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别名麦门冬、沿阶草),甘,微苦,微寒。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小编整理出含有麦冬的处方共338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241~3300共60个。
处方1、全鹿丸处方中鹿1只(用鹿肉加酒煮熟,将肉横切,焙干为末;取皮、肚杂洗净人原汤熬膏,和药末为丸;其骨须酥炙,为末,和肉末、药末一处;捣不成丸,加炼蜜)人参 白术(炒)茯苓 炙甘草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耆(蜜炙)天门冬 麦门冬 枸杞 杜仲(盐水炒)牛膝(酒拌蒸)山药(炒)芡实(炒)菟丝(制)五味子 锁阳(酒拌蒸)肉苁蓉 破故纸(酒炒)巴戟肉 葫芦巴(酒拌蒸)川续断 覆盆子(酒拌蒸)楮实子(酒拌蒸)秋石 陈皮各500克川椒(去目,炒)小茴香(炒)沉香 青盐各250克
制法先精制诸药为末,和匀一处,候鹿膏制成,和捣为丸,梧桐子大。用黄绢作小袋五十条,每袋约盛500克药丸,透置透风处,阴雨天须用火烘之。
功能主治补血气,益精髓,壮筋骨。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精神虚惫,头眩耳鸣,面色萎黄,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阳痿精冷;妇人宫寒不孕,崩漏带下;老年阳衰,精髓空虚,步履不便,手足麻木,遗尿失禁。
用法用量每服80~90丸,空腹及临卧时用姜汤、盐汤或白汤送下,冬月温酒亦可。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八
处方2、人参固本丸别名二黄丸(《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处方生地黄(洗)熟地黄(洗再蒸)天门冬(去皮)麦门冬(去心)各30克 人参15克(经验秘方、良方、寿亲养老新书各30克)。
制法上药五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血益气,生精固本,延年益寿。治血虚精亏。须发早白,颜貌衰老;或脾虚烦热,金水不足;或肺气燥热,作渴作嗽;或小便短赤,涩滞如淋,大便燥结等阴虚有火之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用温酒或盐场送下。
摘录《简易方》引《叶氏录验方》(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O)
处方3、贝母饮处方贝母(去心)百合各45克 紫菀(去苗)桑白皮 桔梗(炒)各30克 麦门冬(去心,焙)45克 大黄(蒸)22.5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八味,嚼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主肺脏有热,咽喉及口干,咳嗽气促痰壅。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煎取1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处方4、保真汤处方当归 人参 生地黄 熟地黄 白术 黄耆各9克 赤茯苓 白茯苓各4.5克 天门冬 麦门冬各6克 赤芍药 白芍药 知母 黄柏 五味子 柴胡 地骨皮各6克 甘草 陈皮 厚朴各4.5克
制法上二十味,研成粗末。
功能主治主劳证骨蒸体虚。惊悸,加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淋浊,加萆薢、乌药、猪苓、泽泻;便涩,加苦杖、木通、石韦、萹蓄;遗精,加龙骨、牡蛎、莲须、莲心;燥热,加滑石、石膏、青蒿、鳖甲;盗汗,加牡蛎、浮麦、黄耆、麻黄根。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5个,莲心5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150毫升,一日三次。与保和汤间服。
备注原方中甘草、陈皮、厚朴无用量,现据《十药神书》(陈修园注本)补。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处方5、调元百补膏处方当归身(酒洗)120克 怀生地黄1千克 怀熟地黄120克 甘枸杞子500克 白芍500克(用米粉炒)人参120克 辽五味子30克 麦门冬(去心)150克 地骨皮120克 白术(去芦)30克 白茯苓(去皮)360克 莲肉120克 怀山药150克 贝母(去心)90克 甘草90克 琥珀4克 薏苡仁(用米粉炒)24克
制法上药锉细,和足水5升,微火煎之,如干,再加水5升。如此四次,滤去滓,取汁,文武火熬之,待减去三分。每500毫升加炼净熟蜜120毫升(春加150毫升,夏加180毫升),共熬成膏。
功能主治养血和中,宁嗽化痰,退热定喘,除泻止渴。主五劳七伤,诸虚劳极,元气不足,脾胃虚弱者。
用法用量每服30毫升,白汤调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6、熏膈丸处方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桂心(不见火)细辛(去叶)川椒(去目并合口,微火炒,地上出汗)远志(去心,炒)附子(炮,去皮、脐)干姜(炮)各6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治胸膈闷塞作噎。
用法用量绵裹,每用1丸,食后含化,一日三次。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三
