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麻黄的处方(五)

医药知识2023-02-09 07:51:02百科知识库

含有麻黄的处方(五)

麻黄(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辛;微苦;性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小编整理出含有麻黄的处方共238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41~300共60个。

处方1、麻黄温痹汤

处方麻黄10g,羌活10g,独活10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八里麻1g,桂枝10g,黄耆20g,川牛膝12g,木瓜12g,威灵仙12g,鸡血藤10g,细辛3g,制附块10g,伸筋草10g,寻骨风10g,苍耳子10g,秦艽10g,桑寄生10g,炙甘草10g。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留滞关节,关节肿大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气血虚亏,可酌加党参、枸杞、当归、白芍以扶正气。

摘录《千家妙方》卷上引范国(木梁)方

处方2、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半,延胡索1两半,百合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款冬花(炒)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代赭1两,黄连(去须)1两,桂(去粗皮)1两,地榆1两,贝母(去心,煨)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旋覆花(炒)3分,杏仁15枚(去皮尖双仁,炒令黄)。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咳嗽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3、麻黄葛根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葛根(锉)1两,知母(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发癍,状如锦纹,呕逆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4、大黄散

别名艽黄散

处方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川升麻2分,黄芩2分,麻黄1分(去根节),秦艽1分(去苗),川朴消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遍身赤痛。

用法用量艽黄散(《诚书》卷十五)。

摘录《圣惠》卷九十一

处方5、黄耆散

处方黄耆(去苗,细锉)1两,牡蛎(烧,研如粉)1两,麻黄根1两,知母(锉,炼干)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细末,研令极细。

功能主治久疟,四肢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未发前用河水煎小麦汤调下,未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6、蔓荆散

处方蔓荆子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山茱萸半两,麻黄3分(去根节),旋覆花3分,甘菊花3两,芎䓖3分,莽草3分(微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头面风,皮肤不仁,头疼心闷,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7、桂枝二麻黄一汤

处方桂枝1两17铢(去皮),芍药1两6铢,麻黄16铢(去节),生姜1两6铢(切),杏仁16个(去皮尖),甘草1两2铢(炙),大枣5枚(擘)。

功能主治解散营卫之邪。小发营卫之汗。主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1日再发者。

用法用量以水5升,先煮麻黄1-2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升,去滓,温服1升,1日2次。本云:桂枝汤2分,麻黄汤1分,合为2升,分再服,今合为1方。将息如前法。

各家论述①《伤寒附翼》:邪气稽留于皮毛肌肉之间,固非桂枝汤之可解;已经汗过,又不宜麻黄杨之峻攻。故取桂枝汤3分之2,麻黄汤3分之1,合而服之,再解其肌,微开其表,审发汗于不发之中,此又用桂枝后更用麻黄法也。后人合为一方者,是大背仲景比较二分之轻重偶中出奇之妙理矣。②《古方选注》:桂枝铢两多,麻黄铢数少,即啜粥助汗之变化。桂枝汤减用4分之2,麻黄汤减用4分之1,则固表护阴为主,而以发汗为复,假麻黄开发血脉精气,助桂枝汤于卫分作微汗耳。第16铢麻黄,不能胜1两17铢桂枝、1两6铢白芍,则发汗之力太微,故又先煮麻黄为之向导,而以桂、芍袭其后也。

临床应用①太阳中风《吴鞠通医案》:唐,59岁。头痛恶寒,脉紧,言謇,肢冷,舌色淡。太阳中风,虽系季春天气,不得看作春温,早间阴晦雨气甚寒,以桂枝二麻黄一法:桂枝6钱,杏仁5钱,生姜6片,麻黄(去节)3钱,炙甘草3钱,大枣(去核)2枚。煮3杯,先服1杯,得微汗,止后服;不汗再服;再不汗,促投其间。②寒热往来《经方实验录》:王右,寒热往来,1日两度发,仲景所谓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之证也。前医用小柴胡,原自不谬,但差一间耳。川桂枝5钱,白芍4钱,生草3钱,生麻黄2钱,光杏仁5钱,生姜3片,红枣5枚。病者服此,盖被自卧,须臾发热,遍身漐漐汗出。其病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8、喘气汤

