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核桃楸皮的处方(二)

医药知识2023-02-09 08:52:25百科知识库

含有核桃楸皮的处方(二)

核桃楸皮(别名楸树皮、秦皮、楸皮),苦;辛;性微寒,清热燥湿;泻肝明目。主湿热下痢;常下黄稠;目赤肿痛;麦粒肿;迎风流泪;骨结核,小编整理出含有核桃楸皮的处方共10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102共42个。

处方1、防风丸

处方防风(去叉)1两半,山芋1两半,萎蕤2两,赤芍药1两半,车前子3两,秦皮(去粗皮)1两,泽泻1两,芎䓖2两,山栀子仁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白槟榔(煨,锉)1两,甘菊花(择)1两,羚羊角(镑)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生翳,目系急,其翳生瞳人上,及睑肿合,痛如针刺。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临卧煎苦竹叶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2、好槐枝汤

处方槐枝(锉)2两,秦皮半两,黄连半两(去须),蕤仁半两(去皮),马牙消半两,黄柏半两(去粗皮),山栀子半两,古字钱14文,淡竹叶1握(细切),食盐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赤目昏痛,泪出隐闷。

用法用量每用5钱,水2盏,入钱,煎至1盏半,滤去滓,放温洗眼,冷再暖洗。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

处方3、八珍饮

处方车前子半两,龙胆草半两,谷精草半两,仙灵脾半两,威灵仙半两,藁本半两,荆芥穗2钱半,秦皮2钱半,甘草(炙)2钱半。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热眼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煎服。

摘录《直指》卷二十

处方4、车前子丸

处方车前子2两,牵牛子2两(微炒),石决明1两(捣,细研,水飞过),青葙子2两,甘菊花1两,川升麻1两,木香1两,秦皮1两,石膏2两(细研,水飞过),槐子2两(炒令香),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真珠末1两,犀角屑1两,芎藭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毒攻眼,赤涩疼痛,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竹叶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5、九龙散

处方羌活(酒浸)1两,龙胆草1两,甘草1两,菊花1两,荆芥1两,苍术(米泔浸)1两,秦皮1两,海螵蛸1两,木贼(去节,童子小便浸一宿)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诸般障眼,翳膜攀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泔水调服;茶、酒亦可。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八

处方6、决明子丸

处方决明子(微炒)1两,菊花1两,秦皮1两(去粗皮,锉),黄连(去须)1两,车前子1两半,地骨皮1两半,羚羊角屑1两,黄芩1两(去黑心),萎蕤1两,山栀子1两(去皮),生干地黄1两(焙),秦艽(去苗土)1两,青葙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升麻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肺热毒,气攻两眼,生疮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温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7、车前子散

处方车前子1两,决明子2分,秦皮3分(锉),黄连3分(去须),赤芍药3分,芎藭1两半,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栀子仁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眼卒生翳障,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以竹叶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8、决明洗眼方

处方蕤仁18铢,秦皮18铢,黄连18铢,萤火虫7枚,决明子1合。

功能主治眼漠漠无所见。

用法用量以水8合,微火煎取3合,冷以绵注洗目,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蕤仁、川连、决明、萤火4味,皆出前治五脏客热上冲眼内外受风冷目痛不明方中,但参入秦皮1味以治目中青翳白膜,专取苦降达肝之意。

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千金翼》卷十一

处方9、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秦皮、黄连各等分。

功能主治协热自利,小便赤涩,热痢下重。

摘录《明医指掌》卷四

处方10、决明散

处方石决明(刮洗净)2两(研),麦门冬(去心,焙)1两,菊花1两,白附子(炮)半两,枸杞子,沉香(锉)秦皮(去粗皮,锉),巴戟天(去心)3分,桂(去粗皮)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栀子仁3分,羌活(去芦头)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眼内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心菊花汤调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11、龙脑煎

处方龙脑1分,秦皮1两半,防风1两半,细辛1两半,甘草1两半,宣黄连1两半。

制法上为末,以水1大碗,浸药末3日3夜,用银铫子煎至7分,以束绵滤去滓,加入蜜4两,煎至5-7沸,入瓷瓶子内盛,勿令泄气。

功能主治天行后赤眼外障。

用法用量每用点眼。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

处方12、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2两,干姜2两,甘草(炙)1两,当归1两,黄连1两半,秦皮1两半,石榴皮1两(生者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寒痢急下及滞下。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分为4服。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录验》

