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花根(别名独活、云南独活、恙活骨、恙活、土全归、岩川、白云花、法罗海、毛爪参、滇独活、香白芷、鹤庆独活、白毛参),味辛;苦;性温,祛风除湿;止咳平喘;散瘀痛。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腰痛;胃痛;腹痛;牙痛;虚寒咳喘;白带;经闭腹痛;疝气疼痛;跌打瘀肿。小编整理出含有白云花根的处方共1819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561~1620共60个。
处方1、十三太保丸处方川乌 草乌(各制)麻黄 细辛 马前子(麻油烘枯)羌活 独活 山甲 天麻 防风 白芷各30克 雄黄15克 朱砂9克
制法上药为末,饭为丸,如弹子大,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治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陈酒送下,取汗为度。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2、独活寄生汤处方独活9克 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桂心 防风 芎藭 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各6克
制法上十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方中独活、秦艽、防风、细辛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杜仲、牛膝、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养血和血;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桂心温通血脉。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之功。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处方3、定痛膏处方芙蓉叶60克 紫金皮 独活 南星(生)白芷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及疮疡初期焮肿疼痛。
用法用量加生采马蓝菜、墨斗菜(即旱莲草)各30克,杵捣极烂,和末一处,用生葱汁、老酒和炒,暖缚患处。若跌打损伤,骨肉凌痛,有紫黑色,未破皮肉者,加草乌、肉桂、良姜各9克,研末,姜汁调,温贴;若紫黑色已退,除良姜、肉桂,草乌,却以姜汁、茶清调,温贴之;若折骨出臼者,加赤葛根皮、宝塔草各60克,捣烂,和前药一处;又用肥皂10枚,童便煮,去皮、弦、子、膜,杵捣极烂,入生姜汁少许,生白面30克,砍烂和匀,入前药同杵捣匀,用芭蕉叶托,用前后正副夹,须仔细整顿其骨,紧缚,看后上下肿痛消,方可换药,肿痛未退,不可换药。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处方4、葳蕤汤处方葳蕤 白薇 麻黄 独活 杏仁 芎藭 甘草 青木香各6克(如无木香,可用麝香0.3克代之)石膏9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宣肺解表。治阴虚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咽干舌燥,气喘有汗,胸脘痞闷,体重嗜睡,苔白,脉浮者。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津,分二次服,取汗。若一寒一热,加朴消7.5克,大黄9克下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莱。
备注方中用葳蕤滋阴生津为君;白薇、石膏清热凉血为臣;麻黄、杏仁宣降肺气而透邪平喘,独活、芎劳、青木香以舒经活络,理气行血为佐;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故可用于外感而兼津液不足者。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九
处方5、桂枝汤别名桂枝治伤汤(《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桂枝 枳壳 陈皮 红花 香附 生地 归尾 元胡索 防风 赤芍 独活各等分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治手臂筋骨损伤。
用法用量童便、陈酒煎服。
摘录《伤科补要》卷四
处方6、补偏愈风汤处方人参9克 熟地黄18克 茯苓9克 生黄耆18克 炙黄耆9克 白术6克 赤芍药3克 当归9克 杜仲(洒炒)9克 怀牛膝9克 羌活 独活各4.5克 桂枝2.4克
功能主治主气血虚弱,内风沸腾,不拘左偏右偏,两手足俱废瘘者。
用法用量加桑寄生24克,煎汤代水服。
摘录《医方简义》卷二
处方7、补肝散处方山茱萸肉 当归 五味子(炒,杵)山药 黄耆(炒)川芎 木瓜各15克 熟地黄 白术(炒)各3克 独活 酸枣仁(炒)各12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气血。主肝肾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眩,寒热,或身痛,月经不调,或视物不明,筋脉拘急,面色青,小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大枣数枚,水煎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滑氏方
处方8、七圣散处方续断 独活 防风 杜仲 荜薢 牛膝(酒浸一宿)甘草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湿流注经络之间,四股关节缓纵不随;或脚膝疼痛,不能步履。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调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9、葳蕤丸处方葳蕤 车前子 熟干地黄(焙)各120克 升麻 黄芩(去黑心)秦艽(去苗、土)枳壳(去瓤,麸炒)白茯苓(去黑皮)黄连(去须)独活(去芦头)地骨皮 决明子(微炒)山栀子仁 白槟榔(生,锉)各45克 赤芍药 芎藭各60克 秦皮30克
