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别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甘;淡;平,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小编整理出含有茯苓的处方共1414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021~1080共60个。
处方1、理肺丸处方前胡4两,苏叶4两,半夏4两,桔梗3两,枳壳3两,陈皮3两,党参2两,茯苓2两,葛根1两半,黄芩2两,木香8钱,甘草8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装袋或贮于瓷坛。
功能主治解表宁嗽,宣肺化痰。主感冒咳嗽,痰饮喘嗽,交冬即发,倚息难卧。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生姜汤为引。
注意忌食油腻。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处方2、萆薢汤处方萆薢1两半,当归(切,焙)1两,桔梗(炒)1两半,牡丹皮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0枚,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黄连(去须)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半,代赭1两半,贯众1两,大腹1两半,桂(去粗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覆盆子(去梗)1两,黄芩(去黑心)1两,吴茱萸(洗,焙,炒)半两,草豆蔻(去皮)1枚,桃仁(炒,去皮尖双仁)10枚,熟干地黄(焙)1两,蛇床子(炒)1两半,干姜(炮)半两,木瓜(去皮子,焙干)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腰痛,动转艰难,似有气注。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处方3、藿香散别名木瓜散、赤茯苓汤、藿香汤
处方藿香1两,白术1两,当归1两半(锉碎,微炒),木瓜3两(干者),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五味子1两,黄耆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不止,闷绝不住,腹痛转筋。
用法用量木瓜散(《圣惠》卷七十八)、赤茯苓汤(《圣济总录》卷三十八)、藿香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4、大保生丸处方人参半两,藁本半两,白茯苓半两,当归半两,赤石脂半两,生干地黄半两,白芷半两,延胡索半两,肉桂(去皮)半两,白芍药半两,白薇半两,川芎半两,白术半两,甘草(炙)半两,没药半两,牡丹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调和本气,滋补荣卫。主妇人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食前温酒化下。
摘录《产乳备要》
处方5、柴胡散处方柴胡1两半(去苗),五味子1两,桔梗1两(去芦头),熟干黄1两,白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紫菀1两(洗,去苗土),人参1两(去芦头),地骨皮1两,黄耆1两(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桂心1两,牡蛎粉1两,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白术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寒热,夜卧盗汗,四肢无力,吃食口苦,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6、黄芩汤处方黄芩2钱,白术2钱,麦门冬2钱,芍药2钱,甘草2钱,人参2钱,茯苓2钱,阿胶2钱,生姜3片,大枣2枚(一方有当归、川芎2钱,无黄芩、生姜)。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妇人妊娠3月,卒惊恐忧愁嗔怒喜。顿仆,动于经脉,腹满,脐苦痛;或腰背痛,卒有所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正印》卷下
处方7、大腹皮汤处方大腹皮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切,焙)1两,紫苏茎叶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甘草(炙,锉)1两,木通(锉)1两,桑根白皮(锉)半两,木香半两,槟榔(锉)半两,大黄(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肿满,因宿有抑郁,滞气留结不散,变为浮肿,烦闷咳逆,恶血不行。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8、桂术汤处方肉桂、人参、茯苓、甘草、陈皮、五味、白术(土炒)、香附(酒炒)、苍术(泔水浸)、罂粟壳、杜仲、补骨脂(盐水炒)。