处方13、决明散

处方决明子(微炒)1两半,秦皮(锉)1两,甘菊花1两,细辛(去苗叶)3分,羚羊角(镑)1两,赤芍药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升麻1两,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1两,朴消(研)1两半,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斑疮入眼。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决明子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14、加减退赤散

处方酒黄芩12g,秦皮3g,赤芍9g,牡丹皮9g,生地9g,木通3g,炒栀子6g,青黛0.3g。

功能主治清心凉肝退翳,活血祛瘀通脉。主赤膜下垂初起,菲薄翳膜,从白睛上部发起,其上有赤丝牵绊,逐渐变厚增大,下侵风轮,甚至掩及瞳神,影响视力,障边赤脉尽处常起星翳数点,色黄或白,肥而厚,似凝脂之微。常伴有头痛目昏,酸涩难睁等症。

用法用量心火偏盛者,可加川黄连1.5g,肝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3g。

各家论述方中酒黄芩、秦皮、青黛清肝中郁火,秦皮且能退翳;生地、木通、炒栀子清心中邪热,木通且能通脉;赤药、牡丹皮活血凉血祛瘀以退目赤。

临床应用赤膜下垂赵某,女,48岁。左目沙涩不适5-6个月,时轻时重,近十几天来症状忽然加重,目珠涩痛,流泪羞明,视物不清。检查,左眼上睑睑内椒粒密集,疙瘩不平,赤膜从白睛上方垂下,已近瞳神边缘,赤脉密集,此为赤膜下垂。投以加减退赤散加川黄连1.5g。外用海螵蛸棒擦法,治疗睑内椒粒,服药6剂,摩擦:次。复诊:睑内椒粒见疏,赤膜稍退,又行擦法1次,服上药6剂。睑内椒粒大部已平,留有少量疤痕,眦帷部尚有少数椒粒,赤膜已去大半,已不羞明流泪,视物较前清晰,又服上方21剂而愈。

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

处方15、光明散

处方秦皮(去粗皮)、黄柏(去粗皮)、黄连(去须)、甘草(生用)、五倍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截赤眼,定疼痛。主肝经风热,目赤睛痛,隐涩难开,经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用1大匙,水1中碗,入沙糖1弹子大,同煎至8分,绵滤令净,乘热洗至冷,觉口中苦为度,药冷再暖,两次洗。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16、车前饼子

处方车前叶1握,牛蒡叶1握,地龙粪3两,盐1分,秦皮1两(锉)。

制法上药捣烂,捏作饼子。

功能主治热毒上攻于眼,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仰卧,贴上,干即易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17、加味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3钱,秦皮2钱,黄连2钱,黄柏2钱,白芍2钱,黄芩3钱。

功能主治内虚下陷,热利下重腹痛,脉左小右大者。

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18、杏仁膏

处方杏仁22.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秦皮15克 细辛15克 白芷15克 黄柏22.5克(锉)当归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先于银器中熔猪脂150克、酥90克,入药煎令药色赤,以绵滤过,更煎,时时取药于冷处滴如稠膏,即离火;更研入乳香15克,腻粉15克,急用槐木杖搅令匀,入瓷盒内盛,三日后,取药。

功能主治治眼睑赤烂,经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不计时候,涂于赤处,即愈。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

处方19、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30克,黄连9克,黄柏9克,秦皮9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解毒止痢。主肠胃湿热,兼血分热毒,湿热毒邪结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文亮方

处方20、解毒清热汤

处方金钱草30克,柴胡10克,黄芩15克,葛根15克,白头翁20克,金银花25克,秦皮10克,黄柏15克,黄连6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解毒,清热、祛湿。主热毒挟湿。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频服(或饭后半小时服)。可用30-50毫升保留灌肠。

摘录王旭方

处方21、加味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9克 生川柏1.5克 青子芩6克 鲜贯众15克 小川连2.4克 北秦皮2.4克(醋炒)生白芍9克 鲜茉莉花10朵(冲)

