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延胡索的处方(十三)

医药知识2023-02-09 05:46:39百科知识库

含有延胡索的处方(十三)

延胡索(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辛;苦;温;无毒,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小编整理出含有延胡索的处方共74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721~742共22个。

处方1、东方一号膏

处方川茅术30g,黄柏30g,汉防己30g,宣木瓜30g,元胡索30g,郁金30g,生地榆30g,白及60g(切片),冰片(冷后加)240g,生石膏240g,炉甘石240g(另配,以后煅过,研粉,用100目筛子筛过)麻油2斤。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润肤生肌,止痛。主疔疮、痈疽、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1)浸渍:将茅术,黄柏、防己、木瓜、元胡、郁金、生地榆、白及浸于麻油内24小时。(2)煎熬:将上述油及药物置盛器内(一般用铜锅,钢精锅亦可),置文火上煎约2小时至2.5小时(200毫升),至药材枯黄状,去药滓过滤(可用丝棉或铜筛滤)至除尽药滓为度。(3)炼油:滤净油用火加热约2-2.5小时,至油滴入水中能聚集成珠状。(4)成膏:炼好之油,趁热加入煅石膏,炉甘石细粉(勿使结成块或沉于锅底),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加热保持微沸,此时上面应无浮油或仅极少量浮油,加热约2-2.5小时,可取出少量放冷,如已成半固体膏状,即可停火。待膏冷却后,再加入冰片搅匀即成。(5)将东方1号均匀涂布在半透明膏药纸上,剪成小块,贴于创面,外用纱布覆盖,隔日换药1次,以后可2、3天换1次。

摘录《中医外伤科学》

处方2、当归川芎汤

处方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药(炒)、元胡索(炒)、红花、香附、青皮(炒)、泽兰、牡丹皮、桃仁。

功能主治小产后瘀血,心腹疼痛,或发热恶寒。

用法用量上水煎,加童便、酒各小半盏服。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三

处方3、加味四物汤

处方四物汤1帖加橘红半两,香附子半两,元胡索半两。

功能主治妇人欲念不遂,心膈迷闷刺痛。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处方4、归芎丸

处方陈皮3两,当归3两,元胡索1两。

制法上为细末,糊为丸。

功能主治妇人月候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饮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处方5、地鳖紫金丹

处方地鳖虫8钱,硼砂8钱,血竭8钱,自然铜8钱,乌药5钱,土狗5钱,元胡索(醋炒)5钱,当归(酒炒)5钱,桃仁5钱,威灵仙(酒炒)5钱,川牛膝5钱,麝香4钱,香附(制)4钱,木香4钱,川续断(盐水炒)3钱,五加皮(炒)3钱,猴骨(制)3钱,苏木3钱,贝母3钱,广皮(炒)3钱,泽兰3钱,五灵脂(醋炒)3钱,菟丝子(不见火)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伤重者每服3钱,轻者服1钱5分,酒送下。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六

处方6、加味守效丸

处方南星2两,山楂肉(酒炒)2两,苍术(炒)2两,白芷1两,半夏(姜制)1两,橘核仁1两,神曲(炒)1两,海藻5钱,昆布5钱,吴茱萸1两,青皮(醋炒)1两,元胡索(醋炒)1两,荔枝核(炒)1两。

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肿。因食积不消,湿气下行,致生偏坠,或左或右,睾丸作肿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7、产后丸

别名人参回生丹

处方人参3钱,蒲黄1两,甘草5钱,白术3钱,赤茯苓1两,川羌活5钱,青皮3钱,桃仁1两,陈皮5钱,木瓜3钱,熟地1两,白芍5钱,当归1两,怀牛膝5钱,良姜4钱,川芎1两,京三棱5钱,乌药2两5钱,元胡索1两,山萸肉5钱,广木香1钱,焦苍术1两,五灵脂5钱,制乳香1钱,制香附1两,地榆5钱,制没药1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大黄膏擦丸,每粒潮重2钱,蜡壳封护。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恶露未净,小腹胀痛,症瘕。

用法用量大黄膏制法:西绵纹大黄一斤(用米醋三斤熬成稠汁),苏木(水煎汁),红花(黄酒煮汁炒)各三两,黑大豆四斤(水浸,取皮约五两,豆煮汁)。将苏木汁、红花酒、黑豆汁加入大黄汁内,共熬成膏。(如黑豆不易购买,可用稆豆衣四斤代替)。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处方8、化症回生丹

处方人参6两,安南桂2两,两头尖2两,麝香2两,片子姜黄2两,公丁香3两,川椒炭2两,虻虫2两,京三棱2两,蒲黄炭1两,藏红花2两,苏木3两,桃仁3两,苏子霜2两,五灵脂2两,降真香2两,干漆2两,当归尾4两,没药2两,白芍4两,杏仁3两,香附米2两,吴茱萸2两,元胡索2两,水蛭2两,阿魏2两,小茴香炭3两,川芎2两,乳香2两,良姜2两,艾炭2两,益母膏8两,熟地黄4两,鳖甲胶1斤,大黄8两(为细末,以高米醋1斤半熬浓,晒干为末,再加醋熬,如是3次,晒干,末之)。

制法上为细末,以鳖甲、益母、大黄三胶和匀,再加炼蜜为丸,重1钱5分,蜡皮封护。

功能主治燥气延入下焦,搏于血分,而成症者。症结不散不痛,症发痛甚;血痹;妇女干血痨证之属实证;疟母左胁痛而寒热者;妇女经前作痛,古谓之痛经者;妇女将欲行经而寒热者;妇女将欲行经,误食生冷腹痛者;妇女经闭;妇女经来紫黑,甚至成块者;腰痛之因于跌扑死血者;产后瘀血,少腹痛,拒按者;跌扑昏晕欲死者;金疮棒疮之有瘀滞者。