处方川芎6分,杏仁8分,皂荚末5分,甘草3分,桔梗1钱,白芷1钱,麻黄灰(去根)1钱,桂枝7分,干葛7分,陈皮7分。

功能主治天井骨跌折。

用法用量水煎,临卧加青盐、竹沥服。

摘录《外科集腋》卷八

处方9、丹参汤

处方丹参3分,木通(锉,炒)3分,当归(切,焙)3分,生干地黄(焙)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禹余粮(烧令赤,醋淬7遍)3分,麻黄(去节煮,去沫,焙)3分,川芎1两,杜仲(去粗皮,涂酥炙)1两,续断(锉)1两,地骨皮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微炙,锉)半两,牡蛎(烧令通赤)1两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筋实极,两脚下肿满而痛,不得远行,脚心如割筋断折,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1盏,去滓温服。空心、日晚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10、麻黄散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白术1两,独活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痉,通身拘急,口噤,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酒各半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11、葛根散

处方葛根2两(锉),赤芍药2两,麻黄2两(去根节),白芷1两,柴胡1两(去苗),黄芩1两,石膏2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一日,头痛项强,身热如火。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入葱白5寸,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12、漏芦汤

处方漏芦1钱5分,紫花地丁1钱,荆芥1钱,当归1钱,连翘1钱,薄荷1钱,白芷1钱,升麻1钱,麻黄3钱,大黄2钱,生甘草4分。

功能主治痈疽疗肿,不问阴阳初起者,及初溃红肿尚未消尽者,及湿烂疥疮等毒。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远温服,盖衣取微汗,渣再煎服。次日,麻黄用2钱,大黄用1钱半,甘草用6分,温服;第3日则麻黄、大黄、甘草各用1钱,温服;如肿尚未消尽,照第3日方再2-3服,无不愈者。如不欲汗,则麻黄少用,温服之;如大便不实及不欲下者,则少用大黄,不用亦可;随病上下,在食前、食后服。如便毒,服利药,正气伤,皮厚未穿者服此一汗,不贬而穿。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13、麻黄散

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柴胡1两(去苗),赤茯苓3分,地骨皮3分,人参1两(去芦头),赤芍药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余热不解,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

处方14、麻黄散

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桔梗3分(去芦头),川乌头1分(炮裂,去皮脐),人参3分(去芦头),细辛3分,白术3分,桂心3分,干姜3分(炮裂,锉),防风3分(去芦头),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川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预防瘟疫。主时气相染易,即须回避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十六

处方15、干姜饮

处方干姜(炮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芎䓖3分,桂(去粗皮)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至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处方16、蒺藜散

处方白蒺藜(炒)、芍药、茯苓、甘草、石决明(盐水炒)、川芎(炒)、羌活、当归、防风、苍术(米泔浸,炒)、蝉蜕、麻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头风注于目,每早晨昏花者。

用法用量白滚水送下。

摘录《异授眼科》

处方17、麻黄散

处方麻黄半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五味子半两,桂心3分,半夏1分(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咳逆,上气喘促,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分2次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18、麻黄葛根汤

处方麻黄、葛根、升麻、柴胡、防风、荆芥、枳壳、杏仁、山楂、麦冬。

功能主治疹不出,喘急妄语,及浑身壮热,足冷,咳嗽呕吐,腹胀不食,鼻流清涕。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治疹全书》卷上

处方19、解肌汤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1分(炙微赤,锉),赤芍药半两,葛根1两半(锉),石膏1两半,桂心3分,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初患一日,体热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频服。衣盖,以汗出为效。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20、麻黄一剂饮

处方麻黄1钱,防风1钱,银花3钱,白鲜皮3钱,当归1只(切),胡麻3钱,甘草1钱,羌活1钱,秦艽1钱。

功能主治透发霉毒。主遍体霉疮初起,节骱酸楚。

用法用量用肥羊肉1斤,河水3大碗,煎至1大碗,取汁,吹去面上浮油,将前药煎至一饭碗,温服,以羊肉淡食过口。仰面睡于帐前,不可见风,取汗为度。

摘录《疡科心得集·方汇》卷下

处方21、桂枝芍药知母汤

别名桂芍知母汤

处方桂枝4两,芍药3两,甘草2两,麻黄2两,生姜5两,白术5两,知母4两,防风4两,附子2枚(炮)。

功能主治通阳行痹,祛风逐湿,和营止痛。清热,散寒,通络,活血,补虚。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风毒肿痛,憎寒壮热,渴而脉数;痘疮将欲成脓而不能十分贯脓,或过期不结痂。

