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出当风,肌腠疏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是风寒表疏证的形成机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称这种病机是“阳浮而阴弱”、“营弱卫强”。这里“阳浮”与“卫强”同义;“阴弱”与“营弱”同义。“阳浮”、“卫强”即卫阳浮盛于外,与邪交争,则见发热恶风;“
阴弱”、“营弱”即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则见汗出。皮毛者肺之合,未有皮毛受邪而肺脏不受累及者,故外邪犯表,肺失宣降,则有咳嗽、清涕多。太阳主一身之表,其经脉循头下项,风寒外袭,经气不舒,则见头项强痛。邪趋于肌表则脉浮;汗出肌疏,则脉弛缓。本证为邪气犯表之候,故可见薄白苔。
综上所述,风寒表疏证的临床表现可归纳为:
主症:
①发热,恶风;
②汗出;
③头项强痛。
次症:
①鼻流清涕;
②咳嗽。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凡具备主症
①、
②及次症中1项,并见脉浮缓苔白者,即可诊断为风寒表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