制法上十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眼生翳膜,疼痛昏涩,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热水下,每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处方10、五加皮汤处方五加皮300克 丹参240克 石斛(酒浸)180克 杜仲(酒浸,炒断丝)附子(炮,去皮、脐)各150克 牛膝(酒浸)秦艽 川芎 防风 桂心 独活 茯苓各120克 麦门冬(去皮)地骨皮各90克 薏苡仁30克
制法上锉为末。
功能主治治肾劳虚寒,伤精损髓,呼吸短气,遗泄白浊,小便赤黄,阴下湿痒,腰脊如折,颜色枯悴。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5片,大麻子一撮(研破),水250毫升煎汤,空腹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11、独活通经汤处方桑寄生15克 秦艽9克 独活、川芎各6克 香附9克 姜黄6克 焦艾9克 防风6克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滞通经。主风寒搏击,月经数月不行,面青,四肢作痛,关节不利,少腹冷痛,恶风怕冷,腰酸背寒,或有头痛,或胸闷泛恶,舌淡口和,苔白而润,脉多浮紧。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12、神效暖脐膏处方肉桂45克(去皮)丹皮24克 黄耆 党参 归身 生地各60克 白芍 苁蓉 附子(炮)木鳖子各30克(去壳)荆芥 防风 麻黄 桂枝 柴胡 前胡 升麻 葛根 苏叶 薄荷 羌活 独活白芷 藁本 川芎 细辛各15克
制法以真麻油1.5千克,生姜120克,葱头120克切碎,入油内慢火熬焦,去滓,滤净汁;每油500克,入飞净黄丹250克,慢火熬至老嫩得宜,以瓷器收盛。七天后方可使用。
功能主治镇痛止泻,祛风散寒,温中健胃。暖肚。治感受寒邪,腹痛腹胀,呕吐酸水等。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13、独活散处方川芎 独活(去芦头)防风(去芦头)藁本(去土)旋复花 蔓荆子 细辛(去叶、土)各30克 石膏(研)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210毫升,食后热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14、大黄丸处方大黄(炮,锉)15克 桔梗(炒)枳壳(麸炒,去瓤)川芎 羌活(去芦头)木香 柴胡(去苗)独活(去芦头)各8克 牵牛子30克(半炒熟半生用)
制法上药九味,捣罗为末,煮莱莱菔熟,入药末。同于木臼内捣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通便泄热,理气止痛。主大肠热秘,心胸烦躁。头痛便难,腹胁胀满,口舌干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可加至40丸。食后、临卧温开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处方15、鹿角霜丸处方黄耆(蜜炙)60克 人参60克 白术60克 白茯苓60克 当归(酒洗)60克 川芎30克 肉桂30克 熟地黄60克 茴香(炒)30克 牛膝(去芦)45克 木瓜45克 白芍药(酒炒)60克 川乌(炒)45克 羌活30克 独活30克 肉苁蓉(酒洗)45克 槟榔30克 防风45克 乌药(炒)45克 破故纸(酒炒)60克 木香6克 续断45克 甘草15克 苍术(米泔水浸)60克 附子30克(童便和白面包裹煨)杜仲60克(姜汁炒,去丝)虎胫骨(酥炙)45克 鹿角霜500克
制法上为极细末,酒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阳补虚,祛风通络。治半身痿弱,二三年不能动履者。
用法用量空腹时米汤送下100丸。
摘录《古今医鉴》卷二
处方16、风引汤别名风饮汤(《普济方》卷二四四)。
处方麻黄 石膏 独活 茯苓各6克 吴茱萸 秦艽 细辛 桂心 人参 防风 芎劳 防己 甘草各3克 干姜4.5克 白术9克 杏仁6枚 附子3克
制法上十七味,哎咀。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主治两脚疼痹,肿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
用法用量以水1.6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服。取汗佳。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17、皂角苦参丸处方苦参500克 荆芥375克 白芷 大风子肉 防风各180克 大皂角 川芎 当归 何首乌(生)大胡麻 枸杞子 牛蒡子(炒)威灵仙 全蝎 白附子 蒺藜(炒,去刺)独活 川牛膝各150克 草乌(汤泡,去皮)苍术(米泔水浸,炒)连翘(去心)天麻 蔓荆子 羌活 青风藤 甘草 杜仲(酥炙)各90克 白花蛇(切片,酥油炙黄)缩砂仁(炒)各60克 人参30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醋打老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粟疮作痒,年深日久,肤如蛇皮者。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饭前、后用温酒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避风,忌口。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三
处方18、通痹散处方独活 川芎 天麻 当归 白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健脾化湿,活血通痹,治风寒湿邪侵袭下焦,两足至膝寒冷如冰,不能自举。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好酒调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八