用法用量桂芍知母汤(《沈注金匮要略》卷五)。

各家论述①《金匮玉函经二注》:桂枝治风,麻黄治寒,白术治湿,防风佐桂,附子佐麻黄、白术。其芍药、生姜、甘草亦和发其营卫,如桂枝汤例也。知母治脚肿,引诸药祛邪益气力;附子行药势,为开痹大剂。然分两多而水少,恐分其服而非1剂也。②《沈注金匮要略》:此久痹而出方也,乃脾胃肝肾俱虚,足三阴表里皆痹,难拘一经主治,故用桂枝、芍药、甘、术调和营卫,充益五脏之元;麻黄、防风、生姜开腠行痹而驱风外出;知母保肺清金以使治节;经谓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以附子行阳燥湿除寒为佐也。③《金匮要略心典》:桂枝、麻黄、防风,散湿于表;芍药、知母、甘草,除热于中;白术、附子,驱湿于下;而用生姜最多,以止呕降逆。为湿热外伤肢节,而复上冲心胃之治法也。

临床应用①历节《经方实验录》:耿右,初诊:一身肢节疼痛,脚痛,足胫冷,日晡所发热,脉沉而滑,此为历节。宜桂枝芍药知母汤;川桂枝5钱,赤白芍各3钱,生甘草3钱,生麻黄3钱,熟附块5钱,生白术5钱,肥知母5钱,青防风5钱,生姜1块(打)。二诊:腰痛略减,日晡所热度较低,惟手足酸痛如故。仍宜前法:川桂枝5钱,赤白芍各5钱,生甘草3钱,净麻黄4钱,苍白术各5钱,肥知母5钱,青防风4钱,生姜1块(打),咸附子3钱(生用勿泡)。②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杂志》(1981;1:38):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结果治愈14例(1例加用强的松和四环素),显效6例,有效10例(3例加用强的松和四环素),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有效病例平均服药21.6剂。治疗后化验指标的变化:类风湿因子转为阴性的27例(84.4%);抗“O”滴度下降;全血粘度(比)、血浆粘度(比)、红细胞电泳时间(秒)均有明显下降,和治疗前相比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血沉未见明显下降,未恢复正常范围。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22、麻黄散

处方麻黄6分(去节),甘草5分(炙),干姜3分,附子3分(炮),当归3分,白芷3分,续断3分,黄芩3分,芍药3分,桂心3分,芎䓖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止血闷及疼痛。主金疮烦疼。

用法用量温酒调服方寸匕,日3次,夜1次。

摘录《鬼遗》卷二

处方23、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锉),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当归3分,川升麻3分,槟榔1两,犀角屑3分,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毒脚气,顽痹无力,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24、麻黄粥

处方麻黄1大两(去节)。

功能主治天行1-2日。

用法用量以水4升煮,去沫,取2升,去滓,加米1匙及豉,为稀粥,取强1升。先作熟汤洗浴,淋头100余碗,然后服粥。厚覆取汗,于夜最佳。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必效方》,名见《圣惠》卷十七

处方25、葛根汤

处方葛根、麻黄、赤芍、豆豉、葱白。

功能主治刚柔痉,无汗恶寒。

用法用量水煎服。或加羌活、防风。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处方26、飞雪汤

处方麻黄4两(去节),石膏2两(碎),黄芩3两,芒消4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体赤热烦闷,口中疮烂,表里如烧,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4升,去滓,纳生鸡子白2枚及芒消,搅令匀,以拭疮上。取疮愈即止。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

处方27、麻黄散

处方麻黄半两(去根节),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木通半两(锉),射干1分,皂荚子2枚(煨熟),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咳嗽气息。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28、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半(去根节),当归1两(锉,微炒),芎䓖半两,茵芋半两,桂心1两,萆薢半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黄芩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贼风,身体及心腹疼痛,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6分,煎至3分,次入酒4分,更煎2-3沸,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29、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川升麻半两,桂心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茯神1两,独活1两半,麻黄1两(去根节),葛根1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1两(锉,微炒),酸枣仁1两,五加皮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痱。筋脉缓弱,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30、麻黄葛根汤

别名麻黄汤

处方麻黄(用沸汤泡12次,焙干称)3两,芍药3两,干葛4分,葱白7茎,豉1合。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1日至2日,头项及腰背拘急疼痛,浑身烦热恶寒。刚痉无汗。

用法用量麻黄汤(《云歧子脉诀》)。

摘录《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31、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3分,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3分,干姜2两(炮裂,锉),芎䓖3分,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3日以前,头项腰脊俱痛,发汗不出,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以衣覆取微汗,如人行5-7里未汗,即再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32、麻黄知母石膏汤