功能主治凉血清肝,泻火坚肠。治伤寒邪传厥阴,厥而兼呕,胸胁烦满,热利下重,继即便血,甚或便脓血,舌紫苔黄,脉寸浮数,尺弦数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22、解毒清肠汤

处方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主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涂家云方

处方23、温中汤

处方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功能主治健脾温中,清肠化湿。主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柴国剑方

处方24、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15g 黄柏12g 黄连6g 秦皮12g

来源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退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本方与芍药汤同为治痢之方。但本方主治热毒血痢,乃热毒深陷血分,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使热毒解,痢止而后重自除;芍药汤治下痢赤白,属湿热痢,而兼气血失调证,故治以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进,且取“通因通用”之法,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两方主要区别在于:白头翁汤是清热解毒兼凉血燥湿止痢,芍药汤是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江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足阳明、少阴、厥阴药也。白头翁苦寒能入阳明血分,而凉血止痢;秦皮苦寒性涩,能凉肝益肾而固下焦;黄连凉心清肝,黄柏泻火补水,并能燥湿止痢而厚肠,取寒能胜热,苦能坚肾,涩能断下也。”《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用法用量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若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以透表解热;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以调气;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夹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圆肉包裹),疗效更佳。

备注(1)本方为治疗热毒血痢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治要点。

摘录《伤寒论》

处方25、秦皮散

处方秦皮、滑石(桂府者.捣碎)、黄连(去须),各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风毒,赤眼肿痛,痒涩眵泪,昏暗羞明。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沸汤泡,去滓,温热频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6、敷药散

处方绿豆30克 蝉蜕3克 荆芥穗9克 泽兰9克 秦皮6克 夏枯草6克 连翘9克 白芷9克 蔓荆子9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面。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消肿。主治丹毒,痈肿。

用法用量每用9~12克,淡蜜水调敷。

摘录《慈椿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27、朱砂煎

处方龙脑0.3克 乳香0.6克 朱砂15克 细辛 白芷 黄连 秦皮各30克

功能主治治肝虚积热,致患外障,初发目赤,泪出翳生,或退、或聚、或散,渐至瘀目不明。

用法用量上为末,以水浸泡一昼夜,去滓取汁,加蜜150毫升煎之。点眼。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三

处方28、洗眼汤

处方秦皮 黄柏 决明子 黄连 黄芩 蕤仁各9克 栀子7枚 大枣5枚

制法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肝明目。治肝经实热上冲。眼赤热痛,羞明眵多,目生障翳,舌质红,脉弦数者。

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浸,煎取120毫升,澄清,仰卧洗目,每日1~2次。

备注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泻火解毒;秦皮清肝明目,退翳消肿;栀子泻三焦之火,决明子泻肝胆之风热;蕤仁祛风散热,养肝明目,善治目赤肿痛。综合诸药,皆为人肝泻火,清热解毒要药,故此方泻肝明目之功甚佳。但诸药苦寒,能从火化,耗伤阴血,故复配大枣甘润滋养,可免伤阴耗血之弊。对病毒性、细菌性角膜炎、结膜炎等均可使用。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处方29、连竹汤

处方黄连(去须)竹叶各7.5克 秦皮11.2克 蛇蜕皮3.8克

制法上四味,锉细。

功能主治治风毒攻眼,暴赤涩痛。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煎取250毫升,绵滤去滓。夜卧时用白绢点药汁洗眼。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30、葳蕤散

处方葳蕤 秦皮(锉)甘菊花 防风(去芦头)栀子仁 甘草(炙微赤,锉)各30克 黄连45克(去须)决明子4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眼赤湿痒急。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至夜临卧时再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

处方31、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处方白头翁 甘草 阿胶各6克 秦皮 黄连黄柏各9克

功能主治清热治痢,益气养血。治产后痢疾,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气血不足者。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1.4升,煮取500毫升,纳胶令消尽,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处方32、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 厚朴 阿胶 黄连 秦皮 附子 黄柏 茯苓 芍药各6克 干姜 当归 赤石脂 甘草 龙骨各9克 大枣30枚 粳米12克

