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白芷的处方(一)

医药知识2023-02-09 14:48:43百科知识库

含有白芷的处方(一)

白芷(别名虈、芷、芳香、苻蓠、泽芬、晼、白茞、香白芷),味辛;性温,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小编整理出含有白芷的处方共2818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60共60个。

处方1、急风一字散

处方雄黄、川乌,各二钱半。南星、川芎、白芷,各半两。全蝎、白附子,各一钱半。辰砂,一钱。麝香,少许。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破伤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温酒调下。

注意忌热物片时。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生料五积散

处方白芷(七分)陈皮(一钱)厚朴(姜制.二分)桔梗(九分)枳壳(去穰.制炒.八分)川芎(八分)甘草(炙.六分)茯苓(八分)苍术(米泔浸.二钱)当归(八分)麻黄(一钱)肉桂(六分)芍药(八分)干姜(炮.八分)半夏(汤洗七次.七分)

功能主治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背拘急,恶寒呕吐,肚腹疼痛,外感风寒,及寒湿客于经络,腰脚酸疼,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葱白三茎,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羌活愈风汤

处方羌活(七分半)甘草(炙.七分半)防风(去芦.七分半)黄蓍(去芦.七分半)人参(去芦.七分半)蔓荆子(七分半)川芎(七分半)细辛(去苗.七分半)枳壳(麸炒.七分半)地骨皮(去骨.七分半)麻黄(去节.七分半)知母(去毛.七分半)杜仲(炒.去丝.七分半)秦艽(去芦.七分半).柴胡(去苗.七分半)枸杞子(七分半)当归(去芦.七分半)独活(七分半)白芷(七分半)半夏(姜制.七分半)厚朴(姜制.七分半)防己(七分半)芍药(七分半)黄芩(七分半)白茯苓(七分半)甘菊花(七分半)薄荷(七分半)钱胡(七分半)石膏(一钱)生地黄(一钱)熟地黄(一钱)苍术(一钱)官桂(去皮.半钱)

功能主治治肾肝虚,筋骨弱,言语难,神昏愦,风湿内弱,风热体重,活瘦而一肢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心不宁自劳役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此药能安心养神,调阴阳,无偏胜。

用法用量上作二服,每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空心服。临睡再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牛黄上清丸

处方牛黄2g 薄荷30g 菊花40g 荆芥穗16g 白芷16g 川芎16g 栀子50g 黄连16g 黄柏10g 黄芩50g 大黄80g 连翘50g 赤芍16g 当归50g 地黄64g 桔梗16g 甘草10g 石膏80g 冰片10g

性状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除牛黄、冰片外,其余薄荷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如意金黄散

处方姜黄160g 大黄160g 黄柏160g 苍术64g 厚朴64g 陈皮64g 甘草64g 生天南星64g 白芷160g 天花粉320g

性状为黄色至金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微甘。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用于疮疡肿痛,丹毒流注,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红肿,烦热,疼痛,用清茶调敷;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一日数次。

注意外用药,不可内服。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6、红药贴膏

处方三七、白芷、土鳖虫、川芎、当归、红花、冰片、樟脑、水杨酸甲酯、薄荷脑、颠茄流浸膏、硫酸软骨素、盐酸苯海拉明

性状为淡红色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炮制上十三味,将三七、白芷、土鳖虫、川芎、当归、红花破碎,用9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三次加乙醇3倍量,各提取1小时,静置,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40(40℃)的清膏。将橡胶、氧化锌等制成基质,加入上述清膏胭脂红适量,搅拌均匀,制成涂料。进行涂膏,盖衬,切片,即得。

功能主治祛瘀生新,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瘀痛。

用法用量外用,洗净患处,贴敷,1~2日更换一次。

注意凡对橡皮膏过敏及皮肤有破伤出血者不宜贴敷。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7、黑神丹

处方天麻(去芦)1两,蔓荆子1两,川芎1两,防风(去芦头)7钱,藁本(去土)7钱,白茯苓(去皮)7钱,细辛3钱半(去叶土),川鸟头2钱半(炮,去皮脐尖),牛膝(酒浸1宿)3钱,荆芥穗3钱,甘草(锉,炒)3钱,香白芷1两3分,赤芍药1两3分,白僵蚕(炒去丝嘴)4钱,细松烟墨(烧,醋淬)4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一切风气上攻,口眼不正,肌肉瞤动;偏正头疼,头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温酒送下;荆芥汤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8、琥珀牛黄丸