处方麻黄1两,桂枝2钱2字半,甘草3钱1字半,杏仁50个,知母半两,石膏1两。

功能主治伤寒,太阳无汗。

用法用量夏至后服。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处方33、麻黄散

别名麻黄汤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汉防己1两,黄芩1两,桂心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身体缓弱,口眼不正,舌强难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

用法用量麻黄汤(《圣济总录》卷七)。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34、解肌汤

处方柴胡、麻黄、木通、茯苓、犀角、蒲黄、黄芩、赤芍药、葛粉、生地黄、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退热。主妇人劳伤,感冒体热,鼻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红枣2枚煎,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得效》卷十五

处方35、解肌汤

处方干姜1两(炮裂,锉),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3分,黄芩3分,石膏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2日,头痛壮热,骨节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葱白2茎,豉半合,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如人行三五里再服。汗出愈。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36、黑龙丸

别名资寿黑龙丸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乌头(炮裂,去皮脐)4两,乌蛇(酒浸1宿,去皮骨,炙)2两,干蝎(炒)1两半,苍术(锉碎,豉炒)2两,防风(去叉)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香)2两,麻黄(去根节)3两,赤芍药(锉)1两,白芷(锉)2两,芎䓖(锉)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天南星(生用)半两,吴茱萸(净拣,用水淘7遍,微炒)1两,白术(锉碎)1两,自然铜1斤(杵碎,用生铁铫子内,以炭火一秤,渐以2-3斤,逼药铫子,令通赤,徐添火,可半日以来,其药有微焰起,闻腥气,又似硫黄香,药乃成,放冷取出;如药有五色者,甚妙,然后安向净黄湿土,上着纸,先衬药,用盆合之,令密不得通风,1宿出火毒,乳钵内细研,以水净淘黑汁,浓者收取,次更细淘,又收浓者,3-5次淘,澄定,去清水,用新瓦盆,内将纸封之,令泣干,如黑粉,称6-7两用)。

制法将自然铜粉,入诸末相和匀,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于腊月内合甚妙。

功能主治中风,由气血俱虚,腠理疏弱,风邪外中,真气失守,邪正相干,故半身不随,口眼喎[音 wāi]斜,手足拘挛,或生亸曳,语言謇涩,心多悸惊。

用法用量资寿黑龙丸(《普济方》卷一一五引《简易》)。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处方37、麻黄葛根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甘草(炙)1两,知母(焙)1两半,葛根(锉)1两半,石膏(碎)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温病吐下后,余热未尽,头痛,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38、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知母1两,石膏2两,黄芩1两,桔梗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头痛壮热,肢节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5寸,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39、解肌汤

处方麻黄半两(去根节),桑根白皮半两(锉),赤芍药1分,栀子仁1分,前胡1分(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桂心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一日,邪毒气在皮肤肌肉。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以厚衣盖出汗。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40、麻黄散

处方麻黄10分(去节),大黄15分(炙),附子1分(炮),厚朴2分(炙),苦参6分,石膏6分(碎,绵裹),乌头6分(炮)。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温病瘥愈,食复病。

用法用量以酒或米汁和服方寸匕,日3次,夜2次。

摘录《外台》卷四引《深师方》

处方41、桂枝汤

处方桂枝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麻黄2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1日,太阳受病,头痛项强,壮热恶寒。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2茎,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如人行5里,以稀葱粥投之,衣盖取汗;如未汗,一依前法再服。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42、丹砂丸

处方辰锦砂1两(细研,水飞过),牛黄1分,雄黄1分,龙脑1分,西甘石半两,麝香1分,天竹黄1分,铅霜1分(以上并细研),犀角屑半两,天麻半两,羚羊角屑半两,乌蛇肉半两(酒拌炒令黄),干蝎半两(微炒),桑螵蛸半两(微炒),白附子半两(炮裂),香附子半两,独活半两,麻黄半两(去根节),防风半两(去芦头),狐肝半具(炙令黄燥)。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心神冒闷,言语謇涩,四肢拘急,口眼喎斜。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豆淋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43、黑散

