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乌藨连的处方(二十)

医药知识2023-02-09 04:11:30百科知识库

含有乌藨连的处方(二十)

乌藨连(别名细辛、乌泡连、山羊臭、如意草、母犁头菜,鸡心七,白三百棒,红三百棒,茹叶细辛。),味微甘;涩;性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主疮痈肿毒;乳房硬肿;麻疹热毒;头痛;牙痛跌扑损伤;开放性骨折;咳血;刀伤出血。小编整理出含有乌藨连的处方共264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141~1200共60个。

处方1、补肝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3分,前胡3分(去芦头),防风3分(去芦头),决明子3分,黄耆3分(锉),沙参3分(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羚羊角屑3分,车前子3分,枸杞子3分,细辛3分,酸枣仁3分(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虚,头目不利,心膈多烦,筋脉急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补肝甘菊花散”。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2、大黄附子汤

别名大黄附子细辛汤

处方大黄3两,附子3枚(炮),细辛2两。

功能主治温阳散寒,通便止痛。主阳虚寒结,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紧弦。现用于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肾结石、胆结石、慢性阑尾炎、胰腺炎、腹股疝等见上述证候者。色疸者,身黄,额上微汗,小便利,大便黑,此因房事过伤,血蓄小腹而发黄,故小腹连腰下痛。此方实能治偏痛,然不特偏痛而已,亦治寒疝、胸腹绞痛延及心胸腰部、阴囊焮肿、腹中时有水声、恶寒甚者。

用法用量大黄附子细辛汤(《金匮要略今释》卷三引《漫游杂记》)。

各家论述1.《金鉴》引张璐:大黄附子汤,为寒热互结,刚柔并济之和剂。近世但知寒下一途,绝不知有温下一法。盖暴感之热结而以寒下,久积之寒结亦可寒下乎?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佐附子,以攻胁下寒结,即兼大黄之寒以导之。寒热合用,温攻兼施,此圣法昭然,不可思议者也。2.《温病条辨》:附子温里通阳,细辛暖水脏而散寒湿之邪;肝胆无出路,故用大黄,借胃腑以为出路也。大黄之苦,合附子、细辛之辛,苦与辛合,能降能通,通则不痛也。3.《成方便读》,阴寒成聚,偏着一处,虽有发热,亦是阳气被郁所致。是以非温不能散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积,故以附子、细辛之辛热善走者搜散之,而后用大黄得以行其积也。

临床应用1.腹痛:一男子,年五十余,腹痛数年。余诊之,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乃作半夏泻心汤饮之,未奏效。一日,忽然大恶寒战栗,绞痛倍于常时,于是更作大黄附子汤饮之,痛顿止。续服数日,病不再发。2.肋间神经痛:71岁男子,主诉右侧胸痛剧烈来院就诊,面色不华,贫血貌,足活动受限,行走不便。脉洪大,舌润无苔,腹力中等,略微柔软,腹直肌挛急,便4-5日一次。给予大黄附子汤,经过良好,服药25日痊愈。3.美尼尔氏综合征:齐某,女,40岁。素患美尼尔氏综合征,时常发作。一周前,因感冒过劳,眩晕又作,视物旋转,卧床不起,头身动则加剧,呕吐痰涎,脐下2寸处胀痛,泻下清稀,纳呆,口干而欲饮,舌淡,苔白厚粘腻,脉滑缓。以痰饮作眩而论,拟《金匮》泽泻汤合二陈汤加味,治之未效。再诊舌象,参以脐下痛证,悟此为阳虚寒实,积聚于里而胀痛,三焦痞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致眩晕。改投大黄附子汤加味:附子8g,大黄10g,细辛、人参各6g,2剂。药后轻泻一次,眩晕和胀痛已减大半;再2剂,诸证悉除。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3、金蝉脱壳方

处方当归3两,川芎3两,防风3两,滑石3两,天麻3两,芍药1两5钱,桔梗1两5钱,僵蚕2两,大黄2两,人参2两,独活2两,山栀2两,黄连2两,白术2两,蝉蜕2两,黄芩2两,石膏2两,苦参4两,连翘2两,黄柏2两,细辛1两,荆芥3两5钱,羌活2两,全蝎2两,芒消1两,沉香1两,枫子肉4斤。

