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香附的处方(三十三)

医药知识2023-02-09 04:59:47百科知识库

含有香附的处方(三十三)

香附(别名雀头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头、香附米、三棱草根、苦羌头),味辛;微寒;无毒,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小编整理出含有香附的处方共266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921~1980共60个。

处方1、木香顺气散

处方木香 香附 槟榔 青皮 陈皮 枳壳 砂仁 厚朴(制)苍术各3克 炙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气滞腹痛、胁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引《医学统旨》

处方2、活血酒

处方乳香 没药 血竭各15克 贝母9克 羌活15克 木香6克 厚朴9克 川乌 草乌 白及各3克 麝香1.5克 紫荆皮24克 香附15克 小茴香9克 甲珠15克 自然铜 木瓜各15克 肉桂6克 当归24克 独活 川断 虎骨 川芎各15克

制法上药取高粱酒依法制成药酒。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治扭挫伤后期;亦治寒湿腰腿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15毫升,日二次,亦可外用摩擦患处。

摘录《中医外伤科学》

处方3、苦楝丸

处方川苦楝 茴香附子(炮,去皮、脐)各30克

制法上三味,酒1.2升,煮尽为度,焙干,研细末,每称30克,入玄胡15克,全蝎18个,炒丁香18个,别为末,和匀,酒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奔豚,小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服。痛甚,加当归,煎酒下。

摘录《医垒元戎》

处方4、香芎散

处方川芎 香附子(炒)石膏(水飞)白芷 甘草 薄荷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偏正头风。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或茶清调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处方5、排脓内托散

处方当归 白术 人参各6克 川芎 白芍 黄耆 陈皮 茯苓各3克 香附 肉桂各2.4克 甘草1.5克 白芷(项之上加)1克 桔梗(胸之上加)1.5克 牛膝(下部加)1.5克

功能主治治痈疽等疮,发于脑项,已溃流脓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以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处方6、人参再造丸

处方蕲蛇(酒炙)120克 龟版(炙)30克 玄参(去芦)30克 麻黄60克 香附(炙)30克 山甲(珠)60克 天竺黄 30克 白芷60克 地龙肉15克大黄(炙)60克 威灵仙75克 熟地60克 羌活30克 姜黄60克 乌药 30克 首乌(炙)60克 茯苓60克 葛根75克 细辛 30克 草豆蔻60克 紫豆蔻60克 藿香60克 赤芍30克 黑附片30克 虎骨(炙)30克 杭菊24克 川芎60克 青皮(炒)30克 僵蚕(炒)30克 白术(炒)30克 黄耆6O克天麻60克 黄连60克 骨碎补30克 全蝎75克白附子(炙)60克 防风 60克 萆薢60克 桑寄生75克 党参(去芦)30克 沉香30克.肉桂(去粗皮)60克 松香(炙)15克 没药(炙)30克 乳香(炙)30克 血竭花24克 山羊血 S克 母丁香30克 甘草60克 当归60克以上五十味,共研为细粉,过罗。再兑入麝香9克,牛黄10.5克,朱砂粉3O克,犀角粉24克,高丽参粉60克,冰片10.5克

制法上药混合均匀,研细,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金衣十六开,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祛风化痰。治中风中痰,口眼喎斜,言语不清,手足拘挛,左瘫右痪,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7、枳缩二陈汤

处方枳实(麸炒)3克 砂仁2.1克 白茯苓(去皮)贝母(去心)陈皮 苏子(炒)瓜蒌仁 厚朴(姜汁炒)香附(童便炒)各2.1克 川芎2.4克 木香 沉香各1.5克 甘草1克

功能主治治关格,上下不通。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入竹沥磨沉香、木香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8、排气饮

