏叶125g 葶苈子125g 款冬花(制)125g 百部(制)125g 玄参125g 麦冬125g 密蒙花75g 天冬125g 五味子(制)75g 枳壳(炒)125g 瓜蒌子125g 半夏(姜制)250g 木香75g 马兜铃(制)125g 桑叶125g
性状为黄褐色或褐色的水丸;气微,味微酸、苦。
炮制以二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嗽定喘。用于痰热阻肺,久嗽,咳血,痰喘气逆,喘息不眠。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丸,一日1次,临睡前服用。
注意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规格每6~7丸重1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3、雅叫哈顿散处方小百部100g 藤苦参100g 苦冬瓜100g 箭根薯100g 羊耳菊根100g 蔓荆子茎及叶100g
来源本品系傣族验方。
性状为暗灰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苦。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止血。用于感冒发热,喉炎,胸腹胀痛,虚劳心悸,月经不调,产后流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9g,一日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4、羊胆丸处方羊胆干膏53g 百部150g 白及200g 渐贝母100g 甘草60g
性状为灰黄色的水丸;气微腥,味甘、苦。
炮制上五味,甘草、白及分别粉碎成细粉;其余羊胆干膏等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取部分羊胆干膏等粉末起模,剩余的粉末与白及粉末混匀,用水泛丸,用甘草粉末包衣,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止血。用于痰火咳嗽,痰中带血,百日咳。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5、杏仁止咳糖浆处方杏仁水40ml 百部流浸膏20ml 远志流浸膏22.5ml 陈皮流浸膏15ml 桔梗流浸膏20ml 甘草流浸膏15ml
性状为淡棕色液体;具气香,味甜而带苦涩。
炮制上六味,另取蔗糖244g加水加热溶化,待冷,加入苯甲酸钠适量,依次加入远志流浸膏、桔梗流浸膏、甘草流浸膏、百部流浸膏、陈皮流浸膏、杏仁水,混匀,加水至1000ml,加滑石粉适量,搅匀,静置使沉淀,滤取上清液,灌装,即得。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用于痰浊阻肺,咳嗽痰多;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以上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ml,一日3~4次。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6、上丹处方五味子半斤,蛇床子、百部根(酒浸一宿)、菟丝子(酒浸.别研)、白茯苓、肉苁蓉(酒浸)、枸杞子、柏子仁(别研)、杜仲(炒断丝)、防风(去叉)、巴戟(去心)、山药、远志(去心),各二两。
炮制上为末,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五脏,补不足,固真元,调二气,和荣卫,保神守中,久服轻身耐老,健力美食明目,降心火,交肾水,益精气。男子绝阳,庶事不兴。女子绝阴,不能妊娠。腰膝重痛,筋骨衰败,面色黧黑,心劳志昏,寤寐恍惚,烦愦多倦,馀沥梦遗,膀胱邪热,五劳七伤,肌肉羸瘦,上热下冷,难任补药,服之半月,阴阳自和,容色肌肉光润悦泽。开心意,安魂魄,消饮食,养胃气。
用法用量食前温酒、盐汤任下三十圆。春煎干枣汤,夏加五味子四两;四季月加苁蓉六两;秋加枸杞子六两;冬加远志六两。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7、苦参酒处方苦参310克 百部90克 野菊花90克 凤眼草90克 樟脑125克
制法将前四种药装人大口瓶内,加入75%酒精(或白酒)5升,泡七天后去滓,加樟脑,溶化后备用。
功能主治灭菌止痒。治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单纯糠疹,玫瑰糠疹。
用法用量用毛笔刷涂患处,每日一至二次。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48、神效癣药处方斑蝥15克 百部60克 槟榔 土荆皮 枫子肉 白及 川椒各30克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治顽癣。
用法用量烧酒浸透。每日搽敷七八次。
摘录《饲鹤亭集方》
处方49、发声汤处方枇杷叶5片 贝母6克 茯苓15克 百部3克 苏叶3克 麦冬9克 甘草3克 玄参15克 桑白皮9克
功能主治宣扬肺气,分消水湿。主口渴之极,快饮凉水,忽然暗哑,不能出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声少出,再剂声大出矣,三剂痊愈。
摘录《辨证录》卷十
处方50、羊蹄根酒处方羊蹄根(土大黄)180克 土槿皮180克 制川乌 槟榔 百部 海桐皮 白鲜皮 苦参各30克 蛇床子 千金子 地肤子 番木鳖 蛇衣 大枫子各15克 蜈蚣末9克 白信6克 斑蝥6克(布包)
制法上药加入高粱酒2.5升,密封于大口瓶内,浸半月至一月后,去药滓。
功能主治杀菌止痒。治体癣、股癣、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量用时以毛笔蘸药水外涂。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51、百部酊处方百部40克 75%酒精或60°烧酒160毫升