处方琥珀1钱,猪牙皂1钱,木香1钱,人中白(煅)3钱,轻粉3钱,雄黄3钱,朱砂3钱,乳香(去油)3钱,没药(去油)3钱,白芷3钱,当归2钱,西牛黄3分,槐花(炒)1两,丁香(春、夏)1钱5分(秋、冬)3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酒糊为丸,如萝卜子大。

功能主治杨梅破烂,并一切疽痈久溃,脓水不干者。

用法用量初服5丸,5日后服7丸,又5日后服9丸,又5日后仍服7丸,又5日后只服5丸,周而复始,俱用土茯苓、甘草煎汤送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四

处方9、槐白皮膏

处方槐白皮5两,赤小豆2合,楝实50枚,桃人50枚,当归3两,白芷2两,甘草2两。

制法上以成煎猪膏1斤,微火煎白芷色黄,去滓。

功能主治下部痒痛,痔疮。

用法用量摩病上,兼导下部中。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四

处方10、丹参膏

处方丹参2两,芍药2两,白芷1两。

制法上3味,以苦酒渍1夜,猪脂6合,微火煎三上下,膏成。

功能主治通顺经络,宣导壅滞。主乳肿,乳痈,毒气焮作赤热,渐成攻刺疼痛;及治乳核结硬不消散。

用法用量敷之。

摘录《鬼遗》卷五

处方11、槐白皮膏

处方槐白皮5两(锉),赤小豆5合(捣碎),白芷、甘草2两,木鳖仁2两,槐子3两(捣碎),楝子3两,当归3两。

制法上细锉,以猪膏1斤半,以慢火煎,候白芷黄赤色,绵滤去滓。

功能主治痔疾。下部痒痛,肛边生肉,结如鼠乳,肿硬疼痛。

用法用量取滓涂摩痔上。

摘录《圣惠》卷六十

处方12、雷火针

处方白芷1钱,独活1钱,川芎1钱,细辛1钱,牙皂1钱,川山甲(炮,倍用)1钱,丁香1钱,枳壳1钱,松香1钱,雄黄1钱,乳香1钱,没药1钱,杜仲1钱,桂枝1钱,硫黄2钱,麝香酌量,熟艾2-3两(一方有巴豆仁8分,斑蝥3钱,去头足翅)。

制法上为粗末,取艾铺底,掺药于上,用好皮纸卷筒,先须用线绊约两头,防其伸长,然后加纸再擀,务令极实,粗如鸡子尖样,用鸡子清尽刷外层,卷而裹之,阴干。

功能主治风寒湿毒之气留滞经络而为痛为肿,不能散者。

用法用量用时向灯上点着,随用纸三五层,或布亦可,贴盖患处,乘热按于纸上。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13、黑金散

处方香附子1两,香白芷3钱,莲蓬壳10个,糊刷2个(败棕亦可,上4味通要炒焦黑留性)。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虚损,经事不调,多因气滞不散,月水过多,崩中漏下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米饮调下,或霹雳酒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九

处方14、解毒膏

处方白芷1钱5分,白蔹1钱5分,白及1钱5分,川乌1钱5分,草乌1钱5分,黄芩1钱5分,独活1钱5分,细辛1钱5分,荆芥1两,栀子1两,连翘1两,羌活1两,黄连1两,阿胶1两,海藻1两,山甲1两,昆布1两,大黄1两,木鳖1两,血余1两,赤芍1两,薄荷1两,牛膝1两,木瓜1两,防风1两,石燕1两,海带1两,黄柏1两,桃枝1两,柳枝1两,桑枝1两,杉枝1两,天丁1两,密陀僧1两,水粉4两(炒过),黄丹3两,香油8两。

制法上为咀片,将香油入锅熬之,投前药(除血余、黄丹、陀僧、铅粉4味)入内熬枯,去滓滤过,然后下铅粉(先煅过)、血余、陀僧、黄丹,至漆黑,滴水成珠时停火,收入罐内备用。

功能主治阳症疮毒。

用法用量用时以软纸摊贴之。

摘录《外科十三方考》卷中

处方15、擦牙石盐散

处方白软石膏1斤,辽细辛12两5钱,川升麻2两5钱,川芎1两,白芷3两,馒头(炒成黑炭)半斤,白盐12两(入炭火煅红半日)。

制法上为极细末,用绢罗筛过。

功能主治用此药久擦牙,永久坚固,再无牙痉、牙疼之症。

用法用量擦牙甚妙。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16、丹砂膏

处方丹砂2两(末),蜀椒(去目闭口,汗)2两,大黄2两,白芷2两,甘草(炙)2两,巴豆3升(去皮心),麝香2两,芎䓖2两,附子2枚,升麻2两,冶葛皮2两,犀角2两,当归2两,乌头2两,丹参1斤。