处方陈皮4.5克 木香2.1~3克 藿香4.5克 香附6克 枳壳4.5克 泽泻6克 乌药6克 厚朴3克

功能主治行气散滞。治气逆,食滞腹胀,疼痛,癫狂。

用法用量以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热服。食滞,加山楂、麦芽各6克;寒滞,加焦干姜,吴茱萸,肉桂之属;气逆甚者,加白芥子、沉香、青皮、槟榔之属;呕吐而痛,加半夏、丁香之属;小腹疼痛,加小茴香;如兼疝症,加荔枝核(煨熟捣碎)6~9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9、化症回生丹

处方人参180克 安南桂60克 两头尖60克 麝香60克 片姜黄60克 公丁香90克 川椒炭60克 虻虫60克 京三棱60克 蒲黄炭30克,藏红花60克 苏木90克 桃仁90克 苏子霜60克 五灵脂60克 降真香60克 干漆60克 当归尾120克 没药60克 白芍120克 杏仁90克 香附米60克 吴茱萸60克 元胡索60克 水蛭60克 阿魏60克 小茴炭90克 川芎60克 乳香60克 良姜60克 艾炭60克 益母膏240克 熟地黄120克 鳖甲胶500克 大黄240克(为细末,以高米醋750克熬浓,晒干研末,再加醋熬,如是三次,晒干研末)

制法共为细末,以鳖甲、益母、大黄三胶和匀,再加炼蜜为丸,重4.5克,蜡皮封护。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破积消坚。治燥气深入下焦血分而成的症积,痛或不痛;血痹;疟母、左胁痛,寒热;妇女干血劳,属于实证;闭经,痛经,经来紫黑有块;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所致的头晕、腰痛而有瘀滞者。

用法用量用时温开水和,空腹时服,瘀甚之证,黄酒下。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10、解毒止痛灵

处方黄芩10克,连翘20克,板蓝根25克,元胡25克,僵蚕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薄荷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行气止痛。主湿热郁蒸,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另外可外涂2%龙胆紫,6天为1疗程。

摘录姜耀武方

处方11、下甲丸

处方下甲(即龟版)150克 侧柏45克 香附90克

制法上药为末,姜汁浸地黄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阴虚气滞,胸闷发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医学人门》卷七引丹溪

处方12、解郁和中汤

处方陈皮(去白)3,6克 赤茯苓3克 半夏2.4克 青皮(去瓤,醋炒)1,5克 香附末(童便炒)3克 枳壳(麸炒)3克 栀子3克 黄连(姜汁炒)2.1克 神曲(炒)2.1克 厚朴(姜炒)2.1克 前胡2.4克 苏子(研碎)2.1克 生甘草1.2克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泄热和中。治胸膈痞满,内热夜不安卧,卧则愈闷。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用生姜5片,水煎热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13、气郁汤

处方香附(童便浸一宿,焙干,杵去毛,为粗末)9克 苍术 橘红 制半夏各4.5克 贝母(去心)茯苓 川芎 紫苏叶(自汗用苏子)山栀仁(炒)各3克 甘草 木香 槟榔各1.5克

功能主治治气郁,胸满胁痛,脉沉而涩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14、沉香降气散

处方沉香9克 砂仁21克 炙草15克 盐水炒香附150克 酒炒元胡索30克 煨净川楝子30克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主气滞心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淡姜汤下。

摘录《笔花医镜》卷二

处方15、理气散寒汤

处方苍术 厚朴(姜炒)陈皮(去白)甘草各4克 藿香 砂仁 枳壳各2.5克 木香1.5克 香附 乌药各4.5克

功能主治治中下二焦寒滞气逆,腹痛,或呕泻;或不呕不泻,而为干霍乱危剧等症。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如食滞,加山楂,麦芽、神曲各4.5克;如痛而呕,加半夏4.5克,如寒甚喜热者,加吴茱萸、肉桂之类,如气滞而不流通,加白芥子、青皮、槟榔之类;如小腹痛甚,加小茴,如兼疝者,加荔枝核(煨熟)6~9克。

