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苦;酸;性微寒,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小编整理出含有枳壳的处方共3314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001~3060共60个。
处方1、龙齿汤处方官桂75克 半夏60克(汤洗)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当归 龙齿(研)桔梗(炒)茯神各30克(去皮)远志(去心)枳壳各75克(去瓤,麸炒)黄耆75克(蜜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心悸怔忡,常怀忧虑,神思多惊,如坠险地,小便或赤或浊。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粳米100粒,煎服。
摘录《医方大成》卷三引《简易方》
处方2、红雪通中散处方赤芍药、人参(去芦)、槟榔、枳壳(去瓤.麸炒黄)、淡竹叶、甘草(生用)、木香,各二两;羚羊角屑、升麻、黄芩,各三两;栀子(去皮)、葛根、桑白皮、木通、大青(去根)、蓝叶,各一两半;川朴硝十斤,苏枋六两,朱砂(细研)一两,麝香(细研)半两。
炮制上药除朱砂、麝香外,并细,以水二斗五升,煎至九升,去滓,更以绵滤过,再以缓火煎令微沸,然后下朴硝,以柳木篦搅勿住手,候凝,次下朱砂、麝香等末搅令匀,顿新瓷盆中,经宿即成矣,细研,
功能主治治烦热黄疸,脚气温瘴,解酒毒,消宿食,开三焦,利五脏,爽精神;除毒热,破积滞,去脑闷,治眼昏,头痛鼻塞,口疮重舌,肠痈喉闭,及伤寒狂躁,胃烂发斑等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至二钱,新汲水调下,更量老小虚实,临时加减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千金养脾丸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去皮)甘草 山药(炒)木香 丁香 白扁豆(炒)缩砂仁 薏苡仁 益智仁 藿香叶 红豆 肉豆蔻 干姜(炮)高良姜 三棱(炮)莪术(炮)神曲(炒)麦蘖(炒)陈皮 枳壳(炒)茴香(炒)苦梗(炒)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养脾消积。治脾胃虚弱,停寒留饮,膈气噎塞,反胃吐食,心胸痞满,胁肋虚胀,胸腹刺痛,牵引背膂,食少易伤,言微气短,口苦舌涩,恶心呕哕,喜唾咽酸,久病泄利,病后气不复常,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用白汤或温酒送下。
备注方中红豆、枳壳,《医学入门》卷七作红豆蔻、枳实,另多胡椒一味。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五
处方4、复正汤处方防风3克 荆芥3克 细辛2.5克 黄芩6克 乌药6克 天麻6克 当归9克(酒洗)白芍6克(酒炒)川芎4.5克 白术4.5克(去芦)陈皮4.5克(去白)半夏6克 枳壳3克(去瓤,麸炒)白芷2.4克 桔梗2.4克 僵蚕9克 甘草2.4克 白茯苓6克(去皮)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加生姜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处方5、瓜蒌实丸处方瓜蒌实(别研)枳壳(去瓤,麸炒)半夏(汤泡七次)桔梗(炒)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胸痞,胸痛彻背,喘急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6、解毒汤处方大黄3克 黄连9克 黄芩9克 黄柏6克 栀子(炒)9克 赤芍6克 枳壳3克 连翘 防风各9克 甘草3克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行气活血。治脏毒大肿大痛,大便不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血证论》卷八
处方7、蒿芩清胆汤处方青蒿脑4.5~6克 淡竹茹9克 仙半夏4.5克 赤茯苓9克 青子芩4.5~9克,生枳壳4.5克 陈广皮4.5克 碧玉散(包)9克
功能主治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治少阳湿热痰浊证。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脉濡数。现用于感受暑湿、疟疾、急性黄疸性肝炎等证属湿热偏重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青蒿清暑热以透邪,黄芩化湿热以利胆,共为君药;竹茹、橘皮、半夏、枳壳理气降逆,和胃化痰,均为臣药;赤茯苓、碧玉散淡渗利湿,并导胆热下行,为佐、使药。合而成为清胆热,化痰湿,畅气机的要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8、胆蛔汤处方槟榔15克 苦楝根皮6克 使君子9克(炒香)炒榧子9克 乌梅3克 木香3克 炒枳壳3克
功能主治驱蛔解痉止痛。主胆道蛔虫病。右上腹阵发性剧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屈膝体位。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使君子不可多服或生用,以免引起呃逆。
备注方中槟榔、苦楝根皮、使君子、榧子驱虫,乌梅安蛔,木香、枳壳理气解痉止痛。诸药合用,使蛔安虫去痛止。