制法上切,以苦酒渍之1夜,以猪脂6升、微火煎三上下,膏成,绞去滓用之。

功能主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鼻塞,耳聋,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末痢,或已痢一两行,而腹烦痛,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胸背喉颈痛。

用法用量四时常用,1日3次。治百病、伤寒、温毒热换。服如枣核大1枚;鼻塞,取半核大,纳外中,缩气令人聪里;若耳聋,取如两枣核大,烊之如水,纳其耳中,3-5年聋可愈;或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温酒服;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未痢,白汤服枣核大,若已痢1-2行,而腹烦痛,更服之;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取如粟大,注眼中,自当下,止,或半目痛便愈;又胸背喉颈痛,摩足,口中亦稍稍令常闻有膏气,老小增减。

注意当服取利为度。若不利,如人行15里可与热饮发。当预作白薄粥令冷,若过利要止者,多进冷粥,便住。若能忍,待药势尽,自止更佳。

摘录《鬼遗》卷五

处方17、蝉蜕散

处方蝉壳3个(炒),漏芦、羌活、天麻、防风、当归、升麻、川白芷、射干、苦桔梗、甘草(炙)、川芎、地骨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热面赤,浑身壮热如火。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4分,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吉氏家传》

处方18、黑虎丹

处方苍术(米泔浸7日)1两,川乌(煨)1两,草乌(米泔浸,去皮,煨)1两,细辛1两,防风1两,荆芥1两,麻黄1两,两头尖1两,金钗石斛1两,天麻1两,川芎1两,白芷1两,甘草1两,何首乌1两,当归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诸风。

用法用量《便览》有乳香、朱砂。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五

处方19、黑虎丹

处方草乌1两(去黑皮,生用),川乌(去黑皮,生用)7钱半,甘草7钱半,麻黄(不去根节)半两,甘松半两,熟干地黄(净洗)半两,藿香叶半两,白芷半两,油烟墨(烧存性)半两,猪牙皂荚半两,川芎半两,当归半两,何首乌半两,南星(生用)半两,僵蚕(去丝)半两,赤小豆半两,羌活半两,白胶香半两,木鳖子(去油)半两。

制法上锉,或焙,或晒,为细末,糯米粉煮糊为丸,如麻仁大;儿小者,丸作粟壳大。

功能主治小儿诸般风证。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或70丸,稍空心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20、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1钱半,甘草(炙)5钱,腹皮5钱,白芷5钱,白术5钱,桔梗5钱,陈皮5钱,厚朴5钱。

功能主治婴孩小儿,伤寒头痛,憎寒壮热,痰喘咳嗽,心腹疼痛,吐泻虚肿,疳伤。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幼科证治大全》

处方21、辟邪避瘟丹

处方降香4两,檀香4两,箭羽2两,丹参2两,茅术2两,连翘心2两,白芷2两,细辛2两,当归2两,丹皮2两,佩兰2两。

制法生晒为末,榆粉打浆为大丸。

功能主治辟邪避瘟。

用法用量凡遇四时不正瘟疫流行,宜常焚烧,不致传染,岁末多烧,可以辟邪避瘟,空室久无人住,湿毒最易害人,此丹烧之,可以远害。

摘录《饲鹤亭集方》

处方22、漏芦散

处方漏芦3分,当归3分(锉,微炒),地龙半两(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羌活半两,白芷半两,没药半两,甜瓜子半两,败龟1两(涂酥,炙令黄),虎胫骨1两(涂酥,炙黄),桂心半两,牛膝3分(去苗)。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走疰,疼痛无有常处。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热酒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23、椒芷汤

处方川椒(去目)1两,白芷1两5钱。

功能主治妊娠阴痒。妇人受妊后,不节房劳,阳精留蓄因而作痒。

用法用量水煎,服头煎;以2煎洗患处。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处方24、擦牙散

处方麝香3分(为研),青盐5钱(另研),猪牙皂角(烧灰)7钱(另研),细辛5钱,白芷5钱,白茯苓5钱,五倍子5钱,川芎5钱,当归5钱,三柰3钱,蒺藜3钱。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筛过。

功能主治牙痛,以及牙齿动摇不坚固。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净口擦牙,含1时吐之。如要净口,必须盐汤,久则见效。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三

