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别名石蜜、石饴、食蜜、蜜、白蜜、白沙蜜、蜜糖、沙蜜、蜂糖、),味甘;性平,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主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目赤;口疮;溃疡不敛;风疹瘙痒;水火烫伤;手足(军皮)裂,小编整理出含有蜂蜜的处方共27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120共60个。
处方1、陈草蜜膏处方陈皮 甘草各100克 蜂蜜适量
制法将陈皮、甘草洗净,加水适量浸泡透发,再加热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1次,共煎取3次;然后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成膏时,加蜂蜜1倍再煎,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行气腱脾。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汤匙。
摘录《民间方》
处方2、土豆粥处方新鲜土豆250克(不去皮)蜂蜜适量
制法将土豆切碎,用水煮至土豆成粥状即可。
功能主治缓急止痛。适用于胃脘隐痛不适者。
用法用量服用时加蜂蜜,每日清晨空腹食用,连服半月。
摘录《民间方》
处方3、活络丹处方牛黄2钱5分,片脑1钱5分,麝香5钱,人参1两,犀角5钱,白花蛇2两,乌梢蛇2两,黑附子1两,乌药1两,白豆蔻1两,青皮1两,白茯苓1两,香附1两,当归1两5钱,骨碎补1两,麻黄2两,川芎2两,两头尖2两,白术1两,羌活2两,防风2两,全蝎2两,天麻2两,玄参2两,威灵仙1两半,白芷2两,草豆蔻2两,血竭7钱半,黄芩2两,黄连2两,地龙5钱,大黄2两,熟地黄2两,木香2两(陆的),沉香1两(陆的),丁香1两,乳香1两,没药1两,安息香1两,细辛1两半,干葛1两半,赤芍药1两,姜蚕1两,天竹黄1两,龟版1两,虎骨1两,藿香2两,甘草2两,朱砂1两,官桂2两,松香5钱,何首乌2两,金箔400张,酥油1两,黄蜡40斤,蜜糖11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清心明目,宽膈活络,宣通气血。主风湿诸痹,肩背腰膝,筋骨疼痛,口眼喎[音 wāi]斜,半身不遂,行步艰难,筋脉拘挛,一切风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茶酒服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以四物服之尤妙。年过40,当预服10数丸,至老不生风疾。
摘录《医便》卷五
处方4、活血丸处方土鳖虫5份,血竭3份,西红花1份,乳香3份,没药3份,牛膝2份,白芷2份,儿茶2份,骨碎补2份,杜仲3份,续断3份,赤木3份,当归5份,生地3份,川芎2份,自然铜2份,桃仁2份,大黄2份,马前子2份,朱砂1份,冰片2份,蜜糖适量。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5g。
功能主治活血去瘀,消肿止痛。主骨折及其他损伤的初中期,瘀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1日2-3次。
摘录《中医伤科学》
处方5、大蒜煎处方蒜6斤4两(去皮,切,水4升,煮取1升,去滓),酥1升(纳蒜汁中),牛乳2升,荜茇3两,胡椒3两,干姜3两,石蜜2两,阿魏2两,戎盐2两,石上菖蒲1两,木香1两,干蒲桃4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冷气,疝瘕积聚,冷癖痰饮,心腹胀满,上气咳嗽,刺风,风癫,偏风,半身不随,腰疼膝冷,气息痞塞。
用法用量合纳蒜汁、牛乳中,以铜器微火煎取1斗。每次1两,空腹以酒和服;5日以上,稍加至3两;20日觉四体安和,更加至6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蒜气秽浊,用以治秽浊之疾,同气相感之用。然在藜藿之人为当,若素禀清癯者用之,反伤清纯之气,良非所宜。其大蒜煎,治诸冷癖痞塞百病,用椒、姜、荜、魏、木香、菖蒲、胡、蒜之烈,以破积结;牛乳、乳酥、石蜜、戎盐佐胡桃之润,以化辛烈也。
摘录《千金》卷十七
处方6、马齿苋散处方马齿苋(捣汁)、猪脂膏、石蜜。
制法上药共熬成膏。
功能主治痘痂不落,成癍痕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马齿苋膏”。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7、拔毒膏别名必胜膏
处方马齿苋(捣汁)、猪脂、石蜜、赤小豆(末)、绿豆(末)。
制法和合熬膏。
功能主治痘疮。
用法用量必胜膏(《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处方8、必胜膏别名拔毒膏
处方马齿苋(杵汁)、猪膏脂、石蜜。
制法上药共熬为膏。