制法先将枫子肉为膏,余药为末,用黄米饭打糊和膏,打千捶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麻风。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1日3次,茶汤送下。血盛,加泽兰叶、革巴萆、蚵蚾草各2两;麻木,加淫羊藿、天麻各2两:血少,加生地、熟地,血竭各2两:鼻塞不通,不闻香气,乃血气不行,不能贯通,以致滞塞,加片脑、朱砂、硼砂、牙消、玄明粉各等分为末。吹鼻内,1日3次即通。

摘录《秘传大麻风方》

处方4、独活散

别名独活白术散

处方独活4分,白术12分,防风8分,细辛4分,人参4分,干姜4分,蜀天雄(炮)1分,桂心1分,栝楼6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眩厥逆,身体疼痛,百节不随,目眩心乱,反侧若癫,发作无常。

用法用量独活白术散(《圣济总录》卷十六)。

注意忌桃、李、雀肉、猪肉、冷水、生菜、生葱等物。

摘录《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

处方5、活络丹

处方蕲蛇肉2两,乌蛇肉2两,灵仙2两,制草2两,天麻2两,全蝎2两,制首乌2两,制龟版2两,麻黄2两,贯众2两,甘草2两,羌活2两,藿香2两,乌药2两,黄连2两,熟地2两,广木香2两,熟军2两,沉香2两,细辛1两,赤芍1两,制没药1两,公丁香1两,制乳香1两,炒僵蚕1两,制南星1两,青皮(醋炒)1两,骨碎补1两,白蔻1两,制附子1两,黄芩1两,香附(酒制)1两,玄参(去芦)1两,白术(麸炒)1两,防风2两5钱,血竭7钱,制松香5钱,地龙5钱,葛根1两5钱,制虎骨1两5钱,当归1两5钱,肉桂(去粗皮)2两,人参(去芦)3两,竹节香附2两(上药共为细粉),犀角粉5钱,麝香5钱,牛黄1钱5分,冰片2钱5分,安息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炼蜜为丸,1钱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去风散寒,镇痉止痛。主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6、鸡骨丸

别名大鸡骨丸

处方雄鸡骨1具(炙令黄),赤茯苓半两,石膏半两(细研,水飞过),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赤芍药半两,紫菀半两(洗去苗土),白矾半两(烧灰),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细辛半两(洗去苗土),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黄芩3分,桂心3分,甜葶苈3分(隔纸炒令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丁奚,骨中微热,腹内不调,食不为肌肤,或苦寒热,腹大。

用法用量大鸡骨丸(《普济方》卷三九三)。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7、妇女香身丹

处方沉香2钱,大黄2钱,藿香2钱,红花2钱,檀香2钱,青木香2钱,甘松2钱,细辛1钱,槟榔3钱,香附5钱,甘草1两,白芷1两,当归1两,麝香5分,芎䓖8钱,豆蔻5钱,藁本8钱,防风5钱,龙脑3分,公丁香4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1钱重。

功能主治腋臭狐臊,口臭气秽,白带白浊,恶气熏人。

用法用量每服1丸,每日服3次,饭后2小时,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勿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8、独活饮

处方独活(去芦头)1两,杜仲(去粗皮,切,炒)1两,牛膝(去苗,酒浸,焙)1两,桂(去粗皮)1两,细辛(去苗叶)1两,芎䓖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芍药1两,当归(切,焙)1两,秦艽(去苗土)1两,麻黄(去根节)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偏枯,半身不收,麻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9、度瘴发汗青散

别名度瘴散

处方麻黄2两半,桔梗1两,细辛1两,吴茱萸1两,防风1两,白术1两,乌头1两6铢,干姜1两6铢,蜀椒1两6铢,桂心1两6铢。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赤色,恶寒发热,头痛项强,体疼。兼辟时行病。

用法用量度瘴散(《外台》卷一引《崔氏方》)。

注意忌猪肉、生葱、生菜、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度瘴青散乃治山岚瘴气之方,虽用麻黄、辛、防、桔透表发汗,全赖乌、桂、椒、姜、萸、术温中散邪,专为面赤戴阳而设。设服之不应,头疼发热如故,此必内有实邪固结,又为阳明病面合赤色,急须駃豉丸迅扫中外,不当以面赤为虚阳上泛而致扼腕也。

摘录《千金》卷九

处方10、沉香散

处方沉香1两,白术3分,防风3分(去芦头),石龙芮3分,细辛3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牛膝3分(去苗),萆薢3分(锉),黄耆1两(锉),当归3分(锉,微炒),石斛1两(去根,锉),桂心1两半,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黄,锉),木香3分,五味子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脏风冷气,腰脊相引痛,脚膝疼痹,体虚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11、空青决明膏