处方19、三气饮处方当归 枸杞 杜仲各6克 熟地9~15克 牛膝 茯苓 芍药(酒炒)肉桂各3克 北细辛(或代以独活)白芷 炙甘草各3克 附子3~6克
功能主治治血气亏损,风寒湿三气乘虚内侵,筋骨历节痹痛,及痢后鹤膝风痛。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水煎服;亦可浸酒,大约每药500克可用烧酒1.2~1.4升,浸十余日,徐徐服之。如气虚者,加人参、白术;风寒胜者,加麻黄。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20、洞天膏处方香白芷120克 木鳖子肉 蓖麻子仁 独活各90克 大黄90克 乳香 没药各60克 老葱1千克(洗去泥,风干后用)
功能主治散结消肿,拔毒止痛。主阳证痈疽疮疖,焮红肿痛。
用法用量上药八味,用麻油1.5升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以桑柴火熬至药枯,用绢将药滓滤去,将油复入锅内,熬至滴水不散遂离火,少顷,每用油500毫升,入黄丹(先炒透,研极细)180克(欲使膏嫩,可只用90克),旋下旋搅,下完搅匀,再慢火熬至滴水成珠,以两手取珠为丸,不粘手为度,离火置阴处,俟火气退尽,以油纸摊贴患处。
备注方中自芷散结消肿,排毒止痛;木鳖子善通经络,散瘀热,除痈毒;蓖麻子追脓拔毒,消除瘀滞;大黄善解热毒,活血祛瘀;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独活、老葱散风消肿,黄丹、麻油拔毒消肿。诸药组合成方,可使气血畅行,结热消散,邪毒祛除,痈肿自可消散。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处方21、天雄散处方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石龙芮22.5克 独活22.5克 防风22.5克(去芦头)麻黄30克(去根、节)茯神22.5克 杜仲32.5克(去粗皮,炙微黄,锉)萆薢22.5克(锉)丹参22.5克 桂心30克 羌活22.5克 五味子22.5克 细辛22.5克 牛膝22.5克(去苗)当归22.5克(锉,微炒)人参22.5克(去芦头)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肾脏风邪所伤,语音謇急,腰脊不可转侧,脚膝缓弱疼痹,头眩耳鸣,身体沉重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
处方22、续命风引汤处方麻黄 芎藭 石膏 人参 防风各9克 甘草 桂心 独活各6克 防己 附子 当归各3克 杏仁30枚 陈姜15克
制法上十三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癫眩不知人,狂言,舌肿出。
用法用量以酒300毫升,水1升,合煎取400毫升,分,四服,日三次,夜一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处方23、天麻丸处方天麻30克 肉桂22.5克(去皱皮)白僵蚕15克(微炒)白附子(炮裂)22.5克 朱砂22.5克(研细,水飞过)麝香7.5克(研)犀角屑22.5克 蔓荆子30克 独活30克 干姜7.5克(炮裂,锉)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茯神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研入朱砂、麝香等,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风筋脉拘挛,脚膝疼痛,心神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不计时侯,温酒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鸡、猪、鱼、蒜等。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
处方24、当归羌活汤处方党参(去芦,炒)6克 当归 秦艽 独活 钩藤各4.5克 白芍(酒炒)羌活各3克 炙草2.1克
功能主治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手足拘急。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一
处方25、加味通经导滞汤处方当归9克,川芎6克,川牛膝9克,独活9克,茯苓12克,泽泻9克,乌药15克,红花9克,穿山甲9克,陈皮3克,枳壳9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主瘀血停滞,气血运行受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余宽寰方
处方26、人参羌活散别名惺惺散(《普济方》卷四O三)人参羌活汤(《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柴胡(去苗)独活(去芦)羌活(去苗)各60克 人参(去芦)芎藭 枳壳(去瓤,麸炒)茯苓(去皮)甘草(炙)各30克 桔梗 前胡 天麻(酒浸,炙)地甘皮(去土)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寒邪湿病,时疫疮疹,头痛体疼,壮热多睡;潮热烦渴,痰实咳嗽。亦治肝经有热,眼目涩痒昏朦。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00毫升,入薄荷少许,前至8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27、麻黄赤芍汤别名灵仙除痛饮(《古今医鉴》卷十)。
处方麻黄 赤芍各3克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白芷 苍术 威灵仙 片芩 枳实 桔梗 葛根 川芎各1.5克 甘草 归尾 升麻各0.9克