功能主治疮后余毒。毒气流于太阴脾经,则痈发四肢手腕并膝膑肿痛。
用法用量拔毒膏(《准绳·幼科》卷六)。
摘录《医学正传》卷八
处方9、二百味花草膏处方羯羊胆一具(饭上蒸熟)、石蜜(炼成珠)。
功能主治一切眼疾。
用法用量上药入胆汁研成膏、朱砂末少许同研。食后临卧,每挑1掠如豆大,口中含咽,外点内眦角。
摘录《医统》卷六十一
处方10、酸枣丸别名酸枣仁丸(《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酸枣仁90克 酸安石榴子(干子)30克 葛根 覆盆子各45克 乌梅50枚 麦门冬60克 茯苓 栝楼根各50克 桂心18克 石蜜68克
制法上十味,为末,蜜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治消渴,口舌干燥。
用法用量频频含化,不限昼夜,以口中生津液为度。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处方11、蜜煎处方食蜜140毫升
制法上一味,置铜器内微火煎,边煎边搅,不使焦糊;至可制丸时,乘热以手捻作栓子状,先端尖锐,如手指粗细,长3厘米左右。
功能主治润肠导便。治阳明病发汗后,津液内竭,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用时塞入肛内。
摘录《伤寒论》
处方12、解毒膏处方马齿苋(捣汁)1钟,猪油1钟,白蜜1钟。
制法上药熬膏。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后,余毒结成痈疽,连珠不已;及年久恶疮,头上秃疮。
用法用量涂之。
摘录《良方汇录》卷上
处方13、葱蜜膏处方葱头、灰面、白蜜各等分。
制法上捣融。
功能主治无名肿毒初起,肿痛,尚未成脓者。
用法用量烘热敷之。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处方14、槐荚煎丸处方槐荚1斤(净洗,并子烂研,入水半升同研捩取汁),白蜜2两(与槐荚汁同熬成膏),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耆(锉)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杏仁(汤去皮尖双仁,麸炒,研入)3分,皂荚子(炮,去皮)3分。
制法上除前膏并杏仁外,为末,与杏仁和匀,以槐荚膏再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脉痔生疮,下血痒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早、晚食前清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处方15、薏苡仁汤处方薏苡仁5合,萎蕤3两,生姜3两,茯神3两,生犀角末2两,乌梅7枚,麦门冬(去心)3合,竹沥3合,白蜜1合。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暴风,手足瘫痪,言语謇涩,神情恍惚,游风散走。
用法用量以水8升缓煮,取2升7合汁,绞去滓,纳竹沥、白蜜搅调,细细饮之,10日服1剂。四肢(疒帬)痹,有所不稳,加独活、桂心。
注意忌食米醋、油脂、陈败难消等物。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近效方》
处方16、薄荷蜜别名薄荷煎
处方薄荷自然汁、白蜜各等分。
功能主治舌上生白苔,干涩,语话不真。
用法用量薄荷煎(《医统》卷六十四)。
摘录《三因》卷十六
处方17、熬漆丸处方好漆半升,醇酒半升,白蜜半升。
制法上三味于铜器中和匀,微火熬令可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蛲虫在胃,令人渐羸。
用法用量每服1丸,宿勿食,空腹温酒送下,虫未下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处方18、解毒饮子处方生地黄汁3合,黄芩2分,生姜1分,白蜜半匙。
功能主治热病,初觉烦躁头疼,腰脚痛。
用法用量上细锉黄芩、生姜2味,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次入地黄、蜜,更煎2-3沸,不拘时候,分2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19、葛根煎处方生葛根汁1合,生地黄汁1升,生麦门冬汁1升,白蜜1升,枣膏5合,生姜汁2合。
制法上以慢火煎之,候如稀饧,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热毒上攻,口干心躁,烦渴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茶匙,不拘时候。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20、嘹亮丸处方人乳4两,白蜜4两,梨汁4两,香椿芽汁4两(如无,用淡香椿为末)。
功能主治久失音,声哑。