处方25、葛根汤

处方升麻1两,葛根2两,甘草2钱,半夏5钱,苏叶5钱,白芷5钱,丁皮5钱,川芎5钱,香附子5钱,陈皮5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散。主刀刃伤后发寒热,男女流注初发,潮热,红肿赤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入姜、葱煎,空心服之。

摘录《仙传外科集验方》卷六

处方26、跌打散

处方羌活、独活、荆芥穗、薄荷、苍术、大黄、黄柏、当归尾、蒲黄、防风、白芷、刘寄奴、紫荆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瘀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用法用量水、酒、蜂蜜或凡士林调敷。

摘录《外伤科学》

处方27、蕲蛇酿

处方真蕲蛇(酒洗)3两,地龙(去土)3两,当归(酒洗)1两,川芎(微炒去汁)1两,赤芍药1两,天门冬1两,苍术(米泔浸)1两,木鳖子(去壳)1两,细辛1两,白芷1两,荆芥穗1两,蔓荆子1两,甘菊花1两,石菖蒲1两,威灵仙1两,何首乌1两,明天麻1两,胡麻1两,草乌1两,白蒺藜(去刺)1两,炙甘草1两,紫参1两,沙参1两,苦参1两,木贼草(去节)1两,定风草(即天麻苗)1两,不灰木1两,烧酒50斤。

功能主治大麻风年深不愈,眉毛脱落,鼻梁崩坏,额颅肿破,身痴肤裂,足趾溃烂;诸般风湿。

用法用量上咀片,用绢袋盛之,悬于坛内,酝酿月余。食后避风饮之,以醉为妙。

各家论述身半以上天之阳,病则气受之,气受则上病,故眉落鼻坏颅破;身半以下地之阴,病则血受之,血受则下病,故肤癞足裂趾堕。此酿以细辛、白芷、天麻、蔓荆、灵仙、荆芥、甘菊、木贼、川芎、蒺藜、木鳖子、定风草亲上驱风,胜湿散邪;不灰木、石菖蒲、草乌、苍术、苦参、紫参、沙参、首乌、当归、甘草、天冬、赤芍、胡麻亲下除湿,解毒活血;用地龙者,泥盘之物,湿土所化,故能引诸药以就湿;蕲蛇者,奔腾之类,风动之象,故能君诸药以驱风;用烧酒者,为诸药之向导,令其彻上彻下,行十二经而通治。此酿诚为深达疠风之奥旨。

摘录《摄生秘剖》卷四

处方28、大腹皮散

处方大腹皮2两(生用),陈橘皮2两(去瓤),厚朴1两(用生姜汁涂,旋炙干,令香熟),吴白芷1两(生用),人参(去芦头后称)半两,肉桂(新者,去粗皮称)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丈夫或妇人虚滞,饱后冷气烦闷,大小肠不调,心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水2盏,加大枣2枚,生姜少许,同煎至8分以下,热服,1日2-3次,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油腻。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广南四时摄生论》

处方29、薄荷丸

处方干薄荷叶1斤,天麻4两,威灵仙(去苗土)3两,羌活(去芦头)4两,山栀子仁2两,蔓荆实(去白皮)3两,白芷2两,桔梗(炒)2两,防风(去叉)2两,大黄(湿纸裹,煨令纸干)1两,人参3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龙脑(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再和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蛊风,皮肤尽痛,若刀划状;及头目不利,风痰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茶、酒任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处方30、蝉退膏

处方蝉退、白芷、地骨皮、白芍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痒不能食,色淡白者。

用法用量熬膏服。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处方31、擦牙止痛固齿方

处方石膏1斤(煅),青盐4两,白芷2两,细辛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止痛固齿。

用法用量擦牙。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32、藿香正气散

处方大腹皮1两,白芷1两,茯苓1两,枳壳1两,羌活(去芦)1两,独活(去芦)1两,川芎1两,防风1两,半夏1两,荆芥1两,薄荷1两,桑白皮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法修制。

功能主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疾,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逆,霍乱吐泻,脏腑虚鸣,山岚瘴气,遍身虚肿;妇人胎前产后;小儿脾疳。

用法用量每服5钱重,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同煎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滓再煎。如要汗,加连须葱白1根,同煎。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六

处方33、藿香正气散

别名正气散、藿香正气汤

处方大腹皮1两,白芷1两,紫苏1两,茯苓(去皮)1两,半夏曲2两,白术2两,陈皮(去白)2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苦梗2两,藿香(去土)3两,甘草(炙)2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芳香化湿,解表和中。主外感风寒,内伤食滞,或内伤寒湿,夏伤暑湿,山岚瘴疟诸证。