处方空青(研极细)1两,决明子(马蹄者,炒)1分,干姜(炮)1分,玉竹3分,黄芩(去黑心)3分,白蜜(好者)1升,细辛(去苗叶)半两,车前子半两,黄柏(去粗皮)半两,黄连(去须)半两。

制法上为末,和蜜,纳铜器中,盖头,勿令透气,以米5升,安药器于上,蒸饭熟为度,乘热以绵滤去滓,瓷瓶子盛。

功能主治青盲内障,翳晕,无问冷热风泪等,但瞳子不破者。

用法用量以铜箸点眼眦。若多年青盲,点20日见物,每点2日,即用摩顶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12、防风散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白术1两,芎䓖1两,细辛1两,羌活1两,茵芋1两,牛膝1两(去苗),狗脊1两(去苗),萆薢1两,薏苡仁2两,麻黄4两(去根节),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箭1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湿痹,及偏风身体手足不遂,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13、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昆布3分(洗去咸味),干姜半两(炮裂,锉),细辛半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海蛤1两(细研),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咳逆,心胸烦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麦门冬散,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14、枫香散

处方枫香半两,景天花半两,荠苨半两,贝母(煨令微黄)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天麻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细辛半两,蔓荆子半两,甘菊花半两,羌活半两,川升麻半两,藁本半两,白鲜皮半两,荷叶半两,紫菀(洗去苗土)半两,石膏(细研)半两,枳实(麸炒,炙微黄)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肺脏风毒壅滞,皮肤及面上皶疱,或如麻豆,苦痒,搔之即赤痛,或破为疮。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浆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15、沉香丸

别名七香丸

处方沉香3分,麝香1分(细研入),白檀香3分,木香3分,藿香3分,丁香3分,零陵香3分,槟榔半两,白芷半两,诃黎勒皮3分,肉豆蔻1两(去壳),芎䓖3分,桂心3分,香附子半两,当归3分(锉碎,微炒),细辛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脾胃气虚,腹胀呕吐,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七香丸(原书卷九十八)。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16、降真丹

处方石膏1两半,乌头半两,白附子1两,白僵蚕1两,天南星1两,藿香1两,辰砂1两,芎1分,甘草1分,白芷半两,细辛1分,麝香半两(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鸡头子大,于风阴处晾干。

功能主治风痰偏正头痛,项背拘急,或伤风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食后腊茶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八

处方17、阿胶散

处方阿胶(炙燥)1两,桑根白皮(锉,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桔梗(锉碎,炒微焦为度)半两,细辛(去苗叶)1钱。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肺胃不调,久咳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沸汤点服,咳剧则频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18、附子膏

处方附子2两(去皮脐),吴茱萸1两,川椒1两(去目),白芷2两,前胡1两(去芦头),芎䓖2两,白术1两,桂心1两,当归2两,细辛1两,汉防己1两。

制法上锉细。用绵裹,以醋2升,渍一宿,以猪脂三斤,慢火煎令药色黄,膏成,绞去滓,盛瓷盒中。

功能主治脚气风毒疼痛,及缓弱无力。

用法用量每取摩所患处。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19、茶煎散

处方川芎1钱,甘草3分,薄荷5分,白芷5分,防风5分,细辛5分,羌活5分,荆芥5分,藁本5分,辛夷5分。

功能主治头痛。

用法用量加茶叶1撮,水煎服。

摘录《方症会要》卷三

处方20、独活散

处方独活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细辛半两,熟干地黄3分,当归半两(锉,微炒),白茯苓半两,桂心1两,牛膝1两(去苗),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防风半两(去芦头),白芍药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肾气虚衰,腰脚冷痹,风麻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6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21、赤散

处方牡丹5分,皂荚5分(炙之),细辛3分,干姜3分,附子3分,肉桂2分,珍珠4分,踯躅4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瘴气、疫疠、温毒。

用法用量初觉头强邑邑,便以少许纳鼻中,吸之取吐;每服方寸匕,温酒下,复眠得汗,即愈。晨夜行,及视病,亦宜少许,以纳鼻、粉身佳。牛马疫,以一匕着舌下,溺灌,日3-4次,甚佳也。

摘录《肘后方》卷二

处方22、固齿茯苓散

处方龙骨1两,寒水石(烧熟)1两,升麻1两,香白芷1两,茯苓1两,细辛3钱,青盐3钱,石膏4两,麝香半钱,石燕子大者半对(火烧醋淬7次)。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牢牙固齿,固密不生疳疾。