功能主治温补固涩。主妇人产后脾胃气虚,或大肠虚寒遗粪,或白色兼沫水下者。
各家论述大肠虚则寒,粪白色,且水与沫兼下,其为虚寒无疑,法当温补加固涩之药。四君子加陈皮、香附则运气,加粟壳、五味则固脱;苍术、肉桂辛热以祛寒;杜仲、补骨脂辛温以补两尺。寒者温之,虚者补之,脱者固之,土旺而遗粪之症愈矣。桂术汤补气而不补血,以气旺而血自充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9、桔梗汤处方桔梗(炒,锉)半两,旋覆花半两,好贝母(去心)半两,防风(去杈)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桑根白皮(锉)1分,人参1分,前胡(去芦头)1分,鳖甲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蒺藜子(锉,去角)1分,甘草(炙,锉)1分,黄耆(锉)1分,天门冬(去心,焙)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劳咳嗽,唾痰涎,上气喘急,时发寒热,疼痛;亦治肠风下血,诸气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钱,沸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七
处方10、荆防化疹汤处方荆芥9g,防风9g,白芷9g,白鲜皮15g,炒牛蒡子9g,苦参12g,蝉蜕9g,地肤子9g,茯苓6g,甘草9g。
功能主治荨麻疹。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11、槟榔散处方槟榔半两,赤茯苓1分,神曲1分(炒微黄),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半两(去芦头),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麦糵1分(炒微黄),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饱太过,脾气稍壅,面色赤黄,手足俱热,心腹胀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2寸,煎至5分,去滓温服,1日3-4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12、大虻虫丸处方虻虫400枚,蛴螬1升,干地黄4两,牡丹4两,干漆4两,芍药4两,牛膝4两,土瓜根4两,桂心4两,吴茱萸3两,桃仁3两,黄芩3两,牡蒙3两,茯苓5两,海藻5两,水蛭300枚,芒消1两,人参1两半,葶苈5合。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月经不通6-7年,或肿满气逆,腹胀瘕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心酒送下,1日3次。不知加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症结岁久,月闭不通,非师《金匮》之法,无以措指。方中虻虫、水蛭、蛴螬、干漆、桃仁、芍药、地黄、黄芩等味,大黄(庶虫)虫丸中药也;其外牡蒙、土瓜根、牛膝、牡丹专破瘀积之症;葶苈、海藻、芒消专破血化之水;参、苓、桂心专扶正气,而行药力也。
摘录《千金》卷四
处方13、葶苈煎处方葶苈(纸上炒)3分,防己1两半,泽漆叶1两1分,郁李仁(去皮尖,炒)1两1分,赤茯苓(去黑皮)3两,泽泻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3两,柴胡(去苗)2两。
制法上为粗末,以水1斗,煎至2升半,去滓,入杏仁膏及白蜜1斤,慢火煎如稀饧。
功能主治小儿肿满,服药不退。
用法用量2岁儿每服半钱匕,温水调下。渐加之,更随儿大小加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处方14、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桂心1两,熟干地黄1两,赤茯苓1两,紫菀1两(去苗土),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当归1两,五味子1两,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1两(炙微赤,锉),白前1两,桑根白皮1两半(锉),人参1两(去芦头),鹿角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咳嗽唾脓血,胸满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15、解毒丸处方滑石1两,黄芩1两,贯众1两,茯苓1两,山栀子1两,干姜1两,草龙胆1两,大豆1两,青黛1两,甘草1两,薄荷1两,寒水石1两,益智仁半两,缩砂仁半两,大黄半两,山豆根半两,生地黄半两,桔梗半两,百药煎半两,紫河车半两,粉花(即豆粉)半两,马勃半两,板蓝根半两,黄药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补真益气,化毒除风,发散瘟疫毒邪之气。主一切积滞不解,停留作毒,上焦壅热,咽喉不利,口干多渴;伏暑烦闷,霍乱不宁;山岚瘴气,食毒酒毒,吐逆不定;游风丹毒,迷惑昏困,不省人事,虚烦发躁;赤眼口疮;四时伤寒,瘟疫毒邪;四方人不服水土;一切诸毒;妇人血晕不省。