用法用量正气散(《伤寒全生集》卷二)、藿香正气汤(《金鉴》卷五十三)。本方改为丸剂,名“藿香正气丸”(见《饲鹤亭集方》)。

各家论述1.《医方考》:凡受四时不正之气,憎寒壮热者,风寒客于皮毛,理直解表。四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芬香利气之品以主之。白芷、紫苏、藿香、陈皮、腹皮、厚朴、桔梗皆气胜者也,故足以正不正之气;白术、茯苓、半夏、甘草,则甘平之品耳,所以培养中气,而树中营之帜者也;内伤、外感而成霍乱者,内伤者调其中,藿香、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半夏、厚朴、桔梗、大腹皮皆调中药也,调中则能正气于内矣;外感者疏其表,紫苏。白芷,疏表药也,疏表则能正气于外矣;若使表无风寒,二物亦能发越脾气,故曰正气。2.《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藿香辛温,理气和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为君;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厚朴、大腹行水消满,橘皮、半夏散逆除痰,佐之以疏里滞;苓、术、甘草益脾去湿,以辅正气为臣、使也。正气通畅,则邪逆自除矣。3.《成方便读》:夫四时不正之气,与岚瘴疟疾等证,无不皆有中气不足者,方能受之,而中虚之人,每多痰滞,然后无形之气,挟有形之痰,互结为患。故此方以白术、甘草补土建中者,即以半夏、陈皮、茯苓化痰除湿继之。但不正之气,从口鼻而入者居多,故复以桔梗之宣肺,厚朴之平胃,以鼻通于肺,而口达乎胃也。藿香、紫苏、白芷,皆为芳香辛散之品,俱能发表宣里,辟恶祛邪;大腹皮独入脾胃,行水散满,破气宽中;加姜、枣以和营卫致津液,和中达表,如是则邪有不退气有不正者。4.《实用方剂学》:寒燠不时,空气骤变,交互郁蒸,戾气流行,起居不慎,饮食失节,天时人事,两相感召,既不免疾病之侵临,而欲求健康之保障,则藿香正气之方尚矣。藿香芳香辛温,理气而宣内外,和中而止呕泄,善辟秽恶而解表里,故以为君。表里交错,上下交乱,而正气虚矣,故以苓、术、甘草,健脾培中以为臣,俾正气通畅,则邪气自除。况有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朴、腹、二陈消满除痰,佐之以疏里气,更引以姜、枣以调营卫,则表里和而健康复矣。

临床应用1.胃肠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男性,14岁。1970年夏发病,症见腹痛,黑色稀便,全身皮肤出现出血点,以四肢为着,先后住院三次,诊断为胃肠过敏性紫癜,此次复发症状同前。给予藿香正气散原方:剂后,恶心、呕吐、腹痛明显好转,能进饮食。5剂后症状大减,服10剂痊愈,迄今未再复发。2.急性肝炎:介绍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50例的临床体会。治疗方针以“治湿”和“理脾胃”为主,治湿有祛湿、利湿、化湿三法。其中法湿一法的主方为藿香正气散,适用于湿邪在表,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黄疸全部退净。黄疸消退时间最短者6日,最长者67日,平均25日。3.急性肠炎《广东中医》(1960;9:442):藿香正气散加减治非特异性急性肠炎30例,西医30例对比组(足量磺胺类、碳酸钙等肠道收敛剂及颠茄酊等止疼剂)。7例轻微发热,热度在37-38℃之间。多数轻度腹疼,疼痛多在脐周围,伴肠鸣。腹泻昼夜4-8次。粪量较多是粥状或水样,淡黄色或有泡沫(部分病者粪中混有粘液,但无脓、无血)。无里急后重感。腹部稍鼓胀,有轻度压疼,肠鸣音亢进。症状消失平均日数中药组西药组腹泻1.5日2.7日稀便1.8日3.1日腹疼1.3日2.4日腹胀1日2.2日食欲不振2.1日3.3日发热2日3日平均治愈日数1.4日2.9日。

摘录《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34、藿香正气汤

处方杜藿梗3钱,薄川朴1钱半,新会皮2钱,白芷2钱,嫩苏梗1钱半,姜半夏3钱,浙苓皮4钱,春砂仁8分(分冲)。

功能主治温中化浊。主湿滞挟秽。

各家论述秀按:吾绍地居卑湿,时值夏秋,湿证居十之七八,地多秽浊,人多恣食生冷油腻,故上吸秽气,中停食滞者甚多。方以藿、朴、二陈温中为君;臣以白芷、砂仁芳香辟秽;佐以苏梗、苓皮辛淡化湿。合而为温化芳淡,湿滞挟秽之良方。惟温热暑燥,不挟寒湿者,不可妄用。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35、鼻吸散