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处方9、青礞石丸处方青礞石 木香 干姜各30克 京三棱(煨,切)枳壳(麸炒,去瓤)皂角(去皮,酥炙黄,去子)丁香各15克 巴豆7.5克(去壳,出尽抽,取霜)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神曲15克煮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积聚,胁肋胀硬,肌肉消瘦,不能饮食,及奶癖,食积等。
用法用量周岁儿每服10丸,温生姜汤送下,乳食后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处方10、定眩饮处方明天麻 青皮 薄荷 柴胡 半夏各6克 山茱萸 龙胆草 枳壳 黄连各3克
功能主治主头眩眼花。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11、加减槐花散处方条芩3克 黄连2,4克 槐花(炒)2.1克 枳壳1.5克 升麻3.6克 赤芍药3克 生地黄2.4克 苍术4.5克 甘草0.6克 当归1.5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凉血止血。治痔漏下血。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七
处方12、回首散处方乌药 橘红各6克 麻黄(去节)川芎 白芷 桔梗 枳壳(炒)僵蚕(炒,去丝嘴)炮姜 甘草(炙)羌活 独活 木瓜各3克
功能主治治颈项强急,或落枕,转项不得者。
用法用量加姜、葱,水煎服。
摘录《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六七
处方13、当归导滞汤处方大黄3克 当归9克 麝香少许 丹皮9克 桃仁9克 红花3克 白芍9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 生地9克 桂枝9克 柴胡6克 黄芩9克 枳壳3克 甘草3克
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内外瘀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血证论》卷八
处方14、芎夏汤处方半夏(制)茯苓 川芎各20克 陈皮 青皮 枳壳各15克 白术 甘草(炒)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水气为病,浮肿体重,寒热交作,胁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厚片,煎服。气喘,加去节麻黄;咳嗽,加桑白皮;呕吐,加生姜、半夏;泄泻,加苍术、白术;胸痞,加枳壳、桔梗;胀满,加缩砂、白豆蔻;眩晕,加半夏、南星;怔忡,加白茯苓。
摘录《仁斋直指》卷七
处方15、加减六君子汤处方人参9克 白术 茯苓各15克 甘草 山楂 麦芽 厚朴各3克 陈皮 枳壳各15克 神曲3克
功能主治健脾补气,化滞消积。治气虚下陷,饮食停积成块,久则其形渐大,似痛不痛,似动不动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16、胆道排石汤处方金钱草3克 茵陈 郁金各15克 枳壳木香各9克 生大黄6~9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主胆道结石属于湿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处方17、胆道排石汤I号处方柴胡12克 郁金12克 香附12克 金钱草30克 木香18克 枳壳12克 大黄30克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利胆排石。主气郁型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胁脘隐痛,闷胀痛或窜痛,牵引肩背,口苦咽千,食少腹胀,大便失调,脉弦。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青岛市立医院方
处方18、膈气散处方肉豆蔻仁、木香、干姜、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制.炒)、青皮(去白)、甘草,各五两。三棱(炮)、益智仁、莪术(炮)、肉桂(去粗皮)、陈皮(去瓤)、槟榔、枳壳(去瓤.麸炒),各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五种膈气,三焦痞寒,胸膈满闷,背膂引疼,心腹膨胀,胁肋刺痛,食饮不下,噎塞不通,呕吐痰逆,口苦吞酸,羸瘦少力,短气烦闷。常服顺气宽中,消倂癖积聚,散惊忧恚气。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二片,枣半个,同煎七分,和滓热服。如不及煎,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9、宝珍膏处方生地 茅术 枳壳 五加皮 莪术 桃仁 山奈 当归 川乌 陈皮 乌药 三棱 大黄 首乌 草乌 柴胡 防风 刘寄奴 牙皂 肉桂 羌活 威灵仙 赤芍 南星 香附 荆芥 白芷 海风藤 藁本 续断 良姜 独活 麻黄 甘松 连翘各9克 川芎15克 血余60克 东丹9印克 肉桂 麝香 木香 附子各6克 冰片 樟脑 小茴香 乳香 没药 阿魏 细辛各9克
功能主治主风湿性关节痛及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制成药膏。贴患处。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20、百合汤处方百合 人参 紫苏茎叶(锉)猪苓(去黑皮)桑根白皮(锉)大腹皮(锉)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 马兜铃7枚(连皮)麦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各3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肺气壅滞,咳嗽气喘,胸闷口渴,腰膝浮肿,小便淋涩。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如枣大)1块,拍碎,同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21、黄耆汤处方黄耆(锉)60克 人参 滑石 五味子 白茯苓(去黑皮)磁石(煅,醋淬七遍)旱莲子各30克 桑根白皮22克 黄芩(去黑心)枳壳(去瓤,麸炒)各15克