用法用量方中紫河车,《医学纲目》作“草河车(即蚤休)”。
摘录《洁古家珍》
处方16、瘰疬拔根方处方斑蝥7个(去头足并翅,同糯米炒用,米黄黑色为度,取蝥为末听用),鸡蛋1个(钻一孔,用银簪搅匀,入斑蝥末于内,再搅匀,另取鸡子壳补口,绵纸粘固,再用粗纸包七层,水湿透听用),土茯苓4两(择小而扁为佳,若长而大者名为奶肩,有毒,故不用),菜猪肉半斤(煎汤听用)。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于五更时将药蛋用粗糠火煨熟,乘热食之,以前土茯苓肉汤送下。3日后,小腹胀痛,以益元散推之;如尚未利,再饮热水摧之,毒根从小便下,形如圆眼,如烂肉,其根下,其疬自消,甚验。或以木通、滑石、青黛之类导之,青黛善解斑蝥之毒。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处方17、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白蒺藜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紫苏茎叶1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天门冬1两(去心),生干地黄1两,当归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痈。心胸气壅,咳嗽脓血,肩背烦闷,小便赤黄,大便多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18、款气丸别名咳气丸
处方青皮(去白)3两,陈皮(去白)3两,槟榔3两,木香3两,杏仁(去皮尖)3两,郁李仁(去皮)3两,茯苓3两,泽泻3两,当归3两,广荗(炮)3两,马兜铃3两,苦葶苈3两,人参5钱,防己5钱,牵牛(取头末)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咳痰喘,肺气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加至50-7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保命集》卷下
处方19、调中散处方人参(去芦)、白茯苓、木香(炮)、白术、甘草(炙)、干姜(炮)、藿香叶、缩砂仁、香附子、丁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饮食过度,胸膈不利,呕吐吞酸,腹胀肚疼。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生姜、大枣,煎汤送下;如肚腹痛,以白汤点下。
摘录《医方大成》卷十引汤氏方
处方20、调中止嗽汤处方焦白术3钱,款冬花3钱,茯苓4钱,广砂2钱,紫菀3钱,法半夏3钱,鼠粘子3钱,橘红3钱,甘草3钱。
功能主治伤寒发汗后,脾脏为内热所困,失其健运,致苓痰涎积滞而咳嗽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焦术、茯苓补脾;以广砂、橘红开胃;紫菀、款冬平和之品,温胃清痰;半夏、牛子温和之品,益胃化痰;甘草助脾和药。虽然止嗽,纯是调养脾胃之药,脾胃健则痰运而嗽止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处方21、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屑1两,鳖甲1两(去裙襕,醋炙),当归1两(切,焙),芍药1两,桂1两(去粗皮),牡丹皮1两,陈橘皮1两(去白,焙),芎䓖1两,防风1两(去叉),白茯苓1两(去黑皮),草豆蔻1两(去皮),独活1两(去芦头),甘草1两(炙),人参1两,白术1两,白芷1两,天麻1两,麻黄1两(去根节),蒲黄1两,柴胡1两(去苗),益智1两,厚朴1两(去粗皮,生姜汁炙),干荷叶1两,延胡索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气,每至晚即壮热恶寒,肢节酸痛,腹胀,饮食无味,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22、解肌散处方白术、人参、白茯苓、甘草(炙)、麻黄、干葛、天麻、朱砂。
功能主治伤寒身热,头痛烦渴。
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处方23、理苓汤处方白术3钱(炒),炮姜1钱半,茯苓3钱,泽泻1钱半,猪苓1钱半,肉桂1钱半(去皮),甘草6分。
功能主治寒湿伤脾,痛泻,脉弦细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寒湿伤脾,气化不能通调,故腹痛溺涩泄泻不止焉。白术健脾燥湿,炮姜温中散寒,茯苓渗脾湿,炙甘草益中气,猪苓利三焦之湿,肉桂壮下焦之火,泽泻通利膀胱以快小便也。水煎,温服,使火温土健则寒湿自化,小便无不利,腹痛泄泻无不瘳矣。此利水温土之剂,为寒湿伤脾痛泻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处方24、壶隐子双鹿丸处方雄麋1只,雌鹿1只,枸杞子16斤,当归(合用酒浸)3斤,川芎(不得见火)3斤,白芍(炮)3斤,生地(酒煮捣膏)3斤,人参3斤,白术(东壁土炒)3斤,白茯苓(去皮)3斤,甘草(蜜炙)3斤。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各另收贮;取雄麋宰血,和四君如弹子;雌鹿宰血,和四物如弹子,晒干,复为末;二鹿各去毛秽,二脑二髓和地黄膏,再捣如泥;二骨酥炙,各磨为粉;二肉二皮二杂,各炼为膏;麋角煮为霜,角汁熬为胶,和前药末为丸,如不成丸,少加炼蜜,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精亏,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加至10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药性回润,仍须常晒。