功能主治治温热流注,肢节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28、芍药汤处方芍药 防风(去叉)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用)各22.5克 葛根(锉)30克 黄芩(去黑心)防己 桂(去粗皮)各15克 干姜(炮裂)30克 白术 人参 独活(去芦头)芎藭 竹沥(旋入)升麻 牛膝(去苗,锉,微炒)石膏(碎)陈橘皮(烫去白,焙)羚羊角(镑屑)五加皮(炙)各15克
制法上十九味,除竹沥外,余十八味制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中风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用12克,以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入竹沥60毫升,微煎,空腹时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处方29、接骨续筋药膏处方自然铜 荆芥 防风 五加皮 皂角 茜草 川断 羌活 独活各90克 乳香 没药 桂枝各60克 红花60克 赤芍60克 活地鳖虫60克
功能主治续筋按骨。治一切骨折、骨碎及筋断、筋裂等严重筋骨损伤证之中期。
用法用量共为细末,饴糖或蜂蜜调敷。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30、化逆汤处方黄连1.8克 吴茱萸0.9克 厚朴3克 青皮3克 霍香4.5克 木瓜3克 木香1.5克 白蔻1.8克 独活3克 乌药2克 蒺藜12克 茯苓6克
功能主治治暑月受邪,郁于中焦,上吐下泻,手足厥冷,筋脉抽掣。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31、升阳补气汤处方厚朴(姜制)1.5克 升麻 羌活 白芍药 独活 防风 甘草(炙)泽泻各3克 生地黄4.5克 柴胡7.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饮食不时,饥饱劳役,胃气不足,脾气下溜,气短无力,不耐寒热,饭后昏闷,怠情困倦,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生姜3片,大枣2枚,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大温服。腹胀,加厚朴;腹中似硬,加砂仁。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处方32、乳蜜汤处方牛乳700毫升(无则用羊乳)白蜜100毫升 当归 人参 独活各9克 大枣20枚 甘草桂心各6克
制法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七伤虚损,少气不足,并主肾劳寒冷。
用法用量纳诸药于乳、蜜中,煮取300毫升,去滓,分四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33、独活苍术汤处方独活 苍术 防风 细辛 川芎 甘草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除湿止痛。主少阴寒湿腰痛,不能转侧,头痛身疼,无汗拘紧,脉左尺细紧。
用法用量水煎服。寒甚,加生姜、桂枝。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34、万应膏处方川乌 草乌 生地 白蔹 白及 象皮 官桂 白芷 当归 赤芍 羌活 苦参 土木鳖 穿山甲 乌药 甘草 独活 元参 定粉 大黄各15克
制法上十九味,除定粉外,用净香油2.5千克,将药浸入油内,春五夏三,秋七冬十,候日数已足,入洁净大锅内,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住火片时,用布袋滤去滓,将油称准,每500克,对定粉250克,用桃、柳枝不时搅之,以黑如漆,亮如镜为度,滴入水内成珠,薄纸摊贴。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对口诸疮,痰核流注。
用法用量用时贴患处。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处方35、蛇蝎续命汤处方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全蝎(炒)独活(去土)天麻 附子(炒,去皮、脐)人参 防风 肉桂(去粗皮)白术 藁本 白附子(炮)赤箭 川芎 细辛(去叶)白僵蚕(去土灰,炒)甘草(炒)半夏(汤浸,细切)白茯苓(去皮)麻黄(去节,水煮三沸,去沫,细切)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卒中急风,牙关紧急,精神昏愦,口眼歪斜,不省人事,痰涎不利,喉中作声。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0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处方36、疏风散处方枳壳(制)15克 防风 羌活独活 槟榔 白芷 威灵仙 蒺藜(炒赤,去刺)麻仁 杏仁(汤洗,去皮、尖,炒,另研)甘草(炙)各30克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治风毒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7.5克,加生姜5片,蜜5~10毫升,用水220毫升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五
处方37、菊叶汤别名菊花散(《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菊花(去梗)羌活 独活 旋复花 牛蒡子 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邪,头目昏眩,呕吐,面目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6克,以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宜明论方》卷三