摘录《会约医镜》卷七

处方16、二香散

处方紫苏 陈皮 苍术各30克 香薷(去根)60克 香附子75克(炒去毛)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甘草 扁豆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感冒风寒暑湿,呕恶泻利,腹痛;瘴气,及饮冷当风,头痛身热,伤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木瓜2片,葱白2根同煎,热服。外感肿满,先以此方多加车前子、木瓜煎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一

处方17、宁坤至宝丹

处方嫩黄耆(蜜炙)90克 白术(陈壁土炒)枣仁(炒香)归身(酒炒)香附(杵,米酒制)川断(酒炒)条芩(酒炒)甘枸杞 血余(炼,不见火)阿胶(蛤粉炒)杜仲(盐水炒)各60克 茯苓(乳制)白芍(酒炒)丹参(酒炒)各45克 北五味(焙)18克 甘草(蜜炙)朱砂(飞,为衣)各30克 大生地(酒煨)120克

制法各为细末。称准分两,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调经种子,安胎催生。(不孕)治妇人月经不调,久不受孕,带下崩淋,虚劳,胎前产后诸病。

用法用量按症照引调服。凡妇人久不生育,经脉不调,腹疼疫胀,或赤淋白带,腰痛胃疼,夜热心烦,食少,每日用莲子汤送服1丸,诸病皆愈,即能受孕;孕妇胎气失调,恶心呕吐,虚烦阻食,浮肿气急,腰腹酸痛,胎漏下血,或伤胎见红,用莲子汤服1丸,甚者用人参汤送服数丸;临产阵痛时,白汤送服1丸,胎自顺下;如有横逆异产,白汤和童便送服数丸,保全母子;或难产者,用冬葵子9克,煎汤调服;产后下血过多,白汤和童便送服,恶露不行,腹痛块瘀,用山楂9克、红花3克,煎汤调服;或寒热往来,有外感者,荆芥穗3克煎汤送服;兼虚汗者,人参汤送服;虚烦狂躁,腹满气急,血崩尿血,或因血虚,周身筋骨疼痛者,均用白汤送服。

摘录《卫生鸿宝》卷五

处方18、小七香丸

处方甘松(炒)2.5克 益智仁(炒)1.88千克 香附子(炒去毛)丁香皮 甘草(炒)各3.25千克 蓬莪术(煨,乘热碎)缩砂仁各60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温中快膈,化积和气。治中酒吐酒,呕逆咽酸;气膈食噎,饮食不下,冷涎翻胃,腹胀脾疼;茶酒食积,眼睑俱黄;赤白痢疾,脾毒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姜汤、熟水任下;若气胀满,磨乌药水煎汤送下;酒食过度,头眩恶心,胸膈满闷,先嚼服20丸,后吞20丸,生姜、紫苏煎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19、香壳汤

别名香壳散(《类证治裁》卷八)。

处方香附15克(炒)枳壳12克(炒)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妊娠气滞,心腹胀满或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汤送下。

摘录《明医指掌》卷九

处方20、宽中健脾丸

处方白术180克 人参 黄耆 苍术 茯苓 五加皮各60克 黄连(茱萸水炒)白芍 泽泻各75克 陈皮(盐水炒)半夏 香附 薏苡仁 山楂各90克 草豆蔻 苏子 萝卜子各45克 沉香18克 大瓜蒌2个(每个镂1孔,用川椒末9克 多年粪礞末6克,装入瓜蒌内,纸糊瓜口、盐泥固济、晒干煅红为度,去泥与黑皮)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用荷叶、大腹皮煎汤,煮黄米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顺气宽中。治单腹胀,及脾虚肿满,膈中闭塞,胃口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白汤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21、安胎丸

处方茯苓120克 条芩 白术 香附 益母草各60克 玄胡 红花 没药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腹痛,腰酸作胀。如惯于小产者,可预服之。甚至见红将坠者,亦能保足月。

用法用量每服以7丸为限,空腹时用白汤送下,不宜多服。如胎不安,一日四至五次。胎安则仍一日一服。甚效。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22、清热解郁汤