处方川芎2钱,白芷2钱,乳香2钱,没药2钱,雄黄2钱,火消4钱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憎寒,头身疼痛,痘疹不出,或初出不透,风寒咳嗽;及受暑恶心,目肿,咽喉肿痛,牙疼,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用时取少许鼻中吸之。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处方36、截风散

处方寒水石、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游赤丹毒如瘤,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初发者。

用法用量醋调,或生葱自然汁亦佳,调贴患处。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处方37、琥珀丹

处方琥珀1两,南星(腊月牛胆酿者)1两,天麻1两,朱砂(细研,水飞)1两,白僵蚕半两,白附子半两,香白芷半两(为细末),龙脑(研)1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安心神,镇惊邪。主小儿一切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人参薄荷汤化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张涣方

处方38、槐子丸

处方槐子仁2两(微炒),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秦艽半两(去苗),黄芩半两,白蔹半两,木香半两,牡蛎半两(烧为粉),龙骨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雷丸半两,白芷半两,桂心半两,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鸡舌香半两,楝树根白皮1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湿痔。或肿痛,或鼠乳附核,或肠中痒痛,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处方39、碧玉散

处方踯躅花1钱,脑荷1钱,羌活1钱,川芎1钱,细辛1钱,防风1钱,荆芥1钱,蔓荆子1钱,白芷1钱,风化消3钱,石膏(煅)3钱,青黛3钱,黄连3钱,鹅不食草3两。

功能主治眼睛肿胀,红赤昏暗,羞明怕日,瘾涩难开,疼痛风痒,头重鼻塞,脑鼻酸疼,翳膜胬肉,眵泪稠粘,拳毛倒睫,一切眼证。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吹鼻中,日吹2次。

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处方40、蝉退散

处方蝉退、白芷、地骨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疮,表有风热而痘色滞者。

用法用量每服3-5分,酒调下。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处方41、丹砂膏

处方丹砂5两,芎䓖3两,大黄2两、蜀椒2两(去目,出汗),白芷2两,麝香3两,升麻2两,冶葛皮2两,麻黄5两(去节),丹参5两,巴豆2升(去皮心),桂心2两,附子12枚,皂荚2两(去皮子)。

制法上药春、夏共享,以猪脂6升,微火煎三上下,膏成,绞去滓用之,1日3次。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每服如枣核大1枚。

功能主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鼻塞,耳聋,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未痢,或已痢一两行,而腹烦痛,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胸背喉颈痛。

用法用量鼻塞,取半核大,纳鼻中、缩气令人聪里;若耳聋,取如两枣核大,烊之如水,纳其耳中,3-5年聋可愈;或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温酒服;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未痢,白汤服枣核大,若已痢1-2行,而腹烦痛,更服之;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取如粟大,注眼中,自当下,止,或半日痛便愈;又胸背喉颈痛,摩足,口中亦稍稍令常闻有膏气。老小增减。

注意当服取利为度,若不利,如人行15里可与热饮发,当预作白薄粥令冷,若过利要止者,多进冷粥,便住,若能忍,待药势尽,自止更佳。

摘录《鬼遗》卷五

处方42、蠲毒散

处方大南星1两,贝母3分,白芷半两,赤小豆半两,直僵蚕(焙)半两,雄黄2钱(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去风排脓。主痈疽肿毒,未结或已结者。

用法用量初用醋调敷,后用蜜水调敷。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处方43、藿香正气汤

处方白术、陈皮、半夏、桔梗、砂仁、藿香、苏叶、白芷、甘草、白茯苓、厚朴。

功能主治散风寒,消饮食,止呕吐,定泻痢。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疡医大全》卷九

处方44、漏芦汤

处方漏芦1钱,紫花地丁1钱,荆芥1钱,当归1钱,连翘1钱,薄荷1钱,白芷1钱,升麻1钱。

功能主治肿毒。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热服。如治便毒,加猪苓、泽泻;如在上者,加川芎、桔梗;面上,加蔓荆子;下部,加牛膝、木瓜、薏苡仁;如红肿势凶,大便秘结,加大黄3钱,麻黄3钱,甘草4分;如大便不秘,减大黄1钱半,次日红肿尽退,只用神灯照之;若红肿未退,加大黄、麻黄各1钱半,甘草1钱,服至肿消,若红肿未尽,主药及加药各1钱5分,煎服。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九