制法上十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肾虚劳淋,结涩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22、宁嗽汤处方桑白皮(炒)紫苏 细辛 北五味子 橘皮 半夏(制)茯苓(去皮)杏仁(去皮)缩砂仁 枳壳(制)桔梗 甘草(炒)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宣肺顺气,化痰止嗽。治诸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4片,乌梅半个,空腹时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八
处方23、养阴清热汤处方生地30克,生石膏30克,金银花30克,天花粉10克,知母10克,芦根10克,黄芩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枳壳10克,龙胆草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散风生津。主阴虚内热,外受风邪。(疱疹性结膜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庞赞襄方
处方24、芎苏散别名十味芎苏散(《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芎芷香苏散(《证治准绳·伤寒》卷二)。
处方川芎6克 苏叶 枳壳(麸炒)桔梗 柴胡 半夏(汤泡七次)广陈皮 白茯苓(去皮)各3克 干葛4.5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四时感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5、琥珀抱龙丸别名抱龙丸(《婴童百问》卷六)。
处方真琥珀 天竺黄 檀香(细锉)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各45克 粉草90克(去节)枳壳 枳实各30克 水飞朱砂150克 山药(去黑皮)500克 南星30克(锉碎,用腊月黄牛胆酿,经一夏用)金箔100片
制法上药(除朱砂,金箔)或晒或焙(除檀香不过火),为末和匀,同朱砂、金箔(每30克,取新汲井水50毫升和)入乳钵内略杵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镇心清热。治小儿四时感冒,痰嗽气急,急慢惊风,烦躁不宁,及疮疹欲出发搐者。
用法用量服时用葱汤或薄荷汤化服;痰壅嗽甚,用淡姜汤送下;痘疮见形有惊者,用温净汤送下;心悸不安者,用灯心汤送下;暑天迷闷者,用麦门冬煎水送下。百日内婴孩,每丸分三次投;二岁以上者,每次1~2丸。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26、凉血地黄汤处方归尾4.5克 生地6克 赤芍3克 黄连(炒)6克 枳壳3克 黄芩(炒黑)3克 槐角(炒黑)9克 地榆(炒黑)6克 荆芥(炒黑)3克 升麻1.5克 天花粉2.4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凉血止血。治湿热侵入直肠,血络损伤,痔疮肿痛出血。
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三四剂,则痛止肿消,更外兼熏洗。
备注一剂加生柏叶6克。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处方27、当归散处方当归尾60克 川芎 荆芥穗 干葛 乌药 川独活 赤芍药 白芷 升麻各30克 羌活 甘草 防风(去芦)枳壳各15克 红花 苏木各7.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疔疮。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灯草10余茎,乌豆10粒,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病在上者食后服,病在下者食前服。
摘录《秘传外科方》引李世安治疔法
处方28、仁熟散处方人参 枳壳 五味子 桂心 山茱萸 甘菊花 茯神 枸杞子各22克 柏子仁 熟地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胆虚常多畏恐,不能独卧,头目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调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29、川芎散处方川芎3克 人参 吴茱萸各1.5克 茯苓 桔梗各1.2克 当归3克 制朴1.5克 芍药2.2克 枳壳 炙甘草各0.9克
制法上药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主妇人素有冷气冲心,心腹痛,如刀刺者。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稍热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七引《产宝》
处方30、三棱丸处方荆三棱9O克(擘破,以好醋600毫升,用文武火煮。令尽为度,勿放铁器中)枳壳(去瓤,麸微炒)30克 木香30克 青皮30克 槟榔30克 官桂(去皮)30克 甘草60克(炮)