处方栀子(炒黑)6克 枳壳(麸炒)西芎 黄连(炒)香附(炒)各3克 干姜(炒黑)陈皮各1.5克 甘草0.9克 苍术(米泔浸)2.1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胃中郁热,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热服。滓再煎服。

注意服药后戒饮食半日。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23、参香散

处方人参 官桂 甘草各9克 半夏 桔梗 枳实 陈皮 桑白皮 青皮 麦门冬 大腹皮各15克 紫苏子 香附子 茯苓各18克 木香12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脾虚作胀,痞气。

用法用量每服24克,水400毫升,加生姜3克、枣子5枚,灯心20茎,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袖珍方》卷三

处方24、清热调血汤

别名清热四物汤(《万病回春》卷六)。

处方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 黄连 香附 桃仁 红花 延胡索 牡丹皮 蓬莪术

功能主治治妇人经水将来,腹痛,乍作乍止,气血俱实。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有热,加柴胡、黄芩。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处方25、香芎散

处方香附子(炒,去皮)180克 川芎 香白芷 甘草(炙)各60克 藿香叶120克 石膏(研如粉)9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伤风,鼻塞头痛,及时行瘟疫。

用法用量每服5克,热茶调下,不计时候。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

处方26、胃炎验方

处方太子参10克,吴萸3克,焦栀仁9克,枳壳9克,木香9克,薤白9克,香附9克,炒神曲9克,炙甘草5克。

功能主治温中补脾,清热理气。主虚寒挟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超医方

处方27、六郁汤

处方陈皮,(去白)3克 半夏(汤泡七次)苍术(米泔浸)抚芎各3克 赤茯苓 栀子(炒)各2.1克 香附6克 甘草(炙)1.5克 砂仁(研细)1.5克

功能主治治诸郁。

用法用量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如气郁,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香附、砂仁;如湿郁,加白术,倍苍术;如热郁,加黄连,倍栀子;如痰郁,加南星、枳壳、小皂角;如血郁,加桃仁、红花、牡丹皮;如食郁,加山楂、神曲、麦蘖面。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

处方28、香棱丸

处方三棱180克(醋炒)青皮 陈皮 莪术(炮,或醋炒)枳壳(炒)枳实(炒)萝卜子(炒)香附子各90克(炒)黄连 神曲(炒)麦芽(炒)鳖甲(醋炙)干漆(炒烟尽)桃仁(炒)硇砂 砂仁 归梢 木香 甘草(炙)各30克 槟榔180克 山楂120克

制法上为末,醋糊丸。

功能主治治五积六聚气块。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白汤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29、和中丸

处方白术(陈土炒)120克 扁豆(炒)90克 茯苓45克 枳实(面炒)60克 陈皮90克 神曲(炒黑)麦芽(炒)山楂(炒)香附(姜汁炒)各60克 砂仁45克 半夏(姜汁炒)30克 丹参(酒蒸)60克 五谷虫(酒拌,炒焦黄色)90克

制法荷叶1叶,煎水迭为丸。

功能主治治鼓胀,痞积。

用法用量每日上午、下午开水送服6克。若寒气盛,加干姜、吴萸、肉桂;若湿热盛,加黄连、连翘;若大便闭结,先用三黄枳术丸下之,随用本方渐磨之;若兼瘀血,加厚朴、赤芍;若脾气虚弱,用六君子汤吞服此丸,或以补中益气汤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30、山楂益母草汤

处方山楂6~9克 益母草 当归各6克 川芎 陈皮(去白)各3克 香附(酒炒)1.8克 干姜(炒黑)0.9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儿枕血痛。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加酒、童便各100毫升和服。

摘录《会约医镜》卷十五

处方31、四制香附丸

处方香附不拘斤两(分作四份,一份用盐水浸煮,焙干,一份用童便浸煮,焙干,一份与山栀120克同炒,去山栀,一份用醋浸煮,焙干)