各家论述麋能补阳,鹿能补阴,气血两虚,麋鹿兼用,故曰双鹿。惟此方不寒不热,大都用雄麋四君以补气;雌鹿四物以补血;枸杞者,取其能壮筋骨,坚精髓,延龄益寿,返老还童耳。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卷四
处方25、菖蒲丸别名石菖蒲丸
处方石菖蒲1两,远志1两(去心),白茯苓1两半,人参1两半(去芦头),防风3分(去芦头),羚羊角屑3分,铁粉1两,朱砂1两(细研),金箔50片(研入)。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惊。恍惚,寝寐不安。
用法用量石菖蒲丸(《圣济总录》卷十四)。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26、干地黄丸别名熟干地黄丸
处方熟干地黄2两,五味子半两,黄耆3分(锉),枸杞子3分,肉苁蓉3分(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薯蓣3分,泽泻半两,远志半两(去心),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牛膝半两(去苗),玄参半两,车前子半两,桑螵蛸半两(微炒),白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山茱萸半两,桂心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牡丹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白茯苓3分。
制法上为末,入石英,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烦渴,小便数多,味如饧糖,脚弱阴萎,唇干眼涩,身体乏力。
用法用量熟干地黄丸(《鸡峰》卷十九)。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27、解毒汤处方皂角刺1钱,薏苡仁1钱,防风1钱,天花粉1钱,木瓜1钱,白鲜皮1钱,荆芥1钱,金银花1钱,川芎1钱,木通1钱,土茯苓2两5钱。
功能主治解杨梅初发之毒。主杨梅疮初发者。
用法用量上用水3碗煎服。若欲除结毒之患,与铅、酒兼用。
摘录《疡科选粹》卷六
处方28、薏苡仁汤处方薏苡仁2两,白术2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桂心半两,熟地黄2两(切,焙),甘草半两(炙紫色),厚朴1两(姜制,焙干)。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六引《保生回车论》
处方29、栝楼汤别名瓜蒌汤
处方栝楼根8分,知母8分,茯苓8分,甘草4分,黄柏4分,人参6分,黄芩10分,榉皮10分。
功能主治小儿有热不调,渴痢不止。
用法用量瓜蒌汤(《医部全录》卷四四九)。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
处方30、槟榔丸处方槟榔1两,赤茯苓1两,紫苏茎叶1两,木香半两,桂心半两,大麻仁1两,木通3分(锉),羚羊角屑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泽泻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发动,大小便秘涩,腹中满闷,连膀胱里急,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水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31、桂附汤处方附子(生,去皮脐)1两,桂心1两,干姜(炮)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茯苓1两,桃仁(去皮尖,面炒)1两。
功能主治少阴伤风,胸满,心烦,咽喉痛,自汗,腰疼连胻骨酸痛,呕吐涎沫,头痛,其脉沉弦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3盏,煎7分,去滓,食前服。咽喉痛,加桔梗半两。
摘录《三因》卷四
处方32、黄耆汤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茯苓1钱,白术1钱,芍药1钱,干姜5分,陈皮5分,藿香5分。
功能主治小儿感冒风邪,咳嗽喘逆,不时咬牙,右腮色赤。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保婴撮要》卷五
处方33、莲花饮处方甘草、知母、莲花须、川莲仁、瓜蒌根、五味、人参、干葛、白茯苓、生地竹叶。
功能主治心火动而消上,上消乎心,移热于肺,渴饮茶水,饮之又渴,名曰上消者。
摘录《幼科发挥》卷四
