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别名化皮、化州橘红、柚皮橘红、柚类橘红、兴化红、毛柑、毛化红、赖橘红。),苦;辛;温,燥湿化痰;理气;消食。主风寒咳喘痰多;呕吐呃逆;食积不化;脘腹胀痛,本文介绍了含有化橘红的处方28个。
处方1、麻石加味汤处方麻黄1g,生石膏9g(先煎),杏仁4.5g,甘草1.5g,牛蒡子6g,炙化橘红6g,川贝母3g(以上为3岁小儿用量)。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化痰定喘。主小儿细菌性肺炎,高热喘促,咳嗽痰鸣,躁烦不安。
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处方2、救肺生化汤处方白蛤壳5钱,桃仁13粒,川芎2钱,当归3钱,炙甘草5分,炮姜5分,琥珀1钱,黑料豆1合,川贝2钱(炒),真化橘红1钱,苏木5分,降香4分。
功能主治败血冲肺。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半盏、童便1盏冲服。
摘录《医方简义》卷六
处方3、理脾和肝化湿膏处方西洋参3钱(研),茅术2钱,杭芍5钱,玄参5钱,化橘红3钱,猪苓5钱,泽泻3钱,云苓5钱,旋覆花3钱(包煎),枳壳3钱(炒),川贝3钱(研),蒌皮3钱,菟丝饼5钱,玉竹3钱,菊花3钱,桑皮3钱,莱菔子3钱(研),竹茹3钱,鸡内金4钱,三仙饮3钱。
功能主治理脾化湿。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煎透,去滓,再熬浓汁,兑蜜5两。每服3匙,白开水送下。
各家论述本方以理脾化湿为主,仿五味异功之意旨在理脾,用五苓散去肉桂而淡渗利湿,以三仙饮、莱菔、枳壳、内金助健脾和胃之力,桑皮、蒌皮清肺以利水之上源,并助川贝祛痰止咳之效,杭芍、菊花、玄参、菟丝饼双理肝肾,玉竹、竹茹润燥止呕,旋覆花降逆和胃并可祛痰。倘长期服用,对脾虚湿蕴,肝肾不足者当有裨益。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4、黄耆鸡首煎处方人参2分,绵耆3钱,草节1钱,川芎8分,归身1钱半,化橘红1钱半,赤芍1钱半,雄鸡头1枚(酒洗,去毛)。
功能主治痈疽。
摘录《外科图说》卷一
处方5、桔梗独活汤处方桔梗1钱5分,独活1钱5分,苏梗1钱5分,条芩1钱5分,真化橘红8分。
功能主治子瘖。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青果1枚,水煎服。
摘录《医方简义》卷五
处方6、肺脓疡汤处方川贝母9g,桔梗9g,化橘红各9g,葶苈子6g,苇根30g,薏苡仁18g,金银花24g,连翘24g,旋覆花(布包)6g,代赭石(布包)12g,桃仁9g,杏仁9g,冬瓜子30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降气化痰,排脓。主肺脓疡成痈期或溃脓期,咳吐腥臭脓痰或脓血,胸中烦闷而痛,脉滑数,舌苔黄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处方以葶苈子、旋覆花、代赭石、苇根等药组成,加入化痰排脓,清热解毒等药。方中清热解毒用金银花、连翘;降气化痰用旋覆花、代赭石、葶苈子;清肺化痰用川贝母、化橘红;排脓用桔梗、苇根、薏苡仁、冬瓜子;宣肺止咳用杏仁;活血祛瘀用桃仁。
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处方7、肺炎汤处方麻黄3g,炒杏仁9g,甘草3g,生石膏30g(先煎),化橘红9g,牛蒡子12g,鱼腥草30g,川贝母9g。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大叶性肺炎。高热喘促,咳嗽胸痛,吐铁锈色痰,鼻翼煽动,脉洪大数,舌苔白或黄,少津。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本方为麻杏石甘汤加味而成,以麻黄、石膏为主药。麻黄属辛温解表药,若与寒凉药配伍,可为辛凉宣透之剂。麻黄散邪;石膏降热;杏仁利肺,肺气宣畅,内热得清,喘咳可平;加化橘红、川贝母清肺利痰;鱼腥草、牛蒡子清热解毒。热毒炎消,胸痛痰喘可愈。
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处方8、定喘汤1号处方葶苈子9g,苏子9g,杏仁9g,旋覆花6g(布包),代赭石12g(布包),麻黄3g,僵蚕9g,枇杷叶9g,射干9g,化橘红9g,川贝母9g,黛蛤散9g(布包)。
功能主治定喘,化痰,止咳,降气。主喘促痰呜,咳嗽,气闷,舌苔厚腻,脉大有力。