处方38、紫苏散别名紫苏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紫苏茎叶30克 桑根白皮30克(锉)赤茯苓30克 羚羊角屑22克 槟榔22克 木香15克 桂心15克 独活15克 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处方39、长春丸处方苦参 独活 荆芥 豨莶 紫萍 苍术 风藤各180克 木通90克 草乌60克 大风子500克 巨胜子360克 仙灵脾120克(俱不见火)
制法上为末,水滴丸。
功能主治主风瘫困顿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茶下。
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处方40、橘子仁汤处方橘子仁 当归 萆薢 独活 肉桂 木猪苓 防风 附子 草乌 杏仁 赤芍药 甘草 厚朴 麻黄 没药 羌活 地黄 川乌 川芎 茴香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湿腰脚疼痛,服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木瓜酒调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处方41、万应膏处方制南星12克 大黄9克 川乌12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羌活4.5克 当归15克 独活9克 半夏12克 草乌9克 生姜60克 松香末1.5千克 密陀僧(研末)90克 硫黄(研末)240克 葱白不拘。
制法上药用麻油500克,浸五天,熬枯去滓,沥净,熬至滴水成珠,入松香、陀僧、硫黄,搅匀,换微火,摊膏。
功能主治治外疡阴症。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42、升阳益胃汤别名益胃汤(《医级》卷八)。
处方黄耆60克 半夏(汤洗,脉涩者用)人参(去芦)甘草(炙)各30克 独活 防风 白芍药 羌活各15克 橘皮12克 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柴胡 泽泻(不淋勿用)白术各9克 黄连3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湿热滞留中焦,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肿,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小便颊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饭、午饭之间温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甘草补益脾胃之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温;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之功。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处方43、追疔夺命丹处方羌活 独活 青皮 防风 黄连 赤芍 细辛 甘草节 蝉蜕 僵蚕 金线重楼 泽兰 金银花各等分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消肿。治疔疮。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先将二贴,加泽兰、金银花各30克,生姜10片,同药捣烂,好酒碹之,热服。不善酒者,用酒、水各225毫升,生姜10片,煎至160毫升,热服,汗出为度。有脓,加何首乌、白芷;毒在下,加木瓜;要通利,加青木香、大黄、栀子、牵牛;病退,再加大黄6克煎,热服,取利一二次,去余毒为妙;呕逆恶心,加乳香、绿豆粉,甘草汤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处方44、丽泽通气汤处方黄耆12克 苍术 羌活 独活 防风 升麻 葛根各9克 炙甘草6克 川椒 白芷各3克
制法上药哎咀。冬月加麻黄(不去节)。
功能主治益气升阳,祛风散寒。治肺气不足,外感风寒,鼻塞不闻香臭。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生姜3片,枣2枚,葱白10厘米,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一切冷物,及风寒凉处坐,卧、行、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45、史国公药酒处方当归30克 虎胫并掌骨1具(酥炙)羌活 独活 防风 川萆薢各60克 秦艽120克 牛膝 晚蚕沙(炒)枸杞子 油松节各150克 白茄根240克(饭上蒸)鳖甲 苍耳子
制法上用无灰酒一大坛,将绢囊盛药,悬于酒内封固,候十四日开坛取酒。
功能主治治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100~150毫升,勿令药力断绝,饮尽病愈。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46、黄耆九物汤处方黄耆6克 防风3克 党参15克 茯苓6克 白术3克 鹿胶4.5克(角霜炒)独活3克(酒炒)牛膝6克 甘草1.5克 大枣2枚 生姜3片
功能主治治气虚,手足弛纵,食少神疲,不能步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47、升麻补胃汤处方白芍药4.5克 升麻 羌活 黄耆各3克 生地黄 熟生地 独活 牡丹皮 炙甘草 柴胡 防风各1.5克 当归身 葛根各0.9克 肉桂少许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分作二服。
功能主治治湿毒肠澼,腹中不痛,大便血色紫黑者。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48、大三脘散处方独活30克 白术22,5克 甘草22,5克(微炙)干木瓜(切,焙干)30克 紫苏30克 大腹皮30克(炙黄用)陈橘皮22.5克 沉香30克 木香22.5克 川芎22.5克 槟榔22.5克
制法上十一味,共为粗散。