处方7、辰砂远志丸处方石菖蒲(去须,洗)远志(去心,洗,锉,炒令黄色)人参(去芦)茯神(去木)川芎 山芋 铁粉 麦门冬(用水湿润,去心)天麻 半夏曲 南星(锉骰子大,麸炒黄)白附子(生)各30克 细辛(去叶)辰砂(水飞)各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生姜150克取汁,入水煮糊,丸如绿豆大,别以朱砂为衣,晒干。
功能主治消风化痰,镇心安神。主风痰上扰,惊悸眩晕。
用法用量每服30~50粒,夜卧时用生姜汤送下,小儿减丸服。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二
处方8、丹参饮子处方丹参 当归(酒洗)白术(炒)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4.5克 贝母 陈皮 知母 甘草各0.6克 石菖蒲3克 黄连(姜汁炒)1.5克 五味子9粒
功能主治养血清火,化痰安神。主用脑过度而致的健忘。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20毫升,加生姜1片,煎180毫升。不拘时温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五十
处方9、牛膝酒处方牛膝 秦艽(去苗、土)芎藭 防风(去叉)桂(去粗皮)独活(去芦头)丹参 白茯苓(去黑皮)各60克 杜仲(去粗皮,锉,炒)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干姜(炮)麦门冬(去心)地骨皮各30克 五加皮150克 薏苡仁30克 大麻子(炒)15克
制法上十七味,锉切如麻豆,以生绢袋盛,用酒4升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
功能主治补肾温阳,祛风除湿。治肾气虚冷,复感寒湿为痹。
用法用量空腹时服适量。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10、加味清心饮别名加减清心饮(《杏苑生春》卷七)。
处方石莲肉 白茯苓各刃克 益智仁 麦门冬 远志(水浸,取肉,姜制炒)人参各15克 石菖蒲 车前子 白术 泽泻 甘草(微炙)各0.6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心中客热烦躁,赤浊肥脂。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灯心12茎,水煎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七
处方11、参香散处方人参 官桂 甘草各9克 半夏 桔梗 枳实 陈皮 桑白皮 青皮 麦门冬 大腹皮各15克 紫苏子 香附子 茯苓各18克 木香12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脾虚作胀,痞气。
用法用量每服24克,水400毫升,加生姜3克、枣子5枚,灯心20茎,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袖珍方》卷三
处方12、鳖甲地黄汤处方柴胡(去芦)当归(去芦,酒浸)麦门冬(去心)鳖甲(醋炙)石斛(去根)白术 热地黄(酒浸,焙)茯苓(去皮)秦艽(去芦)各30克 人参肉桂(不见火)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热劳,手足烦,心怔悸,妇人血室有干血,身体羸瘠,饮食不养肌肉。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乌梅少许,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脾胃虚寒及虚甚汗多者忌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13、复元汤处方热附 黄连 甘草 人参 五味子 麦门冬 知母 芍药 童便
功能主治治伤寒汗下太过,下元虚弱,无根虚火泛上,身微热,无头痛,无恶寒,面赤微渴,目无精光,语无伦次,脉数无力,名戴阳症。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煎,临服入葱白2茎,捣汁调之,温服。
摘录《鲁府禁方》卷一
处方14、大阿胶丸处方麦门冬(去心)丹参 贝母(炒)防风(去芦、叉、头)柏子仁 茯神(去木)杜仲(去粗皮,炒)百部根各15克 干山药 阿胶(炒)茯苓(去皮)熟干地黄 五味子各30克 远志(去心)人参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24丸。
功能主治主肺虚客热,咳嗽气急,胸中烦悸,肢体倦疼,咽干口燥,渴欲饮冷,多吐涎沫,或有鲜血,肌瘦发热,减食嗜卧,恼怒房劳,肺胃致伤,吐血呕血。
用法用量每次1丸,用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和滓温服,少少频呷,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15、八味丸处方川巴戟45克(酒没,去心,用荔枝肉30克,同炒赤色,去荔枝肉不要)高良姜30克(锉碎,用麦门冬45克,去心,同炒赤色为度,去门冬)川楝子60克(去核,用降真香30克,锉碎同炒,油出为度,去降真香)吴茱萸45克(去梗,用青盐30克,同炒后,茱萸炮,同用)胡芦巴30克(用全蝎14个,同炒后,胡芦巴炮,去全蝎不用)山药45克(用熟地黄同炒焦色,去地黄不用)茯苓30克(用川椒30克,同炒赤色,去椒不用)香附子45克(去毛,用牡丹皮30克,同炒焦色,去牡丹皮不用)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盐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补肝肾,暖丹田,聪耳目,老人常服益寿延年。积年冷病,及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处方16、门冬饮子处方麦门冬 人参 知母各3克 生地2.4克 茯神2.1克 五味子 瓜萎仁 葛根各1.5克 甘草0.9克 竹叶7片
