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别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甘;淡;平,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小编整理出含有茯苓的处方共1414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101~2160共60个。
处方1、胡麻饮处方金银花1两,赤茯苓1两,明天麻1两,胡麻1两,防风5钱,荆芥5钱,羌活5钱,独活5钱,僵蚕5钱,连翘5钱,五加皮5钱,地骨皮5钱,当归5钱,黄芩5钱,黄连5钱,杜仲5钱,牛膝5钱,黑牵牛5钱,苡仁5钱,角刺5钱,土茯苓1两。
功能主治疠疮初起。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处方2、活命仙丹处方木鳖子3个(切片),斑蝥7个(陈土炒,去头足),米1撮(炒),大黄5钱,刘寄奴5钱,茯苓5钱,麝香1分。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癫狗咬伤。
用法用量每服3钱,黄酒调下。
注意服药切忌色欲,须二月不行房,并忌发物。
各家论述是方用木鳖、斑蝥者,以狗最畏二物也;木鳖大凉,又能泻出热毒,得大黄以迅扫之,则热毒难留;刘寄奴善能逐血,尤走水窍,佐茯苓利水更速,引毒气从小便而出也;麝香虽亦走窍,然用之不过制斑蝥、木鳖,使之以毒攻毒耳。中有妙理,非漫然而用之也。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处方3、健脾丸处方白术(微炒)5两,陈皮(洗净,存白)3两,半夏(泡7次,姜汁拌炒)3两,神曲(炒)2两,山楂(去子,蒸,晒)2两,归身(酒洗)2两,白芍药(炒)2两,白茯苓(去皮)2两,川芎(小者佳)1两半,黄连(姜汁炒)1两半,香附(童便浸)1两,枳实(面炒)1两,炙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荷叶包老米饭,慢火上蒸饭为丸,如小赤豆大。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每服80-90丸,食后滚白水送下。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4、菟丝子丸别名大菟丝子丸
处方菟丝子1两(净洗,酒浸),泽泻1两,鹿茸1两(去毛,酥炙),石龙芮1两(去土),肉桂1两(去粗皮),附子(炮,去皮)1两,石斛3分(去根),熟干地黄3分,白茯苓3分(去皮),牛膝3分(酒浸1宿,焙干),续断3分,山茱萸3分,肉苁蓉3分(酒浸,切),防风3分(去苗),杜仲3分(去粗皮),补骨脂3分(去毛,酒炒),荜澄茄3分,沉香3分,巴戟3分(去心),茴香(炒)3分,五味子半两,桑螵蛸半两(酒浸,炒),芎䓖半两,覆盆子(去枝叶萼)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填骨髓,续绝伤,补五脏,去万病,明视听,益颜色,轻身延年,聪耳明目。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小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忪气短,夜梦惊恐,精神困倦,喜怒无常,悲优不乐,饮食无味,举动乏力,心腹胀满,脚膝痿缓,小便滑数,房室不举,股内湿痒,水道涩痛,小便出血,时有余沥。
用法用量大菟丝子丸(《准绳·类方》卷二)。
摘录《局方》卷五
处方5、茯苓散处方人参1钱(去芦),甘草(炙)1钱,山药1钱,当归1钱(炒),白茯苓8分,桂心5分,麦冬1钱,远志2钱(去心),大枣2枚,生姜5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产后心虚,忪忡不定,恍惚多惊。
用法用量水2盏,煎1盏服。
摘录《明医指掌》卷九
处方6、寄生汤处方桑寄生(去苗)半两,肉桂(取心)半两,当归半两,白茯苓半两,白芍药半两,人参半两,熟地黄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半两,黄耆1两,鳖甲1两(醋炙),牛膝3分。
功能主治产后百损,腹胁痛,不下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先用豮猪石子1枚(劈破去筋膜,水2大盏,加生姜4片,大枣1个,煎至1盏,却去石子等,取汁,入药3钱,煎至6分,绞汁,食前服,1日2-3次。
摘录《产宝诸方》
处方7、绫锦养脾丸处方木香1钱1字,丁香1钱1字,沉香1钱1字,红豆1钱1字,大椒1钱1字,官桂(去粗皮)1钱1字,附子(炮裂,去皮脐)1钱1字,肉豆蔻2钱半,白豆蔻(去皮)2钱半,荜澄茄2钱半,川姜(炮裂)2钱半,荜茇2钱半,甘草(锉,炙黄)2钱半,人参(去芦头)2钱半,白茯苓(去皮)2钱半,白术2钱半,陈皮(去白)2钱半,神曲(打碎,微炒)2钱半,麦糵(炒黄)2钱半,缩砂仁2钱半,诃子肉2钱半,良姜(锉,炒)6钱1字,厚朴(去粗皮,生姜制)6钱1字,破故纸(微炒)6钱1字。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6丸。