用法用量每日早晨以指蘸药擦牙后,用温水嗽口吐出。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引《应验方》

处方23、附子散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细辛(去苗叶)1两,防风(去叉)1两,山茱萸1两,山芋1两半。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眩目疼耳聋。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24、狗脊散

处方狗脊2两,芎䓖1两,细辛1两,白芜荑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九虫。

用法用量三更后先吃牛肉淡干脯2-3两,五更初以粥饮调下3钱。良久当有虫下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七

处方25、独活酒

处方独活4分,甘草4分,木防己4分,干姜5分,细辛5分,鸱头2个,桂心2两,铁粉1两,人参7分。

制法上入绢袋中,以酒4升半,浸五夜。

功能主治少小风痫,屡经发动。

用法用量初服半合,每日2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二引《婴孺》

处方26、补劳人参丸

处方人参1两,茯苓1两,桔梗1两,干地黄1两,防风1两,木香1两,桂心1两,干山药1两,细辛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逆障。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处方27、还睛散

处方人参、车前子、地骨皮、茯苓、细辛、防风、芎䓖、羌活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青风内障,初患之时,微有痛涩,头旋脑痛,或眼先见有花无花,瞳人不开不大,渐渐昏暗,或因劳倦,渐加昏重,皆因五脏虚劳所作。

用法用量以水1盏,散1钱,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初患之时,或因劳倦,渐加昏重,宜令将息,便须服药,恐久结为内障,不宜针拨。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处方28、独活散

处方独活2分,麻黄半两(去根节),细辛半两,丹参3分,牛膝3分(去苗),萆薢3分(锉),黄耆3分(锉),桂心3分,防风1两(去芦头),犀角屑1两,赤芍药3分,羚羊角屑1两,当归半两(锉,微炒),芎䓖半两,赤茯苓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毒,腰脚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后入酒2合,更煎2-3沸,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29、抵金丹

处方细辛1两,白芷1两,麻黄1两,金银花1两,桂枝1两,当归1两,防风1两,甘草1两,牙皂10个,龙骨(火煅)5钱,乳香2钱,没药2钱,孩儿茶2钱,丁香2钱(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天泡杨梅,及远年近日顽疮。

用法用量前10味药共为粗末,每服不拘多少,以土茯苓煎水,去滓,入粗药末在内,搅匀,再煎1-2沸,取出候温,加后4味末于内,再加蜜1箸头,温服。以枣肉为丸,用茯苓汤顿服亦可。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处方30、大排风散

处方芫花20分,狼毒20分,栾荆20分,天雄(去皮)20分,五加皮20分,麻花20分,白芷20分,紫菀20分,乌头(去皮)20分,附子(去皮)20分,莽草20分,茵芋20分,栝楼20分,荆芥20分,踯躅20分,荛花20分,大戟20分,王不留行20分,赤车使者20分,麻黄20分,石斛14分,半夏14分,石南14分,薯蓣14分,长生14分,藜芦7分,狗脊7分,人参7分,牛膝7分,苁蓉7分,蛇床子7分,菟丝子7分,萆薢7分,车前子7分,秦艽7分,薏苡4分,五味子4分,独活4分,藁本4分,柴胡4分,牡丹4分,柏子仁4分,芎䓖4分,芍药4分,吴茱萸4分,桔梗4分,杜仲4分,桂心4分,橘皮4分,续断4分,茯苓4分,细辛4分,干姜4分,厚朴4分,茯神4分,山茱萸4分,防己4分,黄耆4分,蜀椒4分,巴戟天4分,高良姜4分,紫葳4分,黄芩4分,当归4分,菖蒲4分,干地黄4分,通草4分。

制法上药勿熬炼,振去尘土,即捣,粗筛下药3两,黍米3升,曲末2升,上酒1斗5升;净淘米,以水5升,煮米极熟,停如人肌,下曲末熟搦,次下散,搦如前,次下酒,搅之百遍,贮不津器中,以布片盖之1宿,旦以1净杖子搅30匝。

