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秀重明丸

医药知识2023-02-09 10:50:15百科知识库

五秀重明丸

五秀重明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

五秀重明丸的基本资料

五秀重明丸(《卫生宝鉴》卷十)

处方甘菊(开头者)500朵 荆芥穗500穗 木贼500根 楮实500个 川椒500粒(炒,去目)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翳膜遮睛,隐涩昏花。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时时咽下;含化亦得。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肉、热物。

五秀重明丸相关中药材

1、荆芥

别名假苏,鼠蓂,姜芥,假苏,姜苏,稳齿菜,四棱杆蒿,香荆荠,线荠。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全草。秋季花开穗绿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亦有先单独摘取花穗,再割取茎枝,分别晒干,前者称“荆芥穗”,后者称“荆芥”。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江苏、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的全草,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长45~90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淡紫红色,被有短柔毛。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呈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质脆易脱落。枝顶着生穗状轮伞花序,呈绿色圆柱形,长7~10厘米;花冠多已脱落,只留绿色的萼筒,内有4个棕黑色的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浅紫色、茎细、穗多而密者为佳。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①《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②《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③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④《食疗本草》:“助脾胃。”⑤《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⑥《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⑦《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⑨《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备注同属植物裂叶荆芥东北等地亦作荆芥使用。裂叶荆芥的形态与上种相似,唯叶的最终裂片较宽,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穗较大而疏;苞片卵圆形,带紫紫色;花冠蓝紫色,比萼片长1/2。

2、楮实

别名楮实子,角树子,野杨梅子,构泡,谷实,谷子,楮实子,楮桃,谷木子,谷树子,谷树卵子。

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果实。8~10月间当果实成熟呈红色时打下,晒干,除去杂质。

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甘肃。此外,浙江、福建、安徽、四川、山东、江苏、江西、陕西、广西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果实呈卵圆形至宽卵形,顶端渐尖,长2~2.5毫米,直径1.5~2毫米。外表面黄红色至黄棕色,粗糙,具细皱纹。一侧具凹下的沟纹,另一侧显着隆起,呈脊纹状,基部具残留的果柄,剥落果皮后可见白色充满油脂的胚体。气弱,味淡而有油腻感,以色红、子老、无杂质者为佳。

功能主治滋肾,清肝,明目。治虚劳,目昏,目翳,水气浮肿。①《别录》:“主阴痿水肿,益气,充肌肤,明目”②《日华子本草》:“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劳,助腰膝,益颜色”③《本草汇言》:“健脾养肾,补虚劳,明目”

3、木贼

别名锉草,笔头草,笔筒草,节骨草,木贼草,锉草,节节草,擦草,无心草,响草,接骨叶,笔杆草,笔管草。

来源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夏、秋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按粗细扎成小捆,阴干或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河岸湿地、溪边,喜阴湿的环境,有时也生于杂草地。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主产东北及陕西、湖北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呈长管状,中空有节,不分枝。长30~60厘米,直径约5毫米,每节长3~6厘米。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多数纵枝,顺直排列,其上密生细刺,触之有粗糙感。节处有筒状深棕色的鳞叶。易自节处拔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内有灰白色或浅绿色的薄瓤。气无,味甘,微苫涩。以茎粗长、色绿、质厚、不脱节者为佳。

功能主治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肝,疟疾,喉痛,痈肿。①《嘉祜本草》:“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积块,益肝胆,明目,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②《纲目》:“解肌,止泪,止血,去风湿,疝痛,大肠脱肛”③《本草正》:“发汗,解肌。治伤寒,疟疾。去风湿,散火邪”④《玉楸药解》:“平疮疡肿硬,吐风狂痰涎。治痈疽瘰疬,疔毒,疖肿,汗斑,粉渣,崩中赤白诸证”

备注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尚以同属植物纤细木贼(笔管草)的全草作木贼使用。参见“土米贼”条。

本文标签: 药学  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五泻汤
2023-02-09
五香丸
2023-02-09
五香汤
2023-02-09
五香伤膏
2023-02-09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