制法上药杵为未。
功能主治治积聚气块,或心腹满闷噎塞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如患在膈上,即食后服之。
备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三棱散。
摘录《博济方》卷二
处方31、延寿丸处方牛膝(酒浸,切,焙)熟地黄(焙)枳壳(去瓤,麸炒)地骨皮各30克 菟丝子60克(酒浸一复时,研烂入诸药)
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杵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乌须发。治诸虚及虚风,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32、麻仁丸处方麻仁120克(先以温水浴后,悬在井中五日,令生芽,日晒,退皮取仁)大黄120克(半蒸,半生)白槟榔30克(半生,半煨)山茱萸45克 薯蓣45克 官桂(去皮)45克 车前子 枳壳(麸炒)防风各45克 羌活45克 木香60克 菟丝子45克 郁李仁120克
制法上十三味,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气疏风,润肠通便。治风寒积滞内阻,三焦不和,胸膈满闷,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临卧时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博济方》卷一
处方33、人参荆茶汤处方荆芥穗60克 芍药 天麻 芎藭 当归(洗,切,焙)京三棱(煨,锉)黄耆(薄切)鳖甲(醋浸,去裙襕,炙)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各30克木香15克 熟干地黄(切,焙)柴胡(去苗)各45克防风(去叉)牡丹皮 大腹皮各22克 枳壳(去瓤,麸炒)90克 半夏(为末,生姜汁作饼,曝干)30克 秦艽(去苗,土)7.5克 人参 石膏(碎,研)白术 羌活(去芦头)款冬花(择)陈橘皮(去白,切,炒)各15克
制法上药二十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风消。血气虚损,攻刺疼痛,四肢无力,面色无华,形体羸瘦,胸膈痞闷,或大便多秘。或时泻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1枚(去核),同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日午或临卧时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34、菊花散处方石膏 甘菊花(去梗)防风(去芦)旋复花(去梗)枳壳(去瓤,麸炒)蔓荆子 甘草(炙)川羌活(去芦)各等分
制法哎咀。
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头痛不止,口干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35、人参败毒散处方柴胡(去苗)甘草(烂)桔梗 人参(去芦)芎藭 茯苓(去皮)枳壳(去瓤,麸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独活(去苗)各900克
制法上药十味,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益气解表,散风祛湿。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至1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备注方中羌活、独活善祛一身风湿之邪。解表止痛;柴胡、薄荷、川芎疏散风邪,助羌、独解表疏风。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理气化湿祛痰;人参益气扶正;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在表散药中配用人参一味扶正祛邪,可鼓邪从汗而解。正如吴昆所说:培其正气,败其邪气,故日败毒。综合全方,有益气解表。散风祛湿之功。对正气不足,感冒风寒湿邪,或疮疡、痢疾初起,见有上述症状者,皆可应用。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36、温脾达生汤处方厚朴3克 木香3克 肉桂3克 车前4.5克 广皮3克 枳壳3克 冬葵3克 黑姜2.4克 当归15克 川芎6克
功能主治治临产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四
处方37、茜根丸处方茜根(洗)川升麻 犀角(镑)地榆(洗)当归(去芦,酒洗)黄连(去须)枳壳(去甑,麸炒)白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毒痢及蛊注下血如鸡肝,心烦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汤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38、人参荆芥散处方荆芥穗 羚羊角(镑)酸枣仁(微炒)生干地黄 枳壳(麸炒,去瓤)人参 鳖甲(醋浸,去裙襕,炙黄)肉桂(去粗皮)白术 柴胡各225克甘草(锉,爁)芎藭 赤芍药 牡丹皮 当归 防风(去苗、叉)各15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风劳气,身体疼痛,头昏目涩,心怔烦倦,寒热盗汗,颊赤口干,痰嗽胸满,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调,脐腹疼痛,腹有痃癖,时痛时止;或时呕逆,饮食不进;或因产后调理不善,淹延瘦瘁,乍起乍卧,甚即着床。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7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日二服。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39、柴胡枳桔汤处方麻黄 杏仁 桔梗 枳壳 柴胡 黄芩 半夏 知母 石膏 干葛 甘草