处方34、柴胡丸处方柴胡半两(去苗),赤茯苓1分,人参1分(去芦头),木香1分,桂心1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锉),鳖甲半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寒热结实,或热攻冲心肺,气急,昼夜有汗,日渐消瘦,不吃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用温水送下,2日2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35、莲子粥处方莲肉(去心皮)6两,芡仁(炒)4两,白茯苓(水飞)3两。
制法上为末和匀。
功能主治止渴,止痢,益神安心强志,益气聪耳明目,补脏腑,养气力,润皮肤,肥五脏,补虚羸。主水气。
用法用量每1两用海松子细屑5钱,水1升,同碎米心煮成粥,和蜜少许,长服极佳。
摘录《济众新编》卷七
处方36、调中汤处方猪苓、茯苓、半夏、厚朴、大腹皮、陈皮、木瓜、甘草、紫苏、木通、白术。
功能主治产后腹胀肋疼,泄泻痢疾,或块在腹中,或隐或现,并治败血冲脾。
用法用量加砂仁7粒,大枣3个(去核),生姜1片,煎水服。
摘录《女科指南》
处方37、救瘵汤处方熟地5钱,白芍2钱,山药2钱,沙参3钱,地骨皮5钱,麦冬2钱,北五味10粒,人参5分,白薇5分,白芥子1钱,鳖甲1钱,茯苓1钱。
功能主治纵欲伤精,两胫酸痛,腰背拘急,行立足弱,夜卧遗泄,阴汗痿靡,精神倦怠,饮食减,耳飕飕如听风声,为初起之痨瘵。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必须断色欲。
摘录《辨证录》卷八
处方38、肺痹汤处方人参3钱,茯苓3钱,白术5钱,白芍5钱,苏叶2钱,半夏1钱,陈皮1钱,枳壳3分,黄连3分,肉桂3分,神曲5分。
功能主治气虚肺痹,咳嗽不宁,心膈窒塞,吐痰不己,上气满胀,不能下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连用2剂而咳嗽安;再用2剂而窒塞开矣;用10剂而诸症尽愈。
各家论述或谓人参助气是矣,但多用恐助邪气,何以用之咸宜乎?不知肺气之虚以成痈,非肺气之实以成痹也。人参畏实不畏虚,况又有苏叶以治风;半夏以消湿;肉桂以祛寒,则邪何能作祟哉?而且白术、茯苓以健脾开胃;白芍以平肝;黄连、肉桂以交心肾。则肺气自宁,自然下降,正不必陈皮之助矣。
摘录《辨证录》卷二
处方39、羚羊角丸处方羚羊角屑3分,鹿茸1两半(去毛,涂醋,炙微黄),山茱萸3分,防风3分(去芦头),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牛膝1两半(去苗),薯蓣3分,蜜蒙花3分,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当归3分,白茯苓1两,黄耆3分(锉),车前子3分,人参3分(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3分,细辛半两,地肤子半两,甘菊花半两,决明子半两,青葙子半两,熟干地黄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磁石2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乏弱,四肢无力,头昏目暗,身体疼痛,不欲吃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枣汤亦得,日3次。
注意忌炙煿热面荤辛。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40、黄耆薤白汤处方黄耆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1分(去黑皮),五味子1分,白术1分,薤白7茎,葱白3茎,粳米半合,芍药半分,生姜半分,羊肾1只(去脂膜)。
制法上锉细,分作3服。
功能主治伤寒后五脏俱虚,羸劣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1日服尽。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41、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赤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去心),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升麻1两,前胡1两(去芦头),百合1两,赤芍药1两,紫菀1两(洗去苗土),甘草1两(炙微赤,锉),沙参1两,知母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壅热,心胸不利,吃食全少,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42、涤波汤处方陈皮5分,半夏5分,茯苓5分,甘草5分,麦门冬5分,胆南星5分,枳实5分,黄连5分,人参5分,桔梗5分,竹茹1钱。