功能主治一切风冷。

用法用量空腹五更温1盏服之。以四肢头面习习为度,勿辄。加减非理,造次必大吐利。欲服散者,以绢筛下之,每服方寸匕。只1服,勿再也。水饮、浆酒皆得服之。丸服者,蜜和服,如梧桐子7丸。惟不得汤服也。须补者,药少服令内消,即是补也。凡服此药法,先多服,令人大吐下利3-5度后,乃少服,方可得益也。主风多者,准冷热加减以下36味:麻花、乌头、王不留行、赤车使者、麻黄、踯躅、茵芋、芫花、五加皮、白芷、莽草、附子、栝楼、荆芥、天雄、芎穷、藁本、薯蓣、巴戟天、细辛、独活、当归、黄耆、干姜、厚朴、防己、山茱萸、大戟、萆薢、桔梗、牡丹、柏子仁、狗脊、薏苡、秦艽、菖蒲;主湿痹腰脊,准冷热加减以下32味:苁蓉,芎䓖、续断、蛇床子、王不留行、桔梗、芫花、天雄,附子、踯躅、茵芋、当归、秦艽、芍药、干姜、狗脊、萆薢、石南、蜀椒、干地黄、菖蒲、薯蓣、石斛、牛膝、细辛、柴胡、车前子、桂心、柏子仁、五加皮、杜仲、薏苡;挛急,准冷热加减以下16味:秦艽、藁本、狗脊,萆薢、通草、石南、芎䓖、续断、牛膝、干地黄、石斛、薏苡、菟丝子、杜仲、天雄(去皮)、附子(去皮);主身痒疥瘙,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莽草、防己、藜芦;主惊痫,准冷热加减以下9味:紫菀、牡丹、茯苓、茯神、柏子仁、荛花、人参、远志、细辛;主鬼魅,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蜀椒、长生、踯躅;主蛊毒,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紫菀、芫花、藜芦;主痼冷积聚、腹痛坚实,准冷热加减以下17味:高良姜、桔梗、芫花、山茱萸、茯苓、人参、柴胡、牡丹、荛花、苁蓉、巴戟天、芍药、干姜、附子、乌头(去皮)、麻黄、莽草;主腹痛胀满、吐逆,准冷热加减以下10味:厚朴、橘皮、桔梗、大戟、藜芦、半夏、干姜、藁本、人参、吴茱萸;主痰实,准冷热加减以下9味:茯苓、厚朴、芫花、半夏、细辛、乌头、黄芩、柴胡、山茱萸;主胸满痛,准冷热加减以下10味:厚朴、干姜、紫菀、茯苓、桔梗、荛花、乌头、人参、细辛、柴胡;主补五脏虚损,准冷热加减以下15味;紫菀、薯蓣、石斛、细辛、巴戟天、牡丹、当归、人参、菖蒲、五味子、桔梗、柏子仁、吴茱萸、山茱萸、干地黄;主益气,准冷热加减以下7味:柏子、续断、黄耆、薯蓣、芍药、巴戟天、五味子;主益精髓,准冷热加减以下19味:肉苁蓉、蛇床子、五味子、附子、天雄、萆薢、栝楼、薯蓣、远志、巴戟天、菟丝子、牛膝、柴胡、车前子、细辛、茯苓、杜仲、五加皮、石斛;主补骨髓,准冷热加减以下4味:干地黄、菟丝子、天雄、附子;主长肌肉,准冷热加减以下10味:当归、藁本、白芷、干地黄、五加皮、石斛、菟丝子、薯蓣、五味子、厚朴;主阴下湿痒,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五加皮、杜仲,续断;主消渴,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茯苓、人参、栝楼;主利小便,准冷热加减以下7味:栝楼、茯苓、芍药、橘皮、秦艽、山茱萸、车前子;止小便利,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菖蒲、栝楼、山茱萸;主明目,准冷热加减以下4味:人参、细辛、菟丝子、狗脊;主止泪,准冷热加减以下2味:芎䓖、白芷;补益气,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细辛(益肝气)、远志、人参(补心气);补养肾气,准冷热加减以下5味:石南、萆薢、狗脊、车前子、石斛;主咳嗽上气,准冷热加减下16味:蜀椒、当归、麻黄、桂心、吴茱萸、紫菀、荛花、藜芦、附子、半夏乌头、菖蒲、远志、细辛、芫花、五味子;主下气,准冷热加减以下5味:蛇床子、石斛、细辛、薯蓣、橘皮;主霍乱,准冷热加减以下6味:附子、干姜、人参、桂心、橘皮、厚朴;主月闭,准冷热加减以下14味:黄耆、通草(主漏)、厚朴、山茱萸、莽草(主三虫)、紫菀、当归、白芷(主崩中、带下)、黄芩、蛇床子(主寒热、漏)、芎䓖、牛膝、栝楼、紫葳;主唾稠如胶,准冷热加减以下16味:麻黄、栝楼、柴胡、桂心、芍药(主伤寒)、通草、菖蒲、远志、人参(主健忘)、附子、黄芩、干姜,蜀椒(主下利)、紫菀、茯苓、芎䓖。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一