制法上共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经候不调,参前落后,诸般疾病。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腹时用醋汤、或盐汤、或米饮、或酒送下。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补。

摘录《女科万金方》

处方32、阿胶济阴汤

处方阿胶 白术各3克 白芍 当归 川芎各3克 砂仁(带壳)1.5克 条芩 蕲艾各4.5克 香附2.4克 炙甘草1.5克 粘米1捏

功能主治妊娠伤胎,致令子宫虚滑,经血淋漓者。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温服。

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处方33、理气降痰汤

处方桔梗 枳壳(麸炒)橘红 半夏曲(炒)茯苓(去皮)香附(童便浸)贝母各3.6克 桂枝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治痰证,冷汗自出。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34、四制香附丸

处方香附米500克(125克酒浸,125克盐汤浸,125克童便浸,125克醋浸,各三日,滤干,炒)当归120克(酒浸)川芎120克 熟地黄120克(姜汁炒)白芍药120克(酒炒)白术60克 陈皮60克 泽兰叶60克 黄柏30克(酒炒)甘草30克(酒炒)

制法上药研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顺气健脾。治月经不调,久不受孕。(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白汤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一

处方35、散火汤

处方黄连(炒)白芍(炒)栀子(炒)枳壳(去瓤)厚朴(去皮)香附 川芎各3克 木香 砂仁 茴香各I.5克 甘草1克

功能主治泻火行气。治热郁气滞,肚腹胀满,痛久不止,大便秘结者。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1片,水煎,温服。痛甚不止,加延胡索。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36、六郁汤

处方香附(童便浸,炒)苍术(米泔浸,炒)神曲(炒)山栀仁(炒黑)连翘 陈皮 抚芎 贝母(去心)枳壳(炒)白茯苓 苏梗各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诸郁。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服。有痰,加南星,半夏;有热,加柴胡、黄芩;血郁,加桃仁、红花;湿郁,加白术、羌活;气郁,加木香、槟榔;食郁,加山楂、砂仁。

摘录《古今医鉴》卷四

处方37、理气化滞健脾汤

处方木香2克 陈皮3克 厚朴(炒)2.5克 猪苓3克 葶苈(炒)2克 香附(炒)3克 枳壳(炒)3克 白茯苓3克 大腹皮4.5克 白术(炒)3克 栀子(炒)2克 商陆1.5克 木通1.5克

功能主治治水肿。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仁术便览》卷二

处方38、加减安胎饮

处方知母 杜仲 木香 续断 香附 陈皮 乌药 紫苏 白芍 川芎 当归 白术 酒芩

功能主治治妊娠日月未足,因劳役怒气,调养不节,或房室所伤,或负重闪肭,或因宿有冷气,而痛如欲产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见血,加地榆、牡蛎、艾叶。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39、八味丸

处方川巴戟45克(酒没,去心,用荔枝肉30克,同炒赤色,去荔枝肉不要)高良姜30克(锉碎,用麦门冬45克,去心,同炒赤色为度,去门冬)川楝子60克(去核,用降真香30克,锉碎同炒,油出为度,去降真香)吴茱萸45克(去梗,用青盐30克,同炒后,茱萸炮,同用)胡芦巴30克(用全蝎14个,同炒后,胡芦巴炮,去全蝎不用)山药45克(用熟地黄同炒焦色,去地黄不用)茯苓30克(用川椒30克,同炒赤色,去椒不用)香附子45克(去毛,用牡丹皮30克,同炒焦色,去牡丹皮不用)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盐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补肝肾,暖丹田,聪耳目,老人常服益寿延年。积年冷病,及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处方40、白螺丸

处方螺蛳壳(墙上年久者,烧)滑石(炒)苍术 山栀 香附 南星各60克 枳壳 青皮 木香 半夏 砂仁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饮积聚,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30~40丸,姜汤下。春加川芎,夏加黄连,冬加吴茱萸。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景西全书》卷五十四补。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处方41、人中黄丸