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处方9、橘红片别名橘红丸
处方化橘红14.4两,紫苏子7.2两,浙贝母9.6两,紫菀7.2两,陈皮9.6两,法半夏7.2两,杏仁9.6两,桔梗7.2两,生石膏9.6两,款冬花4.8两,生地黄9.6两,甘草4.8两,茯苓9.6两,麦门冬9.6两,栝楼皮9.6两。
制法热浸:款冬花、紫苏子、紫菀、麦门冬、甘草、化橘红;提油:陈皮;渗漉:生地黄、栝楼皮以48%乙醇提取;回流:杏仁,榨油后85%以上乙醇提取;原粉:浙贝母、法半夏、桔梗、茯苓、生石膏;合并上述药液及回收乙醇后,药液浓缩成膏,加入原粉制粒、干燥、整粒,定膏量为处方总量的20%,颗粒总量72两,混匀压片,每片重0.55g,每瓶装12片,置室内阴凉干燥处,用后密闭保存。
功能主治清肺除湿,止嗽化痰。主脾胃湿热引起的咳嗽痰多,呼吸气促,胸中结满,口苦咽干。
用法用量橘红丸(《中药制剂手册》)。
摘录《北京市中成药规范》
处方10、奉贤丸处方仙鹤草2两,荷叶炭2两,陈棕炭2两,川贝母1两,化橘红1两,茅根炭1两,当归炭1两,旱三七1两,白及1两,莲蓬炭1两,驴皮胶2两,生地炭2两,侧柏炭1两,槐花炭1两,茜草炭1两,陈蜜1两,蒲黄炭1两,山栀炭1两,甘草炭1两。
制法取上药进行干燥,混合碾细,照净粉量加炼蜜150~160%,和成大丸,每丸重4钱,蜡壳封固。
功能主治咳嗽吐血,便血,血崩。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至1丸,1日2次。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处方11、肺病统系丸处方川贝母1两,百合1两,橘皮1两,半夏曲1两,甘草1两,橘红5钱,杏仁(去皮,炒)1两,桑叶5钱,苏梗1两,梨膏1两,茯苓6钱(上药煎膏),北沙参4两,川贝母4两,化橘红3两,青黛3钱,蛤粉4两,白芥子(炒)1两,半夏曲6两,茯苓3两,枳壳3两,浮海石(煅)4两,瓜蒌皮4两,苏子(炒)4两,百合3两(上药共研)为细粉,过罗。另兑龙涎香1钱。
制法以前药膏加冷开水泛为小丸,晒干,每16两用珍珠母粉1两为衣。
功能主治润肺止嗽,化痰定喘。主肺气不清,咳嗽痰盛,胸满作喘,呼吸不均。
用法用量每服2钱,1日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12、橘红丸处方化橘红24两,贝母16两,茯苓16两,麦冬16两,杏仁(去皮,炒)16两,生石膏16两,瓜蒌皮16两,橘皮16两,生地16两,桔梗12两,紫菀12两,法半夏12两,苏子(炒)12两,甘草8两,冬花8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清肺祛湿,止嗽化痰。主肺胃湿热,咳嗽痰盛,胸中结满,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13、加减代赭旋覆花汤处方旋覆花3钱(包),代赭石4钱,浮海石3钱,姜半夏2钱,白茯苓3钱,炒苏子1钱5,炙甘草5分,炙白前2钱,化橘红1钱,老姜3片(去皮)。
功能主治伏饮内停,年有喘吼者。
摘录《镐京直指》
处方14、加味益心汤处方法半夏2钱,茯苓2钱,化橘红1钱半,炙甘草5分,炒枣仁3钱,远志1钱,石菖蒲8分,党参1钱半,枳实8分,松节3钱。
功能主治补益心气,温脾理痰。主心气不足,兼有脾湿而致心悸(房颤),头晕,冷汗多,便溏,脉右关沉滑,左沉弱,均有结代,舌苔薄白。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摘录方出《蒲辅周医疗经验》,名见《千家妙方》上册
处方15、加减地黄汤处方生地汁、丹皮、赤芍、柏叶(炒)、桃仁(去皮尖)、茜草(炒)、白苓、化橘红、甘草、木香(另研)。
功能主治吐血初起,兼有外感,经用加减参苏饮后,次用本方。
用法用量茅根为引。
摘录《医钞类编》卷七
处方16、麻杏二三汤处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茶叶6克,诃子6克,甘草5克。
功能主治化痰蠲饮,降气平喘,兼益肺脾。主肺脾两虚,痰饮阻肺。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重者,每日1.5剂,日服3次。
摘录焦树德方
