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粥

医药知识2023-02-09 05:28:44百科知识库

枇杷叶粥

枇杷叶粥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3味。

枇杷叶粥的基本资料

枇杷叶粥(《药粥疗法》引《老老恒言》)

处方枇杷叶10-15g(鲜者30-60g),粳米30-60g,冰糖少许。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降气。主肺热咳嗽,咳吐黄色脓性痰,或咳血、衄血,以及胃热呕吐、呃逆。

用法用量先将枇杷叶用布包入煎,取浓汁后去滓,或将新鲜枇杷叶刷尽背面的绒毛,切细后,煎汁去滓,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入冰糖少许,煮成稀薄粥,不宜稠厚,每日分2次服,以3-5天为1疗程。

注意对感受寒凉引起的咳嗽、呕吐患者,不宜选用。

枇杷叶粥(《老老恒言》)

处方枇杷叶10~15克 粳米100克 冰糖适量

制法将枇杷叶用纱布包好放入砂锅内,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入粳米、冰糖,再加水600克,煮成稀薄粥。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降气。适用于急性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衄血以及胃热呕吐呃逆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热服之,3~5天为一疗程。

枇杷叶粥古籍论述

枇杷叶粥《保健药膳》

主要原料:枇杷叶约15克(鲜60克),粳米约100克,冰糖少许。制作方法:先将批把叶用布包入煎,取浓汁后去渣,或将新鲜枇杷叶刷去叶背面的绒毛,切细后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后人冰糖成稀薄粥。效用说明:清肺、化痰、止咳、降气。适宜于肺热咳嗽、咳吐黄色浓性痰或咳血、衄血以及胃热呕吐呃逆等。

枇杷叶粥相关中药材

1、枇杷叶

别名巴叶,枇杷,蜜枇杷叶,炙枇杷叶,芦桔叶,卢橘。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片,全年皆可采收,采摘后,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性状干燥叶片长椭圆形,长12~25厘米,宽4~9厘米。叶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部锯齿缘,基部全缘。羽状网脉,中脉下面隆起。叶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上面有光泽;下面茸毛棕色。叶柄短。叶革质而脆。气无,味微苦。以叶大、色灰绿、不破碎者为佳。

功能主治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治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①《别录》:“主卒啘不止,下气”②《食疗本草》:“煮汁饮,主渴疾,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③《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④《纲目》:“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⑤《本草再新》:“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⑥《安徽药材》:“煎汁洗脓疮、溃疡、痔疮”

2、冰糖

来源为白沙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

3、粳米

别名白米,粳粟米,稻米,大米,硬米。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的种仁。

生境分布水生或陆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①《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②《千金·食治》:“平胃气,长肌肉”③孟诜:“温中,益气,补下元”④《日华子本草》:“壮筋骨,补肠胃”⑤《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⑥《纲目》:“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炒米汤:益胃除湿”

备注稻的类型很多,按米粒的粘性不同,可分为粳稻、籼稻、糯稻等种。粳稻植株较矮,秆硬,叶幅狭,谷粒较短圆,米的粘性较强,胀性小。籼稻植株较高,秆软,叶幅宽,谷粒细长,米的粘性差,胀性大。糯稻在以上二种类型中都有,其米粒中含有多量糊精,粘性最强,胀性小。

本文标签: 药学  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枇杷叶粥
2023-02-09
枇杷叶汁
2023-02-09
枇杷叶饮
2023-02-09
枇杷叶丸
2023-02-09
枇杷叶汤
2023-02-09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