功能主治治心移热于肺,膈消胸满,心烦,津燥引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17、山栀地黄汤处方山栀3.6克 生地 芍药 知母 贝母 瓜蒌仁各3克 天花粉 牡丹皮 麦门冬
功能主治治痰热内积,咳嗽先痰后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18、加减吴茱萸汤处方吴茱萸15克 麦门冬 干姜 白茯苓 牡丹皮 南木香 苦梗各9克 甘草10.5克 当归15克 北细辛4.5克 防风 官桂各0.3克 半夏21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姜1片、枣1枚,水煎,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处方19、天麻退翳散处方当归30克(好酒浸,焙干)熟地黄30克(酒浸,焙干)川芎45克 赤芍药75克(热水泡)白僵蚕30克(热水泡过,洗去丝,姜汁炒)蝉蜕50个(水泡,洗,去头、足)羌活 防风 荆芥 木贼各30克(去根、节)石决明30克(烧过存性)白蒺藜45克 白芷45克 甘草21克 麦门冬60克 黄芩 尾羊角 天麻(炒存性)厚枳壳(炒)蔓荆子各30克(打少碎)菊花30克 密蒙花21克
功能主治治垂帘翳障,昏暗不明。
用法用量共二十一味,每服莲子3个,灯心7根,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食后温服。眼红,加黄连。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20、门冬饮处方麦门冬 知母 五味子 生地黄 茯神各2.4克 人参 天花粉 葛根各3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唆咀。
功能主治治老弱之人大渴。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杏苑生春》卷五引易老
处方21、黄连地黄汤处方黄连(去须)生地黄 天花粉 五味子(去梗)川当归 人参(去芦)干葛 白茯苓(去皮)麦门冬(去心)甘草各3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生津止渴。治阴虚火旺之消渴。
用法用量上药锉为一剂,加生姜1片,大枣1枚,竹叶10片,用水600毫升煎,去滓温服。上焦消渴,加山栀、桔梗;中焦消渴,加黄芩;头眩渴不止,加石膏;下焦消渴,加黄柏、知母。若作丸,加薄荷,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噙化咽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22、门冬清肺饮别名麦门冬饮子(《卫生宝鉴》卷中)、麦冬清肺饮(《杏苑生春》卷三)。
处方紫菀茸4.5克 黄耆 白芍药 甘草各3克 人参(去声)麦门冬各1.5克 当归身0.9克 五味子3个
制法上药哎咀,分作二服。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气促气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处方23、加减补心汤处方白茯苓 归身 远志(去心)黄柏 知母 生地黄 陈皮 酸枣仁(去皮)麦门冬各15克 人参 石菖蒲 白术 甘草各9克 白芍药(炒)15克
制法上药锉片。
功能主治治诸虚健忘。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三、六、九日服。暑月尤宜。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24、升麻丸处方川升麻30克 羚羊角屑30克 茯神30克 柴胡30克(去苗)栀子仁30克 黄连15克(去须)麦门冬30克(去心,焙)牛黄7,5克(细研如粉)龙脑3克(细研如粉)甘草15克(炙微赤,锉)朱砂30克(细研,水飞过)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牛黄等同研和匀,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脏壅热,烦躁恍惚,头目不利。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煎竹叶汤下15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羊血。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
处方25、人参门冬汤处方人参 麦门冬 小麦 茯苓各3克 竹茹1团 白芍2.4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虚热烦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人门》卷七
处方26、益寿比天膏处方鹿茸 附子(去皮、脐)牛膝(去芦)虎胫骨(酥炙)蛇床子 菟丝子 川续断 远志肉 肉苁蓉 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杏仁 生地 熟地 官桂 川楝子(去核)山茱萸(去核)巴戟(去心)破故纸 杜仲(去皮)木鳖子(去壳)肉豆蔻 紫梢花 谷精草 穿山甲 大麻子(去壳)各30克 甘草30克(净末,看众药焦枯方下)桑枝 槐枝 柳枝各21厘米
制法上药锉细,用真香油630毫升浸一昼夜,慢火熬至黑色;用飞过好黄丹240克、黄香120克入内,柳棍搅不住手;再下雄黄、倭硫、龙骨、赤石脂各60克,将铜匙挑药滴水成珠不散为度;又下母丁香、沉香、木香、乳香、没药、阳起石、煅蟾酥、哑芙蓉各6克,麝香3克为末,共搅入内;又下黄蜡15克。将膏贮瓷罐内,封口严密,入水中浸五日去火毒。