处方大黄 黄连 黄芩 人参 桔梗 苍术 防风 滑石 香附 人中黄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四时疫疠。

用法用量每服70丸。如气虚者,用四君子汤送下;血虚者,用四物汤送下;若痰多,用二陈汤送下;热者,加童便送下。如无人中黄,用粪缸岸代之,或朱砂、雄黄为衣亦好。

摘录《医学人门》卷四

处方42、开怀散

处方青皮(去瓤)陈皮 半夏(姜炒)白茯苓(去皮)三棱(醋炒)莪术(醋炒)香附 槟榔 草豆蔻(倍用)柴胡(倍用)红花 枳实(曲炒)甘草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心下积块,胸脘痞闷,或发热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口干,加干葛。

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处方43、二香散

处方砂仁 木香 黑姜 陈皮 炙甘车各30克 香附90克(姜汁炒)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散寒消食。主产后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心腹疼痛,口鼻气冷,吞酸满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生姜汤调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五

处方44、白术散

处方山药 桔梗 茯苓(去皮)甘草 白芷 陈皮(去白)青皮(去白)香附子各90克 白术120克 干姜(炮)6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外感风寒,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风湿外侵,憎寒发热,骨节疼痛;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盗汗,脾胃虚损,面色萎黄,饮食不美,口吐酸水,脏腑滑泄,腹内虚鸣,反胃吐逆,心腹绞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木瓜干1片,紫苏3叶,煎取100毫升.空腹时服。若吐泻,加白梅煎;气喘,加桑白皮、杏仁煎;伤寒劳复,加薄荷;膈气,加木通、麝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45、散偏汤

处方白芍15克 川芎30克 郁李仁3克 柴胡3克 白芥子9克 香附6克 甘草3克 白芷1.5克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活血止痛。治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于少阳经,遂致半边头风,或痛在右,或痛在左,其痛时轻时重,遇顺境则痛轻,遇逆境则痛重,遇拂抑之事而更加风寒之天,则大痛而不能出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二

处方46、化痞丸

处方莪术(醋炒)海浮石(煅)瓦楞子(煅)干漆 大茴香 山楂 穿山甲 丁香 五灵脂 白芷 陈皮 延胡索 木香 牡丹皮 青皮 桔梗 枳壳 胡椒 神曲 蒲黄 香附 桃仁 红花 川芎 当归 厚朴 砂仁 鳖甲(醋炒)朴消各9克 阿魏15克 小茴香 赤芍药 使君子(净肉)桂皮 铁花粉各120克 水红花子12克

制法上为末,皂角煎汤泛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症消痞。治症瘕痞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体壮者可加至40~50丸,酒送下,一日三次。(一料可活二人)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一引刘长随方

处方47、通经甘露丸

处方当归240克 丹皮120克 枳壳60克 陈皮60克 灵脂90克 砂仁60克 熟地120克 生地120克 元胡120克(炙)熟军240克 赤芍90克 青皮90克 香附750克(炙)炮姜60克 桂心60克 三棱240克 莪术240克 甘草60克 藏红花6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醋1.5千克,苏木120克,煮取汁,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消症。治妇人月经不通,或有症瘕癖块,少腹胀痛,骨蒸劳热。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48、清神散

处方荆芥穗 川芎 香附子 防风各30克 泽泻 甘草 石膏 蒺藜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头目不清,精神昏愤。

用法用量每服3克,茶调下,不以时。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处方49、蓬莪术散

处方香附90克 当归(酒洗)赤芍 熟地 蓬术 元胡 白术(土炒)枳壳 黄芩 青皮各45克 川芎 三棱 砂仁(妙)干漆各60克 红花 甘草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气禀虚弱,经断太早,瘀血来散,腹中常有块痛,头晕眼花,饮食少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酒调下。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处方50、通经导滞汤