处方17、再造丸处方蕲蛇肉20g 全蝎15g 地龙5g 僵蚕(炒)10g 穿山甲(制)10g 豹骨(制)10g 麝香5g 水牛角浓缩粉15g 牛黄2.5g 龟甲(制)10g 朱砂10g 天麻20g 防风20g 羌活20g 白芷20g 川芎20g 葛根15g 麻黄20g 肉桂20g 细辛10g 附子(制)10g 油松节10g 桑寄生20g 骨碎补(炒)10g 威灵仙(酒炒)15g 粉萆薢20g 当归10g 赤芍10g 片姜黄2.5g 血竭7.5g 三七5g 乳香(制)10g 没药(制)10g 人参20g 黄芪20g 白术(炒)18g 茯苓10g 甘草20g 天竺黄10g 制何首乌20g 熟地黄20g 玄参20g 黄连20g 大黄20g 化橘红40g 青皮(醋炒)10g 沉香10g 檀香5g 广藿香20g 母丁香10g 冰片2.5g 乌药10g 豆蔻10g 草豆蔻20g 香附(醋制)10g 两头尖(醋制)20g 建曲40g 红曲5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微甘、苦。
炮制上五十八味,除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蕲蛇肉等五十三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语言蹇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8、参茸保胎丸处方党参66g 龙眼肉20g 菟丝子(盐水制)33g 香附(醋制)41g 茯苓58g 山药50g 艾叶(醋制)41g 白术(炒)50g 黄芩66g 熟地黄41g 白芍41g 阿胶41g 炙甘草28g 当归50g 桑寄生41g 川芎(酒制)41g 羌活20g 续断41g 鹿茸20g 杜仲58g 川贝母20g 砂仁33g 化橘红41g
性状为深褐色的水蜜丸;味甜、微辛。
炮制上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滋养肝肾,补血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营血亏虚,身体虚弱,腰膝酸痛,少腹坠胀,妊娠下血,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9、橘红丸处方化橘红75g 陈皮50g 半夏(制)37.5g 茯苓50g 甘草25g 桔梗37.5g 苦杏仁50g 紫苏子(炒)37.5g 紫菀37.5g 款冬花25g 瓜蒌皮50g 浙贝母50g 地黄50g 麦冬50g 石膏50g
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0~3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2g,小蜜丸一次12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0、止咳橘红口服液处方化橘红66g 陈皮44g 法半夏33g 茯苓44g 款冬花22g 甘草22g 瓜蒌皮44g 紫菀33g 麦冬44g 知母22g 桔梗33g 地黄44g 石膏44g 苦杏仁(去皮炒)44g 紫苏子(炒)33g
性状为棕黑色的液体;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五味,石膏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备用;化橘红、陈皮、款冬花、苦杏仁四味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250ml;蒸馏器内药液滤过,滤液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其余法半夏等十味,粉碎成粗粉与上述药渣混匀,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依法渗漉,收集漉液2700ml,与上述备用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石膏水煎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6(50℃)。加入蔗糖80g,煮沸,静置24小时,滤过,加入羟苯乙酯0.3g、苯甲酸0.5g(两者先用适量热水溶解)及蒸馏液,加水调整总量至950ml,搅匀,冷藏48小时,取上清液,灌封,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2~3次;儿童用量遵医嘱。
注意忌食辛辣油腻。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1、橘贝半夏曲处方化橘红 川贝母 半夏 杏仁霜 远志 桔梗 甘草 天花粉 木香 肉桂 枇把叶 款冬花 紫菀 前胡 黑苏子 麻黄