功能主治添精补髓,固精助阳,润滋皮肤,强壮筋骨。治下元虚冷,五劳七伤,半身不遂,脚膝酸麻,阳事不举,肾虚喘咳;妇人赤白带下,沙淋血崩。
用法用量每一个重21克,红绢摊开,贴脐上或两腰眼上。每一个贴六十日方换。其功不可尽述。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27、温胆汤处方半夏(汤洗去滑)麦门冬(去心)各45克 茯苓60克 酸枣仁90克(炒)炙甘草 桂心 远志(去心,姜汁炒)黄芩 萆薢 人参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化痰和胃,养心安神。治痰饮内阻,心神失养,惊恐失眠,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长流水1升,加糯米适量,煮沸,扬二三千遍,澄清,每用300毫升,再入药煎至21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28、地黄饮子别名生地黄饮子(《世医得效方》卷七)。
处方人参(去芦)生干地黄(洗)熟干地黄(洗)黄耆(蜜炙)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枳壳(去瓤,麸炒)石斛(去根,炒)枇杷叶(去毛,炒)泽泻 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消渴。口燥咽干,面红心烦,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00毫升,煎取120毫升,去滓,临卧温服。
摘录《简易方》引《家宝方》(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二五)
处方29、麦冬平肺饮别名麦冬清肺饮(《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处方人参 麦门冬 赤芍 槟榔 赤茯苓 陈皮 桔梗各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化痰排脓。治肺痈初起,气阴两虚,咳嗽气急,胸中隐痛,呕吐脓痰。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30、熟干地黄汤处方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30克 人参90克 麦门冬(去心)60克 瓜蒌根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产后虚渴不止,少气脚弱,眼昏头眩,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加糯米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煎至28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31、牛黄清心丸处方白芍药 麦门冬(去心)黄芩 当归(去苗)防风(去苗)白术各45克 柴胡 桔梗 芎藭 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别研)各37.5克 神曲(研)蒲黄(炒)人参(去芦)各75克 羚羊角末 麝香(研)龙脑(研)各30克 肉桂(去粗皮)大豆黄卷(碎炒)阿胶(碎炒)各53克 白蔹 干姜(炮)各22.5克 牛黄(研)36克 犀角末60克 雄黄(研,飞)24克 干山药210克 甘草<锉,炒)150克.金箔1200箔(内400箔为衣)大枣100枚(蒸熟,去皮、核,研成膏)
制法上除枣、杏仁、金箔、二角末、牛黄、麝香、雄黄、龙脑外,余为细末,入余药和匀,用炼蜜与枣膏为丸,每30克作l0丸,用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诸风,缓纵不随,语言謇涩,心悸健忘,精神恍惚,头目眩晕,胸中烦郁,痰涎壅塞;心气不足,神志不定,惊恐悲忧,喜怒无时,虚烦少睡,或发狂癫,神情昏乱。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用温水化下。小儿惊痫,以竹叶汤温化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32、加减吴茱萸汤处方防风(去芦、叉)干姜(炮)当归(去芦,酒浸,炒)牡丹皮 桂心(不见火)茯苓(去皮)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半夏(汤洗七次)桔梗(炒)细辛(去苗)各30克 吴茱萸(汤洗七次,炒)9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岚冷,胸膈满痛,腹胁疠刺,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面虚浮,恶寒战栗,或泄痢不止,少气赢困,及因而生产,脏气暴虚,寒邪内胜,宿疾转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33、鸡苏散处方鸡苏叶 黄耆(去芦)生地黄(洗)阿胶(蛤粉炒)白茅根各30克 桔梗(去芦)麦门冬(去心)蒲黄(炒)贝母(去心)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劳伤肺经,唾内有血,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34、团参丸处方团参60克 人参30克 大腹皮 橘皮(黄者)各30克 麦门冬60克 吴茱萸15克 半夏曲30克 槟榔 芫花 附子 泽泻 桂 杏仁 枳实 白术 诃子各15克 桑白皮60克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喘急。
用法用量每次用米饮送下10丸;不效,加至3Q丸。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七