用法用量上药共1处和匀,重汤煮熟。白滚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21、鲤鱼汤处方生鲤鱼1尾,熟艾2升,白蜜1升,紫菀4两,牡蛎4两(熬),款冬花1升,杏仁20枚,豉半升,射干2两,细辛3两,饴8两,菖蒲2两。
功能主治咳逆上气,喉中不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药和纳鱼腹中,置铜器中,蒸之5斗米饭下,药成,服1升,日3次,夜1次。
注意忌生菜、羊肉、饧。
摘录《外台》卷十引《古今录验》
处方22、葛粉饮处方葛粉1两,白蜜1两。
功能主治血痢,日夜数十行。
用法用量上相和,以新汲水4合调匀。空腹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23、胶艾饮处方生艾汁2盏,阿胶2两,白蜜2两(1方有竹茹1大块)。
功能主治漏胎下血,胎上冲,手足逆冷欲死
用法用量无生艾,浓煎熟艾。
摘录方出《得效》卷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三四四
处方24、滑胎饮处方猪油1斤,白蜜1斤,醇酒3升。
功能主治胞死、胞干,脉涩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至1升,去滓,分2次温服。
各家论述产妇子死腹中,胞干胎粘,故腹中胀闷,小腹重坠不安焉。猪油滋九地之阴以滑胎,白蜜润九天之液以滑胎。酒以行之,使天泰地交,则产门润泽,而死胎无不速下,胀闷无不自除,何小腹重坠之不痊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九
处方25、款冬花丸处方款冬花7分,桂心6分,五味子6分,干姜5分,芎䓖5分,甘草(炙)5分,附子4分(炮),桔梗4分,苏子5合(熬),蜀椒1升,百部汁7合,白蜜1升,干枣50枚(去皮),姜汁1升。
制法上为细末,以姜、蜜汁和,微火上煎,取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肠虚寒,欠呿咳,气短,少腹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40丸,温酒送下,每日2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引《删繁方》
处方26、薏苡仁十二味饮别名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1升,葳蕤5两,生麦门冬2两(去心),石膏8两(碎,绵裹),杏仁6两(去尖皮、两仁,碎),乌梅40枚(擘),生姜8两,生犀角屑3两,地骨皮3两,人参2两,竹沥1升,白蜜2合。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诸风服生葛根三味汤、附子汤后,风热未退者。
用法用量薏苡仁汤(《圣济总录》卷五)。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许仁则方
处方27、滑胎煎处方瞿麦1两(取穗),酥5两,滑石2两,葵子2两,黑豆皮1合,白蜜4两,牛膝1两(去苗)。
制法上除酥,蜜外为末。将酥、蜜炼熟,入诸药末,及牛奶汁5两,煎成煎,以瓷器盛。
功能主治难产经3-4日,或横倒不出,垂死。
用法用量每服半匙,温酒或汤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28、静神丸处方胡麻3升(去黄黑者,微炒令香,研为末),白蜜3升。
制法上和调,煎,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气,润五脏,休粮,填人骨髓,甚有益于男子。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年若过40以上,服之效。
摘录《证类本草》卷二十四引孙真人方(见《普济方》卷二十六)
处方29、干枣汤处方干枣2-7枚(去核),生姜(切)1两,白蜜1匙头。
功能主治冷气心痛。
用法用量以水2盏,煎5-6沸,去滓热服。未愈,再作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处方30、黄连膏处方黄连(去须,锉)3两,猪脂1斤,白蜜4两,羊髓(研)2两。
制法慢火煎猪脂,去滓,入黄连,又煎令黑色,下羊髓,髓化,以绵滤去滓,入蜜更煎数沸成膏,瓷盒盛候冷。
功能主治口疮,咽喉塞不利,口燥。
用法用量每含如枣大,咽津不妨,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
处方31、膏蜜汤处方猪膏2分,白蜜1升,生地黄(切)1升。
制法用猪膏煎地黄赤色,出之,纳蜜和之令调。
功能主治产后余血冲心,痛急欲死。
用法用量分5服,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九
处方32、调胃承气加生地苁蓉汤处方大黄2钱,甘草1钱,芒消2钱,肉苁蓉3钱,生地3钱,白蜜半杯。
功能主治小儿痘病,阳明腑证,潮热谵语,腹痛便秘。
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处方33、梨汁饮子处方梨汁2合,竹沥2合,生地黄汁2合,牛乳2合,白蜜半合。