处方31、彻清煎

别名彻清煎

处方蔓荆子1分,细辛1分,薄荷叶3分,川芎3分,生甘草5分,熟甘草5分,藁本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者;及风湿热上壅损目,脑痛不止。

用法用量彻清煎(《松崖医经》卷上)。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32、芦荟丸

处方芦荟(研)半两,黄连(去须)半两,使君子(去壳)半两,雷丸半两,鹤虱半两,藿香叶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蓬莪术(煨)半两,蝎梢(炒)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蟾酥半两(13味同为末,分1半入猪胆煮熟,留末1半),龙脑1分,丹砂1分,牛黄1分,麝香(4味同研)1分,肉豆蔻(去壳,煨)1分,水银1分。

制法上药先将前12味为末,1半入猪胆内,每枚胆内入巴豆仁2枚,以粟米饮煮熟,去巴豆不用,次入前1半末,并龙脑等6味同研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疳。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33、拔毒锭

处方白及1两,白蔹1两,南星2两,牙皂1两5钱,花粉1两5钱,射干1两,白芷2两,全蝎3两,雄黄5钱,山甲2两5钱(炙),蟾酥1两,血竭2两,冰片5分,麝香3分,细辛1两,生军2两,木通1两,川连2两,山栀2两(炒),二宝花2两,防风1两,泽泻1两,草梢5分,白梅花3两,乳香2两,没药2两,江米4两(另研打糊)。

制法上为细末,用木瓜酒粘为锭。

功能主治攻毒化脓止痛,清热解毒,提脓生肌。主一切痈疽肿毒之火郁实证。

注意若正气已虚,用之当慎。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引《良方集成》

处方34、补肾茯苓丸

处方茯苓1两,防风6钱,白术1两,细辛3钱,山药1两,泽泻4钱,附子(炮,便制)、紫菀5钱,独活5钱,芍药1两,丹参5钱,桂5钱,干姜3钱,牛膝5钱,山茱萸肉5钱,黄耆1两,苦参3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冷,五脏内伤,头重足浮,皮肤燥痒,腰脊疼痛,心胃咳逆,口干舌燥,痰涎流溢,恶梦遗精,尿血滴沥,小便偏急,阴囊湿痒,喘逆上壅,转侧不得,心常惊悸,目视茫茫,饮食无味,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7丸,1日2次。

摘录《遵生八笺》卷五

处方35、大白膏

处方白芷1升,白术1升,前胡1升,吴茱萸1升,芎䓖2升,蜀椒3两,细辛3两,当归2两,桂心2两,苦酒4升。

制法上以苦酒浸药经1宿,取不中水猪脂10斤,铜器中煎令3沸,3上3下,候白芷色黄膏成,贮以瓶中。

功能主治癞风。

用法用量随病摩之。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一引《耆婆方》

处方36、补肝白茯苓散

别名白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3分,防风3分(去芦头),柏子仁3分,细辛3分,当归半两(锉,微炒),槟榔半两,白术3分,芎䓖3分,桂心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枳壳3分(去瓤,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肝心痛。

用法用量白茯苓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37、拨云汤

处方黄耆1分,细辛5分,生姜5分,葛根5分,川芎5分,柴胡7分,荆芥穗5钱,藁本5钱,生甘草5钱,升麻5钱,当归身5钱,知母5钱,羌活1钱5分,防风1钱5分,黄柏1钱5分。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寒水翳,寒膜遮睛,隐涩难开,两目紧缩而无疼痛,两手寸脉细紧,按之洪大无力,呵欠,善悲健忘,嚏喷眵泪,时自泪下,面赤而白,能食不大便,小便数而欠,气上而喘。

用法用量都作1服,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38、厚朴丸

处方当归半两,厚朴半两,甘草半两,丁香枝半两,干姜半两,细辛1分,人参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阴气盛,两手脉沉细无力,或胃膈痛,身体拘急疼痛,手足逆冷,发病在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厚朴汤,与剂型不符,据《阴证略例》改。