功能主治大补脾胃,极进饮食,调顺三焦。保养荣卫。主脾肾俱虚,冷气攻刺心胸腹胁,小肚疼痛,呕逆痰水。口苦,噫气吞酸,及膀胱冷气奔冲,腰背脐腹绞痛。手足微冷,小便频数。又治卒暴心疼,霍乱吐逆。妇人血气症瘕,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此药虽有3-5味辛热药,炼蜜合和,成约4两半药,并炼净熟蜜约4两半,计9两分作54丸,每1丸重1钱6分有余。每服1丸,空心、食前沸汤磨化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处方8、第四和剂汤处方附子1钱,白术1钱,黄耆1钱,芍药1钱,桂枝5分,干姜5分,茯苓5分,半夏5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妊妇大便下利。
用法用量上以水2合半,煮取1合半服。
摘录《产论》
处方9、麻黄散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黄芩1两,赤芍药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芎䓖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独活1两,赤茯苓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身体缓急,口眼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惚惚,神情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10、茯苓汤别名六味茯苓汤
处方半夏(汤泡7次)1两,赤茯苓(去皮)1两,橘红1两,枳实(去瓤,麸炒)半两,桔梗(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支饮,手足麻痹,多睡眩冒。
用法用量六味茯苓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摘录《济生》卷三
处方11、厚朴散别名厚朴汤
处方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丁香半两,木香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术1两,当归1两(锉,微炒),人参1两(去芦头),诃黎勒1两(煨,用皮),干姜3分(炮裂,锉),白茯苓1两,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气虚,腹胁胀满,吃食难消,面色萎黄,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厚朴汤(《鸡峰》卷十二)。本方原名厚朴丸,与剂型不符,据《医方类聚》改。
注意忌生冷、油腻、湿面、黏滑。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12、腹疝汤处方人参、黄耆、茯苓、白术、炮附子、沉香、木瓜、羌活、川芎、紫苏、甘草。
功能主治通调脏气。主疝气腹痛,即五脏疝不干睾丸者。
用法用量加姜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
处方13、大黄茯苓丸处方大黄、茯苓、桂枝、芍药、桃仁、牡丹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兔屎大。
功能主治妇人有症痼蓄瘀害妊娠者。
用法用量每日1丸,食前服。不知,加至3丸。
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处方14、羚羊补肝散处方羚羊角3两(镑),人参3两,茯苓2两,防风2两,细辛1两,黑参1两,车前1两,黄芩1两,羌活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风内障。
用法用量食后米汤调服2钱。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15、茅花四苓汤处方茅花3钱,猪苓1钱5分,泽泻1钱5分,苍术1钱5分,茯苓1钱5分。
功能主治冒暑致鼻血者。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处方16、保安四圣饼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炙甘草5钱,南星(炮)5钱,白附子5钱,代赭石(煅,醋淬)1两,蛇含石(煅)2钱。
制法上为末,端阳日粽捣为饼,计重1钱。
功能主治吐、泻、惊、疳;吐泻日久,恐传慢惊。
用法用量每服1饼,吐,生姜汤送下;泻,米饮送下;惊,薄荷汤送下;疳,米泔水送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处方17、调元健步丸处方当归(酒洗)2两,川黄柏(盐酒炒)2两,枸杞2两,牛膝3两(盐酒浸),白芍药(微炒)1两,白茯苓1两,白术(炒)1两,苍术1两,陈皮1两,炙甘草3钱,木瓜8钱,五加皮8钱,川续断7钱,泽泻5钱,防己5钱。