处方35、泽泻丸处方泽泻30克 麦门冬60克(去心,焙)车前手15克 黄连23克(去须)牡蛎30克(烧为粉)桑螵蛸15克(微炒)鸡膍胵30克(微炒)金箔50片(研入)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消渴不止,小便数,烦热,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不计时候,以蚕蛹汤下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处方36、茯苓汤处方当归3克,川芎3克,炒白芍3克,熟地黄3克,土炒白术3克,茯苓3克,泽泻3克,黄苓3克,栀子(酒炒)3克,炙甘草3克,姜汁厚朴3克,麦门冬3克(去心)。
功能主治养血清热,利水消肿。主脾虚水泛。(妊娠水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37、麦门冬汤处方麦门冬(去心,焙)黄连(去须)冬瓜(干者)各60克
制法上三味药,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饮下小便即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38、天门冬丸处方天门冬30克(去心,焙)牛膝30克(去苗)麦门冬6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紫菀22.5克(洗,去苗)黄耆30克(锉)杏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茯苓30克 鳖甲60克(涂酥,炙令黄,去裙襕)薯蓣30克 五味子30克 石斛30克(去根,锉)枸杞30克 熟干地黄60克 沉香30克 诃黎勒皮30克 肉苁蓉3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令干)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劳痰嗽,气促,下焦虚损,上焦烦热,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枣汤调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鲤鱼、苋菜。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
处方39、麦门冬汤处方麦门冬(去心)橘皮(去白)半夏(汤泡七次)白茯苓(去白)白术各30克 人参 甘草(炙)各15克 小麦1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生津止渴。治霍乱愈后,烦热不解,多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生姜5片,乌梅少许,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0、通脾泻胃汤处方麦门冬(去心)茺蔚子各4.5克 知母 玄参 车前子 软石膏(煅)防风各3克 黄芩 天冬 熟大黄各2.1克
功能主治泻火通便。治眼内黄膜上冲,神膏内初起色黄,如人指甲根白岩相似,若漫及瞳人,其珠必破,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热甚,加玄明粉3克。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41、麦门冬散处方生地黄 生麦门冬9克 生姜3克 白药 蒲黄各6克 白蜜66毫升
制法上药捣细。
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治防虚火旺所致的鼻衄。
用法用量以井水600毫升,煎至42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景岳全书》卷五十三白药作白芍药。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一
处方42、扶脾生脉散别名黄耆补血汤(《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人参 当归 白芍各3克 紫菀 黄耆各6克 麦门冬 五味子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健脾复脉。治出血后脾胃虚弱,气喘神疲,吐衄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饭后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43、坎离既济丸处方熟地黄(酒蒸,姜汁浸,焙)120克 生地黄(酒浸)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山茱萸(酒蒸,去核)山药 甘枸杞 肉苁蓉(酒洗,蒸)黄柏(去皮,酒炒)知母(酒炒)当归(酒洗)白芍药(酒炒)各60克 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各45克 泽泻 五味子 拣参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虚损证属肾阴不足,心火亢盛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黄酒送下。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处方44、鸡膍胵丸处方鸡膍胵60克(微炙)黄耆60克(锉)龙骨30克 黄连15克(去须)麦门冬30克(去心,焙)土瓜根15克 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便数而多。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以粥饮送下30丸。