用法用量用时温开水和,空心服;瘀甚之证,黄酒下。

各家论述化症回生丹法,系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也。方从《金匮》鳖甲煎丸与回生丹脱化而出。此方以参、桂、椒、姜通补阳气,白芍、熟地守补阴液,益母膏通补阴气而清水气,鳖甲胶通补肝气而消症瘕,余俱芳香入络而化浊。且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又以醋熬大黄三次,约入病所,不伤他脏,久病坚结不散者,非此不可。或者病其药味太多,不知用药之道,少用独用,则力大而急;多用众用,则功分而缓,古人缓化之方皆然。所谓有制之师不畏多,无制之师少亦乱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9、分经散

处方红花、苏木、乳香、没药、败姜、姜黄、当归、芍药、川芎、木通、甘草、蓬术(煨)、生地黄、元胡索、牡丹皮、凌霄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心痛,遍身手足疼痛及经血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空心温酒调下,1日3次。加血竭、玳瑁尤佳。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处方10、元胡索散

处方当归 赤芍 刘寄奴 没药 枳壳(麸炒)元胡索(炒)各等分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治血积小腹疼痛;或因气逆,月经不行,肚腹作痛者。

用法用量酒调服。

摘录《会约医镜》卷十四

处方11、元归散

处方元胡索 当归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妇女血滞经闭。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八

处方12、消积正元散

处方白术(炒)茯苓 陈皮(去白)青皮 砂仁 麦芽(炒)山楂子 甘草 香附末 海粉 神曲(炒)枳实(炒)元胡索各1.5克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养正除积,治小儿正气不足,形体瘦弱,腹内有积聚者。

用法用量水300毫升、姜3片,煎至210毫升,温服。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七

处方13、当归川芎汤

处方当归 熟地黄 白芍药(炒)元胡索(炒)川芎 桃仁 红花 香附 青皮(炒)泽兰 牡丹皮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小产后瘀血内阻,心腹疼痛,或发热恶寒者。

用法用量入童便、酒少许,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一

处方14、活血汤

处方当归尾 赤芍 桃仁(去皮、尖)牡丹皮 元胡索 乌药 香附子 枳壳(去瓤)各3克 红花 官桂 木香(另磨汁)各1.5克 川芎2克 甘草0.6克

制法上药十三味,锉作一剂。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治瘀血阻滞,胁下有块作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15、元灵散

处方五灵脂(去砂石)元胡索(炒)莪术(火煨)良姜(炒)当归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急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热醋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16、温补汤

处方人参 白术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肉桂 木香 小茴 香附 元胡索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理气止痛。治少腹痛而喜按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补血调血;肉桂温中散寒;木香、小茴、香附、元胡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理气止痛之功。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

处方17、木香神效散

处方南木香 青皮 陈皮 麦蘖(炒)大枳壳(炒)京三棱 蓬莪术 神曲(炒)甘草(炙)各7.5克 白芍药 川白芷 肉桂(去皮)元胡索 破故纸各7.5克 荜澄茄 丁香各3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腹痛遇食冷物或天气寒冷便发,发则胸痛彻背,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200毫升,加盐一捻,再煎两沸,空腹时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处方18、化症回生丹

处方人参180克 安南桂60克 两头尖60克 麝香60克 片姜黄60克 公丁香90克 川椒炭60克 虻虫60克 京三棱60克 蒲黄炭30克,藏红花60克 苏木90克 桃仁90克 苏子霜60克 五灵脂60克 降真香60克 干漆60克 当归尾120克 没药60克 白芍120克 杏仁90克 香附米60克 吴茱萸60克 元胡索60克 水蛭60克 阿魏60克 小茴炭90克 川芎60克 乳香60克 良姜60克 艾炭60克 益母膏240克 熟地黄120克 鳖甲胶500克 大黄240克(为细末,以高米醋750克熬浓,晒干研末,再加醋熬,如是三次,晒干研末)

制法共为细末,以鳖甲、益母、大黄三胶和匀,再加炼蜜为丸,重4.5克,蜡皮封护。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破积消坚。治燥气深入下焦血分而成的症积,痛或不痛;血痹;疟母、左胁痛,寒热;妇女干血劳,属于实证;闭经,痛经,经来紫黑有块;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所致的头晕、腰痛而有瘀滞者。

用法用量用时温开水和,空腹时服,瘀甚之证,黄酒下。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19、加味失笑散

处方五灵脂 蒲黄(隔纸炒)元胡索(醋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治小儿小肠气,痛而冲心者。

用法用量每服3~6克,水、酒调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20、沉香降气散

处方沉香9克 砂仁21克 炙草15克 盐水炒香附150克 酒炒元胡索30克 煨净川楝子30克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主气滞心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淡姜汤下。

摘录《笔花医镜》卷二

处方21、桂枝汤

别名桂枝治伤汤(《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桂枝 枳壳 陈皮 红花 香附 生地 归尾 元胡索 防风 赤芍 独活各等分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治手臂筋骨损伤。

用法用量童便、陈酒煎服。

摘录《伤科补要》卷四

处方22、七疝汤

处方元胡索 小茴香(酒炒)川楝子 全蝎(炒)人参 大附子 山桅子 木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七疝,及奔豚小肠气,脐腹大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温酒调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