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虚血少,湿热兼行,足履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或10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18、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人参3分(去芦头),牡蛎粉3分,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熟干地黄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皱皮脐),石南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白茯苓1两,白芍药半两,桂心半两,石斛1两(去根,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磁石1两(捣碎,水淘去赤汁)。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损,小便余沥,阴蒌湿痒,四肢羸弱,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19、茯苓散处方赤茯苓1两,槟榔3钱,桂心5钱,大腹皮5钱,川茴香(炮,炒)5钱,良姜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汗下后,脐下有动气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沸汤点服。
摘录《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处方20、虎潜丸处方虎骨、白术、白茯苓、甘草、归身、川乌头、生地黄、白芍、黄耆、杞子、人参、杜仲、牛膝。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不足,虚损。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周慎斋遗书》卷五
处方21、疳积膏处方白术(蜜炒)1两,麦冬(去心)1两,茯苓7钱,使君子肉(炒)8钱,楂肉(炒焦)5钱,麦芽(炒)5钱,芡实4钱,莲肉4钱,橘红4钱,青皮(麸炒)2钱。
制法水熬膏。
功能主治潮热,面黄肌瘦,烦渴吐泻,肚大青筋,手足如柴,精神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2匙,早、晚开水调服。身热咳嗽,加地骨皮、百部各3钱;肚腹饱胀,便泻肠鸣,虫出不和,加槟榔1钱半,木香5分。
摘录《卫生鸿宝》卷三
处方22、大茯苓丸处方白茯苓(炼成粉)2斤,云母(炼成粉)2斤,天门冬粉2斤,羊脂5斤,白沙蜜5斤,白蜡5斤,麻子油3斤,松脂(炼成者)10斤。
制法上药入银器中,微火煎令匀,紫色乃止,为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轻身不老,明耳目,强力。
用法用量日服3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处方23、黄耆汤处方黄耆(锉)2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咽喉中肿痒,微嗽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破),大枣2枚(擘),煎至5分,去滓,空腹食前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处方24、栝楼根散处方栝楼根2两,赤茯苓2两,玄参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苦参3分(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渴利后心烦体热,皮肤生疮,瘙痒。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浆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25、草还丹处方蒺藜(炒)3斤,黑豆(用小粒,炒,存性)3斤,菟丝饼1斤(酒蒸),白茯苓(乳浸)8两,当归(酒洗)1斤,黄芩(酒洗)1斤,萝卜子8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重2-3钱。
功能主治补益。主诸虚百损。
用法用量早、晚滚水送下。春、冬用苍术1斤,赤茯苓8两(牛乳浸);夏、秋用白术1斤。
摘录《良朋汇集》卷二引丁君弼方
处方26、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白术1两(米泔浸半日,炒),芎藭1分,当归(焙干)1分,芍药1分,防风(去叉)1分,赤茯苓(去黑皮)1分,黄耆(细锉)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憎寒壮热,头痛体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枚(擘破),生姜3片,煎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27、济水汤处方白术2两,肉桂3钱,茯苓1两,山药1两,薏仁1两,茵陈1钱,芡实5钱。