制法上相和令匀。
功能主治妊娠中风,失音不语,心神冒闷。
用法用量温饮1小盏。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34、点眼真珠煎处方珍珠(细研)1分,鲤鱼胆2枚,白蜜2两。
制法上合和铜器中,微火煎取一半,新绵滤过,瓷瓶中盛。
功能主治肝虚寒,茫茫不见物。
用法用量每以铜箸点如黍米大,着目眦。即泪出,频点取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35、大承气加生地苁蓉汤处方大黄3钱,枳实2钱,芒消2钱,肉苁蓉3钱,生地3钱,白蜜半杯,厚朴2钱。
功能主治小儿痘病,胃燥便结,确有下证。
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分热服。
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处方36、黄精煎处方黄精(生者)12斤,白蜜5斤,生地黄(肥者)5斤。
制法上先将黄精、生地黄洗净,细锉,以木石杵臼捣熟复研烂,入水3斗,绞取汁,置银铜器中,和蜜搅匀,煎之成稠煎为度。
功能主治大风癞病,面赤疹起,手足挛急,身发疮痍,及指节已落者。
用法用量每用温酒调化2-3钱匕,日3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处方37、黄耆汤处方黄耆2两,当归2两,甘草(炙)2两,桂心6两,苁蓉3两,石斛3两,干枣130枚,白蜜2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损失精。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4升,纳蜜,煎取3升,分为4服,日3夜1,以食相间。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古今录验》
处方38、点眼龙脑煎处方龙脑(研)半钱,铅丹(罗)半两,白蜜(绵滤)2两。
制法上药和匀,瓷瓶内密封,重汤煮一炊时,取出。
功能主治风毒冲目赤痛。
用法用量点目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39、黄香膏别名黄油膏
处方松香、白水煮透,取出放冷水内搓洗数10下,再煮再洗,如此9次,倒地得冷取起。每1两加:轻粉3钱,银朱1钱,白蜜少许。
功能主治赚疮;及一切痈毒大疮,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上药炼老成珠,加菜油少许,炖热搅匀,看疮之大小作饼。置疮上,将绸条扎住。1周时取下,用滚水搓洗极净,翻转再贴,周时取下,再洗再贴。只要1个药饼直贴到好,不须另换。待疮好,将此药饼洗净收好,如遇此疮,再与别人贴,仍前1周时1洗1贴。此饼若医过3人之后,贴上即好,若医过10人,贴上更能速愈,奇绝妙绝。
摘录《验方新编》卷八
处方40、鹿角胶煎处方鹿角胶2斤(捣碎,作4分,于铛中熬令色黄),紫苏子2升(以酒1升,研滤取汁),生地黄1斤(取汁),生姜1斤(取汁),黄牛酥1升,白蜜3斤。
制法上六味,先煎地黄汁、苏子汁、生姜汁等二十余沸,次下酥、蜜,又煎3-5沸,次以蜜并胶末下之,搅令相得,胶消尽,煎即成矣,以器盛之。
功能主治补五脏,益心力,实骨髓,生肌肉,理风补虚,耳聪目明。主五劳七伤,四肢沉重,百事不任,怯怯无力,昏昏欲睡,身无润泽,腰痛顽痹,脚弱不便,不能久立,胸胁胀满,腹中雷鸣,春夏手足烦热,秋冬腰膝冷痛,心悸健忘,肾气不理,五脏风虚。
用法用量空腹以酒调2合服之,1日2次。
注意忌羊血、芜荑。
摘录《外台》卷三十一引《广济》
处方41、鹿角胶煎处方鹿角胶4两(捣碎,炒令黄燥),赤茯苓1两,紫菀1两(去苗土),紫苏子2两(微炒),贝母1两(煨微黄),百合1两(上6味为末),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生地黄汁5合,生姜汁3合,白蜜8两,牛酥5合。
制法上都作一处,与地黄汁等相和,搅令匀,于银器中以慢火煎成膏。
功能主治久肺气咳嗽。
用法用量每次半枣大,食后含咽津。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42、桂心煎别名桂心膏
处方桂心(末)2两,生姜汁2合,白蜜10两,生地黄汁1升。
功能主治虚劳吐血,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桂心膏(《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43、黄耆煎处方黄耆1两半(去芦头,细锉,焙干,为细末,入白蜜1匙,好酒1升,煮如糊),牛膝1两,菟丝子1两,苁蓉1两,白蒺藜1两,茴香1两,萆薢1两,防风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黄耆膏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肾虚风,头脑昏重,面目多浮,项背拘急,四肢倦怠,脚膝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十四引《十便良方》