功能主治祛风杀虫。治瘙痒性皮肤病;头虱、阴虱、体虱。
用法用量酒浸百部,三天后擦涂患处。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52、贝母煎处方贝母90克 紫菀 五味子 百部根 杏仁(去皮、尖、两仁者,研)甘草(炙)各60克
制法上六味,切。
功能主治化痰润肺止咳。主暴热咳嗽。
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另用地黄汁300毫升,生麦门冬汁100毫升,白蜜50毫升,好酥20毫升,生姜汁10毫升,先取地黄、麦门冬汁及汤汁和煎减半,纳酥、姜汁,搅不得停手,又减半,纳蜜煎如稠糖即成。取如枣大含嚼之,日三,夜再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莱、咸物。
摘录《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秘录》
处方53、芩部丹处方黄芩10克 丹参10克 百部18克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活血抗痨。治肺痨兼夹瘀血,潮热,咳嗽,胸痛如刺,或胸中肌肤甲错,面目黧黑,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沉涩者。亦用于皮肤结核、流痰、瘰疬。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百部杀痨虫,润肺止嗽,黄芩清肺热,丹参化瘀血。三药合用,共奏清热润肺,化瘀生新,杀虫抗痨之效。
摘录《中草药资料选编》
处方54、贝母散处方贝母 知母 百部 阿胶 甘草 麻黄 杏仁 人参 茯苓 半夏曲饼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新久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1盏,大黄蜡1皂大,同煎至8分(即水一盏),通口服。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一
处方55、疏风止嗽汤处方荆芥穗4.5克 苏薄荷3克 光杏仁6克 广皮红2.4克 百部4.5克 清炙草1.8克 紫菀6克 白前4.5克
功能主治治重伤风,头痛身热,恶风怕冷,鼻塞声重,咳嗽清涕,痰多白滑而稀,或自汗而咳甚,或无汗而喘息,舌苔白薄而滑,甚或白滑而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56、大阿胶丸处方麦门冬(去心)丹参 贝母(炒)防风(去芦、叉、头)柏子仁 茯神(去木)杜仲(去粗皮,炒)百部根各15克 干山药 阿胶(炒)茯苓(去皮)熟干地黄 五味子各30克 远志(去心)人参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24丸。
功能主治主肺虚客热,咳嗽气急,胸中烦悸,肢体倦疼,咽干口燥,渴欲饮冷,多吐涎沫,或有鲜血,肌瘦发热,减食嗜卧,恼怒房劳,肺胃致伤,吐血呕血。
用法用量每次1丸,用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和滓温服,少少频呷,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57、黄丹五倍子水处方黄丹 枯矾 明矾各12克 五倍子 百部各15克 雄黄 白芷 白鲜皮 硫黄各6克 朱砂 轻扮各3克 蛇床子 白附子 白风仙花各9克 陈米醋1.5升
制法上药分别研末。将陈米醋放铁锅中,煮沸后,加入黄丹,用筷子搅匀,再下五倍子、百部、蛇床子、白附子、白芷、白鲜皮、白风仙花等细末搅匀,然后徐徐入枯矾等六味药末,搅匀后,离火即得。
功能主治消风止痒,收敛燥湿,攻毒杀虫,生肌敛疮。治一切癣疮、鹅掌风、灰指甲等。
用法用量使用前先用西杉木或杉木叶,或松木片,或松针,选其中一种置火上烧烟,以手掌烤熏之,然后取药液10~20毫升擦手或泡手(泡后药液留下再用),泡后不要用水洗,一日三次。
摘录《古今名方》
处方58、皱肺丸处方贝母(炒)知母 秦艽 阿胶(炒)款冬花 紫菀茸 百部(去心)糯米(炒)各30克 杏仁(去皮、尖,别研)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将羊肺1个,先以水灌洗,看容得水多少,即以许水更添些,煮杏仁令沸,滤过,灌入肺中,系定,以糯米泔煮熟,研细成膏,搜和前药末,杵数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阴补肺,化痰止咳,治肺阴不足,喘咳痰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桑白皮汤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处方59、射干丸处方射干30克 半夏(汤洗十遍,炒干)37.5克 干姜(炮裂)款冬花(焙干)皂荚(去皮、子,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 百部(焙干)五味子(拣净)各37.5克 细辛(去苗、叶)贝母(去心,炒令微黄)白茯苓(去黑皮)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脂)各30克
制法上十二味,先捣前十一味,细罗为末,入郁李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久患呷嗽,咳而喉中多痰,结于喉间,喉中呀呷有声,发即偃卧不得。
用法用量空腹饮下7丸,稍加至15丸,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60、百部膏处方百部 蓖麻子(去壳)白鲜皮 鹤虱 黄柏 当归 生地各30克 黄蜡60克 明雄黄末15克 麻油240克
制法先将百部等七味入油熬枯,滤去滓,再将油熬至滴水成珠,下黄蜡,至入水不散为度,起锅;将雄黄末和入,候稍冷,倾入瓷钵中收贮,退火备用。
功能主治治牛皮癣。
用法用量用时搽敷患处。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