功能主治补肾中之火,去湿健脾。主肾疽之症,由肾寒而成,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不思饮食,不得卧。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用白术以健脾也,然而白术能利腰脐之气,是健脾正所以健肾;况茯苓、山药、芡实之类,俱是补肾之味,又是利湿之剂;得肉桂以生其命门之火,则肾不寒,而元阳之气自能透化于膀胱;况所用薏苡之类,原是直走膀胱之品,所谓离照为空,而冰山雪海尽行消化,何黄之不散哉!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28、家传保和丸处方人参3钱,白术(去芦)3钱,白茯苓(去皮)1钱半,甘草(炙)1钱,山楂肉1钱,麦芽1钱,神曲(炒)1钱。
制法上为末,另用神曲水煎作糊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素弱,不能传化,饮食略多,便成内伤。
摘录《育婴秘诀》卷一
处方29、凉肝丸处方防风2两,黄芩1两,茺蔚子1两,黑参1两,大黄1两,知母1两,人参1两半,茯苓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斑疮入眼外障。小儿患斑疮时,不忌口将息,热气在肝,上冲入眼,目痛泪出,赤涩、怕日难开,肝膈壅毒,致成障翳,肿便翳如银色。肝胆伏热而致五软,面红唇红,肌热。
用法用量先用秦皮汤洗之,然后每服10丸,空心以茶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龙木论》
处方30、调元健脾保肺汤处方白茯苓、人参、黄耆、牡丹皮、陈皮、沙参、白芍(酒炒)、甘草、当归、百合、薏苡仁、麦门冬。
功能主治痧后面色青白,唇淡气弱,瘦弱成疳疾。
用法用量大便不实,泻白色者,加木香、白术、诃子少许;泻黄色者,加酒炒黄芩、车前子。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七
处方31、浸黄酒处方人参(拣肥大者,去芦)5钱,白术(去梗,泔浸,土炒)1两2钱,茯苓(坚白者,去皮,为本,水澄去浮,晒干)8钱,大甘草(炙)5钱,当归(全用,酒浸,姜制)6钱,生地黄5钱,熟地黄(拣,酒浸)5钱,白芍(酒炒)5钱,牛膝(去苗,酒浸,焙)8钱,杜仲(姜汁炒,净)6钱,生姜(洗,切)5钱,黄柏(厚者,酒洗,炒)1两,知母(南者,去皮毛,酒炒)8钱,破故纸(盐、酒炒)3钱,甘州枸杞(去萼)1两,茅山苍术(浸,炒)6钱,山药(大者,焙)5钱,琐阳(酥炙)7钱(如无,以苁蓉代),山茱萸(去核)7钱,石菖蒲(去毛,焙)5钱,远志(甘草水煮,去心)5钱,陈皮(去白,盐水浸,焙)7钱,莲肉(去心,焙)8钱,鹿角霜5钱(如无,加菟丝子),天门冬(去心)5钱,麦门冬(去心)5钱。
制法上各制净,各称足,冬用黄酒,夏用烧酒50壶,坛内用生绢袋装药系口,入坛中,春浸14日,夏浸7日,秋浸14日,冬浸21日出。日饮数杯;药滓焙干,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血,理脾胃,滋肾水,强腰脚,益精神,开心明目。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酒送下。可以常服。
摘录《便览》卷三
处方32、理气散瘀汤别名理气止瘀汤
处方人参1两,黄耆1两(生用),当归5钱(酒洗),茯苓3钱,红花1钱,丹皮3钱,姜炭5钱。
功能主治妊妇有跌扑闪挫,遂致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者。
用法用量理气止瘀汤(《辨证录》卷十二)。胎未堕,宜加杜仲(炒炭)1钱,续断(炒黑)1钱;若服已堕,服原方;血崩不止,加贯众炭3钱;若血闭心晕,加玄胡炭1钱。
各家论述此方用人参、黄耆以补气,气旺则血可摄也;用当归、丹皮以生血,血生则瘀难留也;用红花、黑姜以活血,血活则晕可除也;用茯苓以利水,水利则血易归经也。
摘录《傅青主女科》
处方33、大茯苓丸处方白茯苓5斤(锉碎,甑中蒸1炊久,晒干,为末),白沙蜜3斤,柏脂7斤(静处作灶泥,大釜于上,加甑,取白茅锉令齐整,先人甑内衬,次安柏脂在上,釜内用石灰水蒸之令消,入釜中,去甑,接取釜内脂入冷水中,以扇扇之,两人对引之30过,复蒸,如前3遍,逐遍换釜中石灰水;取柏脂再入甑釜中,用醋浆水添深,又如上法蒸之3遍,逐遍换醋浆水;满3遍,又以好酒入釜中添深,如上法3遍,蒸炼了)。