功能主治主三焦气逆,胸膈虚痞,两胁胀痛,面手浮肿,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7.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取便利为效。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49、加味羌活散处方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桔梗 人参 茯苓 川芎 升麻 芍药 甘草
功能主治治斑疹初出,憎寒壮热,头疼体痛,胸满不利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加生姜煎服。斑盛者,加黄连。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处方50、紫苏散处方紫苏茎叶30克 木通30克(锉)桑根白皮30克 茴香根30克 枳壳60克(麸炒微黄,去瓤)独活15克 荆芥15克 羌活15克 木瓜15克 青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大腹皮10枚(锉)甘草15克(炙微赤)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脚气,脚重虚肿,胸闷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4克,葱白1茎并须,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处方51、养荣壮肾汤处方当归6克 防风1.5克 独活 桂心 杜仲 续断 桑寄生各2.5克
功能主治治产后感受风寒,腰痛不可转侧。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服。如服药二剂后痛未止,属肾虚者,可加熟地黄9克。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
处方52、寄生防风汤处方独活 川芎 芍药(炒黄)桂心 续断 生姜 桑寄生各1.8克 当归 防风各2.4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产后风邪头眩,腰痛不可转侧,四肢沉重,行步艰难。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一
处方53、止痛药处方当归 牛膝 川芎 生地黄 赤芍药 白芷 羌括 独活 杜仲 续断各30克 肉桂 八角茴香 乳香 没药各15克 木香 丁香皮 沉香 血竭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打扑损伤、折骨出臼,金疮破伤。
用法用量老酒调下。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处方54、芎藭汤处方芎藭15克 当归15克 独活20克 细辛 白芷各20克
功能主治治风齿,牙齿疼痛肿胀,口臭。(牙疼牙痛)
用法用量上药切碎,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含漱,每日三至五次,至愈为止。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引《广济方》
处方55、薯蓣散处方薯蓣90克 细辛45克 秦艽 天雄各60克 独活 桂心 山茱萸各75克
功能主治治肝肾不足,风邪上侵,头部牵引,目睛疼痛,偏视不明。
用法用量上药七味,捣末下筛。每次9克,用酒送服,一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56、泻肾汤处方枸杞子36克 生地黄 黄柏(酒洗,炒)知母(酒洗,炒)麦门冬(去心)山萸肉(去核)白芍 归尾各3克 五味子7粒 白茯苓 独活各2.5克
制法上药锉。
功能主治治食辛辣炙博之物过多致瞳人散大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五
处方57、增损当归丸处方四物汤15克 防风 独活 全蝎各15克 续断(原方无)茴香各30克 苦楝(酒煮)玄胡索(炒)木香 丁香各6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三阴受邪,心腹疴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下。
摘录《医学正传》卷四引河间
处方58、医痫无双丸处方南星30克 半夏30克(二味用白矾、皂角、生姜煎汤浸一日夜透,切片,随汤煮干,去矾、皂、姜不用)川芎9克 归身(酒洗)软石膏各30克 天麻21克 僵蚕1.5克 生地黄(酒炒)30克 荆芥穗15克 辰砂15克 川独活15克 乌犀角15克 白茯苓(去皮)拣参各30克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麦冬(去心)白术(去芦油)陈皮(去白)各15克 酸枣仁(炒)15克 黄芩9克 川黄连(去毛)15克 白附子(煨)珍珠 甘草各9克 金箔30片
制法上为细末,用好酒打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降火镇惊,养血理脾,宁心定志。治痫症。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59、滋阴息风汤处方熟地12克 当归6克 枸杞9克 菟丝12克 甘菊6克 巴戟天9克 豨莶9克 天麻2.4克 独活3克(酒炒)红枣10枚 生姜3片
功能主治治肾风。头目眩晕,心中悬悬,惊恐畏人,常欲蒙被而卧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60、黑神丹处方天麻(去芦)1两,蔓荆子1两,川芎1两,防风(去芦头)7钱,藁本(去土)7钱,白茯苓(去皮)7钱,细辛3钱半(去叶土),川鸟头2钱半(炮,去皮脐尖),牛膝(酒浸1宿)3钱,荆芥穗3钱,甘草(锉,炒)3钱,香白芷1两3分,赤芍药1两3分,白僵蚕(炒去丝嘴)4钱,细松烟墨(烧,醋淬)4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一切风气上攻,口眼不正,肌肉瞤动;偏正头疼,头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温酒送下;荆芥汤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