处方44、点眼煎处方栀子仁1两,蕤仁(去皮)1两,决明子(微炒)1两,石膏2两(研),竹叶2握(洗),车前叶(切)3合,秦皮(去粗皮)3分,白蜜3两(后入)。
制法上前7味锉,以井花水5升,煎取汁1升,去滓,入蜜调匀,瓷器中重汤煮如稀饧。
功能主治肝实热,目眦热痛。
用法用量每点如大豆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45、调胃承气加麦冬元参汤处方大黄3钱,芒消3钱,甘草2钱,麦冬5钱,元参3钱,白蜜1杯。
功能主治阳明府证,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者。
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
摘录《医学摘粹》
处方46、点眼龙脑膏处方山栀子(去皮)3钱,甘草6钱(生),生干地黄2两,熟干地黄1两,黄连(去须)8钱,青葙子8钱,当归4钱,决明子1合(以上为粗末),马牙消6钱,青盐4钱,密陀僧半两,朴消1两1钱,石决明1枚(米泔浸3日,刮洗),乳香1钱,硇砂1字,蓬砂2钱,蕤仁2钱(以上为细末),灯心半束(切碎),铅丹1两3分(罗过),大枣30个(去核,切),白蜜3斤(以上同拌匀,入瓷瓶子内,用箬叶叶油纸封定,勿令透气,坐在锅内,重汤煮1日,取出,绢滤去滓),丹砂(研)2钱,龙脑(研)1钱,麝香(成颗者,研)1字,腻粉1字(研)。
制法上除前膏外,将后4味同研令匀,入前膏内,搅令相得,以干瓷器收之。
功能主治肝热冲发于目,赤肿碜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龙脑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47、黄精丸处方黄精10斤(净洗,蒸令烂熟),白蜜3斤,天门冬3斤(去心,蒸令烂熟)。
制法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延年补益。
用法用量每服以温酒下30丸,每日3次,久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九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处方48、鹿髓煎丸处方鹿髓5合,生天门冬汁3合(滤),生麦门冬汁3合(滤),清酒5合,牛髓5合(无牛髓,牛酥1升代),白蜜7合,枣膏5合,生地黄汁1升(上八味,先煎地黄、天门冬汁、清酒,5分减2分,次纳麦冬汁煎20沸,次纳酥、髓、白蜜、枣膏,煎如稠糖,倾出银石器中,复于重汤上煮,搅如稠膏,即入后药末),茯神(去木)1两,龙骨1两,人参1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细辛(去苗叶)3分,防风(去叉)3分,白术3分,石斛(去根)3分,桂(去粗皮)3分,芎䓖3分,黄耆(炙,锉)3分,五味子3分,甘草(炙,锉)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山芋半两,山茱萸(并子用)3分,柏子仁(炒)3分,枸杞子3分,远志(去心)半两,黄连(去须)半两,薏苡仁(炒)3分,槟榔(锉)3分。
制法上三十一味,除八味为煎外,捣罗为末,入在煎中,和捣令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积风热,发即惊悸,气满不安,四肢虚弱,不生肌肉。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温酒送下,空心,日午、夜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处方49、桂浆处方桂末2大两,白蜜1升。
制法以水2斗,先煎取1斗,待冷,入新瓷瓶中,后下2物,搅200-300转令匀,先以油单1重复上,加纸7重,以绳封之,每日去纸1重,7日开之,药成,气香味美,格韵绝高。
功能主治解烦渴,益气,消痰。祛暑,去热生凉,百病不作。
用法用量夏月饮之。
注意上燥下寒者乃宜。
摘录《本草图经》引《续传信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二)
处方50、凉膈加羚羊汤处方薄荷、连翘、生锦纹、焦山栀、青子芩、生甘草、羚羊角、玄明粉、淡竹叶、白蜜。
功能主治积热发痉,便闭。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51、茯苓煎处方茯苓2斤,白蜜4升。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上药于铜器中重釜煎,以2茎薤白为候,黄即煎熟。先食服如鸡子大,日3次。
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处方52、大半夏汤处方半夏2升(洗,完用),人参3两,白蜜1升。