制法上药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轻身不老,明耳目,强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冬月温酒送下,饥者频服之,不饥为度;如饮酒不得,只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处方34、胡麻散处方胡麻1两,桂心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人参(去芦头)1两,泽泻1两,黄耆(锉)1两,白茯苓1两,五味子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地骨皮半两,天门冬(去心)半两,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不足,咳逆上气,不欲饮食,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薤白2茎,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35、桔梗散处方桔梗3分(去芦头),前胡1两(去竿头),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旋覆花半两,大腹皮半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半两,赤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心腹痞满,气喘,痰涎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36、茯苓散处方茯苓8分,麦门冬8分,通草8分,升麻8分,紫菀1钱,知母1钱,桂心4分,赤石脂、淡竹叶10片,大枣2个。
功能主治心经实热,口干烦渴,眠卧不安。
用法用量水2盏,煎8分,温服。
摘录《医统》卷二十
处方37、宽中散处方枳壳、桔梗、甘草、茯苓、半夏、芍药。
功能主治脾胃气滞,膈塞腹满,胸胁不利,胃脘疼痛,吞酸嘈杂。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钟半,加生姜3片,煎服。膈塞腹满,加紫苏叶、青皮、大腹皮、厚朴、香附;气盛少食,加麦芽、砂仁、山楂;气结胸胁不利,或咳嗽,加炒瓜蒌仁、桑白皮;郁气胸膈痛,加香附、抚芎;冷气胃脘作痛,加青皮、陈皮、元胡、木香、草豆蔻;气郁胸中,心下满闷,加川连、神曲、贝母;气盛久郁,膈间上下游走,吞酸嘈杂刺心,加细辛、栀子、黄连、枳实,气病感寒作喘,加苏子、麻黄、杏仁、荆芥穗;病后气肿,加大腹皮、五加皮、苏子。
摘录《便览》卷二
处方38、茯苓散处方茯苓1两,当归5钱,川芎5钱,桂心5钱,白芍5钱,黄耆5钱,人参5钱,熟地5钱。
功能主治产后蓐劳。生产日浅,运动用力,四肢寒痛,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水2钟,加猪肾1双,去脂膜细研,加生姜3片,大枣2个,同煎1钟,去肾、生姜、大枣,加没药5分,煮取7分,去滓,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冯氏锦囊秘录》卷十八
处方39、茯苓丸处方茯苓8分,甘草7分(炙),杏仁50枚,人参7分,厚朴5分(炙),干姜7分,黄耆6分,桂心4分,当归8分,芎藭5分,干地黄8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焦虚寒损,腹中瘀血,令人喜忘,不欲闻人声,胸中气塞而短气。
用法用量初服20丸,加至30丸,清白饮送下,日2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酢物、芜荑。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下焦真阳亏损,则胸中大气不布,而致血涩不调,瘀滞腹内,故需辛温攻补兼施,方克有济。盖参、耆、甘草不得厚朴、杏仁之宣散则滞而不行;芎、归、地黄不得姜、桂之破结,则瘀而不化;茯苓一味,不独治畜血喜忘,并守五脏正气也。
摘录《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处方40、茯苓半夏汤处方制半夏(醋炒)4钱,茯苓2钱,甘草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暑忽然昏倒。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调下。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一
处方41、柏子养心丹别名柏子养心丸
处方柏子仁2钱5分,黄耆1两,茯苓2两,酸枣仁(炒)2钱5分,川芎1两,当归1两,半夏曲1两,甘草1钱,人参(去芦)2钱5分,肉桂(去粗皮)2钱5分,五味子(炙)2钱5分,远志(炙)2钱5分。
制法上为细粉,炼蜜为丸,重3钱,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安神益智。主心血不足,精神恍惚,怔忡惊悸,失眠健忘。
用法用量柏子养心丸(《中国药典》一部)。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2、草还丹处方苍术4两(酒浸1两,醋浸1两,泔水浸1两,盐水浸1两,各1宿),胡芦巴1两(酒浸1宿),破故纸1两(酒浸1宿),覆盆子2钱(拣净),茴香1钱(新肥者),川楝子1两,木香半两(坚实者),山药(坚白者)3钱,穿山甲(酥炙者)3钱,地龙(去净土)3钱,茯苓(坚圆者)3钱,枸杞子3钱,牛膝3钱(酒浸1宿)。