处方香附 赤芍 川芎 当归 熟地 陈皮 紫苏 牡丹皮 红花 牛膝 枳壳各3克 甘草节 独活各1.5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治妇人产后,败血流注经络,结成肿块疼痛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入酒适量,食前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51、化气调经汤

处方香附米(酒浸一宿,晒干)30克 橘皮60克 羌活30克 白芷30克 甘草 牡蛎(煅)天花粉 皂角刺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流注疬。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清汤送下,不拘时候,一日三次。与神应丸间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九

处方52、清中汤

处方香附 陈皮各4.5克 黑山栀 金铃子 延胡索各2.4克 甘草(炙)1.5克 川黄连(姜汁炒)3克

功能主治治热厥胃痛,或作或止,舌燥唇焦,溺赤便闭,喜冷畏热,脉洪大有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53、香附丹

处方大香附(刮去皮)沉香各30克 槟榔 雄鼠粪(烧)蟾蜍(烧)各15克

制法捣罗为末,羊髓120克煮烂,和成膏,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牙齿不长。

用法用量麝香汤送下10粒。

摘录《幼幼新书》卷六引张涣

处方54、木香槟榔丸

处方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莪术(烧)黄连(麸炒)各30克 黄柏 大黄各90克 炒香附 牵牛子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小豆大。

功能主治行气导滞,攻积泄热。治积滞内停,脘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以及赤白下痢,里急后重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煎汤送下。

备注方中木香、香附通行三焦气滞;青皮、胨皮疏理肝胃之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槟榔,牵牛下气导滞;莪术破血中滞气;大黄攻积通便。诸药配伍,共奏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之功。按:《御药院方》卷四载本方有枳壳。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55、加味香苏散

处方紫苏2两,香附子2两,陈皮2两,甘草2两,桑白皮2两,生地黄2两,苏木2两,蝉蜕2两,黄芩2两。

功能主治时行赤眼,暴发赤肿,怕日羞明,疼痛难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钟半,灯草20茎,同煎8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引《德生堂方》

处方56、加味化瘀消斑汤

处方当归9克,川芎3克,红花6克,益母草9克,藁本9克,制香附9克,牛膝9克,柴胡4.5克,白芷6克,荆芥穗9克。

功能主治活血散风。主风邪伤于营卫,气血失和。(面部黑色素沉积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奉五方

处方57、固经丸

处方黄柏(酒浸,炒)香附(炒)各30克 山栀(炒黑)60克 苦参15克 白术(去芦)白芍(酒炒)各23克 贝母(去心)干姜(炒)各6克 败龟版(酒炙)60克 山茱萸(酒蒸,去按)椿根皮(酒炒)各15克

制法上药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带下属湿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腹时用开水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六

处方58、十全流气饮

处方陈皮 赤茯苓 乌药 川芎 当归 白芍各3克 香附2.4克 青皮1.8克 甘草1.5克 木香0.9克

功能主治治忧思抑郁,致生气瘿、肉瘤,皮色不变,日久渐大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59、温胆汤

处方远志 枣仁 茯神 当归 川芎 钩勾 半夏 广皮 甘草 香附 茯苓

功能主治治妇女经行,卒遇惊恐,因而胆怯,神志失守,经血忽闭,面青筋搐,口吐涎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处方60、通瘀煎

处方当归尾9~15克 山楂 香附 红花(新者,炒黄)各6克 乌药3~6克 青皮4.5克 木香2.1克 泽泻4.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妇人气滞血积,经脉不利,痛极拒按。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加酒100~200毫升,食前服。兼寒滞者,加肉桂3克,或吴茱萸1.5克;火盛内热,血燥不行者,加炒栀子3~6克;微热血虚者,加芍药6克;血虚涩滞者,加牛膝;血瘀不行者,加桃仁30粒(去皮尖),或加苏木、玄胡索之类;瘀极而大便结燥者,加大黄3~9克,或加芒消、蓬术亦可。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