功能主治主伤寒胸胁痛,潮热作渴,咳痰气喘。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三
处方40、内消昆布散处方昆布30克(洗去咸味)海藻30克(洗去咸味)枳壳30克(麸炒微黄,去瓤)牛蒡子15克(微炒)连翘15克 防风15克(去芦头)玄参15克 何首乌30克 牵牛子15克(微炒)甘草15克(炙令微赤,锉)川大黄15克(锉碎,微炒)皂荚子仁50枚(微炒令黄)牡荆子3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风毒、瘰疬、肿结。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煎葱汤调下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六
处方41、柴胡枳桔汤别名枳桔柴胡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炙)半夏 生姜 大枣 枳壳 桔梗
功能主治主邪客少阳,寒热往来,胸膈痞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42、疏肝散处方黄连(吴茱萸煎水炒)6克 柴胡 当归(酒洗)各4.5克 青皮(去瓤)桃仁(研如泥)枳壳(麸炒)各3克 川芎 白芍(酒炒)各2.1克 红花1.5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治肝经气滞血瘀,左胁下痛者。
用法用量上药,锉散。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43、川连枳壳汤处方川连 枳壳 木通 甘草 大腹皮 地骨皮
功能主治主脾实腹胀,肚腹肘热,肛门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处方44、人参散处方人参30克(去芦头)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五味子22克 桂心22克 柏子仁30克 山茱萸22克 甘菊花22克 茯神22克 枸杞子22克 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散。
功能主治治胆气虚冷,经常恐惧,不能独卧,心慌心悸,如人将捕,头目不利,胸中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温酒调下,不计时候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
处方45、柴胡达原饮处方柴胡4.5克 生枳壳4.5克 川朴4.5克 青皮4.5克 炙草2.1克 黄芩4.5克 苦桔梗3克 草果1.8克 槟榔6克 荷叶梗16厘米
功能主治和中化湿,祛痰止疟。主痰疟。痰湿阻于膜原,胸膈痞满,心烦懊憹,头眩口腻,咳痰不爽,间日疟发,舌苔粗如积粉,扪之糙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46、大中汤处方党参12克 制熟附2.1克 茯苓9克 白术4.5克 当归6克 广皮3克 厚朴3克 枳壳3克 乌药3克 木香1.5克 大枣2枚 姜3片
功能主治主脾虚下痢,食少神疲,胸腹时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47、疥灵丹处方白芷30克 枳壳(麸炒)21克 连翘21克 白蒺藜(炒)30克 羌活21克 栀子(炒)21克 当归21克 荆芥穗21克 苦参(糯米泔浸一日,晒干)60克
制法上药九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疥疮。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处方48、柳皮膏处方柳白皮3千克 楸皮3千克 木通600克 枳壳300克 皂荚600克 木香末90克
制法上药细锉,以水48升,煮取汁6升,去滓,移于小锅子中,下木香,煎至4.2升去滓,又移于小锅中,以慢火煎,搅勿住手,炼如饧,捻成丸即住,以油帛裹收之。
功能主治治诸疮愈后,疮瘢胬肉未消,瘰疬。
用法用量每日涂于帛上贴之,取平复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处方49、四圣散别名四圣汤(《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四)。
处方紫草茸 木通(锉)甘草(锉,炒)枳壳(麸炒,去瓤)黄耆(切,焙)各等分
制法上同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疮疹出而不快及倒靥。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不拘时。
摘录《阎氏小儿方论》
处方50、参苏饮别名十味参苏散(《保婴金镜》)。