摘录《伤寒微旨论》卷下

处方39、参苓丸

处方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干姜(炮)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1两,细辛(去苗叶)1两,芍药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诃黎勒皮(炒)1两半,槟榔(锉)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呕逆,不下饮食;或优恚气结,不得宣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如觉有物在喉中,即丸3-5丸,如弹子大,每次1丸,含化咽津。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处方40、独活散

处方独活1两,丹参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细辛半两,五加皮半两,牛膝半两(去苗),芎䓖半两,白僵蚕半两(微炒),桑根白皮1两半(锉),麻黄1两(去根,锉),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皮肉顽痹,筋骨疼痛,脚膝缓弱,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41、宝光散

处方大黄、龙胆、赤芍药、川芎、白芷、牛蒡子、防风、防己、黄芩、当归、甘草、栀子、生地黄、细辛、羌活、荆芥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五脏冷热相攻,致目中漏睛脓出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钟半,煎至1钟,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处方42、防风汤

处方防风(去叉)1两1钱,芎䓖1两,甘草(炙,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独活(去芦头)1两,前胡(去芦头)1两,人参3分,细辛(去苗叶)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虚寒,目暗(目巟??)(目巟??),视物不明,并生黑花。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枚(擘),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43、赤芍药散

处方赤芍药2分,桔梗2分(去芦头),陈橘皮2分(汤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2分(锉),赤茯苓2分,肉桂半两(去皱皮),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辛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咳嗽引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处方44、防风散

处方防风3分(去芦头),细辛3分,白茯苓3分,柏子仁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山茱萸3分,蔓荆子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脏不足,两胁胀满,筋脉拘急,不得喘息,四肢少力,眼目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加大枣3枚,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45、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桔梗1两(去芦头),细辛1两,桂心1两,木香1两,干姜1两(炮裂,锉),槟榔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疝,心腹(疒丂)刺疼痛,胁下满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热酒送下,日4-5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46、附子散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干姜、桂心、人参、防风、芎䓖、羚羊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手臂不仁,口面喎[音 wāi]斜。

用法用量水煎,加竹沥,日服1剂。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阳虚风中,遏热伤筋,故筋脉牵引,喎[音 wāi]僻不仁焉。附子、桂心补以温营;麻黄、防风散风发表;人参扶元气;川芎活血脉;干姜暖胃温中,俾邪勿复入;细辛通气散邪,使营卫以行;羚羊平厥阴之火;竹沥滋少阴之津,润则风邪外解,络气清和,脾得为胃行津液于肢臂焉。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47、大排风散

处方天麻3两,羚羊角屑3分,羌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芎䓖1两,甘菊花3分,山茱萸3分,薯蓣3分,细辛3分,藁本3分,独活1两,秦艽3分(去苗),麻黄1两(去根节),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蔓荆子3分,黄耆3分(锉),鹿角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酸枣仁3分(微炒),丹参半两,莽草半两(微炙),地骨皮半两,白鲜皮半两,汉防己3分,桂心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牛膝3分(去苗),薏苡仁3分,杜仲半两(去皱皮,炙微黄,锉),石南半两,当归3分,生干地黄3分,萆薢半两(锉),侧子3分(炮裂,去皮脐),苍耳苗半两,干姜3分(炮裂,锉),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犀角屑3分,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3分,川椒3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芷3分,茵芋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一切风。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生姜、薄荷汤调服亦得。

注意忌生冷、鸡、猪肉。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48、芦荟丸

处方芦荟半两,人参半两,柏子仁(捣,研)1两,羚羊角(镑)2两,细辛(去苗叶)1两,甘草(炙,锉)1分,牛胆(干者,别研入)1分。

制法上药除胆外,为末,入研胆再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内障,黑水凝结青白色成翳。

用法用量针后,每服20丸,空心茶清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49、侧子酒

处方侧子4两(炮),生石斛8两(碎),磁石8两,独活3两,秦艽3两,甘草3两(炙),紫苏茎1握,前胡4两,防风3两,茯苓8两,黄芩3两,五味子4两,防己3两,桂心2两,丹参3两,蜀椒2两(出汗),山茱萸4两,芎䓖2两,细辛2两,当归3两,白术4两,干姜3两,薏苡仁1升3合。

制法上薄切,绢袋贮,以清酒4升,浸5日。

功能主治脚气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4合,细细加至8-9合,温饮,每日2次。其中间觉热渴,得饮豉酒,豉仍须蒸晒之。