备注本方原名鸡膍胵散,与剂型不符,现据(普济方》卷二一六改。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
处方45、大造丸处方紫河车1具(男用女胎,女用男胎,初生者,米泔洗净,新瓦焙于研末,或以谈酒蒸熟。捣晒研末,气力尤全,且无火毒)败龟版(年久者,童便浸三日,酥炙黄,或以童便浸过,石上磨净,蒸熟晒研,尤妙)60克 黄柏(去皮,盐酒浸,炒)45克 杜仲(去皮,酥炙)45克 牛膝(去苗,酒浸,晒)36克 肥生地黄75克(入砂仁18克,白茯苓60克,绢袋盛、入瓦罐,酒煮七次,去茯苓、砂仁不用,杵地黄为膏,听用)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人参(去芦)各36克
制法上药各不犯铁器,为末,同地黄膏入酒,米糊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益肺肾。主虚损劳伤,肺肾阴虚,精血不足,咳嗽少痰,潮热盗汗,夜梦遗精,形体消瘦;老年气血衰少,精血不足,腰膝酸软,步履不便,小儿发育不良,筋骨软弱;以及久病虚损,舌红少苔,脉细数。
用法用量每服80~9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冬月酒下。五月加五味子21克。女人去龟版,加当归60克,以乳煮糊为丸;男子遗精,女子带下,并加牡蛎粉30克。
摘录《本草纲目》卷五十二引《诸征辨疑》
处方46、玄霜雪梨膏处方雪梨汁(雪梨60个,去心、皮,取汁,酸者不用)4升 藕汁2升 鲜生地黄汁2升 麦门冬汁1升 萝卜汁1升 茅根汁2升
制法入火熬炼,入蜜500毫升、饴糖250克、姜汁80毫升,入火再熬如稀糊即成膏。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凉血止血,消痰止嗽。治咯血、吐血、嗽血久不止,劳心动火,劳嗽久不愈。
用法用量如血不止咳嗽,加侧柏叶捣汁200毫升、韭白汁100毫升、茜根汁100毫升,俱去滓,入前汁内同煎成膏。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47、枇杷叶散处方枇杷叶(去毛,炙)陈皮(汤,去瓤,焙)丁香各15克 厚朴(去皮,涂姜汁炙)120克 白茅根 麦门冬(去心,焙)干木瓜 甘草(炙)各30克 香薷23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伤冷,饮食不化,胸膈痞闷,呕哕恶心,头目昏眩,口于烦渴,肢体困倦.全不思食,或阴阳不和致成霍乱,吐利转筋,烦躁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50毫升,入生姜2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温水调下亦得;如烦躁,用新汲水调下,不计时候。小儿三岁以下,可服1.5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48、补气黄耆汤处方黄耆(锉)人参 茯神(去木)麦门冬(去心,焙)白术 五味子 桂(去粗皮)熟干地黄(焙)陈橘皮(去白,焙)阿胶(炙燥)各30克 当归(切,焙)白芍药 牛膝(酒浸,切,焙)各23克 甘草(炙,锉)15克
制法上十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肺劳。饮食减少,气虚无力,手足颤抖,面浮喘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9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49、柴胡散处方柴胡30克(去苗)茵陈15克 犀角屑15克 麦门冬30克(去心)鳖甲60克(涂醋,炙微煮,去裙襕)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主劳黄。证见四肢无力,骨节烦疼,或时吐逆,不能不食,鼻中干燥,身热疼闷,渐觉羸瘦,寒热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处方50、防风丸处方防风(去叉)羌活(去芦头)茯神(去木)牛膝(酒浸,切,焙)桂(去粗皮)人参 枳壳(去瓤,麸炒)五加皮(锉)芍药 丹参 薏苡仁 玄参 麦门冬(去心,焙)生干地黄(焙)各30克 磁石(煅,醋淬)120克 槟榔(锉)60克 松子仁 大黄(锉,炒)木香各15克
制法上十九味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热痹。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腹时用温酒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处方51、门冬清肺汤处方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知母 贝母 桔梗 款冬花 甘草 牛蒡子 杏仁(去皮、尖,研)马兜铃 桑白皮 地骨皮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细。
功能主治治麻疹退后,热毒乘肺,咳甚气喘,连声不住,甚至饮食汤水俱呛出者。
用法用量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六
处方52、七味安神丸处方黄连 当归身 麦门冬 白茯苓 甘草各30克 朱砂(飞)15克 冰片0.75克