功能主治脾阴不濡,胃虚气逆,朝食暮吐;膈间痰饮,心下痞硬,肠中沥沥有声。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和蜜扬之240遍,煮药取2升半,温服1升,余分再服。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阳明,燥金也,与太阴湿土为合。腑脏不和,则湿自内聚,为痰为饮,燥自外款,为胃脘痛;玄府干涸,而胃之上脘尤燥,故食难入,虽食亦反出也。半夏解湿饮之聚结,分阴阳,散气逆;人参补正;蜜润燥;以水扬之者,《内经》云:清上补下,治之以缓,水性走下,故扬以缓之;佐蜜以润上脘之燥也。2.《金匮要略心典》:胃反呕吐者,胃虚不能消谷,朝食而暮吐也。又胃脉本下行,虚则反逆也。故以半夏降逆,人参。白蜜益虚安中。东垣云:辛药生姜之类治呕吐,但治上焦气壅表实之病,若胃虚谷气不行,胸中闭塞而呕者,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此大半夏汤之旨也。3.《古方选注》:大半夏汤,通补胃腑之药,以人参、白蜜之甘,厚于半夏之辛,则能兼补脾脏,故名其方曰大。以之治胃反者,胃中虚冷,脾因湿动而不磨谷,胃乃反其常道而为朝食暮吐。朝暮者,厥阴肝气尽于戌,旺于丑也,宿谷藉肝气上升而乃吐出。主之以半夏辛温利窍除寒,人参扶胃正气,佐以白蜜扬之二百四十遍。升之缓之,俾半夏、人参之性下行不速,自可斡旋胃气,何患其宿谷不消,肝气僭升也乎?4.《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反胃即脾阴不濡,胃气独逆,今之膈食病足矣,或粪如羊屎,或吐后微带血水。用半夏降冲逆,即是降胃,用参、蜜滋脾液以濡化水谷,则肠润谷下。
临床应用噎膈:邑宰张孟端夫人,忧怒之余,得食则噎,胸中隐隐痛。余诊之曰:脉紧且滑,痰在上脘,用二陈加姜汁、竹沥。长公伯元曰:半夏燥乎?余曰:湿痰满中,非此不治。遂用四剂,病尚不减,改大半夏汤,服四帖,胸痛乃止,又四帖,而噎亦减,服二十剂而安。若泥半夏为燥,而以他药代之,其能愈平?惟痰不盛、形不肥者,不宜予也。
摘录《金匮》卷中
处方53、便蜜饮处方童便1钟,白蜜2匙。
功能主治瘴疠诸疟,无问新久。
用法用量共搅去白沫,顿服。取吐,碧绿痰出为妙,不然终不除。
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处方54、金汁蜜处方生地黄汁小半盏,白蜜小半盏,蒲黄半两。
制法上和匀,微暖过。
功能主治伤寒衄血,数日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茶脚许,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七
处方55、黄连膏处方猪膏1斤,白蜜1斤,黄连1两。
功能主治口疮,咽喉塞不利,口燥。
用法用量3味合煎,搅令相得。每含如半枣大,日4-5次,夜2次。
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
处方56、姜酥膏处方酥3两,杏仁2两,阿胶2两,紫苏子2两,生姜汁1合,白蜜5合。
制法相和于银锅内,以慢火熬成膏。
功能主治咳嗽端急,喉中似有物,唾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茶匙,以温粥饮调下,1日4-5次。
摘录《鸡峰》卷十七
处方57、点眼膏处方白蜜12两(慢火熬,去沫,滤过),朱砂1分(细研),黄丹3分(细罗过),马牙消3分(细研),蕤仁1分(汤浸,去赤皮,研),黄连半两(去须,细锉),黄柏半两(细锉)。
制法上药与炼蜜搅令匀,入于青竹筒内,安于釜汤中煮,自早至夜,不得住火,水少别暖水更添,时时用槐杖子搅之,至来日早晨取之,以绵滤三两度取清者,用瓷瓶子盛之。
功能主治眼热毒所攻,肿涩痛。
用法用量铜箸点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58、大豆汁涂方处方大豆1升,马尿2升,白蜜半斤。
制法上药拌匀,用青竹筒盛,筑实,架在炭火上当中慢烧,将瓷碗两头盛取汁。
功能主治风疽,搔之黄水出。
用法用量先用泔清入盐少许和,温洗疮上,拭干后,以药汁涂,1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处方59、黄牛胆煎处方黄牛胆汁半合,鲤鱼胆汁半合,猪胆汁半合,羊胆汁半合,熊胆1分,胡黄连1分(捣末),黄连1分(去须,为末),秦皮1分(捣末),白蜜3两。
制法上将黄连、秦皮、胡黄连等末,入白蜜并胆汗拌和,入瓷瓶子内,以油单封头牢系,坐饭甑中蒸,以饭熟为度,用新绵滤过。
功能主治眼涩痛。
用法用量每以铜箸取如麻子大,点眦头,日2-3度。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60、抵当乌头桂枝汤别名乌头汤、乌头桂枝汤
处方秋乌头(实中大者)10枚,白蜜2斤,桂心4两。
功能主治寒疝腹满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尽痛,灸刺诸药所不能治者。
用法用量乌头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四)、乌头桂枝汤(《普济方》卷二四八)。
注意忌猪肉、冷水、生葱。
摘录《外台》卷七引《伤寒论》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