别名黑膏子

处方麻黄半两,大黄6铢,杏仁半两。

制法先捣麻黄、大黄为散,别研杏仁如脂,乃细细纳散,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

功能主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小儿伤寒发热。

用法用量黑膏子(《普济方》卷三六一)。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于变蒸之中复挟时行邪气,非急为开提中外,何以保全万一?方中大黄荡涤内结,用麻黄开发表邪,杏仁疏利逆气。盖大黄原有安和五脏之功,麻黄兼有破除症坚之力,杏仁交通中外,乃麻黄汤之变方,守真通圣、双解从此悟出。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44、黄芩散

处方黄芩1两,知母1两,葛根1两(锉),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朝暮发寒热,或如疟状。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以衣覆之。汗出为效。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45、麻黄葛根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半,葛根(锉)1两,柴胡(去苗)1两,芍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发汗。主伤寒初得1-2日。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豉100粒、开口椒17粒、连须葱白3寸,薄荷叶20叶,同煎至8分,去滓热服。服后葱豉汤1盏投之,衣覆取汗,汗未快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处方46、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石膏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芎䓖3分,汉防己3分,桂心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防风3分(去芦头),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麻黄1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贼风。身体缓弱,手足不遂,言语謇涩,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47、麻黄葛根汤

别名麻黄干葛汤

处方麻黄3钱,赤芍药3钱,干葛1钱半,豆豉半合。

功能主治伤寒刚痉,心腹痛。太阳发热无汗,恶寒而喘。刚痉,无汗恶寒。脾土郁结,心腹卒痛。

用法用量麻黄干葛汤(《医统》卷十四)。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处方48、漏芦散

处方漏芦(去芦头)1两半,地龙(去土,炒)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附子(生用,去皮脐)1两半,天麻2两,白花蛇(酒浸经宿,去皮骨,炙)1两,乌蛇(酒浸经宿,去皮骨,炙)1两,干蝎(去土,炒)1两,黄耆(细锉)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没药(研)1两,丹砂(研)半两,栗楔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麻黄(去根节)1两,羌活(去芦头)1两,天南星(生用)1两,独活(去芦头)1两,虎骨(酥炙黄)1两,白僵蚕(炒)1两,麝香(研)2钱。

制法除别研药外,为细末,即入别研者拌和令匀。

功能主治中风偏枯,手足不随。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研胡桃酒调下,豆淋酒亦得;如急中风,手足挛拳,言语謇涩,服1钱匕。服了就所患痛处卧,立应,或有汗出。

注意慎外风。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处方49、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1两,麻黄根2两,牡蛎粉3两,人参1分,地骨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盗汗不止,及阳虚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1枚(擘),煎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处方50、调顺正气散

处方麻黄(去根节)1分,羌活1分,紫苑1分,贝母(去心)1分,防风(去叉)1分,桔梗1分,菊花1分,藁本1分,独活1分,川芎1分,甘草3铢。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寒风所中,吃透风气散子后,觉上焦有热。

用法用量每服2钱8分,水1盏,煎取7分,食后去滓服。大腑不秘热,只可非时吃3-5口,不要任性吃,令过剂,酌量脏腑进服。若觉大府秘热,加升麻。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引《护命方》

处方51、麻黄紫草汤

处方麻黄(去节)1分,人参1分,杏仁7枚(去皮尖)。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疮子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2盏,用紫草5寸,同煎至1盏,去滓,分为3-4服,每日2次。

注意服本方时,不可服其它药。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处方52、麻黄散

处方阿胶(蛤粉炒)半两,皂角(去皮,炙令黄色)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半两,甘草(炙)半两,麻黄(去节,称)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肺感寒邪,暴生咳嗽,涎痰上喘。

用法用量每服1钱,临卧白汤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53、桂枝汤

处方桂(去粗皮)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芍药1两,柴胡(去苗)1两,人参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芎藭1两,石膏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头目昏痛,体热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54、蝉蜕丸

处方蝉蜕1两,干蝎(炒,去土)1两,附子(生,去皮脐)1两,五味子1两(用酒3升浸3日,取出焙干),乌蛇(酒浸,去皮骨,炙)2两,天麻2两,天南星(炮)2两,白附子(炮)1两,芎䓖1两,白僵蚕(炒)1两,防风(去叉)1两,蔓荆实(去白皮)1两,干姜(炮)1两,麻黄(去根节)1两,狗脊(去毛)1两,雄雀粪(炒)1两,当归(切,焙)3分,雄黄(研)1分,丹砂3分,麝香3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急风卒中,半身不随,腰脚软弱,历节疼痛,手足拘挛,口面喎[音 wāi]斜,言语謇涩,白癜顽麻,心惊恍惚,肢体战掉,腲腿瘫痪,及脚气风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薄荷酒嚼下;急风瘫痪,及攻注筋骨疼痛,薄荷汁化开1丸,以热酒投下,向患处卧,衣被盖出汗,睡觉疼痛即定。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55、麻黄二陈汤