制法上晒干为细末,无灰酒糊为丸,如梧酮子大。
功能主治壮脾胃,进饮食,益精髓,补肾经,固元阳,轻腰脚,安五脏,通九窍,令人耳目聪明,悦颜容,乌须发,固牙齿,延年益寿,调摄元神。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酒送下,盐汤亦可,干物压之,1日2次。空心服毕,须行100步,使药力行。
摘录《瑞竹堂方》卷一引王国宝方
处方43、紧皮散处方白术(炮)、赤茯苓、木香、泽兰、厚朴(姜制)、续断、肉桂、槟榔、陈皮(去白)、麦芽(炒)、神曲、青皮、椒目、木通、扁豆。
功能主治一切肿,经取已消,脾胃虚弱。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加生姜、枣子、苏叶同煎,空心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处方44、茯苓丸别名茯苓煎
处方茯苓1两,人参2两,桂肉2两,干姜2两,半夏2两,橘皮1两,白术2两,枳实2两,葛根屑1两,甘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痰水,令能食,强力养胎。主妊身阻病,患心中烦闷,头重眩目,憎闻饭气,便呕逆吐闷颠倒,四肢委热,不能胜持。
用法用量茯苓煎(《鸡峰》卷十五)。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糖、桃、李、雀肉、酥。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方合理中、六君、枳术、桂苓等汤,统以健脾运痰为务,妙用尤在葛根一味,鼓舞胃中清阳之气,生津止呕,不致潴积汪洋,七味白术散之发源本此,又须先服半夏茯苓汤者,攸赖细辛以搜邪散结,地黄、芎、芍以保护胎息也。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二引《小品方》
处方45、黄耆汤处方黄耆(细锉)半两,人参1两,白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京三棱(锉)1两,芎䓖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诃黎勒皮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桔梗(炒)半两,柴胡(去苗)半两,牡丹皮3分,甘草(炙,锉)3分,芍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热肠寒,食已复饥,小腹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46、大定志丸处方消石1两,丹砂1分,白茯苓(去黑皮)2两,人参2两。
制法上为末,粟米饭为丸,如弹丸大。
功能主治心脏实热,狂言妄语,心神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1丸,沙糖新汲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47、滑石汤处方滑石16分,子芩14分,冬瓜子8分,车前子1升,通草12分,茯苓5分。
功能主治小儿热病,小便赤涩不通,尿辄啼呼。
用法用量以水4升半,煮1升2合,1-2岁为3服,百日服1合。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引《婴孺方》
处方48、枇杷叶散处方枇杷叶3两(拭去毛,炙微黄),前胡2两半(去芦头),赤茯苓2两,桂心3分,犀角屑1两,槟榔1两,桑根白皮3分(锉),赤芍药1两半,芦根3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往来寒热,胸胁气满,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49、腹痛广济散处方人参1两半,厚朴8钱(制),当归3两,陈皮1两半,茯苓1两半,炙甘草5钱,生姜7片,砂糖3两(炒灰)。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胁肋腹痛,脉软弦涩者。
用法用量酒煎3钱,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妇努力太过,中气大伤,不能统运营血,故胁肋胀满,腹痛不止。人参补中气之虚,厚朴散腹胁之满,当归养血以荣经,陈皮利气以和胃,茯苓渗湿气,炙草益胃气,煨生姜温胃散滞气,砂糖灰去宿生新血以行血滞也。为散酒煎,务使中气内充,则血不复滞,而经脉清和,何患胁肋疼胀不去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50、健脾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3钱,当归3钱,白茯苓1钱,白芍1钱,神曲1钱,吴萸1钱,大腹皮4分,陈皮4分,砂仁5分,麦芽5分。