制法上药为末,汤浸蒸饼和豮猪心血捣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心经蕴热,惊悸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灯心汤送下。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处方53、麦门冬汤处方麦门冬(去心)远志(甘草煮,去心)人参 黄芩 生地黄(洗)茯神 石膏(煅)各30克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清心泻火。治虚劳。劳心过度,气阴两虚,面色无华,头发脱落,性急好怒,唇口赤甚,言语不快,饮食如常,形体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取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54、麦门冬汤处方麦门冬60克 半夏9克 人参6克 甘草4克 粳米6克 大枣12枚
功能主治清养肺胃,降逆下气。治肺痿。肺胃津伤,虚火上炎,咳唾涎沫,气逆而喘,咽干口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者。
用法用量上六味药,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备注方中重用麦门冬滋养肺胃,清降虚火为君;人参益气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化痰为佐;甘草、大枣、粳米益胃气,生津液为使。诸药合用,使肺胃气阴得复,则虚火平,逆气降,痰涎清,咽喉利,咳喘自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55、芦根饮子处方芦根60克(锉)麦门冬90克(去心)人参30克(去芦头)黄耆3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淡竹茹30克
制法上药锉碎和匀。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清胃降逆。治脾胃积热,耗气伤阴,胸膈烦壅,呕哕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0克,以水230毫升,入生姜15克,煎至160毫升,去滓,入蜜10克,生地黄汁18毫升,更煎一二沸,不计时候,分二次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
处方56、柴胡散处方柴胡45克 赤茯苓 麦门冬各30克 枇杷叶(去毛)人参 橘红 甘草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妊娠心烦,头目昏重,心胸烦闷,不思饮食或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
处方57、夜光丸别名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卷七)。
处方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生地黄 熟地黄 新罗参(去芦)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各30克 枸杞子(拣净)牛膝(酒浸,另捣)金钗石斛(酒浸,焙干,另捣)草决明(炒)杏仁(去皮、尖,炒)甘菊(拣净)菟丝子(酒浸,焙干,另捣)羚羊角(镑)各23克 肉苁蓉(酒浸,焙干,另捣)五味子(炒)防风 甘草(炙赤色,锉)沙苑蒺藜(炒)黄连(去须)枳壳(去瓤,面炒)川芎 生乌犀(镑)青葙子各15克
制法上药除另捣外,均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肾平肝,清热明目。治肝肾不足,阴虚火旺,内障目暗,瞳神散大,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三
处方58、五加皮汤处方五加皮300克 丹参240克 石斛(酒浸)180克 杜仲(酒浸,炒断丝)附子(炮,去皮、脐)各150克 牛膝(酒浸)秦艽 川芎 防风 桂心 独活 茯苓各120克 麦门冬(去皮)地骨皮各90克 薏苡仁30克
制法上锉为末。
功能主治治肾劳虚寒,伤精损髓,呼吸短气,遗泄白浊,小便赤黄,阴下湿痒,腰脊如折,颜色枯悴。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5片,大麻子一撮(研破),水250毫升煎汤,空腹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59、炙甘草汤别名复脉汤(《伤寒论》)。
处方甘草12克(炙)生姜9克(切)人参6克 生地黄30克 桂枝9克(去皮)阿胶6克 麦门冬10克(去心)麻仁10克 大枣30枚(擘)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治气虚血弱,虚羸少气,心悸心慌,虚烦失眠,大便干结,舌质淡红少苔,脉结代;虚劳肺痿,久咳不止,涎唾甚多,咽燥而渴,痰中有血,心悸、心烦,少气,失眠,自汗盗汗,脉虚数。
用法用量上药九味,以清酒10毫升,加水800毫升,先煮八味,取300毫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备注方中重用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为君;人参、大枣益气补脾养心,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滋阴养血为臣;桂枝,生姜、清酒温阳通脉为佐。诸药合用,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60、枸杞汤别名地骨皮散(《普济方》卷一七八)。
处方枸杞根白皮(切)50克 麦门冬20克 小麦20克
功能主治治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
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600毫升,煮麦熟,药成去滓,每服200毫升,一日二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