功能主治心火克肺金,久而不愈,传为肺痿,咽嗌雌哑,胸膈痞闷,呕吐痰涎,喘急难卧者。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43、黄耆散处方黄耆2两(锉),防风2两(去芦头),子芩2两,川大黄(锉碎,微炒)2两,地骨皮1两,远志1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漏芦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眼脓漏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注意忌炙煿、油腻、毒滑鱼肉。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44、柴陈汤处方柴胡、黄芩、人参、半夏、陈皮、茯苓、草果、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疟疾。外感内伤,郁聚成痰,热多,头痛肉跳,吐食呕沫,甚则昏迷卒倒。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三
处方45、滑翳补肝汤处方茯苓1钱,桔梗1钱,茺蔚子2钱,黄芩1钱,防风2钱,川芎1钱,知母1钱,黑参1钱,当归身2钱,人参1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散虚热。主因肝风冲上,脑脂流下所致滑翳内障。瞳心内一点如水银珠子之状,微含黄色,不痒不疼,无泪而遮蔽瞳神,渐渐失明,后则左右相牵俱损。
用法用量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46、羚羊角丸处方羚羊角屑1两,酸枣仁1两(微炒),防风1两(去芦头),晚蚕砂1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藁本1两,黄耆1两(锉),威灵仙1两,羌活1两,白芍药1两,熟干地黄2两,白茯苓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筋脉拘挛,牵引颈面,眼口瞤动,胸中气逆,不多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每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47、大藿香散处方藿香叶1两,木香1两,沉香(去白)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诃子(煨,去核)1两,人参(去芦)1两,良姜(炒)1两,麦糵(炒,大麦炒)1两,神曲(炒)1两,白茯苓(炒)1两,甘草(炒)1两,青皮(去瓤,麸炒)1两,厚朴(姜汁制,炒)1两,缩砂仁1两,白干姜(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心气脾胃,变为万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开),水1盏,同煎7分,盏中先放盐1捻:将药倾在内,空心热服。常服加紫苏。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引《经验秘方》
处方48、蝉蜕钓藤饮别名蝉退饮、蝉蜕钓藤散
处方钓藤2钱,天麻2钱,茯苓2钱,川芎2钱,白芍药2钱,甘草1钱,蝉蜕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肚疼惊啼。
用法用量蝉退饮(原书卷十)、蝉蜕钓藤散(《兰台轨范》卷八)。《兰台轨范》本方用法:每服一钱,灯心汤下。
摘录《婴童百问》卷二
处方49、理中汤处方条参1钱半,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炮姜1钱,肉桂1钱,附子6分,甘草8分。
功能主治脏腑寒结。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一
处方50、健脾汤处方广藿香、白芍(炒)、白术(炒)、白茯苓、苡仁、陈皮、甘草、车前子。
功能主治小儿病后失调,元气有亏,脾虚作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51、家传保和丸处方白术3钱,陈皮3钱,半夏曲3钱,白茯苓3钱,神曲3钱,枳实(炒)2钱半,厚朴(姜汁炒)2钱半,香附(酒浸)2钱半,山楂2钱半,麦芽曲2钱半,黄连(姜汁炒)2钱,连翘(去子)2钱,莱菔子2钱。
制法上药为末,荷叶浸水,煮粳米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补脾胃,进饮食。主食积。
用法用量姜汤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处方52、麻黄细辛丸处方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2两,细辛(去苗叶)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术半两,栝楼根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恶寒,四肢烦疼,心躁闷。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薄荷蜜汤研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53、蝉花散处方白茯苓3钱,玄胡索半两,茯神3钱,粉草2钱,蝉退20个(去足),蝉花2对,乌蛇肉(酒浸,去皮)1两,天麻1两,全蝎(炒)1两,白僵蚕1两(炒。以上捣罗为末。次用),朱砂半两(水飞),龙脑1钱。
制法上拌匀。
功能主治风痰。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温酒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七