制法制成颗粒剂。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痰多,咯吐不爽,气急胸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日服二次,吞服或冲服。
摘录《上海市药品标准》
处方22、九制香附丸处方香附18两(杵净,分作9份,每份2两,1份酒制,1份醋制,1份盐水制,1份童便制,1份小茴2两煎汁制,1份益智仁2两煎汁制,1份栀子炒黑2两煎汁制,1份莱菔子2两煎汁制,1份白附子、石菖蒲各1两共煎制。各汁俱春浸3日,夏浸1日,秋浸5日,冬浸7日,浸至日足,连渣同香附晒干,捡出香附,再将香附合1处,入砂锅内,用蕲艾5两,无灰陈酒同煮,酒干再添,再煮。须煮至香附黑色为度,取起晒干,为末听用),香附末8两,归身(酒洗)4两,大熟地(姜汁蒸)4两,大生地(姜汁蒸)4两,白芍(酒炒)4两,川芎(酒洗)3两,白术(土炒)4两,甘草(蜜炙)9钱,枣仁(炒)2两,人参1两,茯苓1两,天冬(去心)2两7钱,益母草(嫩叶)4两,山萸肉2两,真化皮2两,元胡(醋炒)1两,阿胶(蛤粉炒)4两,条芩(酒炒)2两,砂仁(连壳)1两5钱。
制法上药各制如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安胎。主妇人百病。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3钱,清汤送下。
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处方23、辰砂五香丸处方血竭1钱5分,乳香1钱5分,没药1钱5分,辰砂1钱5分,元胡1钱,化州橘红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翻胃、噎膈、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3分,酒送下。
摘录《纲目拾遗》卷七引《张氏秘效方》
处方24、代参膏处方嫩黄耆5钱(肚嫩而箭样者,锉片用),白归身(截去头尾,酒洗净泥)5钱,肥玉竹1两,化州橘红3钱(如无真者,用新陈皮去净白亦可)。
制法共入砂锅内,用天泉水熬成膏。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
用法用量每早滚水调服。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处方25、飞马金丹处方巴豆霜3钱,广木香3钱,赖橘红3钱,五灵脂1两,广郁金(生打)1两,上雄黄1两,制锦纹1两,飞辰砂5钱,明乳香2钱,净没药2钱,山慈菇2钱,百草霜2钱。
制法上药各为末,称足分量,再合研一时许,米醋为丸,金箔为衣,如绿豆大,隔纸晒干,紧贮瓷器,置干燥处。
功能主治湿温。
用法用量20岁以上者,每服12丸;禀强者加3丸,老幼随减;2-3岁者,7丸或5丸;70-80岁者,9丸,温开水送下。半日或1-2时许,非吐必泻。孕妇遇急症,7丸为度。
摘录《湿温时疫治疗法》
处方26、保婴夺命丹处方姜半夏1钱半,天南星1钱半,全蝎1钱,明雄黄5分,天竺黄5分,朱砂1钱,牛黄2分,川黄连1钱,僵蚕1钱半,煅礞石1钱,明天麻1钱半,琥珀1钱,毛橘红1钱,钩藤1钱,锦纹大黄1钱,麝香5厘,冰片3分,紫赤金10张,川贝母1钱半。
制法上每1分作1丸,绵纸包,蜡固封。
功能主治感受时疫,痰涎壅盛,咳嗽呕吐,手足抽搐,胸膈膨胀,憎寒壮热,天吊急惊风。
用法用量1岁以内婴儿分2次服;1岁以外1次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
处方27、戈制半夏处方姜半夏4两,龙涎香1钱,毛橘红2钱,伽楠香2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化橘红5钱熬水,竹沥水1两,红曲兑色,江米面糊成饼,每个重5分,晒干即成。
功能主治舒气降逆,化痰止喘。主中风痰厥,蓄饮呕吐,哮喘咳逆,肝郁胃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研粉,用温开水冲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28、加味三仙饮处方焦三仙各1钱,毛橘红8分,竹茹3钱,干青果7个(研)。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利咽止呕。主肺胃壅热,咽喉肿痛,咳嗽痰稠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