处方木香15克 紫苏叶 干葛(洗)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炒)前胡(去苗)人参 茯苓(去皮)各23克 枳壳(去瓤,麸炒)桔梗(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益气解表,宣肺化痰。主虚人外感风寒,内伤痰饮,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满闷,或痰积中脘,眩晕嘈杂,怔忡哕逆。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1个,煎至140毫升,去滓,微热服,不拘时候。若因感冒发热,以被盖卧,连进数服,微汗即愈;面有余热,更宜徐徐服之,自然平治;若因痰饮发热,但连日频进此药,以退为期,不可预止。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51、二陈汤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 枳壳(麸炒)牛膝(去芦)猪苓 木通 山桅 麦门冬(去心)车前子 黄柏(酒炒)各等分 甘草减半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主痰气闭塞,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用灯草1团,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52、清暑痢疾丸处方黄连30克 归身75克 白芍75克(炒)黄芩75克(炒)槟榔75克 枳壳75克 半夏60克 地榆60克(炒)焦楂150克 川朴60克(炒)木香30克 熟军60克 二丑60克(炒)扁豆150克(炒)滑石60克 青皮60克 干姜9克 生姜60克
制法共为细末,以荷叶煎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理气导滞。治一切暑痢,不论红白,腹痛泄泻,头痛,小便黄而短少,口干不欲饮,内有积滞湿热者。
用法用量大人海服9克,小儿3~6克,用糖开水送下。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53、荆防败毒散处方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茯苓 防风 荆芥 桔梗 川芎各4.5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败毒消肿。治凤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温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八
处方54、何首乌散处方何首乌 当归 赤芍药 白芷 乌药 枳壳 防风 甘草 川芎 陈皮 香附 紫苏 羌活 独活 肉桂
功能主治治筋伤骨折初起。
用法用量上药加薄荷、生地黄同煎,入酒和服。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处方55、疏解散处方羌活 苏叶 防风 枳壳(麸炒)桔梗 前胡 赤芍药 杏仁(炒,去皮、尖)僵蚕(炒)甘草(生)黄连(酒炒)
功能主治治感冒夹惊,心悸胆怯,卧睡不安,身热烦躁,面色青赤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三
处方56、巴戟丸处方巴戟30克,肉苁蓉3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石斛30克(去根,锉)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薯蓣22.5克 牛膝22.5克(去苗)桂心22.5克 山茱萸22.5克 泽泻22,5克 远志22.5克(去心)熟干地黄30克 菟丝子30克(酒浸三日,曝干,另捣为末)黄耆22.5克(锉)人参22.5克(去芦头)槟榔22.5克 木香22.5克 牡丹22.5克 仙灵脾22.5克 蛇床子22.5克 续断22.5克 枳壳22.5克(麸炒微黄,去瓤)白茯苓22.5克 覆盆子22.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寒,腰膝酸痛,阳痿尿频,不能饮食,面色无华,筋骨萎弱,起坐无力,膀胱虚冷,脐腹胀急。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时以盐汤或温酒送下助丸,渐加至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
处方57、调中散处方青木香 川楝子 没药 白茯苓 上青桂 杭青皮 莱菔子 陈枳壳 尖槟榔 炙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主婴孩盘肠气,腹内筑痛。
用法用量入葱白6.6厘米,盐3克,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二
处方58、木香消胀丸处方木香7.5克 槟榔15克 陈皮30克 大腹皮30克 萝卜子60克 枳壳30克(麸炒)桑白皮30克 紫苏子30克 香附子60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用于气恼,胸腹胀满,或痰嗽喘急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姜汤下。
摘录《袖珍方》卷
处方59、托里解毒汤处方银花6克 当归15克 生耆6克 花粉 连翘 黄芩 赤芍各4.5克 大黄 牡蛎 生甘草各3克 枳壳2.4克 皂刺1.5克
功能主治治红肿痈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痈疽已破者,去皂刺。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处方60、大成汤别名大承气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处方大黄120克 川芒消 甘草 陈皮 红花 当归 苏木 本通各6O克 枳壳120克 厚朴少许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主受伤甚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5毫升,煎10~15分钟,去滓温服。不拘时。大小便未通者,加朴消。
注意孕妇、小儿莫服。
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