处方麻黄5分,光杏仁3钱,姜半夏2钱,广橘红1钱,前胡1钱半,白前1钱半,茯苓3钱,炙草5分。

功能主治夹痰伤寒。感寒邪而生痰,毛窍外闭,肺气逆满,邪气无从发泄,咳喘痰多,证情较重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56、葛根汤

处方葛根(锉)半两,甘草(炙)半两,人参3分,赤茯苓(去黑皮)1两,天门冬(去心,焙)3分,黄耆(锉)1两,桂(去粗皮)3分,犀角屑半两,生干地黄半两,芎䓖半两,麻黄(去根节)1两,牛黄(研)1分,地骨皮(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口舌干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57、葛根汤

处方葛根(锉)半两,白术半两,芍药半两,干姜(炮)半两,麻黄(去根节)3分,桂(去粗皮)3分,甘草(炙)1分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1-2日,头疼壮热,遍身疼痛,其脉洪数。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如脉微,加附子半两。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处方58、寒水石粉散

处方寒水石、芒消、滑石、石膏、赤石脂、青木香、甘草(炙)、大黄、黄芩、芎䓖、麻黄(去节)、牡蛎(熬)各等分。

制法上捣筛。

功能主治少小壮热,不能服药者。

用法用量以粉1升和药屑3合,复下筛。以粉粉儿,1日3次。热退即止。

摘录《外台》卷三十五引《崔氏方》

处方59、救苦丹

处方麻黄(去根节,洗净晒干)4两(研极细末,温水浸,用细布取汁,余滓再捣再浸再取汁,必要洁净细腻为上),甘草(炙,去皮净,研极细末)4两(凉水浸,照前取汁),赤芍1两(研极细末,温水浸,照前取汁),升麻(微炒)1两(研极细末,凉水浸取汁),朱砂1两5钱(研极细,水飞),雄黄1两5钱(研极细,水飞),当归身2两(研极细,温酒浸取汁),人参(去芦尽,研极细末)1两(温酒浸取汁),柴胡(去芦,研极细末)1两(温水浸取汁),细辛5钱(研极细末,温水浸取汁),枳实(去心,研极细末)5钱(温水浸取汁)。

制法上药各味浸汁与研细药共合一处,阴干再研,醋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感冒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1丸,雄黄5分(研极细),新汲水半盏,调雄黄连药送下。用厚被盖暖处,香烧3寸,汗出即愈。春、夏,加石膏5钱(水飞);秋、冬,加桂皮5钱(研极细末,温水浸取汁)。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一引通真子方

处方60、馏水石膏饮

处方生石膏(轧细)2两,甘草3钱,麻黄2钱。

功能主治胸中先有蕴热,又受外感,胸中烦闷异常,喘息迫促,其脉浮洪有力,按之未实,舌苔白而未黄者。

用法用量上用蒸汽水(僻处若无汽水,可用甘澜水代之)煎2-3沸,取清汤1大碗,分6次温服。前3次,一点钟服1次,后3次,一点半钟服1次。病愈则停服,不必尽剂,下焦觉凉者,亦宜停服。

各家论述此方取汽水轻浮之力,能引石膏上升,以解胸中之烦热;甘草甘缓之性,能逗留石膏不使下趋,以专其上行之力;少佐麻黄解散太阳之余邪,兼借以泻肺定喘,而胸中满闷可除。

临床应用伤寒:奉天东站经理矿务钱慕韩,愚之同乡,其妇人于仲冬得伤寒,四五日间喘不能卧,胸中烦闷异常,频频呼唤,欲自开其胸。诊其脉浮洪而长,重按未实,舌苔白厚。知其证虽入阳明,而太阳犹未罢也。为拟此方,汤成后,俾徐徐分六次服之,因病在上焦,若顿服,恐药力下趋,则药过病所,而病转不愈也。服至三次,胸间微汗,病顿见愈,服至尽剂,病愈十之八、九。再诊其脉,关前犹似浮洪,喘息已平,而从前兼有咳嗽未愈。继用玄参一两、杏仁(去皮)二钱,蒌仁、牛蒡子各三钱,两剂全愈。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