注意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葱、生菜及醋物等。

摘录《外台》卷十八引《崔氏方》

处方50、补瞳神丹

处方当归1两,白芍1两,郁李仁3钱,黑荆芥3钱,丹皮3钱,麦冬5钱,川芎5钱,葳蕤5钱,细辛5分。

功能主治大补肝气。主因脑气不足,无故忽视物为两。

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愈。

摘录《辨证录》卷三

处方51、侧子散

别名芍药汤

处方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赤芍药1两,桂心1两,麻黄1两(去根节),萆薢1两,当归1两,丹参1两,细辛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血痹,身体不仁。

用法用量芍药汤(《圣济总录》卷十九)。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52、沉香汤

处方沉香(锉)1两,五味子1两,细辛(去苗叶)1两,防风(去叉)1两,黄耆(细锉)1两,石斛(去根)1两,萆薢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肾脏风冷气,攻脐腹胀满,腰背相引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53、金莲种子丹

处方人参3钱,五味子3钱,白及1两,吴茱萸1两,细辛5钱,白茯苓1两,牛膝2两,石乳香3钱,菖蒲1钱,当归3钱(酒浸),厚朴1两,羌活3钱。

制法上为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种子。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无灰酒送下,1日3次,早寅,中午,晚酉时吞,以壬子日服起。有孕妇服之成双胎。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处方54、当归干姜汤

处方当归(切,焙)1两,干姜(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细辛(去苗叶)1两,芍药1两。

制法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厥疝,腹中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处方55、补肝细辛散

处方青葙子、人参、茯苓、熟地黄、五味子、菟丝子、茺蔚子、车前子、泽泻、细辛、防风。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虚积热,而成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煎服。

摘录《眼科菁华》卷下

处方56、附子汤

别名附子散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半两,桂心半两,细辛(去苗)6钱,防风(去叉)6钱,人参6钱,干姜(炮)6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五脏中风寒,手足不仁,口面喎[音 wāi]斜,昏晕,失音,眼目瞤动,牙车紧急,不得转动。

用法用量附子散(《普济方》卷八十八引《医方大成》)。

摘录《三因》卷二

处方57、八岁汤

处方芍药2两,栀子2两,柴胡1两6铢,升麻2两半,黄芩2两半,黄连2两半,竹叶(切)1升半,桔梗1两半,细辛15铢,知母2两,大黄2两(1本有枳实、杏仁各1两半,无桔梗、黄连)。

功能主治8岁以上儿,热结痰实,不能食,自下。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1升8合,去滓,分4服,十岁儿为3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医部全录》卷四四一

处方58、灸疮膏

处方当归2两,川芎2两,芍药2两,白芷2两,细辛1两,头发1两。

制法上药用真麻油1斤半浸3日,熬枯去滓,入铅粉12两收成膏。

功能主治灸疮。

用法用量摊贴。

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处方59、还睛神明酒

处方黄连5两,石决明3两,草决明3两,生姜3两,石膏3两,蕤仁3两,黄消石3两,山茱萸3两,当归3两,黄芩3两,沙参3两,车前子3两,淡竹叶3两,朴消3两,甘草3两,芍药3两,柏子仁3两,川乌头3两,泽泻3两,桂心3两,荠子3两,地肤子3两,桃仁(去皮尖双仁者)3两,防风3两,辛夷3两,人参3两,川芎3两,白芷3两,细辛3两,瞿麦3两,龙脑3钱,丁香半两,珠子(生)25颗,秦皮3两。

制法上(口父)咀,绢囊盛,用好酒5斗,瓮中浸之,春、秋14日,夏7日,冬21日。

功能主治目盲,瞳子俱损,翳如云,赤白肤肉如乳头。

用法用量食后服半合。勿使醉吐,稍稍增之。100日后,目明如旧。

注意忌热面、鲊、葵、秽臭五辛,鸡、鱼、猪、马、驴肉、生冷粘滑、入房、恚怒、大忧愁、大劳、大寒热悉慎之。

临床应用失明:晋大夫于公失明经十二余年,不辨明夜,两目俱损,无瞳子,时年七十,服此酒一百日,万病除,两目明,见物益明。

摘录《苏沈良方》卷七

处方60、防风散

处方防风半两(去芦头),茯神1两,羚羊角屑半两,芎䓖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细辛半两,桂心半两,枳实半两(麸炒微黄),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天麻3分,山茱萸3分,龙齿1两,甘菊花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虚恍惚,多痰晕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羊肉、饴糖。

摘录《圣惠》卷二十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