制法上十六味,叹咀。

功能主治清热止痢。治赤痢下血,里急后重,连月不愈。

用法用量以水1.2升,先煮米令熟,出米纳药,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下

处方33、蕤仁丸

处方蕤仁(去皮)决明子(微炒)秦皮(去粗皮,锉)车前子 甘菊花 黄连(去须)防风(去叉)蓝实 槐子各45克 柴胡(去苗)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山芋 芎劳 大黄(锉,炒令香)各30克 甘草(炙)45克

制法上一十六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眼目生疮,疼痛赤肿,心躁,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34、葳蕤丸

处方葳蕤 车前子 熟干地黄(焙)各120克 升麻 黄芩(去黑心)秦艽(去苗、土)枳壳(去瓤,麸炒)白茯苓(去黑皮)黄连(去须)独活(去芦头)地骨皮 决明子(微炒)山栀子仁 白槟榔(生,锉)各45克 赤芍药 芎藭各60克 秦皮30克

制法上十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眼生翳膜,疼痛昏涩,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热水下,每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处方35、朱僧热翳方

处方蝉壳(洗,晒)15克 蒺藜(炒,捣去刺)15克 防风 羌活 木贼(去节,童尿浸一宿,晒)川芎 细辛 秦皮 楮实 荆芥 藁本 甘菊 甘草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眼热生翳。

用法用量每服3克,薄茶调下。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

处方36、栀子仁煎

处方栀子仁 蕤仁 决明子各30克 车前叶 秦皮各38克 石膏60克(碎如小豆大)苦竹叶15克 细辛15克 赤蜜30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肝实热,目眦痛如刺。

用法用量以井花水300毫升,煮取210毫升,以绵滤之,贮器中密封。以药汁缓缓滴目中。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处方37、立胜煎

处方川连 黄柏 秦皮 甘草

制法用水300毫升,煎30分钟后过滤,浓缩至150毫升,再加缓冲溶液,以消除刺激性。

功能主治治三焦火毒上燔,目中黄液上冲,证见黑睛与黄仁之间积聚黄色脓液。

用法用量用时滴于眼内。

摘录《中医眼科学讲义》

处方38、洗眼秦皮汤

处方秦皮(锉)蕤仁(去皮)黄连(去须)山栀子仁各15克 黄柏30克(锉)大枣5枚(去核)

功能主治治眼目暴赤,及积年睑烂不愈,两目涩痛,睛上有白膜。

用法用量上六味,粗捣筛,以水800毫升,煎取400毫升,滤去滓,待微热,分数次洗之,冷则重暖,余滓可重煎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39、立胜散

处方黄连 黄柏 秦皮(去粗皮)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锉散。

功能主治治风毒攻眼,及时眼隐涩,羞明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150毫升,加大枣1枚,灯心7茎,煎数沸,去滓,以新羊毫笔蘸刷眼。候温,即用手沃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

处方40、秦柏熏眼方

处方秦皮9克,川柏9克,川椒9克,薄荷6克,荆芥6克,防风6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主风热上攻于目。

用法用量上药共煎,熏洗患眼,每次熏20-30分钟,每剂煎2次用之。

摘录何宏敏方

处方41、琥珀煎

处方乳香末6克 蕤仁(研)15克 滑石 铅丹各60克 木鳖子(去壳)10枚 黄连末 秦皮各30克 柳枝 槐枝(并新青者)各10枝(每枝长4.5厘米)白蜜 黄芩(去黑心)各120克

制法上药十一味,将槐、柳枝、秦皮、黄芩、滑石等杵碎,以水600毫升,同煎至400毫升,去滓,其余乳香、蕤仁、铅丹、木鳖子四味与蜜同熬如琥珀色,再同前项药汁,并黄连同煎至250毫升,用熟绢滤去滓,入瓷器内密封,系垂在井底一夜,出火毒。

功能主治治风毒冲目,肿赤痒痛。

用法用量每用铜箸点,以目涩为度。

注意熬药及点眼忌用铁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42、菌痢汤

处方银花50克,黄连20克,白头翁50克,秦皮50克,大黄30克,炒地榆50克,乌梅50克,仙鹤草50克,山楂5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血阻滞,传导失司。

用法用量上药加水浸透后,浓煎2次,收集药液500毫升置灌肠器中备用。每次灌入150-250毫升(液温以患者体温为宜),保留30分钟,每日2次,3天为1疗程。

摘录曾冲方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