功能主治妇人伤食,误服消导药成胀,或胁下积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处方51、健脾饮处方厚朴(去粗皮,锉碎,每1斤用生姜1斤,切薄片,烂杵,拌匀,酿1宿,慢火炒干,再炒热,用酸醋淬透,仍以慢火炒干)1两,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皮)2钱半,肉豆蔻2钱半,半夏(制)2钱半,益智仁2钱半,净香附2钱半,良姜(锉片,东壁土炒)2钱,诃子肉2钱,甘草(炙)5钱。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主小儿泻利,呕吐,及诸病后气血虚弱,有痰恶心,腹中微痛,饮食减,精神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枚,煎7分,空心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活幼新书》卷下
处方52、接气饮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黄耆5钱,麦冬5钱,茯苓3钱,当归3钱,贝母1钱,神曲1钱,炮姜5分。
功能主治妇人气虚,有怀妊至7-8月,忽然儿啼腹中,腹亦隐隐作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处方53、调气清脑汤处方苏子、杏仁、橘红、砂仁、白茯苓、桑白皮、马兜铃。
功能主治孕妇肺阴不足以养胎,致肺气不肃,咳嗽气促,震动胞络,胎因不安,每致7月而半产者。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处方54、调经酒处方当归4两,川芎4两,吴萸(泡去苦味)4两,白芍(炒)3两,白茯苓3两,陈皮3两,玄胡索3两,丹皮3两,熟地6两,香附米(醋炒)6两,小茴香(盐炒)2两,砂仁2两。
功能主治月水不调,腹内疼痛,症瘕成块。
用法用量火酒30斤,南酒20斤,同蒸。
摘录《奇方类编》卷下
处方55、大圣茯苓散处方茯苓、麦冬、香附、陈皮、厚朴、黄耆、紫苏、茯神、黄芩、黄连、川芎、当归、白芍、地黄、人参、白术、木香、甘草。
功能主治安心神,保胎定痛。主妊娠无外感症,血虚内热乘心,忽然心悸如怔忡状,醒则烦闷,睡则多惊,或卧中言语恍惚,加以臌胀腹满,连脐急痛,坐卧不宁,气逆迫胎。
各家论述妊娠患此,由受孕则血聚养胎,血已虚而又有邪热乘之,血虚则生内热。是方麦、神安神清心;四君、黄耆补气生血;芩、连清上、中二焦之热;四物养血益荣;陈、朴消胀除满;木、附通利三焦之气。本病则心悸,标病则胀满迫痛。此方标本两治而胎自安矣。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56、茯苓丸处方赤茯苓(去粗皮)1两,当归1两,黄连(去须,炒)1两,黄柏(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痢及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赤白痢,加阿胶末1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57、鹿附汤处方鹿茸5钱,附子3钱,草果1钱,菟丝子3钱,茯苓5钱。
功能主治寒湿,湿久不治,伏足少阴,舌白身痛,足跗浮肿。
用法用量上用水5杯,煮取2杯,1日2次,滓再煮1杯服。
各家论述湿伏少阴,故以鹿茸补督脉之阳。督脉根于少阴,所谓八脉丽于肝肾也;督脉总督诸阳,此阳一升,则诸阳听令。附子补肾中真阳,通行十二经,佐之以菟丝,凭空行气而升发少阴,则身痛可休。独以一味草果,温太阴独胜之寒以醒脾阳,则地气上蒸天气之白苔可除;且草果,子也,凡子皆达下焦。以茯苓各谈渗,佐附子开膀胱,小便得利,而跗肿可愈矣。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58、茯苓汤别名茯苓加减汤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3两,陈橘皮(去白,焙)3两,泽泻3两,桑根白皮(锉)3两,芍药4两,白术4两,人参2两,桂(去粗皮)2两,石膏8两,半夏6两(汤洗7遍)。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中积热,食已辄饥,面黄肌瘦,胸满胁胀。
用法用量茯苓加减汤(《宣明论》卷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59、厚朴散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黄连(去须,微炒)1两,干姜(炮)1两,当归(切,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无食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肠受寒,腹痛下重,便利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粥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60、凉肝导赤汤处方生地、丹皮、泽泻、赤茯苓、炒山栀、人中黄、赤芍、木通。
功能主治双目流血。
用法用量灯心7寸为引。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