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律失常,器质病变。
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多数是由心脏本身器质性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等引起。在治疗上难度较大,一时难以见效。故在选择中药治疗时,原来服用的西药不宜马上停用,最好在服用一段时间中药后,感觉比单一用西药时症状有明显减少、减轻时,可考虑逐渐分阶段减少西药用量,最后达到逐步停用西药的目的。在用中药治疗期间宜定期做心电图检查,以便和没有用中药前作比较。这样有利于观察效果,决定减、停西药。
(2)阴阳失调,气虚血瘀,脾虚痰浊,虚多实少
祖国医学认为,“人年四十,阴气自半”、“八八(六十四岁)肾气衰”。同时,其它脏腑也相继出现衰退的症状。因此,在老年人出现心律失常,多是以虚证为主。故中药治疗时补益类药使用较多。
①心肾阳虚的证候较为突出:年老肾气不足,故老年人久病肾气虚衰,不能正常地温润五脏,也不能温煦心阳。故心肾气虚、阳虚比较突出而见心悸、短气、胸闷、神差、畏寒等表现。在治疗上应多考虑用补益心气、肾气的药物。
②气虚导致血瘀:心本于肾,心肾阳气不足,无力推运血循,阳虚生寒,寒凝血涩也使血液运行失畅,而见舌质淡黯、紫黯或见瘀斑瘀点,脉也沉涩或细弦。并且感胸闷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出现这些临床表现,宜依据症候表现或以活血化瘀为主,或益气活血,或温阳祛寒活血等。力求阳复寒散,瘀化血活。
③脾虚痰浊内阻:由于肾虚脾阳不足,运化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吸收和运化,致使聚精成痰,内阻清窍,而见纳呆、腹胀、咳吐浊痰、舌苔厚腻等。饮食稍有不当,即可诱发胸痛心悸,治疗时健脾化浊祛痰则是祛邪宁心的主要手段。
④肾精不足,补脾滋肾:老年人年过“八八肾气衰”,肾精明显不足,而见耳聋、耳鸣、头昏眩晕、腰酸膝软、心悸气短。中医认为“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脾为后天之本”。因此,在治疗肾精不足心律失常时,在选用补肾填精、味厚之品时,健脾滋肾也是一个重要治则。补后天以益先天,诸如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均可选用。同时加用补肾精之品,不失为化平淡为神奇之法。
⑤肝气郁滞,气机失畅:老年人由于长期多病,离退休后心理失衡,家庭、子女等诸多纷繁原因,常有七情内伤,多愁善感的情况,而出现肝气抑郁,条达失常,影响气机升降,进而损及心肾,致使脉络阻滞,经气循行不畅而出现心律失常,或使心律失常加重。因此,在治疗时,除用中药的疏肝解郁,条达气机等治则,选用消遥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越鞠丸等调治外,心理治疗尤为重要。要指导患者面对现实,超脱纷繁,恬淡虚无,以长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