处方54、黄耆茯苓散处方黄耆1两(锉),赤茯苓3分,麦门冬3分(去心),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3分(锉),射干3分,桔梗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上焦浮热,每唾稠粘,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二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二三二
处方55、鳖甲丸处方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3分,桔梗3分(去芦头),京三棱1两(炮,锉),柴胡1两(去苗),白术3分,紫菀1两(洗,去苗土),人参3分(去芦头),木香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防葵3分,犀角屑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麝香1两(别研),赤芍药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劳。壮热羸瘦,心腹积聚,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注意忌桃、李、雀肉、胡荽、大蒜、苋菜,猪肉。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处方56、奠土汤处方白术1两,茯苓1两,砂仁5分,山药1两,人参5钱,萝卜子2钱,附子3分,半夏1钱,破故纸1钱。
功能主治饥渴而思饮食,饮食下腹便觉饱闷,必大泻后快,或早或晚,一昼夜数次以为常,面色黄瘦,肢肉减消,此非胃气之虚,乃脾气之困也。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白术、茯苓、人参皆健脾之圣药,附子、破故纸助命门之神品,山药补肾之奇味,砂仁,半夏醒脾之灵丹,而萝卜子又分清浊之妙剂也。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57、蓝青丸处方蓝青(熬)1两半,附子1两半,鬼臼1两半,蜀椒1两半,厚朴2两,阿胶2两,甘草2两,艾叶3两,龙骨3两,黄连3两,当归3两,黄柏1两,茯苓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逐瘀积。主产后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以饮送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产后滞下而至寒热交错,毒邪胶固于内,连、柏不足以挫其威,参、附不足以固其脱,法无可愈之机,乃取法外之法以治变中之变。蓝青、鬼臼,《本经》虽有解毒杀虫之治,《本草》小青条下且主血痢腹痛,但世罕知;其他蜀椒、龙骨为痢久虚滑而设;胶、艾、当归为肝虚血脱而设;甘,茯、厚朴为脾虚气滞而设,则又不离于常度也。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58、荆沥汤处方荆沥3升,麻黄4两,白术4两,芎藭4两,防风2两,桂心2两,升麻2两,茯苓2两,远志2两,人参2两,羌活2两,当归2两,母姜1升(切,取汁),防己2两,甘草2两。
功能主治心虚寒。阴气伤寒损心,惊掣悸,语声宽急混浊,口喎[音 wāi],冒昧,好自笑,厉风伤心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5升,煎麻黄2沸,去沫,次下诸药,煮取3升,去滓,下荆沥、姜汁,煎取4升,分4次服,日3夜1。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方虽用荆沥清火涤痰为君,姜汁开导经络为佐,全赖参、甘维持胃气,运行药力,桂心鼓动于中,麻黄开发于外,升麻提系于上,防已引泄于下,远志通达心经,又以苓、术匡佐人参,羌、防辅(弓白弓)麻黄,芎、归协济桂心,统摄荆沥、母姜,共襄涤痰祛风活血之功。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摘录《千金》卷八
处方59、葛根散处方葛根1两(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白术1两,黄耆3分(锉),人参1两半(去芦头),赤茯苓3分,麦门冬1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干呕烦热,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频服。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60、黄耆散处方黄耆2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桔梗1两(去芦头),干姜1两(炮裂,锉),五味子1两,白茯苓1两,甘草2两(炙微赤,锉),芎䓖1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焦虚寒,胸膈短气,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