处方45、黑散子

处方香墨半两(煅,醋淬3遍)1两,乌头(烧灰留性)1两,芎䓖1两,败龟(醋炙)1两,木香2两,赤芍药(酒浸,焙,锉)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没药(研)1两半,自然铜(煅,醋淬7遍)1两半,当归(片切,酒浸,焙)1两半,地龙(去土,炒)1两半,乳香(研)1两半,骨碎补1两半,白芷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腕折,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热姜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处方46、川芎散

处方川芎、白芷、细辛、龙脑叶、猪牙皂角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眼疾。

用法用量搐入鼻中。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六引《海上方》

处方47、丹皮散

处方人参1钱,丹皮1钱,白芍1钱,茯苓1钱,黄耆1钱,苡仁1钱,桃仁1钱,白芷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甘草5分,木香3分。

功能主治下脓,补益。主大肠痈,元虚,腹濡痛,时时下脓者;及小肠痈。

用法用量原书卷七有肉桂五分。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

处方48、黑神丸

处方川芎4两,南星1两(裂),半夏2钱半(姜制),天麻半两(炮裂),防风4两,何首乌4两(米泔水浸1宿,去皮),甘松4两(洗净),白芷6两(大者),川乌半两(炮),华阴细辛2两(净),甘草2两,桔梗4两,桂半两(去皮),皂角绚2斤4两(烧灰存性),干姜1两(炮)。

制法上为细末,蜜打糯米粉子为剂,用棒锤约打一千余锤,匀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风疾,左瘫右痪,口眼喎[音 wāi]斜,不省人事,筋骨疼痛,手足战动;头疼暗风;肝肾冲攻,脾胃虚弱;小儿天吊风,倒地不醒;冷气冲攻,心腹疼痛;泻痢;疟疾;风牙;妇人血气风;小儿惊风;冲冒霜露,不伏水土,山岚瘴气。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不拘时候。如风疾,左瘫右痪,口眼喎[音 wāi]斜,不省人事,筋骨疼痛,手足战动,芝麻汁或葱汤送下;头疼暗风,茶清下;肝肾攻冲,脾胃虚弱,温酒下;小儿天吊风,倒地不醒,浓煎姜汤下;冷气攻冲,心腹疼痛,生姜汤下;泻痢,甘草汤下;疟疾,乌梅汤下;风牙,细嚼填牙窍内;妇人血气风,当归汤下;小儿惊风,加轻粉少许,薄荷汤下;冲冒霜露,不伏水土,山岚瘴气,当噙化。常服之效,进饮食。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五

处方49、蜂房汤

处方露蜂房1钱,川乌6分,白芷6分,细辛4分,川椒5分,明矾少许。

功能主治牙齿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上用沸汤半钟泡,去滓。于无风处温漱;滓再泡漱。

摘录《杏苑》卷六

处方50、催生丹

别名催生汤

处方苍术(米泔浸)2两,桔梗1两,陈皮6钱,白芷3钱,桂心3钱,甘草(炙)3钱,当归2两,川乌头(炮,去皮尖)2两,干姜(炮)2两,厚朴(制)2两,南星(炮)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半夏(汤洗7次)2两,茯苓2两,芍药2两,杏仁(炒,去皮尖)2钱5分,阿胶(面炒)2钱5分,川芎1钱半,枳壳(面炒)4钱,南木香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胎死腹中,或产母气乏蒌顿,产道干涩。产妇阵疏难产,经2-3日不生。

用法用量催生汤(《三因》卷十七)。

摘录《产育宝庆集》卷上

处方51、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益智(去皮,微炒)1两,缩砂蜜(去皮)1两,甘草(炙,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1两,木香半两,白芷(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补暖脾胃,止吐逆,利胸膈,进饮食。主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方中白茯苓,原书卷五十四改为赤茯苓,治久咳传三焦,腹满不欲饮食。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52、黄芷汤

处方大黄5钱,香白芷5钱。

功能主治鱼口疮。

用法用量水煎,露1宿,次早空心温服。至午后肚痛,未成者自消;已成未穿者,脓血从大便中出。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处方53、喝起散

处方苍术(泔浸)2两,麻黄(去节)2两,荆芥2两,石膏(煅)3两,大黄1两半,栝楼根1两,干葛1两,芍药1两,白芷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诸疫。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葱白3寸,煎至7分,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六

处方54、葛根解肌汤

处方葛根、白芷、防风、苍术、葱白。

功能主治伤寒,阳明无汗恶风寒。

用法用量胸前饱闷,加枳、朴;呕吐,加半夏;口渴,去苍术,加栝楼根。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处方55、擦牙散

处方细辛1两6钱,石膏1两6钱,故纸1两6钱,熟地黄1两6钱,地骨皮1两6钱,龙骨2两,防风1两,旱莲草1两,青盐1两,当归1两,猪牙皂1两,川椒6钱,白芷6钱,没石子1对,香附子6钱。

功能主治牙床肿痛,因食辛热之物所致。

摘录《医便》卷五

处方56、葱归溻肿汤

别名葱归汤

处方独活3钱,白芷3钱,葱头7个,当归3钱,甘草3钱。

功能主治痈疽疮疡,初肿将溃之时。

用法用量葱归汤(《仙拈集》卷四)。

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处方57、辟瘟丹

处方羚羊角、朴消、牙皂、广木香、黄柏、茅术、茜草、黄芩、姜半夏、文蛤、银花、川连、犀角、川朴、川乌、玳瑁、大黄、藿香、玄精石、郁金、茯苓、香附、桂心、赤小豆、降香、鬼箭羽、朱砂、毛茨菇、大枣、甘遂、大戟、桑皮、千金霜、桃仁霜、槟榔、蓬莪术、胡椒、葶苈子、牛黄、巴豆霜、细辛、白芍、公丁香、当归、禹余粮、滑石、山豆根、麻黄、麝香、菖蒲、水安息、干姜、蒲黄、丹参、天麻、升麻、柴胡、紫苏、川芎、草河车、檀香、桔梗、白芷、紫菀、芫花、雌黄、琥珀、冰片、陈皮、腰黄、斑蝥、蜈蚣、石龙子。

制法将上药炼丸。

功能主治芳香开窍,辟秽化浊。主寒霍乱,暴起呕吐下利,腹痛或不痛,胸膈痞闷,四肢清冷。

用法用量吞服。

摘录《中医内科学》

处方58、跌打损伤酒

别名跌打酒

处方麝香3分,乳香1两,自然铜3两,红花1两,当归尾1两,砂仁1两,三七3两,香附3两,蓬莪术1两,木通1两,锁阳3两,威灵仙1两,五加皮2两,桂枝1两,吴茱萸1两,杜仲3两,番木鳖21个,草乌1两,法半夏1两,朱砂1两,生地3两,川乌1两,干漆1两,赤芍3两,细辛1两,枳壳1两,苏木1两,羌活1两,独活1两,公丁香5钱,大茴香1两,没药5钱,首乌1两,川乌1两,紫花地丁1两,橘皮2两,(庶虫)虫2两,青皮1两,松节2两,甘草1两,桃仁1两,海马3钱,三棱2两,骨碎补2两,虎骨1两,补骨脂2两,白芷2两,鹿角片1两,钧麻2两,刺甲皮2两,碎蛇2条,泽兰2两,红牛膝3两,茜草2两,干酒60斤。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蒸1小时后,泡酒30天,玻瓶包装。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服5钱,外搽亦可。

注意体虚与孕娠不可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处方59、藁本苍耳散

处方藁本1钱5分,苍耳子2钱,白蒺藜3钱,秦艽1钱5分,川芎1钱,蝉蜕1钱,羌活1钱5分,防风1钱5分,石菖蒲1钱,香白芷1钱。

功能主治宣窍清湿。主湿淫上蒸,首如裹,头重,耳目如蒙。

摘录《镐京直指》

处方60、丹砂膏

处方蜀椒3升(去目,汗),丹砂2两,细辛2两,桂心2两,附子30枚,前胡(切)1升,白芷(切)1升,芎䓖(切)1升,白术1升,吴茱萸1升,当归1两。

制法上(口父)咀,诸药唯椒、茱萸不捣,以苦酒渍1夜,令淹,以猪脂不中水者10斤,切细,令诸药于铜器内,煎三上下,白芷黄成膏,以绵布绞去滓。

功能主治瘑疥癣,诸恶疮,风温肿不消,鼻塞不通,青盲风目烂眦痒痛,茫茫不见细物,齿痛,耳聋,金疮,牛领、马鞍疮,腹中有痈,瘘疾。

用法用量如患风温肿不消,服如弹丸大1枚;若鼻塞不通,以膏着鼻中;若青盲风目烂眦痒痛,茫茫不见细物,以绵絮裹箸头,注膏中,以敷两眦,至卧时再敷之;齿痛亦如耳聋,亦准之;金疮、牛领、马鞍疮,亦可敷之。治下赤,腹中有痈,并瘘疾在外,即摩之,在内即服之,如弹丸大1枚,1日3次。

摘录《鬼遗》卷五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